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隐身新娘 > 第四章

第四章

2025-03-30 09:04:52

第二天是个不平凡的日子,我正式登门拜访罗特利契一家。

医生的住宅位于巴蒂亚尼堤岸的尽头,戴凯里林荫大道的拐角处。

戴凯里大街环绕整座城市,在不同地段有不同的称呼。

医生家的住宅是座古老的大厦,但风格雅致,内部装饰极其现代化,屋内摆设富丽堂皇,而又不失古朴典雅,家俱摆设体现了主人的高尚的艺术趣味。

那道供车马出入的正门朝着戴凯里大街,大门两侧立着两根木柱,柱顶放着两盆盆栽植物,生长旺盛,边上有道侧门。

从门进去后,是块石彻地的大院落。

一道栅栏把庭院与花园隔离开。

花园里长满榆树、杨槐、毛栗、山毛棒,枝繁叶茂,树梢都高过了围墙。

长长的围墙一直延伸到隔壁邻居的屋旁。

花园里有块形状不规则的青青的草坪,上面生长着一簇簇的灌木,偶尔几座椭圆形花坛。

树荫下曲径幽深,道路旁爬满了常春藤。

花园深处,映入眼帘的一片色彩缤纷的花海。

右边拐角处有个家禽饲养场,它的两边是两座壁上凿有抢眼的楼房,墙壁上爬满了绿绿的藤条,看上去就像挂了条碧绿的帷幕。

右边有座小楼,底楼有厨房,紧挨着一间仆人干活的房间,以及柴房,还有车库(里面停放着两辆马车)、马厩(关着3匹马)、盥洗室、狗窝;二楼通过百叶窗采光,有浴室、熨烫室、仆人卧室,一个形状特别的楼梯把两层楼连接起来。

二楼6扇窗户之间的墙壁上爬满了葡萄藤、马兜铃,茂盛的玫瑰花枝也斜倚着墙面。

一条漏窗镶着彩色玻璃的过道把边层与主层连接起来,这道过道尽头是60尺高的圆塔底层。

圆塔右边有两座楼房,它们相交成一个拐角。

圆塔里一道铁梯盘旋而上,通向二、三层,三层房顶呈复折式,窗框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

住宅前面有间玻璃花厅,阳光从东南方射来,洒满花厅。

花厅里面有几道门,门上都挂着古色古香的挂毯,分别通向罗特利契医生的工作室、宽敞的客厅和餐厅。

这些房间都朝向马蒂亚尼堤岸和戴凯里大街一侧,6扇大窗户一字儿排开。

二楼的布置与一楼相仿,客厅上面是罗特利契先生与夫人的卧室,餐厅上面是哈拉朗上尉回拉兹度假时居住的房间,医生工作室上面则是米拉小姐的闺房及她的书房,书房的3扇窗户,一扇朝着堤岸,一扇朝向大街,另一扇则可望见花园,这和整座楼层的过道窗户结构相仿。

我必须承认,在拜访以前,我对这幢住宅的布局已有所了解。

在前一夜的闲谈中,玛克向我作了详细的介绍。

他没有放过少女闺房里每一个细小部分。

我甚至知道米拉小姐在饭桌旁坐在哪个位置,她最偏爱客厅的哪个座位,在花园深处,美丽的栗树下,她最喜欢哪张长椅。

再言归正传,塔楼的尖形穹窿里镶嵌着彩绘大玻璃,光线就从此处射进来。

从楼梯爬上去是一圆形亭阁,走上环形平台,举目远眺,整座城市,还有那条弯弯的多瑙河风光尽收眼底。

下午1时左右,玛克和我在那间玻璃花厅里受到主人家的热情接待。

花厅中央旋转着一个精雕细作的铜花盆架,花盆里花儿竞相开放,厅里墙角散放着几盆热带灌木:棕榈、龙血、南美杉……会客室与客厅的墙壁上挂着几幅匈牙利和荷兰流派的油画,玛克十分欣赏这些杰作。

