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面对面再聚一次。
……好的。
你瞧,范,劳扔给我的这些胡说八道,我压根儿不相信。
是啊,每个人都对过去有自己的一套看法。
但见面的主要目的不是这个,我想训练训练你,让你学会怎么应付这种突然袭击式的盘问。
真对不起。
有几秒钟,我还以为他发现咱们了。
传进范耳朵的声音很微弱,但伊泽尔・文尼已经熟练掌握了这种秘密通讯链接的诸般技巧,传音的保真度很高―即使这么微弱的声音,范还是听出了他受到的震动。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再接受点应答训练,你还能做得更好。
两人又谈了一会儿,商定会面时间,说好怎么掩饰。
然后,细若游丝的通讯链接切断了,范可以不受打扰地想想白天发生的事了。
该死。
今天真悬啊,一场大灾难,惊险万分地躲了过去……或者说,暂时躲过去了。
范在黑暗的宿舍里飘着,眼中的视像却是远处的钻石一号和哈默菲斯特。
定位器已经在那里铺开了,运行得很好。
惟一的例外是聚能中心,那儿有磁核成像仪,定位器一靠近,转眼间就被烧掉了。
但是,哈默菲斯特的定位器总算激活了,这是他等待多年的重大突破。
可是―要不是我在报告文尼情况的定位器数据中做了手脚,我们就全完了。
范早就料到统领会怎么使用这件新到手的玩具,同样的方法(但不像这次这么紧张)早就在青河营帐里运用多年了。
他没想到的是劳的运气这么好,在谈话中恰恰挑选了最要命的字眼。
将近十秒钟的时间里,小伙子认定劳己经什么都知道了。
范把定位器的这部分报告弄得缓和了许多,文尼自己后来掩饰得也挺不错,可是……没想到托马斯・劳会掌握这么多有关我的信息。
这些年来,这位统领大人时常声称自己无比崇拜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他列出的名单里总少不了范・纽文的名字。
他总觉得,统领这是徒劳地想说服青河人,让他们相信他跟他们有相通之处。
可现在,范有点说不准了。
当时,托马斯・劳忙着读伊泽尔・文尼的心思,范也在用同一套手法诊断统领大人。
托马斯・劳的的确确崇拜他心目中那个范・纽文!不知那个魔头怎么想的,竟然以为范・纽文跟他是同一类人。
他管我叫秋序的建立者。
奇怪的是,他对这个称呼颇有共鸣。
他以前从未想过这种说法,不过它确实相当准确地描绘出了他希望成为的那种人。
但我跟他完全不是一种人,托马斯・劳只知道杀戮、杀戮,无尽的杀戮,为一己私利杀戮。
我的全部理想却是终止杀戮,为一切野蛮行径画上句号。
我们绝不一样!范将这种荒唐透顶的想法抛到脑后。
还有一件让他大为吃惊的事:劳竟然知道这么多他的真实事迹。
最近十千秒里,小伙子一直在看劳给他的资料,而范却在文尼的肩后偷看。
就是现在,他仍在把这部分数据偷偷从文尼的储存域里一点一点复制过来,保存在定位器网络的分布式储存空间里。
下一兆秒内,他要好好研究研究这些资料。
就他已经读完的那部分来看,感觉……很有趣。
没想到,劳弄到手的许多东西都是真的。
不管是真是假,这些资料与苏娜・文尼留给青河历史的那些让人肃然起敬的神话大不一样。
苏娜的神话有许多是不折不扣的谎言,目的是掩饰她自己的大背叛。
伊泽尔・文尼会作何感想?范暴露给文尼的情况本来已经够多的了,那小子对聚能这件事的态度死板得很,没有任何灵活性可言,只知道不断哭诉聚能者的悲惨遭遇。
有件怪事,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
在他的一生中,范撒过无数弥天大谎,对疯子、对恶棍、对客户,有时甚至对青河同胞,撒得兴高采烈。
为了对付文尼在聚能问题上的顽固态度,他也撒了谎……可这些谎话让他心力交瘁。
聚能可以创造出奇迹,文尼怎么就是理解不了呢?还有,劳的档案中有些很要命的资料。
看了这些资料后,范很难继续对那个小伙子掩饰自己真正的目的。
