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密泰恩决定向纠缠不休的布吕诺让步及后来发生的事情。
一个奇特的国家!范·密泰恩在旅行笔记上写道,并且记下了一些浮光掠影的印象。
妇女们在地里劳动,干各种重活,而男人却纺麻和织毛衣。
善良的荷兰人没有弄错。
在拉齐斯坦这个遥远的省份,也就是开始进行旅程的后半部分的地方,情况依然如此。
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地区,这块从高加索边境开始,位于夏尔舒特山谷、楚罗克山谷与黑海海岸之间的地区,属于土耳其的亚美尼亚。
自从法国人泰德罗勒来过之后,很少有旅行者到特拉布松的这些由帕夏管辖的县里来冒险。
它们位于这些一直伸展到凡城湖的山岭之间,围住了亚美尼亚的首都埃尔祖鲁姆,这个有12万居民的首府。
然而这个地区在历史上却有过一些丰功伟绩。
这些高原是幼发拉底河的两条支流的发源地,色诺芬①率领他的万人军战败后离开这里来到了法兹河畔。
这条法兹河根本不是流入波季的利翁河:它是从高加索地区流下来的库尔河,而且高凯拉邦大人和他的同伴们现在就要穿越的拉齐斯坦不远。
① 色诺芬(公元前430-前354),古希腊历史学家,曾任波斯王子征召的希腊雇佣军领袖。
啊!范·密泰恩如果有时间的话,他无疑会提出多少宝贵的,连荷兰的博学者也一无所知的观察报告!作为将军,历史学家和哲学家的色诺芬,当初离开卡尔杜克地区和这座舍尼龙姆山——希腊人曾在山上向望眼欲穿的欧兴桥的波浪欢呼——与陶克人和夏利布人交战,范·密泰恩为什么就不能发现战场的确切地点呢?但是范·密泰恩既没有时间游览也无暇进行研究,或者不如说有人不让他这么做。
当布吕诺又来怂恿他的主人,去向凯拉邦大人借分手后必需的钱的时候,范·密泰恩总是答道:到肖帕村再说!于是大家向肖帕村走去。
可是在那里是否能够找到一种交通工具、一辆随便什么车子,来代替在波季的铁路道口被压碎的舒适的马车呢?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还有将近250公里的路程,但是离当月30日这个日子只有17天了。
凯拉邦大人到那天就必须回到那里!阿赫梅打算到那一天在斯居塔里的别墅里重逢等着他举行婚礼的阿马西娅姑娘!因此不难明白叔侄两人都同样急不可耐。
所以怎样走完后半部分的旅程就使人感到十分为难。
要在小亚细亚的这些偏僻的小村里找到一辆驿站马车或者大车都是绝对不能指望的事情。
他们只能被迫使用一种当地的交通工具,而这种交通工具当然必定是极为简陋的。
就这样,凯拉邦步行,布吕诺牵着他和主人的马,因为范·密泰恩宁可走在他的朋友的身边;尼西布骑在马上,率领着这支小小的队伍,一行人心事重重地走着。
阿赫梅先走了,以便到肖帕村去准备住所,弄一辆车,等太阳出来就重新上路。
他们默默地走得很慢。
凯拉邦大人忍住内心的怒火,只是反复地说着这几个字眼:哥萨克人、铁路、车厢、萨法尔!范·密泰恩觊觎着说明他打算要分手的机会,可是看到他的朋友的怒气随时都可能一触即发,也就无隙可乘、不敢开口了。
他们在晚上9点钟到达肖帕村。
由于这段路是步行,所以必须休息一整夜。
旅馆条件一般,但是他们累得要命,全都一连睡了10个小时,而阿赫梅则在当晚就到乡村里去找交通工具了。
第二天是9月14日,7点钟的时候,一辆套好的两轮轻便马车已经停在旅馆门口了。
这辆简陋的车子有两个轮子,里面只能勉强挤进三个人,怎么能不使人怀念从前那辆驿站马车呢!车辕上套着两匹马,要拉这么重的车子可真不算多。
非常幸运的是,阿赫梅让人把一块篷布拉在木头的框架上盖住了马车,因此可以遮风挡雨。
在没有更好的交通工具之前也就只能如此,因为要想有更好的车子,更加舒适地到达特拉布松,看来是不大可能了。