从摆放在左边墙角处的画架上,我看到了米拉小姐的肖像。

我细细欣赏,的确画得不错,不愧出自于在上面签名的画家之手——这个名字对我来说,是全世界最亲切的了。

罗特利契医生50左右,但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身材高大、腰板挺直、花白胡须、头发浓密、气色红润、体质健壮、百病不侵。

他身上流露出真正的马扎尔人的原始气质,他的目光热诚、意志坚定、姿态高贵,透出一股天生的傲气,但却被他英俊的脸庞上的浓浓笑意冲淡了。

我发现在他身上具有军人的气质。

他年轻时确实在部队里服役过,后来才退役回家的。

我被介绍给他时,一只温暖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我感觉到,面前站着的是世界上最为正直善良的人。

罗特利契夫人45岁,仍保留着年轻时的绝美风韵,她面部线条匀称,一对蔚蓝色的眼睛,一头美丽的已略显花白的长发,小嘴纤巧,一说话,露出满口洁白整齐的牙齿,她身材依然很苗条。

尽管她是匈牙利人,但她性格安静、温柔,是一位优秀妇女,典型的贤妻良母。

她在丈夫身边找到了完美的幸福。

作为一位有远见卓识的母亲,她把一腔母爱全部倾注在一双儿女身上。

她虔诚地信奉天主教,不问为什么,只热诚地履行着一名天主教徒的义务。

罗特利契夫人对我表达的真情厚意令我深受感动。

她非常高兴能在家中接待玛克·维达尔的兄长,希望他不要见外,把这里当成是他自己的家。

米拉·罗特利契怎样呢?她微笑着伸出双手,应该说伸出双臂向我走来!是的!她就像位妹妹,拥抱了我,我也亲切地拥抱着她,的确如此,她不久即将成为我的妹妹!玛克在旁,大有羡慕嫉妒之情。

我都没到这个地步呢!他酸溜溜地说。

不,先生。

米拉小姐回答道,你不是我哥哥,你!……罗特利契小姐与玛克描述的和我在油画上看到的毫无二致。

这位少女,容颜俏丽迷人,一头细软金发,即活泼又俏皮,秀丽的蓝眼睛里闪烁着智慧之光,她肤色红润,这是匈牙利民族所特有的,嘴唇轮廓鲜明,朱唇微启,露出洁白的牙齿。

她身材中等偏上,步履轻盈,优雅娴静。

她超凡脱俗,但决不矫揉造作,惺惺作态。

我想起别人评价玛克的绘画比本人更逼真,在我看来,米拉本人可比画像生动,她浑身自然流露出一种楚楚动人的风姿。

米拉·罗特利契小姐与她母亲一样,身着时髦服饰,但在式样的剪裁及颜色的搭配上更具马扎尔人的民族服装的特色:上身穿件紧领衬衣,束一条金线编织的腰带;下身穿一条百褶裙,长至脚踝,显得飘逸潇洒,脚穿一双金褐色的高帮皮鞋,整个打扮令人赏心悦目,再也难找比这更精致的装束了。

哈拉朗上尉身着军装,英气逼人,他与妹妹长得很象;他气度优雅,显得干练有精神。

他伸出手迎接我,像兄弟一样拥抱我,尽管我们昨日刚刚相识,但已经成了知心朋友。

我要认识的罗特利契家的全部成员都在这儿了。

我们从一个话题谈到另一个话题,就这般漫无边际地闲聊:我从巴黎到维也纳的这段旅程,多瑙河之旅,在巴黎的工作,平时如何支配时间,我即将仔细游览的这座美丽的拉兹城;还有迷人的多瑙河河面上波光闪烁,我至少应该乘船到贝尔格莱德,这样才算游得畅快;以及马扎尔地区丰富的文物古迹,著名的令全世界游客向往的普旺陶,等等。

