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情报局总部矗立在弗吉尼亚州兰利,兰利位于华盛顿特区西南方七英里。
一条大道直通总部大门,门顶上有一盏闪亮的红灯,大门昼夜警戒。
批准入内的访客,虽发有一枚有色徽章,顶多只能进入与之业务相关的部门。
总部是一幢七层楼的灰色大厦,戏称玩具厂。
大厦外面塑着内森·黑尔的大型雕像。
大楼底层,玻璃廊墙隔开一座景色宜人的大花园,花园内树木成荫。
在接待桌的上方,有一块大理石,镌刻着一句诗文:〖您懂得真理,真理就赐您自由。
〗公众不许入内,里面也无可供观赏之处。
若想不被人看见溜进总部,唯一的入口是隧道,隧道连接一间休息室,休息室面朝桃花心木的电梯门。
这里,仍由一队身着灰法兰绒制服的卫兵二十四小时把守。
七楼会议室的警卫们身穿西服,各掖着一把38狮子鼻左轮枪,行动人员的周一例会正在进行,围着一张橡木大桌的与会者是:局长内德·蒂林哈斯特,陆军参谋长奥里佛·布鲁克斯将军,国务卿弗洛伊德·贝克,反间谍处长彼特·康纳斯,另外就是斯坦顿·罗杰斯。
CIA局长内德·蒂林哈斯特六十余岁,外表阴沉,不苟言笑,好像满身的邪恶秘密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中央情报局有公开和隐蔽的两个部分,秘密行动由不公开的部门负责。
在过去的七年间,蒂林哈斯特就在这个部门工作,统率着四千五百名打家劫舍的好手。
奥里佛·布鲁克斯是西点军校毕业生,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职务公事,均照操典行事。
他忠心耿耿地为美国陆军卖命。
弗洛伊德·贝克则是个不合时宜的人。
他属前朝元老,可比喻成一曲南方的古老牧歌。
他身材高大,鬌发如霜,道貌岸然,透出豪侠之气。
这个业内老手,在全国各地掌握着一大批能呼风唤雨的报纸,素享富甲天下之盛名。
在华盛顿,他的敏锐政治嗅觉无人可匹敌。
他的天线随时伸进国会,收听政治风云变幻的信号。
彼特·康纳斯是爱尔兰黑人,一个蛮横执拗的家伙。
他爱喝烈酒,是个天地不怕、鬼神不畏的角色。
这是他在中央情报局的最后一年,他即将在6月份到达法定退休时间。
他所领导的反谍处,为中央情报局最机密、最具独立性的部门。
他在情报局各个部门都干过,一直混到今天功成名就的地步。
在中央情报局,特工是天之骄子,他也堪称英雄豪杰。
他参与过伊朗国王复辟、重登孔雀宝座的政变,他卷入了1961年的猫鼬行动,企图颠覆卡斯特罗政府。
猪湾事件之后,形势大变。
彼特痛心疾首。
他牢骚的多寡,取决于酒醉程度:世界各家报纸的头版头条,同情者连篇累牍地骂我们。
他们称我们是撒谎者,偷偷摸摸的乡巴佬,招数不多的笨蛋。
更可恶的是那些反中央情报局的杂种,公然公布了我们特工的名字,使我们雅典站站长迪克·威尔奇遭人暗算。
由于压力和保密之需,彼特·康纳斯经历了三次苦难的婚事。
不过在他看来,为国效劳高于一切。
会议开到一半,他的脸已气成猪肝色。
如果让总统那个狗日的民间交往计划得以实施,我们的国家都要被他拍卖了。
非阻止他不可,决不允许……弗洛伊德插进话:总统执政不到一周,在座诸位都应该执行他的政策……我才不想把我的国家拱手奉送给人家。
先生们,总统在演讲前,从未提到这个计划,他突然把计划强加在我们头上,使我们连个辩论时间都没有。
说不定这正是他的良苦用心。
贝克暗示道。
彼特·康纳斯瞪着贝克,老天,原来您也会说这种话。
他是我的总统,弗洛伊德·贝克坚定地说,也是你的总统。
内德·蒂林哈斯特侧头对斯坦顿·罗杰斯说:康纳斯言之有理。
总统无异于开门揖盗,让A国、B国、C国和其他国家大张旗鼓地派间谍来美国,什么文化专员、专车司机、秘书、佣人等等。