不难理解,在看到这辆马车的时候,范·密泰恩无论多么达观,布吕诺虽然累得要命,都忍不住做了一个鬼脸,但凯拉邦大人只看了他们一眼他们就立刻变得正经起来。
我能找到的就是这些了,叔叔!阿赫梅指着马车说道。
我们需要的就是这些!凯拉邦答道,他无论如何都不想让人看出他对那辆出色的驿站马车的任何怀念。
不错……阿赫梅又说,这辆马车里垫着厚厚的干草……我们就会像王公一样了,侄儿!一些舞台上的王公!布吕诺小声地说。
嗯?凯拉邦哼了一声。
再说,阿赫梅又说道,我们离特拉布松只有60公里了,我相信到那里就可以换一辆更好的车子。
我再说一遍,这一辆就足够了!凯拉邦一边说,一边皱着眉毛观察,看看是否会突然发觉同伴们的脸上有想要反驳的样子。
但是在这道可怕的目光的重压下,所有的人都摆出一副毫无表情的面孔。
他们的安排如下:凯拉邦大人、范·密泰恩和布吕诺坐在马车里,车夫骑其中的一匹马,注意每走一段就换骑另一匹;惯于吃苦的阿赫梅和尼西布骑马跟随,他们希望这样能不耽误太多的时间就到达特拉布松。
到了那个重要的城市里,他们就打算用尽可能舒适的方法来结束这次旅行。
在那次撞车中,两支水烟筒幸免于难,得以物归原主。
除此之外,马车上还装了一些食品和用具,于是凯拉邦大人就示意出发。
在这段海滨地带,村庄都彼此挨得很近,极少有超过四五公里的。
因此他们的休息和食物补充都很方便,连性急的阿赫梅也同意在途中适当休息,尤其是因为村庄的杜坎里的食物十分充足。
上路!当他的叔叔在马车里坐好之后,阿赫梅又说了一遍。
这时布吕诺靠近范·密泰恩,以几乎是专横的严肃语气说道:主人,您什么时候向凯拉邦大人提那个建议呢?我还没有找到机会,范·密泰恩含糊其词地答道。
何况我觉得还没有充分准备好……这么说,我们就要爬到那里面去了?布吕诺用不屑一顾的手势指着马车说道。
对……是暂时的!可是您什么时候决定要这笔使我们获得自由的钱呢?到下一个村庄再说,范·密泰恩答道。
到下一个村庄?……不错!到阿尔夏瓦!布吕诺不赞成地摇了摇头,到马车里坐在主人的后面。
沉重的车子在倾斜的路面上跑得还相当快。
但天气可不怎么样。
看起来有暴风雨的云层在西面堆积着,可以感觉到地平线那边的风暴的威胁。
这段海岸经受来自外海的气流的直接冲击,走起来不大容易。
天有不测风云,而穆罕默德的忠实信徒们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懂得听天由命。
不过令人担心的是黑海不再长久地表明它符合它的希腊文名称欧兴桥意思是非常好客,而是会显得像它的土耳其文名称Kara Dequitz,这个兆头就不大妙了。
非常幸运的是这里不是旅途要穿过的高山地区。
那里根本就没有路,必须冒险地穿越连樵夫的斧头都没有碰过的森林,马车要在那里通过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里的海岸比较好走,村庄之间总是有路可通的。
道路在阿尔卑斯山的果树当中,核桃树、栗树的林荫下,月桂树和玫瑰丛中穿行,两旁是野葡萄纠缠在一起的蔓枝。
不过,如果说这条边界对于旅行者来说是容易通过的话,它的低凹部分却对健康不利。
那里伸展着散发恶臭的沼泽,从5月到8月流行地方性的伤寒。
幸亏现在是9月份,凯拉邦大人和他的同伴们的健康不会有任何危险。
疲劳可以,但是不能生病,不过如果永远不能痊愈的话,也就能够永远长眠了。
当最固执的土耳其人这样推理的时候,他的同伴们都无话可说。
将近上午9点钟的时候,马车在阿尔夏瓦村停了下来。
他们打算一个小时以后出发,以至于范·密泰恩无法说出向他的朋友凯拉邦借钱的了不起的计划。
因此布吕诺问他:怎么样,主人,办成了吗?……没有,布吕诺,还没有。