范重新开始浏览托马斯・劳版本的历史,一个事件接一个事件,不断看下去,咒骂着那些为了把他塑造成魔鬼而编造出来的谎言……对真实叙述皱眉夔额。
即使当时只能采取那种做法,可他还是觉得不自在。
再一次看到自己的真实面日,感觉真是太奇特了。
有些视频资料应该是真实的,范几乎可以感到那些演说在喉间涌动,随时可以脱口而出。
往事重现,历历在目。
那些美好的岁月埃每到一处都能碰上最优秀的贸易者,他们完全理解建立一个星际贸易文明会带来多么辉煌的成就。
无线电信息走在他前面,一路传播他的信息,所到之处大见成效。
近一千年前,小王子范・纽文被父亲扔给周游太空的商人,在不到一千年时间里,他的毕生计划已经接近成功。
建立真正的青河文明,这一观念传遍了大半个人类活动空间。
从他也许永远不可能抵达的遥远的人类空间另一端,到经过一遍遍耕耘、反复耕耘的人类空间的核心区域―甚至包括古老地球,四面八方的人们都听到了他的信息,看到了他为之奋斗的目标:一个无比强大、持之永恒的组织,足以让命运的巨轮停止轮回。
是的,还有许多人目光不够远大,只能看到苏娜所看到的一切。
这些人就是所谓的现实主义者,只关心挣大钱、发大财,保障自己和家庭的财富。
但范当时却认为―老天为证,我希望自己现在仍旧能有这种信心―大多数人能够认同范所鼓吹的远大目标。
在一千个客观年里,范传播这个信息,同时反复发布一个会议通告。
这将是一次比人类此前任何聚会更加壮丽的大会。
通告中说明了地点、时间。
在这次大会上,新的青河文明将宣布人类空间的永远和平,并将永远捍卫这种和平。
大会地点是苏娜・文尼最后确定的:纳姆奇。
不错,纳姆奇过于靠近人类空间核心,但它同时也很接近青河人来往最频繁的贸易中心,最有可能参与计划的青河人迢迢长旅共襄盛会时相对比较容易,只需要不到一千年时间。
这些就是苏娜的理由。
但阐述这些理由时,她脸上自始至终挂着她一贯的不相信的微笑,好像这一切只是为了满足可怜的范。
但在当时,范坚信不疑,他必将在纳姆奇取得成功。
最后,将会议地点选在纳姆奇还有另一个理由。
苏娜一直很少旅行,她从来都是安居范的计划的核心,为他规划筹措。
时间过去了几十年、几百年。
尽管时时冬眠,又有人类空间所能提供的一切医疗技术,苏娜・文尼仍旧日渐衰老下去。
五百岁了?六百岁?从她的信息中可以看出,她已经年迈体衰了。
如果会议地点不在纳姆奇,苏娜或许再也没有机会亲眼看到范毕生工作的最后成就了,再也无法知道他范・纽文的正确。
她是我一生中惟一一个可以完全相信的人,为了她,我让自己落入了陷阱。
古老、遥远的仇恨和回忆,慢慢淹没了他……这次大会堪称一切会议之母。
从某种意义上说,范和苏娜创造发明的所有方法策略、奇迹神话都是为了这一刻。
所以,与会者的抵达安排得前所未有地精确也就不足为怪了。
来宾不是前前后后在十几二十年间先后抵达。
来自三百多个世界的五千艘磁场吸附式飞船齐聚纳姆奇星系,前后相差只有几兆秒。
有些飞船的离港时间不长,只有一个多世纪,比如来自堪培拉和托马的飞船。
有些船只来自斯特伦曼和基勒那种几乎已经不能算人类世界的遥远星球。
还有更远的,只是从无线电信息中得知了这次大会。
连古老地球都派出了三艘飞船。
与会者并不全是贸易者,有些是对范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抱着极大希望的政府使节。
三分之一的客人们返航回乡时,很可能发现他们离开时的那个文明早已毁灭了。
这样一个会议不可能改变会址,也不可能推迟举行。
即使地狱之门大开,也无法改变它的议程。
但是,离港赴会几十年后,范已经知道,地狱之门正向纳姆奇人敞开。
范的旗舰舰长只有四十岁,但已经见识过十多个世界,本来应该对这个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可他的出生地点就是纳姆奇。
大人,你还没有脱离蒙昧世界,他们就早已是个技术文明了。
他们知道该怎么办。
