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5-03-30 09:01:31

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Xinty665 免费制作前言科幻作品向来有软、硬之分,不少读者都直言更青睐硬科幻,而以科幻硬汉形象现身于世的作家也总是更易于名垂青史,如阿瑟·克拉克、拉里·尼文等,这其中,最为纯正的硬科幻作家首推哈尔·克莱蒙特。

哈尔·克莱蒙特(Hal Clement)原名哈里·克莱蒙特·斯塔布斯,1922年5月30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东部城市萨默维,童年在波士顿地区度过。

1943年,克莱蒙特从哈佛大学天文学专业本科毕业,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正值热血青春的克莱蒙特毅然加入了美国空军预备部队,成为一名B241解放者轰炸机驾驶员,他数十次参加执行飞行作战任务,因战功显赫,多次获得嘉奖。

二战结束后,克莱蒙特继续深造,陆续取得了教育学硕士学位和化学硕士学位。

随后,他开始在马萨诸塞州米尔顿高级中学教授自然科学和数学,直至1987年退休,克莱蒙特把毕生的光和热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教学之余,克莱蒙特还以其扎实的专业背景为报刊撰写科普文章,并以乔治·理查德为笔名,发表了许多描绘天空的画作。

同样的,使克莱蒙特声名鹊起的科幻小说创作也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之一。

克莱蒙特的科幻之路始于1942年。

那一年,还在上大学的克莱蒙特在《惊奇科幻小说》杂志上发表了短篇处女作《证据》。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克莱蒙特发表了第一部长篇作品《针》(Needle)。

这部作品最初发表在1949年的《惊奇科幻小说》上,1950年出版单行本。

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发现一个外星警察寄居在自己身体里,这名外星警察到地球来是要追捕一名潜逃的外星犯人,外星警察希望能得到小男孩的协助。

这部轻松童趣的小说还有一部续集《通过针眼》(Throughcthec Eyecofcthec Needle)。

续集的故事发生在八年之后,这时的小男孩已经22岁,由于长期被寄生,他的身体患了重病。

如果寄居的外星警察此时停止寄生,他会立即死亡。

这部小说有个弊病,就是长篇累牍地叙述如何克服技术困难,使得情节推进非常缓慢,小说也因此颇受批评。

但克莱蒙特并未因此退却。

1954年,他的《重力使命》(Missioncofc Gravity)一书得以出版。

正是这部硬科幻经典作品,奠定了克莱蒙特在科幻史上崇高的地位。

故事发生在一颗叫做麦斯克林的行星上。

这颗星球的奇异之处在于,它的重力远远超过地球。

另外,它极高的自转速度造成了行星表面的巨大重力差异。

该星球赤道地区的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两三倍,而南北两极的重力却是地球重力的700倍。

由于高重力,人类发射到麦斯克林南极的科学实验飞船坠毁了。

人类探险家只好乘坐飞船在赤道附近降落,求助于当地形似蜈蚣的土著麦斯克林人。

个头小小的、技术落后的麦斯克林人于是踏上了横跨整个星球的长旅,前往极地,为人类回收实验飞船。

通过这个旅途,作者淋漓尽致地展示了高重力星球的种种奇景异事。

为了描写这颗奇异的星球,克莱蒙特采用了最笨拙的方法:提出高重力的基本设定,再推想在这个设定之下,山川河流、动物植物的形态会有什么表现。

这样一来,种种奇景异事无不合乎科学规律。

直接描写麦斯克林星球的同时,作者还表现了人类与麦斯克林人的种种冲突。

冲突起于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又是因为所处的不同环境造就的。

用这种方法,作者从另一个角度对这颗重力之星进行了深入描述。

直接描写外星,同时通过外星人与人类的不同、从另一方面凸显外星异于地球之处——这种手法为后来的许多科幻作家所借用。

1971年,克莱蒙特出版了《重力使命》的续集《星光》(StarLight)。

在《星光》中,克莱蒙特设想了一颗大气中含氧、重力比地球高40倍的星球。

这部小说虽然也获得不少嘉许,却始终无法超越前作的地位。

从上面的作品可以看出,克莱蒙特非常擅于创造离奇的异星生物,以出奇的想象力弥补叙事节奏缓慢的不足。

他笔下的外星种族与它们生活的外星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具有自己的个性,它们的种族也具有鲜明的特色,显得真实可信,在作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绝不仅仅是单纯的情节要素。

克莱蒙特探讨外星文化的优秀作品还包括《火环》(Cyclecof Fire,1957)、《接近危急点》(Closectoc Criticall,1964)、《固氮》(The Nitrogenc Fix,1980)、《静静的河流》(Stillc River,1987)等,这些作品都有不错的反响。

1996年,克莱蒙特因1954年发表的短篇作品《不同寻常的感官》(Uncommonc Sense)获得回顾雨果奖,1999年,美国科幻与奇幻协会为克莱蒙特颁发了大师奖,该奖项是科幻小说作家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其获奖者都是像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这样的响当当的人物。

在克莱蒙特去世的那年年初,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噪音》(Noise)得以面市,给他辉煌的一生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如果我还有机会访问中国,希望能提前几个月得到通知,我至少要花几百个小时学习中文。

我知道我的中文不可能学得多么流畅,但我强烈地认为语言能够表达思想。

没有一个民族的语言知识,就不可能学习并理解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

1994年4月6日,在致《科幻世界》杂志社前社长杨潇女士的信件中,克莱蒙特诚挚地表达了希望来中国做客的愿望。

令人惋惜的是,这一天永远不可能实现了。

2003年10月29日晚,克莱蒙特在睡梦中安详逝去,永远离开了这个他热爱的世界,以及永远拥戴他的读者……《重力使命》作者:[美] 哈尔·克莱蒙特(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Xinty665 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