不过是时候了……到下一个村庄再说!到下一个村庄?……不错,到维兹。
从金钱的角度来看,布吕诺依赖他的主人,正如他的主人依赖凯拉邦大人一样。
所以他又在马车里坐好,但这一次是掩饰着恶劣的心情。
他怎么了,这个小伙子?凯拉邦问道。
没什么,范·密泰恩赶紧回答,以便转移话题。
也许是有点累了!他!凯拉邦反驳说,他的脸色好极了!我甚至觉得他发胖了!我!布吕诺十分激动地喊道。
是的!他不难成为一个漂亮和仁慈的土耳其人,肥胖得庄重而威严!布吕诺听到这句不合时宜的恭维正要发作,却被范·密泰恩抓住了他的手臂,也就不作声了。
马车一直在有节奏地奔驰,若不是由于颠簸引起的强烈震动而造成一些与其说是痛苦的、不如说是令人不快的挫伤的话,真是没什么可说的了。
路上并非人迹罕至。
有些拉兹人从蓬蒂克的阿尔卑斯山的斜坡上下来,经过这条路去干他们的行业或者做生意。
范·密泰恩如果不那么关心布吕诺对他的质询的话,本来是能够在他的小本子上记下高加索人与拉兹人之间在习俗方面的差别的。
他们戴一顶弗里吉亚帽,帽带像发型一样缠绕在头的周围,代替了格鲁吉亚的无边圆帽。
这些山民高大健壮,皮肤白晰,优雅灵活,胸前交叉着两条子弹带,就像畜牧神的笛子的吹管一样。
他们常用的武器是一支短枪,一把插在有铜饰的腰带上的宽刃匕首。
路上也有些赶驴子的人,他们向沿海的村庄运送在中部地区收获的各种各样的农产品。
总而言之,即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只要天气不会变坏,不那么吓人,旅行者们对旅途也是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上午11点钟,他们到达古代皮克西特的维兹,它的希腊文名称是黄杨,周围茂盛的植物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
他们在这里简单地吃了午饭——看来凯拉邦大人是觉得太简单了,这一次他心情恶劣的抱怨了一阵。
因此范·密泰恩又没有找到机会向他说说自己的打算。
于是在出发的时候布吕诺又把他拉到一边问道:怎么样,主人?那么,布吕诺,到下一个村庄再说。
什么?不错,到阿尔塔申!布吕诺被这样一种软弱激怒了,嘟嘟囔囔地在马车里躺了下来,而他的主人则向动人的景色投去深情的一瞥,因为荷兰的清洁与意大利的秀丽在这里融合在一起了。
在阿尔塔申的经过与在维兹和阿尔夏瓦一样。
他们傍晚3点钟在这里换马,4点钟又出发了。
不过在布吕诺的严肃催促下,他的主人无法再等待时机,就保证在到达决定要过夜的阿蒂纳村之前提出自己的要求。
到这个村庄要走五公里,这就使当天走的路程达到了15公里。
说实话对于这么一辆车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天就要下雨,路会变得很难走,看来要耽误时间了。
阿赫梅担心地眼看天气变得越来越坏。
挟有暴风雨的云层越来越厚,空气闷得使人难以呼吸。
到夜里或傍晚,海上必定会有狂风暴雨。
几声雷响过之后,由于放电的作用,天空就会刮起狂风,而狂风又会使水蒸气变成暴雨。
然而马车只能容纳三个人。
阿赫梅和尼西布都无法到篷布下面躲雨,再说篷布也许经不起风暴的袭击。
因此骑手们也和别人一样,必须尽快赶到下一个村庄。
凯拉邦大人有两三次把头伸到篷布外面,看着越来越阴沉的天空。
天气变坏了?他说。
是的,叔叔。
阿赫梅答道。
但愿我们能在下暴雨之前到达驿站!等雨一下你就到马车里来。
那谁把位子让给我呢?布吕诺!这个勇敢的小伙子可以骑他的马……当然,范·密泰恩赶紧补充说,他不能为了他忠实的仆人而拒绝……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在回答时没有看布吕诺,他不敢这样做。