可怎么会出这种事?他难以置信地看着苏娜・文尼发来的最近一份分析报告。
坐下,萨米。
范一脚从墙上踢下一把椅子,示意对方坐好,这份报告我也看过,那些都是最典型的征兆。
过去十年里,那个星系陷人了僵局,形势还在不断恶化。
瞧瞧这儿,看看星系外围卫星之间的往返商业飞船。
无法启动的比率高达百分之三十,任选一个时间段,都是这个比率。
不是硬件故障。
问题在于当地系统太过复杂,系统冲突过于严重,飞船得不到准予出发的许可令。
萨米・帕克是范手下最出色的人才之一。
他清醒地知道,人们之所以赞同新青河的原则,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并不是那么光明正大。
但他仍旧坚定地认同这些原则。
他完全可能成为范和苏娜的杰出的继承者,甚至比范的第一批孩子更为出色。
那些孩子时常太谨慎了,像他们的母亲。
但现在,连萨米也恐慌起来。
纳姆奇政府肯定也意识到了这种危险,对吗?人类让系统稳定下来的所有办法他们都知道,他们的自动化设备比咱们的还强!没问题,再过几十兆秒,我们准会收到消息,说他们已经实现了系统的重新优化。
范耸耸肩。
他也不相信纳姆奇会崩溃,但他不肯承认这一点。
不可能,纳姆奇是那么发达,历史又是那么悠久。
他说出口的话却是:也许吧。
但我们知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已经花了三十年了。
他朝苏娜的报告挥挥手,可问题仍旧一天比一天严重。
他看到了帕克脸上的表情,把声音放和缓了些,萨米,纳姆奇保持和平自由已经将近四千年了。
人类空间的客户文明中没有几个能夸这个口。
但关键是,没有外界帮助,即使是他们也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
萨米的肩膀聋拉下来,那么多毁灭性的大灾大难,他们都躲过去了。
他们从来没有用于战争的生化瘟疫,也没打过核战。
政治体系很灵活,很尽责。
这只是些该死的技术故障埃而他们恰恰是一个技术文明,萨米。
我想,那种性质的困难,他们应该很熟悉。
但却无计可施。
他回想起了冈纳・拉森的悲观见解。
现在这场谈话和他跟拉森的对话一样,走进了同样的死胡同,政府的灵活性既是它的生命所系,又是一剂致命毒药。
多少个世纪以来,他们一直面对不断优化的压力,并且接受了不断优化,视为一条解决之道。
天才、智慧加上积累的知识,这三样东西过去一直让他们平安无事。
但总有一天,不断优化让他们变得无比脆弱。
他们那儿的大都会卫星拥有整个人类空间中最密集的网络,却同时造就了一个瓶颈……可我们―我是说,他们不是早就知道吗?一直留出了余地的呀。
纳姆奇是分布式自动化系统的辉煌胜利。
每过十年,它都会更完善一点。
每过十年,政府都会进一步改善自己的灵活性,以应对优化资源配置、同时留出缓冲余地的压力。
下滑的螺旋曲线比人类黎明时代的任何一位悲观主义思想家的预言更加和缓。
政府并没有试图直接干预,而是让自由市场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作用,这无疑是更有效的管理。
但是,即使避免了所有常见的错误:腐败、集权、疯狂的发明―最后仍然会出大问题,政府也不得不直接插手。
即使没落进任何陷阱,到头来,成功本身仍然会使形势无比复杂,最后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
是啊,我知道。
萨米转开视线,范让自己的头戴式与对方的眼光同步,望着出现在这个年轻人眼前的情景:塔雷斯克和马雷斯克,纳姆奇最大的两颗卫星,每颗上面生活着二十亿人。
随着卫星转动,璀璨的城市灯光滑过下面的母星―人类空间里最大的公园。
纳姆奇的末日来临时,肯定是一次剧烈的大崩溃,骤然间彻底垮台。
人类进入太空时代之初选定的殖民点都在小行星带上,四下里满目荒凉。
