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就像与木星一样。
刚才,巴比康主任曾恰到好处地提起米歇尔·阿登,以及那次令人难忘的欢迎他的大会。
会上,马思通之所以敢激动地喊出调整地轴!那是因为巴比康主任和尼科尔上尉的老战友——也是从地球到月球旅行的主角之一,那位大胆而古怪的法国人前不久曾极力赞扬了太阳系的最大行星。
在他那优美的颂词中,列举了木星的奇妙的优点。
下面将简单地谈谈。
根据炮手俱乐部计算师的运算,将用一个新的转轴代替旧的转轴。
照通俗的说法,自从混沌初开,地球一直绕着那个轴转动。
而新的转轴将与其轨道平面垂直。
在这种情况下,原北极气候状况恰恰与挪威特隆赫姆春天的气候相同。
它的古冰铠甲将在阳光下消融。
地球气候带的分布也将与木星表面一样。
地球轴线的倾斜角,或者说地球轴与黄道①平面形成的角是 88°13′。
再加上 1°47′,这个轴线与它绕太阳旋转的轨道平面就完全垂直了。
应该特别指出,巴比康公司为改变地球目前状况所作的努力,并不是力求矫正地轴。
从力学上讲,多大的力量也无济于事。
因为地球不是烤扦上的一只小鸡,地轴不是一个物质的东西,人们是不能把它拿在手里,随意移动的。
但是,当阿基米德梦想的支点和马思通设计的杠杆交到这些大胆的工程师手里的时候,创造一个新轴却是可行的,甚至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
既然他们决定在下达新的命令前,对自己的发明创造只字不讲,那大家就只好讨论所产生的后果了。
于是,报纸和杂志提醒学者,教导无知者,要他们注意木星的轴与轨道平面几乎垂直所产生的结果。
和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一样,木星也是太阳系的成员,它距共有的中心太阳约二亿里,体积约相当于地球体积的一千三百倍。
如果木星上有智慧生物,或者说也有居民的话,该行星给他们带来什么实际好处呢?在登月前的那次大会上,这些好处曾得到重点阐述。
木星自转一周只用九小时五十五分。
不论处于什么纬度,昼夜都相等:白天四小时七十七点五分;夜间四小时七十七点五分。
瞧!主张有木星人的一派指出,这可使人类生活很有规律。
人们乐于过有规律的生活!假如巴比康主任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地球也会发生这种情况。
地球绕新的地轴旋转,运行不会加快,也不会减慢,两个相连的中午之间仍是二十四小时,在地球的任何地方,白天和黑夜都是十二小时。
当我们美好的天球在赤道平面上作视曲线运动①时,人类将生活在春分和秋分永恒不变的自然环境中②。
① 地球一年绕太阳转一周,我们从地球上看成太阳一年在天空移动一圈,太阳这样移动的路线叫做黄道。
它是天球上假设的一个大圆圈,即地球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黄道和赤道相交于春分点和秋分点。
① 地球赤道面和天球相交形成的大圆圈。
② 赤道和黄道相交的两个点:春分点和秋分点。
在我国,春分是 3 月 20 日或 21 日;秋分是 9 月 22、23 或24 日。
在这两天,南北半球昼夜一样长。
热烈支持的人补充说:最为奇怪和有趣的是再没有季节之分了!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是由地轴与轨道平面的倾斜角产生的。
木星人完全不经历这些季节。
地球上也将不再有四季。
新轴与黄道垂直时,将不再有寒带和热带,整个地球到处都是温带。
以下解释其原因。
什么叫热带呢?这是地球表面介于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
在这一地带,人们每年两次能看到太阳升到顶点;而在回归线上,这种现象一年仅发生一次。
什么叫温带呢?这是介于回归线和极圈,即纬线 23°28′和 66°72′之间的地带。
在这一地带,太阳从来升不到顶点,但是每天都在地平线之上出现。
什么叫寒带呢?这是拱极的一个地带。
每年有一段时间见不到太阳。
对极地来说,这种情况几乎持续半年。
太阳以不同的高度出现在地平线上,其结果是热带酷热,温带温和,温度因距回归线的远近而有所不同,寒带以极圈到极点都是冰天雪地。
新轴若与赤道垂直,地球表面将不再是这个样子。
太阳将稳在赤道平面不动。
每天十二小时都按照那万世不变的曲线,升到天顶上一个与该纬度区距离相等的高度。
因此,离赤道越近,太阳反而越高。
在 20°纬线的地方,太阳每天升至地平线上七十度,在 49°纬线的地方,升至四十一度,在 67°纬线的地方,升至二十三度。
在地平线同一点位上,日出与日落恰恰隔十二小时,所以每天非常有规律。