布吕诺竭力克制自己才没有发作,他的主人清楚地感觉到这一点。
最好还是加紧赶路,阿赫梅又说。
如果暴风雨刮起来,马车的篷布一下子就会湿透,位子也没法坐了。
把马赶得快一点,凯拉邦对车夫说,用鞭子使劲抽!车夫也和旅行者一样急于到达阿蒂纳,所以甩起鞭子来毫不留情。
但是可怜的牲口难以忍受沉闷的空气,在尚未平整的碎石路上实在跑不起来。
将近傍晚7点钟的时候,他们的马车与查帕尔交错而过,凯拉邦大人和他的同伴们是多么羡慕啊!那是英国的信使,每两个星期一次把欧洲的邮件送到德黑兰。
他只要12天就能从特拉布松到达波斯的首都,带着两三匹驮着箱子的马,还有一些宪兵护送。
但是在驿站里他比任何别的旅客都要优先,所以阿赫梅担心到达阿蒂纳之后,恐怕只能找到一些筋疲力尽的马匹了。
幸亏凯拉邦大人根本没有想到这一点,否则他又有一个合理的机会来抱怨一番,而且他决不会放过的!何况他也许正在寻找这个机会呢。
那好,范·密泰恩终于把机会提供给他了。
荷兰人已经答应了布吕诺的要求,不能再退让,终于冒险地提出来了,不过要尽可能地灵活。
恶劣的天气在他看来是进入正题之前的一个非常合适的开场白。
凯拉邦朋友,他起初以一个不想提任何建议、倒是想征求意见的口气说道,您对这种天气有什么想法?我的想法?……对!……您知道,现在是秋分了,叫人担心的是,旅程的后半部分不如前半部分顺利!那就让它不顺利好了,就这样!凯拉邦冷冷地答道。
我没有权利改变气候条件!我不能支配大自然,我清楚这一点,范·密泰恩!不能……当然是这样的,荷兰人回答说,这个头开得不大妙。
我想说的不是这些,可敬的朋友!那您想说什么呢?归根结底,这也许只是一场风暴的假象,或者至多是一场会过去的暴风雨……一切暴风雨都会过去的,范·密泰恩!它们多少会持续一段时间……就像辩论一样,不过它们会过去的……随后就是好天气……当然如此!除非天气没有受到重大的影响!……范·密泰恩提醒说,如果不是在秋分时期……既然现在是秋分,凯拉邦答道,就应该听天由命!我没法让现在不是秋分!范·密泰恩,您对此有什么要责备我的吗?没有!……我向您保证……责备您……我,凯拉邦朋友,范·密泰恩答道。
事情显然进行得不顺利。
如果身后没有布吕诺,没有他那无声的怂恿,范·密泰恩也许就会放弃这次危险的谈话,以后再说。
但是现在没有退路——尤其是凯拉邦在皱着眉毛质问他:您是怎么了,范·密泰恩?您好像有什么心事?我?不错,是您!瞧,您有话就直说好了!我不喜欢别人对我板着面孔,又不肯说是为了什么原因!我!对您板着面孔?您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责备我?我是邀请您到斯居塔里去吃晚饭,我不是在带您到斯居塔里去吗?我的马车在那条该死的铁路上被压碎了,这难道是我的错吗?哎!是的!这是他的错,而且只是他的错!但是荷兰人小心地不去责备他。
现在天气不好,我们又只有一辆小马车,这是不是我的错?瞧!您倒说呀!惶惑的范·密泰恩不知该如何回答,因此只能问他的没什么耐心的同伴,若是天气坏得使旅行十分困难的话,是打算呆在阿蒂纳还是特拉布松。
困难不等于不可能,对吧?凯拉邦答道,我打算在月底到达斯居塔里,那么即使大自然的一切都反对我们,我们也要继续赶路!范·密泰恩于是鼓起他的全部勇气,以一种显然还在犹豫的声调提出了他的了不起的建议。
那么,凯拉邦朋友,他说道,如果您不太介意的话,我请您允许……让布吕诺和我……是的……允许我们呆在阿蒂纳。
您要求我允许你们呆在阿蒂纳?……凯拉邦一字一顿地问道。
是的……允许……同意……因为没有您的同意,我是绝对不想……不相……离开我们的,对吧?哦!是暂时的……时间很短!……范·密泰恩赶紧补充说。
我们太累了,布吕诺和我!我们更乐于走海路到君士坦丁堡去。