但纳姆奇所在的太阳系不是这样……不过,再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挽救不了它,大都会卫星需要的是高科技,只有高科技才能维持其亿万居民的生存。
巨大的灾变很快就会在整个星系引发大规模战争,毁于这种战事的人类世界难以计数。
萨米凝望着这一片安宁、祥和、美好的世界―多年以前的世界。
最后他说,我知道。
你一直在向人们解释这个道理,我加人青河这么多年来,你一直在这么做。
还有我加人之前的许多个世纪……范,对不起,过去我总觉得……我就是不肯相信,我出生的地方也会毁灭,而且这么快。
我……也不知道。
范看着旗舰的指挥台,还有几个较小视窗中显示的另外三十艘飞船的指挥台。
现在是航行中途,每艘飞船的舰桥上只有三四个值班人员。
这是宇宙间最枯燥乏味的差事。
但是,这支纽文舰队是与会舰队中最庞大的一支,舰队飞船上熟睡着一万多名冬眠的青河人。
一个世纪前,他们离开特纽,在磁场吸附式推进器允许的范围内排成最紧密的编队,最远处的飞船离他只有不足四千光秒。
还要飞二十年才能到达纳姆奇。
如果都用在值勤上,这段时间不算短。
或许・・一这是一次机会,可以证明我一直在宣传的解决之道行得通。
等我们赶到时,纳姆奇很可能已经天下大乱了。
但我们没有身处局中,我们在那个陷阱之外,又有足够的人手,可以改变形势。
他们止坐在萨米这艘遥远问候号的指挥台前,舰桥的活动几乎称得上忙碌,三十个指挥阵位中五个有人值守。
萨米的目光从一个阵位投向另一个阵位,最后落在范・纽文脸上。
他的表情变了,出现了近似希望的神情。
是的……这正是大会的目的所在,我们可以向天下人作出证明。
他已经运行起规划程序来,开始研究具体方案,如果动用后备资源,我们可以在每艘船上保持由上百人组成的轮值班,一直持续到飞抵纳姆奇。
这么多人,足够研判态势,拿出行动方案。
嘿,有二十年时间,咱们说不定还能联系上其他舰队,协同行动呢。
萨米・帕克恢复了旗舰舰长的精明强千,注视着计算结果,分析着各种可能性。
没错,古老地球的舰队距离我们不到四分之一光年,半数与会者都在距我们不足六光年的空间中,这个距离还在不断缩校可苏娜和已经在纳姆奇星系内部的青河人怎么办?几个世纪以来,苏娜已经在那里扎下了根。
但是,苏娜和她的人有他们自己的资源,会挺过来的。
虽然苏娜不相信可以阻止命运的轮回,但她对这种轮回的理解还是十分透彻的。
一个世纪以前,她已经把自己的总部迁离了塔雷斯克,在一处古老的小行星带设下了营帐。
她一定猜得到范会采取什么行动,就在此时,她的大批分析报告多半正朝他们飞过来。
或许宇宙间真的存在一位贸易之神,至少,一只无影手号总是有的。
看来,纳姆奇大会的意义比他原来想像的更为重大。
一年又一年,无数支舰队所组成的最伟大的舰队群向纳姆奇汇聚过来。
五千缕星光,数光年外肉眼可辨的点点飞萤,最先进的望远镜可以在数千光年外看见。
一年又一年,星光闪耀,逐渐减速,收紧队形,每一艘迢迢飞来的飞船都可以在自己的视窗中看见群集舰队发出的花冠一般的辉光。
五千艘船,超过一百万名人类成员。
推进器汇合在一起,其功率可以融化许多颗行星。
还有数据库,电脑网络・・一但跟纳姆奇这样的发达世界相比,它们全部的动力和资源轻若鸿毛。
轻盈的鸿毛怎么能挽狂澜于既倒?对于这个问题,范自有他的答案。
他不断鼓吹着自己的这个答案,通过面谈,通过青河广播网,不断游说―固着于行星的文明是孤立无援的,逃不脱一个个陷阱。
简简单单一次灾难就能彻底毁灭它,但外界的一点点帮助就能起到救亡脱难的大作用。
有些世界的情况比另一些更复杂一点,比如纳姆奇,一代又一代的不断优化最终压垮了它。
但即使是这样的灾难,其基础仍然是行星文明共有的封闭性、孤立性。
统治者能够作出的选择太少,而顾忌的方面却太多。
到头来,这样的统治者必将被野蛮势力所推翻。
而青河却可以为它提供一个自外向内的新视角,一套新的自动化系统。
范宣称,这样的帮助必将起到巨大作用,让它重获新生。