我们花费数十亿美元坚守后门,总统却大开前门。
布鲁克斯将军点头同意:他也来向我吹风,我认为,总统的计划会毁掉我们国家。
斯坦顿·罗杰斯说:先生们,大家在此可以表示不同意见,但别忘记了,是人民选举保罗·埃利森来治理国家的。
他的目光扫视一遍坐在周围的人。
在座的都是总统队伍的一员,我们必须接受他的领导,在各个方面尽力支持他。
他的话使众人稍有收敛。
好了,总统急于想了解A国的目前形势。
请大家畅所欲言。
秘密材料也要谈吗?彼特·康纳斯问。
所有材料都可直接向我讲,A国总统情况如何?稳坐马鞍。
内德·蒂林哈斯特回答道。
进行颠覆的前景如何?蒂林哈斯特说:哈,有趣之至,还记得两年前吗?马林·格罗沙差点让A国总统王冠落地。
当然记得,格罗沙弃甲丢兵,险些死于非命。
全靠我们伸手援助。
现在,我们搜集的情报表明,他重返A国的时机业已出现。
只有格罗沙上台、掌权对我们才有好处。
我们正密切注视事态进展。
斯坦顿·罗杰斯问国务卿:你有去A国任职的人员名单吗?弗洛伊德·贝克打开牛皮公文包,取出一些文件,交给罗杰斯。
这些都是最佳人选,都是够格的职业外交官,都经过严格审查,没有疑点,没有经济问题,也无偷香窃玉的毛病。
斯坦顿·罗杰斯接过名单。
国务卿补充道:当然,国务院赞成派职业外交官去任职,而不希望出于党派需要指定人选。
这里面的人,都经过专门工作训练。
在目前情况下,A国尤其敏感,这事必须认真处理。
我完全赞成,斯坦顿·罗杰斯起身说道,我与总统研究一下再答复你,他希望尽早落实人头。
在其他人准备离席时,内德·蒂林哈斯特叫住彼特·康纳斯说:请留步,我想跟你谈谈。
屋里只剩下他俩,蒂林哈斯特说:彼特,你态度够强硬的。
因为我有理。
彼特·康纳斯执拗地说:总统想卖国,我们有什么办法?闭上你的臭嘴!内德,我们的使命是发现敌人并消灭他们。
如果敌人深入我们的后方——比如坐在椭圆形办公室内,如何处置?小心点,小心点。
蒂林哈斯特在情报局中资历更深。
在怀尔德·比尔·多诺万主持中央情报局前身——战略情报局(OSS)时,他就是其中的一员。
他对国会中的伪君子迫害情报组织的所作所为也恨之入骨,事实上,中央情报局内的鹰派与鸽派斗争激烈。
鸽派认为俄国熊可被驯服成无害的小动物,蒂林哈斯特能不生气?我们要为每一块美元的拨款全力以争,而莫斯科的克格勃,一次就可培训一千名特务。
彼特·康纳斯是在读大学时由内德·蒂林哈斯特招募的。
康纳斯不负厚望,终成大器。
但在最近几年,他变成了一个牛仔——不受管束,动辄发作。
太危险了。
彼特,你听说有个自称为‘爱国者自由同盟’的地下组织吗?蒂林哈斯特问道。
康纳斯皱皱眉:没有,他们是干什么的?目前为止,仅是风闻,我也搞得云里雾里的,能否发现一点线索?试试看。
一小时后,彼特·康纳斯从海恩角的一处公用电话亭打来电话:奥丁听电话。
我是奥丁。
奥里佛·布鲁克斯拿起听筒道。
在驱车回办公室的路上,斯坦顿·罗杰斯打开公文袋,研究大使人选,名单上的人个个出色,国务卿加班完成了任务。
这些人都曾在东西欧国家任过职,还有几个甚至在远东和非洲待过。
总统一定非常满意。
斯坦顿愉快地想。
个个都是老恐龙!保罗·埃利森尖锐地评论道,他把名单扔在桌上,无一例外!保罗,斯坦顿反驳道,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职业外交家!国务院的陈规陋习。
你记得三年前是怎样丢掉A国的吗?我们的那些职业外交官在A国首都把事情弄得一团糟,丢尽了我们的脸。
我实在担心这些穿着条纹西装的伙计,个个原来都是捂住自己的屁股不让人家踢的家伙。
我讲民间外交,就是不折不扣地在民间搞,我们的确需要在那个对我们心怀介蒂的国家心目中,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如果你派一个非职业外交官去,由于缺乏经验,会使你冒极大风险。