……对!……走海路……走海路?不错……凯拉邦朋友……唉!我知道您不喜欢海!……我说这些不是为了反对您!……我非常清楚任何海上航行都会使您不愉快!……因为我觉得您继续沿着海滨的路走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只是我已经累得走不了这段艰难的路程了……而且……仔细看看,布吕诺都瘦了!……哈!……布吕诺瘦了!凯拉邦说道,甚至没有转过头去看那个倒霉的仆人,他正在用手不停地指着自己消瘦的身体上飘动的衣服。
所以,凯拉邦朋友,范·密泰恩又说,如果我们呆在阿蒂纳村,能够在更合适的条件下回到欧洲去,请您不要过分埋怨我们!……我再说一遍,我们会在君士坦丁堡和您见面……或者不如说是在斯居塔里,对……在斯居塔里。
当年轻的朋友阿赫梅举行婚礼的时候,让人们等着的不会是我!范·密泰恩把他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他等待着凯拉邦大人的回答。
这样一个合乎情理的要求,得到的会是简单的同意呢,还是怒气冲冲的斥责?荷兰人低着头,不敢把眼睛抬起来看他的可怕的同伴。
范·密泰恩,凯拉邦以一种比人们所能指望的更为平静的声调答道,范·密泰恩,您要承认您的建议有理由使我震惊,甚至具有挑衅的性质……凯拉邦朋友!……范·密泰恩喊道,这句话使他以为要发生什么暴力行为了。
请您让我说完!凯拉邦说道,您完全应该想到这种分别不可能不使我感到真正的痛心!我甚至要说,我决不会料到这种建议会出自一位跟我做了30年生意的贸易伙伴……凯拉邦!范·密泰恩叫道。
哎!以安拉的名义起誓!就让我把话说完吧!凯拉邦喊道,他无法控制这个对他来说是十分自然的动作。
不过,归根结底,您是自由的!您既不是我的亲人,也不是我的仆人!您只是我的朋友,而一位朋友是什么都可以做的,哪怕是断绝建立了多少年的友谊!凯拉邦!……我亲爱的凯拉邦!……范·密泰恩连声喊着,这样的责备使他深受感动。
您如果愿意呆在阿蒂纳,就呆在阿蒂纳好了;或者您如果愿意呆在特拉布松,就呆在特拉布松吧!说完这句话,凯拉邦大人就斜靠在他的角落里,似乎身旁是一些无关的人陌生人,只是偶然同路的旅伴。
总之,如果说布吕诺对事态感到非常高兴的话,范·密泰恩还是为造成了朋友的痛苦而觉得伤心。
但是归根结底,他的计划成功了,而且认为没有理由取消他的建议,尽管他也许有过这个想法,何况还有布吕诺呢。
剩下的就是金钱问题。
或者在当地呆一段时间,或者在其他条件下结束这次旅行,根据情况来借一笔款子,这应该是没有困难的。
范·密泰恩在鹿特丹商行里的重要股份,马上就要存入君士坦丁堡银行,凯拉邦大人只要按照荷兰人给他的支票收回借出的款项就行了。
凯拉邦朋友,经过几分钟无人打破的沉默之后,范·密泰恩说道。
还有什么事情,先生?凯拉邦问道,好像是在回答某个讨厌的人。
到阿蒂纳的时候……范·密泰恩又说道,先生这个字眼刺痛了他的心。
好了,到了阿蒂纳,凯拉邦答道,我们就分手了!这已经说定了!是的,当然……凯拉邦!确实,他不敢说:凯拉邦朋友!是的……当然……所以我要请您给我留一些钱……钱!什么钱?……一小笔钱……您可以收回……在君士坦丁堡银行……一小笔钱?您知道我动身的时候几乎没有带钱……由于您一直慷慨地支付旅途的费用。
这些费用只跟我有关!好吧!……我不想争论……我不会让你们花一磅,凯拉邦答道,一磅也不花!我对您非常感激,范·密泰恩回答说,不过现在我连一个巴拉也没有,因此我不得不向您……我根本没有钱借给您,凯拉邦冷冷地答道,我剩下的钱只够路上要用的了!可是……您会给我的吧?……告诉您,一个子儿也没有!什么?……布吕诺说道。
我觉得布吕诺也敢说话了!……凯拉邦说话的声调充满了威胁。