见到您在我们身边,真令人高兴,维达尔先生!米拉小姐优雅地合拢双掌,不停地说着,您在路途中逗留那么久,我们都非常担心。

收到您从佩斯写来的信,我们方才安心下来。

我在路上耽搁那么多,真是罪过,米拉小姐。

我说,如果我坐火车,半个月前就到了。

但是如果那样的话,匈牙利人民一定不会原谅我怠慢了美丽的多瑙河,他们都以此为傲,多瑙河也的确名不虚传。

您说的不错,维达尔先生,这条河流是我们的骄傲,从普雷斯堡到贝尔格莱德这段属于我们。

看在多瑙河的份上,我们就原谅您,维达尔先生。

罗特利契夫人说道。

但条件是以后您再继续未完的旅行!米拉小姐接口说道。

你看到的吧,亲爱亨利,玛克对我说,你让大家等得如此心急。

还有好奇。

米拉小姐宣称道,好奇想见识一下亨利·维达尔先生,他弟弟对他可推崇备至,在我们面前对您赞不绝口。

连带称赞他自己?哈拉朗上尉打趣道。

哥哥,你说什么呀!米拉小姐不依。

妹妹,应该是这样嘛,两兄弟长得这么象!对……一对双胞胎,我以同样的语气说道,所以啰,上尉,您既然如此誉顾一个,也不应该忘了另一个,我可靠您了,玛克那么忙,我实在不指望他会当我的导游……听凭您的吩咐,亲爱的维达尔!哈拉朗上尉回答道。

我们又海阔天空地聊了许久,这个快乐幸福的家庭让我倍感亲切。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罗特利契夫人脸上洋溢着无比幸福的表情,她温柔地注视着女儿和玛克,在她心中,这两人已经融为一体了。

医生谈起他的国外之旅。

他去过意大利、瑞士、德国和法国,尤其是法国,给他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他们甚至游历了布列塔尼和普罗旺斯。

他们谈论起我的祖国时,使用法语,此时不用更待何时?我每次也费劲地用缠夹不清的马扎尔语说话,显然这使他们很高兴。

我弟弟呢,他说马扎尔语就像说他的母语一样流利。

完全有理由相信,他已深受马扎尔人的影响。

据埃利塞·雷克吕斯记载,这种影响在中欧各国人民之间日益扩大。

啊,巴黎!啊,巴黎!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不过得排在拉兹后面,因为拉兹城才是首屈一指的!没必要费心去寻找别的理由。

对玛克而言,拉兹城足够了,因为拉兹城里有米拉·罗特利契!他还会坚决要求米拉伴他回到巴黎吗?那里论文物古迹、美景奇观、艺术财富、文化瑰宝、博物馆里令人赞叹不已的收藏品,甚至比不上罗马、佛罗伦萨、慕尼黑、德累斯顿、海牙和阿姆斯特丹!这位年轻的匈牙利女子在艺术方面的高雅品味、不凡造诣也令我深为叹服。

我越来越深刻地理解到,这位少女的美德和风姿对我弟弟那个温柔、敏感的灵魂有着多么大的诱惑啊。

这天下午别想出门了。

医生必须外出处理他的日常事务。

但罗特利契夫人和女儿留在家中。

她们陪我参观了住宅,欣赏室内的漂亮摆设,精心挑选出来的名画和古玩,餐厅碗橱中摆放的银质餐具,以及花厅里古色古香的箱柜。

楼下那间米拉的小图书室里,其中有关法国古代与现代的文学作品为数不少。

别以为我们会放过花园!当然不会。

我们漫步在浓浓绿荫丛中,坐在树荫下舒适的柳条椅里,在草坪上的花坛里摘几朵鲜花,其中一支,米拉小姐亲手别在我的钮扣眼上。

还有塔呢!米拉叫起来,维达尔先生不登上这座塔,就打算结束您的首次来访?不,米拉小姐,绝不!我附和着,玛克每封信里都在称赞这座塔,说真的,我到拉兹来,一为看望你们,再者也为了能登塔一观。