瞧,这多么好!巴比康的朋友们重复道,地球不再有今天这样令人讨厌的气候变化,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是否爱伤风感冒,或是否有关节炎风湿病来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气候。
地球自诞生以来,便倾斜在它的轨道上专心运转。
然而,巴比康公司这伙现代巨人将要改变现状。
到那时,观察员们将失去他们平常在天空看到的某些星星与星座。
诗人将再也不能用加强辅音把漫长的冬夜或夏日写进自己的诗歌。
但是,改变气候对整个人类来说却是大有好处的。
为巴比康主任效力的报纸喋喋不休地说:地球上的农业生长将得到调整,农艺师可以向农作物提供适宜生长的温度。
反对派的报纸反驳道:多妙啊!难道再也没有雨、冰雹、风暴、龙卷风、狂风暴雨了?这些常常损害收成和农民财富的大气现像从此就消失了吗?可能还有。
朋友们又说:但这些灾害大概会少些。
有规律的气候将可以阻止产生大气混乱。
是的,人类将大大利用这种新状态!对,这将是地球的真正变化!巴比康公司将消除昼夜长短不同以及它所造成的令人讨厌的季节,从而为现代人和子孙后代造福。
就像米歇尔·阿登所说,我们这个有的地方太热、有的地方太冷的地球,将成为一个没有伤风、鼻炎和脑部炎症的星球。
任何人都可以选择一个对自己支气管有益的地方。
要是有谁再得感冒,那谁是他本人心甘情愿。
纽约《太阳报》12 月 27 日刊登了一篇最为雄辩的文章,结尾这样写道:荣誉属于巴比康主任及其同事!这些勇士,不但扩大了联邦的辽阔疆域,为美国增添了一个新的州,而且将改善地球上人类的居住条件和生产条件。
到那时,收割完毕,就可以播种,种子及时发芽,不会再因漫长的冬季浪费光阴了。
开发新的煤炭资源,可以在很长时间内保证人类对这种不可缺少的物质需求。
地球气候条件将向有利方面变化。
巴比康及其同事们为了人类的最大利益将要改变造物主的杰作。
荣誉属于这些站在人类大发明家最前列的人!第九章 出现了一位将来可能为大家排除疑惑的法国人巴比康主任改变地球轴线所带来的益处大概就是这些。
改变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运动,一定得让人难以觉察地进行。
地球将继续在宇宙空间循着其永恒不变的轨道转动,太阳年的条件丝毫也不能受到影响。
当全世界获悉改变地轴所带来的后果时,那反响可非同寻常。
人们对这一高级力学问题当即报以热烈的欢迎。
在不同的纬度上,消费者们都可以任意地享受相同的四季,前景的确非常诱人。
泰莱马克①赐给卡利索岛②的四季如春的气候,以后人人都能享受到了,他们甚至可以选择凉一点的或者温暖一点的春天,你说大家能不激动吗?!至于地球赖以自转的新轴线的位置,则是一个秘密,不管是巴比康主任、尼科尔上尉,还是马思通,似乎谁都不想将其公布于众。
他们会事先露点口风吗?还是必须等到实验之后?公众满腹疑团,多少有些忐忑不安。
用什么样的机械力量才能改变地球运转的轴呢?人们自然会提到这个问题,而且在报纸上对此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显然,那将需要巨大的动力。
纽约一家有地位的杂志《论坛》确切地指出:倘若地球本没绕轴运转,那大概只须轻轻地一碰,便可使其围绕着一个任意选择的轴运转起来。
但是,它形似一个巨型陀螺,正以极大的速度在运转着。
按照自然法则,类似这样转动的物体,都围绕同一轴线作不停顿的转动。
莱隆·富库尔特通过著名的实验,用事实证实了这一法则①。
因此,要改动地球的轴,虽不能断言根本不行,至少也是难上加难的事!此论极是。
在考虑了北极实验协会工程师们将使用何种动力之后,另一个让人感兴趣的问题是:这动力将慢慢产生呢,还是突然爆发?如系后一种情况,那么用巴比康公司的方法改变轴线时,岂不会给地球表面带来横祸吗?在新、旧大陆,不论是智者贤人,还是庸夫俗子,对这一点都十分忧虑。
总之,撞击总归是撞击,受到冲击,甚至是后座力,都并非惬意之事。
的确,倡导者们仿佛只看到了他们事业的利益,而没去考虑此事将对不幸的星球所造成的动荡。
所以,因失败而愤懑的欧洲代表决心利用这一形势,开始巧妙地挑起公众舆论来反对俱乐部主任。
我们还记得,法国对北极地带没有任何领土要求。
虽说法国官方对此事漠不关心,但却有一法国人出于个人爱好和某种特殊目的来到了巴尔底摩,想要了解这项庞大事业的种种细节。
这是一位法国矿业界的工程师,三十五岁。
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巴黎综合工科学校,毕业成绩也是群英之冠。
应该把他作为第一流的数学家介绍给大家,其水平大概远远高于马思通。