我们需要的是具有另一种经验的人。
斯坦(斯坦顿的昵称)、A国是个试点。
你可以这样说,这个人要为我的全盘计划领航。
他顿一顿,不是自欺,我寄希望于航线,我知道不少有权有势的人巴不得这条路线出错。
如果失败,我的膝盖就会被打碎,那时我就不得不与B国、C国、D国和其他国家老死不相往来,但我不愿意这种情形发生。
我可以查查,找找党派指定人员中有无胜任……埃利森总统直摇头:大同小异。
我要的人,必须观念全新。
他能融化冰雪,完全不同于美国人的丑陋形象。
斯坦顿·罗杰斯打量着总统,迷惑不解:保罗——我有这种预感:你对人选已胸有成竹?保罗·埃利森从桌上的烟盒中取出一支雪茄,点燃,说:大概是吧。
他是谁?是个女性。
你读了这一期《外交事务》吗?上面有一篇文章叫《现在缓和》。
读了。
文章怎样?蛮有意思。
作者认为,我们利用经援,可以缓和与一些国家的关系,他突然收住话头,与你演讲主旨大抵相同。
不同的是,她的观点先于我六个月形成。
她在《评论》和《公众事务》上发表了一系列精妙绝伦的文章。
去年,我还读过她写的一本有关东欧政治的书。
必须承认,这本书的许多观点使我茅塞顿开。
行了,就算她赞同你的理论,但把她安插到如此举足轻重的位置上,理由也不充分。
斯坦,她的理论比我更透彻。
她详细描述了一个具有迷人前景的计划,打算将四大经济集团联合起来。
我们如何?……当然,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但它完全办得到。
你看,1949年,东欧集团建立了经济互助组织,叫做经济互助委员会。
到了1958年,西欧国家又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共同市场。
的确。
我们又建立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包括美国、西欧集团和南斯拉夫。
你大概不会忘记,第三世界国家有个不结盟运动,对我们采取排斥立场。
总统的声音充满激动。
想想这些可能性吧,倘若我们把所有的组织都加以合并,组成一个巨大的市场,上帝,这是多么辉煌的业绩!这才叫真正的全球贸易,这才叫和平!斯坦顿·罗杰斯很有保留地说:这个观点很有意义,不过,太遥远了。
中国有句古老的谚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她毕竟是外行呀,保罗。
我们一些著名大使也非职业外交官。
驻英大使安妮·阿姆斯特朗只是个教师,毫无政治经验!柏里·麦西塔在丹麦走马上任;克拉尔·布什·卢斯驻意大利;驻墨西哥大使约翰·加维恩是什么人?演员。
套用你的说法,眼下三分之一的大使,都是‘外行’。
可你对这位女人并不了解呀。
我只知道她聪明绝顶,我和她处在一个波段上。
我想请您全力搜集有关她的材料。
他取出《外交事务》,浏览目录,说:她的名字是玛丽·阿什利。
两天后,埃利森总统和斯坦顿·罗杰斯共进早餐。
我弄到了你要的资料。
斯坦顿·罗杰斯从衣袋中掏出一份材料,读道:玛丽·阿什利住堪萨斯州江克欣城老迈尔福特路27号,年龄三十五岁,丈夫爱德华·阿什利是医生。
有两个孩了,贝思十二岁,蒂姆十岁。
女选民同盟江克欣城支部主席;堪萨斯州立大学东欧政治学副教授,其祖父生于A国。
他抬头说:我越想,越觉得此人理想。
她对A国的了解,肯定比大多数职业外交家更透彻。
你也认识到这一点,实在令人高兴。
现在,请立即对她进行全国甄别。
我督促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