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神秘的电波

2025-03-30 09:01:44

在地球的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太空发狂了。

无线电广播在劝说、恐吓、吹嘘、使听众宽心;各国政府在安定人心;教会在准备把个幸的人们引渡到极乐世界去,引导他们不要为非作歹,破坏社会秩序;资本家在劝说工人继续干活。

太空的电波里飞快地播送着疯狂的说教、狂热的爵士音乐和冗长乏味的讲演。

但这毕竟是生活啊!通过太空可以感觉到这个世界五花八门,人声哨杂,它在向宇宙呼喊,它还活着!因此老海员爱德大叔在他的小船上安装了一个收音机。

他同四个跟他自己一样的老练的航海家在海上漂泊,他想透过风的呼啸和咆哮声听到这生活的颤音,想知道正在永恒的海洋中沉没的还不是最后一个人!小船在飞驶,没有目的,没有方向,只是为航行而航行——老海员们的愿望如此而已。

在陆地上他们受不了,在那里既看不到何时末日来临,又不可能同死神作斗争,只能毫无意义地等死。

不,宁可要大风大浪!爱德大叔和他的同伴们在寻求暴风雨,为的是面对面地去迎接死亡,而不是坐以待毙。

于是,小船扬起了白色的风帆,或着它那些古怪的白发苍苍的一帮人在风浪中行驶,为的是在狂风暴雨中求得安宁。

甚至老练的航海家在甲板上行走都感到困难。

他们只好抓住船舷。

这当然不是由于颠簸!只不过是由于一种不明的原因大家都头晕,耳边老是响着一种令人感到压抑、难以忍受的响声。

这响声甚至将吹个不停的风的咆哮呼号都盖住了。

它钻进头部,刺痛了脑袋,连后脑勺都觉得昏昏沉沉,隐隐作痛。

爱德大权竭力想把它压下去,他用手揉耳朵,靠近一只古老的铜钟,但全都白费,耳朵里还是令人不安地、大声地、长久地在鸣响……越来越大的凶狠的噪音压倒了一切,几乎使颅骨都要炸裂了。

爱德大叔只找到一种方法来对抗这难以忍受的嘈杂声。

他戴上耳机,就象他的小船在海洋里漂泊一样,漫无目的地在太空中徘徊。

有个老头向船舱里看了一眼,问道:哈罗,老头!陆地上的人还活着吗?爱德大叔居然能一下子对准好几个电台的波段,使全世界操各种不同的语言在他耳边呼叫。

爱德大叔一下子什么都听到了,他快活地喊道:哎,老头!我们只好再航行一阵了!要是世界不是还活着的话,就让我在洋底都无葬身之地!但是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电台,爱德大叔对此特别感到高兴。

它的电波使他镇静下来。

他一找到这个电台,就把几个老人全都叫来,也不摘下耳机,在一个不知名电台播送的有节奏的、连续不断的声音的伴奏下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些奇遇。