你们去吧,不用管我。

罗特利契夫人说道,对我来说,这塔太高了!哦!妈妈,只有90级台阶!是呀……照您的年龄来算,您每年只需爬两级。

哈拉朗上尉说,不过,还是留下吧,亲爱的妈妈。

我陪妹妹、玛克和维达尔先生上去,过会儿,我们到花园找您。

我们登天啰!米拉小姐兴奋地叫喊着。

米拉在前,我们几乎跟不上她轻盈的步伐,只用了两分钟,我们就步入了亭子,走上平台。

顿时,眼前万千景象,一览无余。

西边,是整座拉兹城及城郊,沃尔岗山丘雄踞城市之上,山上有一座古堡,城堡塔楼上飘扬着匈牙利国旗。

南边,是多瑙河弯曲的河道,宽三百米,河面上船只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再过去,就是普旺陶了,树木茂密,就像座森林公园,平原上长满庄稼和牧草,一直延续到塞尔维亚省和军事边境区的重重山峦。

北边,遍布带尖顶阁楼的别墅、村舍,还有农庄。

4月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这丰富多彩的景色绵延不断,一直伸展到地平线处,令人赏心悦目。

我倚靠着栏杆,向下俯视,看见罗特利契夫人坐在草地旁边的凳子上,正向我们招手。

这时,米拉小姐觉得有必要向我作一番讲解:那是贵族区,您可以看见宫殿、宅邸、广场、雕像……下边呢,维达尔先生,是商业区,瞧街道上人群拥挤,很是热闹!……多瑙河,我们总忘不了我们的多瑙河,这时候它该是多么繁忙啊!……还有斯闻多尔岛,上面绿草如茵,鲜花似锦,树木郁郁葱葱!……我哥哥一定会带您去游览的!请放心,妹妹。

哈拉朗上尉保证,维达尔先生不把拉兹城的每个角落走遍,我是不会饶过他的!还有我们的教堂,米拉小姐接着说,您瞧,教堂的钟楼上挂满铃铛!礼拜天,您会听见清脆的钟声!那是圣·米歇尔大教堂,您看那雄伟的主体建筑,正面的钟楼,以及哥特式的尖顶,仿佛把人们的祈祷送到天堂!里面和外面一样,也是金碧辉煌。

明天,我说,它将要接待我的拜访。

喂,先生,米拉小姐朝玛克转过身去,问,我把大教堂指给您哥哥看,您又在看什么呢?市政府,米拉小姐,靠右一点,高屋顶,大窗户,报时的钟楼,中间是大院,特别是那里面的永垂不朽的楼梯……为什么您提起市政府的楼梯时,显得这么热情奔放?米拉问。

因为它通向某个大厅……玛克答道,火辣辣的眼睛盯着未婚妻,米拉脸上泛起一层薄薄的红晕。

大厅?她问。

在大厅里,我将亲耳听到您说出一个最温柔的字眼……我一生期待的字眼……是的,亲爱的玛克,我们将在市政府里亲口许下这个诺言,然后在上帝面前请求他祝福我们!我们在窗台上伫立良久,然后下去,到花园里找到罗特利契夫人,她正在等我们。

那天,我留在罗特利契府上用餐。

这是我踏上匈牙利国土的第一餐,既不是在旅馆饭店里,也不是在轮船上。

美酒佳肴,令我食欲大开。

我不禁想起,人们常说,这个国度里所有的医生,就像罗特利契医生,都喜爱美好的事物。

大部分菜都加了辣椒,味儿更浓。

此种烹调法流行于整个匈牙利,自然马扎尔人的上流社会也比较适应!我弟弟虽然已经习惯了这种吃法,我呢,也不得不适应!我们共同渡过了这个夜晚。

米拉小姐几次坐到钢琴前,边弹奏,边用甜美的嗓音演唱着具有匈牙利独特旋律的歌曲,有颂歌、哀歌、史诗和叙事诗,听者无不为之动容。

这真是一个美好的夜晚。

如果不是哈拉朗上尉示意应该结束了,这种欢愉一定会持续到深夜。

我们回到特梅丝瓦尔公寓,玛克走进我的房间:怎么样,他说,我没言过其实吧,难道世界上还能找到一位像米拉那样的姑娘……还有一位?我回答道,我简直怀疑世间是否真有这样的女子……米拉·罗特利契小姐是否风俗之人?啊!亲爱的亨利,我多么爱她!哦,我一点都不惊奇,亲爱的玛克,我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她,米拉小姐,我要连说三遍:她是绝代佳人……绝代佳人……绝代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