当然,布吕诺反唇相讥。
住嘴,布吕诺,范·密泰恩说道,他不想让仆人的介入对他们的讨论火上浇油。
布吕诺不作声了。
亲爱的凯拉邦,范·密泰恩接着说,毕竟只是一笔微不足道的钱,让我能在特拉布松呆上几天……不管是不是微不足道,先生,凯拉邦说道,决不要指望向我借任何东西!1000皮阿斯特就够了!……1000没有,100没有,10个没有,一个也没有!凯拉邦反驳说,他开始发火了。
什么!一个也没有?一个也没有!那么……那么,您只能和我们一起继续这次旅行,范·密泰恩先生。
您什么都不会缺少!但是要给您留下一个皮阿斯特,一个巴拉,半个巴拉,让您随意遛达……决不可能!决不可能?……决不可能!说出决不可能的这种口气使范·密泰恩,甚至使布吕诺都明白这个固执的人的决定是不可更改的,只要他说不行,那就是一百个不行!凯拉邦这位从前的贸易伙伴,不久前的朋友的拒绝,深深地伤害了范·密泰恩。
这很难解释清楚,因为人的内心,尤其是一位冷静而克制的荷兰人的内心都包含着一些秘密。
但是布吕诺被激怒了!什么!还要在这种条件下,也许还要在更恶劣的条件下旅行?他还要继续走这条荒唐的道路,这条荒诞的旅程,坐车、骑马、步行,谁知道?而这一切只是为了让奥斯曼帝国的一个固执的人满意,连自己的主人在他面前也要发抖!他还要失去所剩无几的肚子,而凯拉邦大人尽管碰到挫折和疲惫不堪,却依然威严地胖得滚圆!是这样的!可是怎么办呢?布吕诺除了抱怨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躲在他的角落里抱怨。
有一阵他想独自留下,让范·密泰恩去承受这样一种专制的一切后果。
但是他面临着钱的问题,就像他的主人连他的工资都付不出一样,所以只能跟着走了!在进行这场争论的时候,马车在艰难地行驶着。
天空的乌云厚得可怕,似乎压在大海上。
拍岸的浪涛在低沉地咆哮,表明外海已经波浪滔天,地平线上也已经刮起了风暴。
车夫拼命赶着他的马,可怜的牲口吃力地走着。
阿赫梅也在一边吆喝。
他是多么急于到达阿蒂纳村,但是暴风雨来得比他们更快,这一点现在是毫无疑问了。
凯拉邦大人闭着眼睛一言不发。
范·密泰恩受不了这种沉默,宁可让他的老朋友骂个痛快。
他感觉到凯拉邦是在积聚着对他的怨气,这股怨气一旦爆发出来该多么可怕!范·密泰恩终于坐不住了,他俯在凯拉邦的耳边,用布吕诺听不到的声音说道:凯拉邦朋友!什么事?凯拉邦问道。
我怎么会听任这种离开您的想法呢,哪怕只是离开一会儿?范·密泰恩又说。
对呀!怎么会呢?说实话,我不明白!我也不明白!凯拉邦答道。
这就够了,范·密泰恩用手寻找着凯拉邦的手,凯拉邦以有力的握手表示欢迎这次悔过,使荷兰人的手指上长时间地保留着被他握过的痕迹。
这时是晚上9点钟,夜色一片漆黑。
狂风暴雨猛烈地席卷而来,地平线上电闪雷鸣,滂沱大雨几次令人担心马车会颠翻在路上,辕马筋疲力尽,惊恐不安,不时停下脚步直立起来,向后倒退,车夫好不容易才控制在它们。
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样呢?在这块被西风直接袭击的海边的山坡上不能休息,没有避雨的地方,要到村庄里去还要半个小时。
非常担心的阿赫梅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在海岸的转弯处出现了一道相当于步枪射程的强光,那是耸立在村庄前面的悬崖上的灯塔,它的灯光在黑暗中显得非常明亮。
因为是在夜里,阿赫梅想请求守卫灯塔的人接待他们,信号站里应该是有人的。
他敲了一下盖在灯塔脚下的小屋的门。
再过一会儿,凯拉邦大人和他的同伴们就要顶不住铺天盖地的暴风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