单调的、均匀的、接连不断的声音,短时间内把暗杂声从头脑中排除出去了。

该死的空气稀薄被忘却了。

但是只要电波一消失,爱德大叔就停止叙述。

那时使人不能忍受的嘈杂声就加倍地钻进他的耳中。

老人焦急不安地旋转着接收机的旋钮,可是电波没有再出现。

左舵!狂怒的船长喊道。

他知道,电波不会消失得无踪无影的:只要在海洋里找寻一下,是可以找到的。

老人们乐意地听从爱德大叔指挥。

不管开往哪儿,不管寻找什么,反正都—样!只要航行就行!爱德大叔知道,电波一定可以找到,使人安宁的叽——叽——叽……的声音还会响起来的。

只需要找到一条穿越海洋的几何图形的直线。

小船转来转去,在浪里搜索着。

爱德大叔拧着旋钮。

电波就象消失时那样,突然又出现了。

重新又听到了均匀、单调、使人镇静的叽——叽——叽的声音。

爱德大叔又继续讲他中断了的故事。

听到这个电波的不止爱德大叔一个人。

已经有好多天了,它以其独有的毫无意义和不可理解引起了一个英国人的注意。

其实,这一电波同英国人有什么相干呢?但是半个多世纪以642号为代号的英国国家侦察局的老侦探是一位久经锻炼的人。

他一向认为,所有其他人不明白的东西应当由他来识破。

因此他敢于不同意他上级的意见,而那位上级推说世界末日即将来临,拒绝去干这件事。

老侦探本人也感觉到了世界末日的临近,可是他曾不止一次地面临死亡,因此他并不害怕生命的终结。

只有国际情势中种种阴谋、尔虞我诈、圈套罗网的终止才使他确实感到难过。

他受不了无事可干。

他对生命并不留恋,也不去设法捞取救生股票。

不过在离开人世之前,642号侦探决定完成一桩宏伟的事业——揭开某一个不寻常的秘密。

他不需要荣誉,他习惯于默默无闻。

他的职业就是这样。

就这样,在偶然发现了这个来历不明的叽——叽——叽……的神秘的电波之后,侦探决定查明拍发这一无线电波的目的和它的来源,使自己得到乐趣。

他积极地着手解决这个课题。

需要进行测定,于是他动身去苏格兰,为的是在那里也收听一下这个电波。

侦探驾驶着他那辆罗尔斯·罗依斯牌老式汽车穿越伦敦。

他习惯地觑起一只眼睛打量着伦敦冷落的街头。

政府早已解散了国会,宣布自己为非常时期政府,禁止游行,废除言论自由,封闭报社。

总之,按642号侦探的意见,早就该如此了。

罢工被禁止,停止工作要严惩。

政府试图用高压手段来维持古老美好的英国的日益崩溃的生活。

模范地生活到底!英国非常时期政府的口号就是如此,而且它不惜一切代价来贯彻实行。

侦探感到惊奇的是在苏格兰没有听到神秘的无线电发报。

这时接通他家住宅电话的接收机仍然不停地发出叽——叽——叽……的声音。

侦探从苏格兰接通了他住宅的电话后,清楚地听到了这个声音。

就是说,电波是定向的。

侦探断定。

但是发送这毫无意义的电波又能是谁呢?目的又何在呢?侦探善于把他全部的思想和注意力都集中到一件事情上。

他全副精神集中在电波上,根本没有考虑呼吸变得更困难的事,他的脉搏已上升到一百零五,头发晕,太阳穴似乎都发胀了。

几十亿人都感觉到了这一切。

他们中间的极少一部分人在等待地下城市的救援,心里暗暗地催促这些地下建筑早日完工,新的生活早日开始,而余下的人……余下的人对前途材的胆战心惊,有的茫然不知所措,打的冷言冷语地讥讽挖苦,有的抱着希望……德米特里·马特罗索夫被链条锁住了,他孤立无援地坐在潮湿而有霉味的很深的地窑里。

他心情沉重,苦恼万分。

他不能原谅自己从窗口跳出去这件事。

跌倒时,袖珍发报机毁坏了,这位他失去了力量和希望……插—德耳塔全部储存都在他这儿,他拥有拯救数十亿人生命的东西,而这个东西现在理在监狱的角落里,可他却坐在这里,没法把自己的情况给外面报信!……他一生都在培养自己的自制力,可是就在关键时刻……在地窖里,呼吸特别困难。

这里空气只有出去,进不来。

空气在漏失,这个情况一小时一小时地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了。

然而德米特里一面咒骂自己,一面不知疲倦地在干活。

周围一片漆黑,他顽强地用手摸着,继续他已开始的工作。

有时他的注意力转移到狱中的难友身上去了。

两个人的骨骼,其中一个是女人的……这里发生过什么样的悲剧呢?这个骨骼留在此地的女子是个什么模样呢?……大概,她是很美的,也许象玛丽娜或者象约兰达……德米待里想到这些就笑了。

