正文

2025-03-30 16:25:18

您下载的该电子书来自:TXT书库欢迎访问: www.txtsk.com.cn中文版序言(1)《每个人的经济学》中文版即将面世,我感到非常荣幸。

本书的目的是提供关于西方国家经济实际运作全面、易懂、批判性的概览。

目标受众是非专家读者;你不需要任何数学知识或者经济学原理的正规培训就可以读懂本书。

在当今大多西方国家中,经济学是以一种非常理想化的思维方式教授的。

经济学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主,它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和美国,目的是解释资本主义并将其合理化。

新古典经济学被一种高度抽象公理般的逻辑统治着:经济学家们从几个理想化却不现实的假设出发,然后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欺骗性的理论。

在此基础上,新古典理论家们声称给予赢利性企业和投资者最大自由的无管制自由市场是整个社会经济的最佳组织形式。

依照这种世界观,市场是有效率,能自我调整,并且能实现福利最大化的。

这种运作可能会非常精确且令人高兴。

但是,它和资本主义现实世界几乎没关系。

它描述的特征都是不现实的,更不用说其价值判断了——因为开始的假设(包括完全竞争、完全信息、完全个人理性等)就没有反映现实世界。

因此,且不说试图让它更好地运转(通过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来衡量),即使单纯想了解资本主义我们就需要一个新途径。

资本主义有这样一个经济系统:其中大部分经济行为是由私有赢利性企业启动,而大部分工作由无可观经济财产的个体们(因此需要出卖劳动力来生存)完成。

它不是一个理想化的市场经济,并且有很多跟市场没关系的重要方面(包括私有公司内部的决策结构和决策权)。

而以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方式组织市场经济也是可行的。

因此,市场和资本主义不是一回事。

另一个虚构的观点是资本主义是政府起最小作用的自由放任经济。

事实上,从18世纪资本主义诞生起政府就发挥着核心作用,且一直以来都扮演着积极的中心角色(如我们近来所见,政府在应对当前全球经济危机中迅速采取有效行动)。

因此,资本主义并不只与市场有关,更非一个没有强力政府的经济系统。

相反,它只是一种实行特殊所有制的特定经济行为组织方式。

资本主义现实世界的结构和实践(包括私有企业竞争的影响)有不断产生和再产生某种结果和模式的倾向。

当探讨它时,无论喜欢或讨厌,我们都必须诚实面对——无论是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还是其引人注目的失败。

我的第一目标是使经济学不再神秘化:揭掉它的伪技术光环,向非专家读者展示一些核心经济概念,使他们能轻易掌握并用参与的方式来交流。

我把这视为一种民主优先:我认为,经济学太重要了,以至于不能只留给专家们,而应该是一个所有公民都能了解并且给出意见的学科。

我的第二目标是把经济学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最简单地说,人类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和其他需求需要生产出有用的商品和服务,我们称作经济的东西就是所从事生产性人类劳动的总价值。

然而经济学的教授方式往往让我们觉得它是遥不可及的技术性学科,坐落在金融市场、GDP总量、数学公式系统(而不是人类世界)的王国里。

我倾向于引导我的读者们用到邻里转转的态度来接触经济学。

在那儿他们会遇到所有第一手的经济学要素:工作,产出,消费,投资,再生产,以及环境等。

中文版序言(2)我最后的目标是证明经济学永远不是一个中立的技术性学科。

相反,在它的内部充满了政治因素和利益色彩——因为它涉及的是工作、分配,以及权力。

这些不可能通过单纯的科学术语了解到。

一直以来经济思想的实践都反映着现实世界中政治争论和冲突(如第3章所见)的消长。

任何人提出(如很多新古典经济学家所做)他们在从事中立的科学研究都是对学生的误导(故意地或是其他),也是一种不称职的表现。

其实经济学中的争议常比新古典主义者(他们假装经济学中所有事情都是注定的)承认的要多很多。

鉴于当前资本主义正经历的全球危机,这些争论变得更尖锐也更重要。

经济学学生们应该接受这些多样性和争议;因为这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生动有趣和富有创意。

过去的30年中国经济在很多方面经历了巨大的积极变化。

经济改革释放了强劲的增长动力,成功地帮助消除了成千上万的贫困,给无数人带来了新的繁荣,巩固了中国在世界经济(及政治)中的地位。

中国关于市场改革的经验表明,了解西方世界不仅是及时也是很有意义的;而对中国与跨国公司(现在通过贸易,外国投资,金融和市场联系交涉更深了)日益紧密的联系也是如此。

综上所述,当和西方国家打交道时,中国的经济学学生和政策制定者们有必要谨慎且批判地了解我们正在处理什么——真实的资本主义,而不是新古典教科书里描绘的理想蓝图。

很显然,市场改革和私有导向型的增长带来了活力、投资和生产力,但许多挑战和问题也相伴而生。

中国现在正面临一系列有挑战性的问题,比如收入分配不均,农村—城市迁移,失业和欠发达,环境可持续性,等等。

理想化自由市场的运作永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政府、教育机构、社会服务提供者、工会和其他公共机构强有力的战略性干预才能保证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

理解市场如何运作(以及如何失灵)对认识和了解这些问题很重要。

我希望本书能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内部市场经济运作,进而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下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服务。

我是在自20世纪30年代后出现的最大的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写下这篇序言的:此次经济危机始于2007年美国房产和抵押贷款业,而后升级成世界范围的衰退。

这场危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来自现实世界的痛苦提醒,那就是,除了创造性、有活力、富有生产力外,资本主义还是不稳定、不合理、富有破坏性的。

由于干预和稳定市场的积极努力(比如刺激宏观经济,稳定金融市场的有力措施,以及针对中国的很多贸易伙伴骤然衰落进行的调整),中国在这场危机中处理得格外好。

以我之见,中国的经验——无论是危机前的强劲增长,还是近来成功遏制和避免全球危机的努力——都是经济规划和管理者智慧的证明。

我衷心希望未来中国会继续积极利用这些政策杠杆,进一步刺激增长和促进发展,最大化人类和环境的福祉,并抑制消极影响。

我曾有幸于2006年访问中国并在首都经贸大学作过几场报告。

我亲眼见到了中国经济中的能量和活力,以及必须予以重视的收入分配不均和环境保护等新挑战。

我热切地期待中国经济学家能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进而巩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加拿大,多伦多2009年7月在此感谢刘冬怡(音译)向我介绍中国经济并提供了对本书有价值的反馈。

准备知识☆千万不要认为经济学是只属于专家的学科。

每个人都可以看到经济学的本质,这些就在你的周围。

☆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工作,以及用劳动果实做什么。

☆繁荣≠GDP的增长;繁荣=人们普遍享有经济带来的福利。

☆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市场经济≠资本主义。

☆经济学家的理论一直是在现实世界的争端、政治和利益的推动下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