诚然,马思通是位了不起的计算师,但计算师必竟只是计算师,怎么能和这位法国大工程师相提并论呢?那就好比是让萤火虫与月争辉,把勒威耶②和牛顿、或者拉普拉斯摆在了一起。
① 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主人公。
② 费纳龙在上述神话中所歌颂的四季如春的仙岛。
① 富库尔特(1819—1868),法国物理学家,他用陀螺做实验,研究出地球转动的原理。
② 勒威耶(1811—1877),法国天文学家,海王星的发现者。
这位工程师十分风趣——这些毫不损害他的形象——富于幻想,见解独特。
这种人在桥梁界可能不少,但在矿业界却屈指可数。
他叙述事物的方式与众不同,特别逗人开心。
和知心朋友谈天时,他常像巴黎孩子们那样无拘无束,喜欢用些民间俗词和流行的说法。
在日常谈话中,他的语言中丝毫没有学院味,只是在书写时,他才讲究文字的典雅。
他是个不知疲倦的人,可以伏案工作十小时,流利地写出一页页代数,就像写信那么轻松。
做一天高等数学后,他最好的消遣就是玩惠斯特脾①。
尽管他计算精确,玩牌却很差劲,当他抓到明家时②,准会像大学生们那样用蹩脚的拉丁语惊叫:一付死牌!这位奇特的人物名叫阿勒斯特·皮埃尔德。
由于缩写成癖——他的同学们都如此——他签名通常写 Aierd,甚至 A1。
在 i 上边,他从来不加点。
他讨论问题的时候非常激烈,外号叫硫酸。
他个子高,而且不是一般的高,同事们开玩笑地说他身高为子午线四分之一的五百万分之一,即大约两米。
他们估算的数字大体不差。
他胸宽肩阔,虽说脑袋显得小了些,可摇起来却很有劲。
一双蓝眼睛透过夹鼻眼镜射出的光芒极为有神!由于在自习室煤气灯下苦攻数学而过早地秃了顶,他的外貌特征既快乐又严肃。
除此之外,他还是学校一直没忘的最好的学生。
尽管他的性格无拘无束,却非常遵守在巴黎综合工科学校学生们中流行的金科玉律:维护校服的尊严,保持团队精神。
无论是在金合欢庭院——庭院叫这个名字,其实里面没有金合欢树,还是在营房——学生宿舍,大家都欣赏他。
他的衣柜、箱子,摆放得井井有条,这说明他是一个有条不紊的人。
阿勒基德·皮埃尔德的脑袋在他那高大的身躯上显得小了一点,这并不碍事!反正可以相信,里边准充满了脑髓。
重要的是,他和他所有过去或现在的同学一样,也是个数学家。
他研究数学只是要把它用于实验科学,也只有把数学应用到工业中去,数学对他才有诱惑力。
这是他的缺点,但谁又能十全十美呢!总之,他的专业是研究科学,尽管科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对科学家来说,总有揭示不完的奥秘。
顺便提一句,阿勒基德·皮埃尔德是个单身汉。
他公开承认:他热切地期盼着他的那一位,可到今天为止他还是等于一。
他的朋友们打算让他和一位普罗旺斯①马尔蒂格城的姑娘结婚。
那位姑娘年轻、漂亮、快乐、聪明。
不幸的是,姑娘的父亲一开始便用当地的土语——马尔蒂卡拉德语回答说:不行!你们的阿勒基德太有学问了!他和我女儿聊天,我可怜的女儿什么也听不懂怎么办?!似乎所有真正的学者都不知道如何用简单通俗的语言与常人谈话了。
我们的工程师听了这些话十分恼火,决定出洋远游,使自己与普罗旺斯之间隔远点。
他请了一年的假,去关心北极实验协会的事业。
在他看来,这是打发时光的最佳方式。
因此,此时他到了美国。
阿勒基德·皮埃尔德到了巴尔底摩之后,对巴比康公司的巨大工程并不怎么上心。
改变地轴,地球变成木星,对他都无关紧要。
但是,用什么方法改变,却引起这位学者大大的好奇。
他是有理由的。
他自言自语地开始推理:① 桥牌的前身。
② 惠斯特牌摊出的牌。
① 法国的一个省名。
显然,巴比康主任准备从侧面给我们星球狠狠地一击!从哪个方向呢?又怎么个击法呢?大概只能是这样!没错!我想,他必须打擦边球,就是台球的擦边球!如果打正中的话,球就会出轨,那可就糟了,翻天覆地,一切都完了。
不会吧,那些老兄仅仅是想给地球换上一个新轴,这不应该怀疑,可我还是不大明白,他们选哪儿作支点?又如何从外部去击打?如果地球不是昼夜运动的话,只须轻轻一拨就行了!可地球运转日夜不停,谁也无法叫它停一下。
这就是问题的‘麻烦’之处。
不管怎样,他继续喃喃自语,不论用什么方法,都会产生大动乱!我们这位可敬的学者花了不少心力,可是连巴比康和马思通所设想的方法的边也没摸着。
如果他此刻知道了他们改换地轴的方法,那他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地推断出力学公式来。
真是太可气了。
12 月 29 日,阿勒基德·皮埃尔德,法国矿业公司的工程师,一边把他的长腿像圆规似的迈得大大地丈量着巴尔底摩高低不平的大街,一边思考着上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