现在,他所要做的就是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空口论争。
准备时间有二十年,并不算充裕。
在这二十年间,纳姆奇一度温和的退步陡然加剧,不再限于这里那里出现一些小小的不便,不再限于经济衰退。
政治体制三次崩溃,每次都被一个信誓旦旦要提高效率的体制所取代,每次都在社会和技术问题的处理上更加激进。
这些激进措施曾在上百个世界中采用过,全都以失败告终。
每一次衰退,都使步步接近的舰队的计划更为明确,更为精密。
开始死人了。
十亿公里之外的舰队目睹了纳姆奇第一次战争的爆发。
真真切切地目睹,肉眼目视。
千兆当量的大爆炸,政府的倒台,外围行星三分之二的自动化工业体系的毁灭。
大爆炸之后,只有三分之一的工业幸存下来,但却牢牢控制在大都会政权手中。
一次会议上,旗舰舰长萨米・帕克汇报说:阿尔钦正试图撤往行星地表。
马雷斯克已经出现了饥荒,来自外围系统的资源供应将在我们抵达前几天彻底中断。
塔雷斯克上的残余政府还认为它们在管事呢。
我们的分析是这样的……新发言者的尼瑟语很流畅,他们采用这种通行语言已经有二十年了。
这位舰队司令是个年轻的……人类,来自古老地球。
八千年间,古老地球的人类已经四次遭到灭顶之灾。
如果地球没有在宇宙中留下一大批儿女,人类这个种族很早以前便灭绝了。
目前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种族,他们以前从来没有这么远离人类空间的核心。
但现在,所有舰队都已到达可以最后进人纳姆奇星系的接近地,古老地球的各艘飞船距离范的旗舰只有十光秒。
他们也和其他人一样,积极参与了这次行动―被一致称为拯救行动。
萨米客气地等待着,直到确定对方的发言已经结束。
等许多秒钟,确定语音传输结束再开口,这是长期培养出来的一种行为规范。
他点点头,塔雷斯克很可能会第一个出现百万人级别的大型死亡事件,我们只是还不清楚这种死亡事件的具体性质。
范和萨米坐在同一间会议室里。
他利用了这个便利条件,没等对方的发言时间结束便插嘴道:请谈谈你对苏娜所处局势的分析,萨米。
贸易者文尼仍在主要的小行星带上,她距我们目前所处的位置还有大约两千光秒。
还得再过一段时间,苏娜・文尼才会直接参与,她提供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背景信息,但她已经损失了自己的营帐,还有许多艘飞船。
苏娜在那个小行星带上拥有许多地盘,这会儿肯定还是安全的,她建议我们将大会地点改到布里斯戈大裂隙。
时间一秒一秒缓缓过去,他们等待着来自远方的意见。
二十秒过去了,古老地球舰队没有发表意见。
四十秒。
斯特伦曼舰队司令(不用说,是个女人)发言。
布里斯戈大裂隙?从来没听说过。
她抬起手,示意还没讲完,好了,我已经看到了,他们那个小行星带上一处密度发生变化的地方。
她冷笑一声,我看这个地点没什么可争论的。
好吧,我们可以选择一条接近贸易者文尼地盘的经线,在那儿会面……在完成拯救行动之后。
他们飞越了几十光年,有些人是数百光年,结果却要在一个无比荒凉的地方召开他们的伟大会议。
范早已不顾传输时间滞后的影响,尽其所能与苏娜争执过:在那么一个鸟不生蛋的荒地方开会,这是自认失败。
再次轮到遥远问候号发言时,范开口了:贸易者文尼将大会地点选在纳姆奇星系一处避开麻烦的角落里,我认为这种做法是对的。
但我想说,我们多年来一直在计划怎么实施拯救,我们掌握着五千艘飞船,制定了周密的行动方略,具体到每一颗大都会卫星的居民,还有那些已经撤到纳姆奇行星地表的人。
我赞同坦索勒特舰队司令的意见。
我建议,先将拯救计划付诸实施,再去那个什么狗屁裂隙召开大会。
《天渊》 作者:弗诺・文奇好看经典的科幻小说尽在『乌拉科幻小说网』!网址:www.wulal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