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认识的?我问。
你忘啦?她说,有次,那老鹰跑到我们的瓜地里捉鸡,我惊叫起来,你就追上去,那老鹰就吓飞了,你那时胆子真大。
这算什么胆子?我笑道,人,还能怕老鹰?可我就怕。
她说,那时我都吓哭了。
我们说说笑笑玩玩闹闹便到了双龙桥也叫双亭桥。
雪梅老远就跑到桥头的亭子上,把包往椅子上一放,又跑到我跟前,把我肩上的包拿去,说我走得好慢。
我说:如果我走的快,等会你跟不上,往田埂上一坐,又哭起来,我还得跑回来哄你,弄不好还要我背你,不如我走得慢一点,让你前前后后的跑。
原来你怕哄我怕背我啊!她笑道,长玉哥,今天保证不哭不要你背。
别吹,今天来回要走四十里。
我说,我们到这双亭桥才走九里,离龙山还有九里,到大姐家还有几里。
她说:哟,二九一十八,梁山伯送祝英台是十八里,今天你送我也是十八里。
我和雪梅一道走进亭子,我说:不对,我们不存在谁送谁,我们俩是同去同回。
对对对,是我送你,你也送我。
她说着又更正说,不对不对,应该是你陪我,我陪你。
我笑道:你这个‘陪’字,改得好,用词准确。
你是记者、编辑,就是咬文嚼字的。
她说着又指着两座桥下的河流问:在我们龙山那里是一条河,怎么到这里就两条河呢?龙山那条河,原名青龙河,又叫龙女河,大家图省事,就叫龙河。
我指着北面与我们相距约一百米的一条河说,,就是那条河,从龙山流到这里,叫青龙河。
我们脚下的这条河叫白龙河,又叫龙子河。
这两条河,从龙山往北约二百多里的上游,本是一条宽约一百多米的大河。
雪梅打断我的话问:那为什么又变成两条河呢?据传说,上游的洪河里本来有两条龙,一条青龙,一条白龙。
我说,青龙就是龙女,白龙就是龙子,龙子龙女,相亲相爱,同戏洪河,共眠同一河床。
不知是叫玉皇大帝还是龙王现了,就从龙山以北一百多里的地方,将一条河分成两条河,一条往西南,叫白龙河,一条往东南,叫青龙河。
人们为怀念龙子龙女,就在洪河分流的地方,白龙河的西岸建了一个白龙镇,青龙河的东岸建了一个青龙镇。
龙子龙女被分开了,最大距离约三十华里。
但是青龙白龙相思难忍,狂奔狂啸,苦苦挣扎,互相靠近,到兴集与我们龙山的地方,相距只有四五华里了。
流到这里,虽然近在咫尺,却仍不能相会。
我指着北边的青龙河说,这两河之间还隔着百米宽的窄长丘陵地带,而且越往下游两条河之间的距离又越来越宽。
人们为成全青龙白龙,便在这两河上各架一座约五十米长的桥梁,开始叫双龙桥,后来人们又在青龙桥的北头和白龙桥的南头,各建一个亭子,所以又叫双亭桥,好让龙子龙女相会,休息。
雪梅听了这个故事,兴奋地说:这个传说好神奇,好美。
过半天又说,我不知这龙王也好,玉皇大帝也好,他们不都是神仙吗?为何非得要把这相亲相爱的龙子龙女分开呢?这不是太残忍了吗?其实,天上人间,神仙和凡人都是一样,有好有坏,有善有恶。
我说,,根子,是**,王权皇权至高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