由于一笑,呼吸变得更困难,肋部刺痛起来了。

这些人的骨骼与他有什么相干!现在对他来说,骨骼只有一种特性——绝缘能力,再没别的了!因此需要工作、工作……唉,玛莲卡啊!亲爱的玛莲卡!你认为我是从不犯错误的……要是你知道的话!……马特罗索夫为什么需要人体骨骸的绝缘性能?他想干什么呢?魏尔特坐在城堡内的一个房间里。

近几天来出现的呼吸困难使他生气,使他难受。

他收到报告说,苏维埃国家拟定了一个扑灭空中大火的计划,因而心绪不宁。

他丝毫也不想放弃建立新世界的想法。

如果布尔什维克制造什么荒诞的射击阿列尼达岛的大炮的话,那么他,魏尔特,世界上各种武器的占有者,会有办法把这些工程彻底消灭掉的。

又是这个可恶的克列诺夫搞乱了他的计划。

不,布尔什维克先生们!魏尔特决不容许你们让历史倒退。

他一定要用自己的飞机向卡拉库姆的心脏深入袭击,有预见的布尔什维克把他们的工程就隐藏在那里。

魏尔特走向无线电发射机,去同科普弗将军交换意见,将军在他这儿工作,担任魏尔特城城防司令的职务。

多么卑鄙的行为啊!谁老是在太空中进行干扰呢?这种令人愤懑的一刻不停的叽——叽——叽的声音是从哪里来的?魏尔特愤怒得不能自持了。

他无法摆脱这些声音的干扰,仿佛有人故意把这令人厌烦的叽叽声送到他的城堡里来的。

叽——叽——叽……老侦探还继续在为弄明白这些声音而绞尽脑汁。

这时他正在船坞附近徘徊。

潮湿的透骨的寒风不让雾降落在泰晤士河上。

远处不知什么地方透过模糊不清的雾幕露出了伦敦塔的塔楼。

亮起了零零落落的灯火。

船坞里轮船的轮廓在昏暗中依稀可辨,这些船现在无处可去,也没有必要航行了。

侦探来检查一下他租的快艇。

明天他就要驾驶着它,顺着神秘的电波的方向穿越大海。

现在你多么容易疲劳啊!侦探想,头晕耳呜,说明空气稀薄了。

在一座空寂无人的房屋旁,侦探发现一个孤零零的人影。

他听见有人低低地说:先生……侦探走到木板墙跟前留心细看。

好象是个小孩子。

没有手电筒看不清楚。

也许,应当去拿个电筒来!但是浑身无力和冷漠无情使侦探不想动弹。

先生,我的小弟弟死了……人家不愿意放他进去,尽管我这儿也有他的券……什么券?侦探疲乏地问道。

小女孩呼吸艰难。

这样的……金色的,上面有黑色的花纹……侦探听不懂,他耸耸肩膀,俯身下去。

手碰到了一个什么温暖的东西。

他死了,我到船坞这儿来,叔叔在这里当看守……因为得把弟弟埋掉……是的。

侦探含糊地表示同意。

我不能走到家了……而且我也没钱。

小姑娘吸泣起来,呼吸也更加急促了。

真的,先生……我喘不过气来……侦探动了侧隐之心。

我把你们带回家去。

他疲惫不堪地说。

小姑娘停止了哭泣。

我们走吧。

侦探伸出手来。

可是小姑娘站不起来。

侦探不能再等了。

他不满意地俯下身去,一下子就抱起了这个轻得出奇的小身体,然而抱着她走却非常艰难。

刮着狂风,人都站不住脚。

一只又细又小的虚弱的手无力地在空中晃动。

侦探没有发觉,孩子逐渐变得无力的手指放掉了一张不知什么小纸片。

风立即将它飘卷而去。

侦探把小姑娘放在膝上,汽车就开动了。

小姑娘急促地吁着气,有时虚弱地哆嗦着。

当汽车从斯特伦德大街市法院大楼旁驶过时,小姑娘停止了呼吸。

老侦探在她抽搐地捏紧了的小拳头里摸到了一个不知什么软软的、大概是法兰绒的小钱包。

钱包是空的……《熊熊燃烧的岛》作者:[苏联] 阿·卡赞采夫 著(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Xinty665 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