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朝五好家庭1.2全 > 第七十三章 真相(上)

第七十三章 真相(上)

2025-03-30 08:24:19

第七十三章 真相(上)   薛老三苦等了几日,也不见姐夫派人去抓沈氏兄妹,急得总在素姐跟前打转,左问一句:捉到没有?右说一句:我要去看升堂。

素姐教他烦的无可奈何,道:就是捉了来也不许你出去瞧,传出去多大的笑话!你将来怎么跟你儿子说你爹我,当年教人家骗了卖去做苦力。

孩子问你为什么被骗,你说得上来么?薛老三因素姐提到儿子,不由想到小桃花还在家生气,看桌上摆了几对珍珠耳坠,挑了一对珠子最大的道:这个给我罢。

素姐笑道:拿去罢,我想几个样子来,明儿再给你几对装了回家给三弟妹。

薛老三笑嘻嘻谢了回家找桃花献宝。

素姐仍旧摊了纸,拿块细炭低头画样子。

小春香拿了一个小盒子进来笑道:我跟着胡三多去了那个金铺换了这些金银钱,老板送了我跟胡三多一人一对镀金的银丁香。

素姐道:不值什么的,你就乐成那样儿?小春香笑道:我只好笑胡三多,一二十两银子的生意,这点子东西做添头还是胡三多硬要了来的呢。

素姐笑道:这才是过日子的人呢。

他娘子回来了?小春香点头道:方才还让了我去他家吃茶,他娘子在家纺纱。

素姐开了盒子,拿剪子弯了弯银线,就剪下一截来,又分成几段,穿了几粒小珠扭成花样儿。

捡了现成的耳勾绞上,拎了起来问春香道:可使得?春香本来正吃茶,忙接了在素姐耳边比了比笑道:比我在铺子看见的好多了。

那些卖的。

挂了一大堆,当是卖葡萄呢。

又重又俗气。

素姐就叫春香搬了镜子过来,自己带了照了半日道:只是花样新鲜罢了,毕竟外头卖的做工精巧些。

春香洗了手来,照着素姐画地样子做起来,素姐就另拿了一盒上等好珠。

用极细的金线穿一个小珠凤。

两个人低头做了半日活,素姐叫人倒茶,叫了半日也没有人应,奇道:人都哪里去了?小春香将手里的活归置好,笑道:荷花必是在厨房。

小杏花不用提了,在那里学着对对子呢,一宿没睡,说是今天要交功课。

说罢倒了一钟茶摆在素姐跟前,就去小紫萱地屋子里寻人。

那边静悄悄的只有一个守屋子地媳妇子坐在门边做针线,春香问:人都哪里去了?那个媳妇子站起来笑道:听说学堂里先生今儿教画荷花,都去了。

素姐在妆盒里找了一根头上有几个眼的扁金簪。

拿金色细丝绦跟金线绞在一处,从眼里绕出来。

打了几个结。

把珠凤牢牢缚在簪上,就将做好了的几样东西分类摆在妆盒抽屉里。

也走到女房里找人。

原来春香半日不过来,是帮着媳妇子收晒在外头的棉被。

见素姐进来,春香笑道:自打请了先生,要找个人使唤都难。

素姐也想起祝先生上课她还没有去瞧过,起了心要看看这位诗画风流的先生教地如何,还没走出几步,小春香跑来递了件薄披风道:天阴了,大嫂只穿夹的站在外头仔细风吹着了。

就替素姐披上。

素姐抬头看天,可是做怪,天边乌云黑压压一片涌上来,风再一吹,身上就有些发冷。

..裹紧了披风道:又要下雨了呢,你回去加件衣裳,厨房里教他们烧了热汤点心送前头去。

素姐紧走几步,绕到窗外,两个媳妇子抱了两三岁的小娃娃也站在那里瞧热闹,素姐摆摆手儿叫她们不要做声,看那个祝先生大约四十岁年纪,穿的绸直缀洗的有些发白,俯身在大书案上教怎么用墨线勾勒,怎么沾水渲染。

四周围了一圈人,半边是男半边是女,唯有小九拉了小紫萱站的最近。

那个祝先生果然有才,滔滔不绝说了许久,众人都听得入神,就是素姐在外边,也觉得要是自己拿了毛笔,也会画几笔了。

因听到祝先生要各人散了自画,素姐怕他瞧见自己在外边不雅,忙抽身去厨房。

小荷花跟柳嫂子正在灶前忙乱,小春香却拿了个算盘坐在门口算帐,素姐瞧了是厨房的日用流水帐,笑道:这个帐是谁做的?春香笑道:是小板凳帮柳嫂子做的呢。

柳嫂子怕他算错了,叫我再核一下。

素姐因天越发地冷了,又无事,就要亲自去前衙走走,吩咐回头送了点心给祝先生。

就叫小春香拎着食盒陪自己到前边去找狄希陈。

狄希陈正与周师爷在书房里闲话,见素姐出来,笑道:百年不遇的奇事,你怎么也肯出来走走?周师爷笑着过了行礼,就嗅到酒香,笑道:夫人必是送什么好吃的来了。

也不等春香动手,就先揭了盒盖来看,却是一大盆桂花酒酿元宵跟一碟糖醋姜。

小春香又从底盒取了碗勺,先盛了一碗给周师爷,再盛了一碗给狄希陈,盆里还有一大半。

狄希陈就道:小桌子你连盆搬了吃去罢。

素姐等他们吃完了方问可捉到沈氏兄妹。

狄希陈笑道:去了七八个快手埋伏在前后门呢,只要他们有动静儿,就动手。

周师爷笑呵呵道:牧童带了个大箱子去,里头盛了几块砖,好不沉重,又封锁地牢固,听说这几日好吃好喝供养他,想来银子花尽了就要动他主意。

说罢拱了拱手自去。

狄希陈见素姐披着披风,笑道:怎么怕起冷来了?素姐指了指外头道:只怕要变天了呢。

狄希陈伸头看看,就有些着急,忙道:你家去罢。

这时候若是又冷起来,只怕要受灾。

我找师爷书办们各处查一查,先预备起来。

你家去也使人看看下水道通不通。

素姐忙应了,走了门口又道:我教人拿件袄出来你穿。

晚饭也送出来?狄希陈道:再备两桌饭,今儿若是下雨雪。

晚上就睡不成了。

素姐就与小春香一个去厨房叫备饭,一个去房里寻衣裳。

素姐从厨房转到家里,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一般。

屋里已是昏黑一片,素姐忙站了门口叫媳妇子去烧炭火,自己关了各房窗户。

方点了枝蜡,坐下来喘息。

少时听见小九跟紫萱的说笑声音一路传来,素姐站起来拎了女儿地小皮袄儿迎上去道:只怕要下雪呢,快穿上罢。

紫萱笑嘻嘻道:下雪珠了,打在衣服上沙沙响呢,可好玩了。

小九笑道:明儿要是下雪,咱们再在院子里堆个大雪人玩。

素姐拉了女儿替他穿衣裳,小九地老仆福伯也送了皮袄来与小九。

素姐敬他是个老人,要留他吃茶。

福伯道:这个时候下雪,五六月里油就贵了。

五少奶奶还是趁没涨价多买些油罢。

到底不肯吃茶,缩着头朝厨房去了。

素姐就拿了前些日子买米面油的帐来算。

加上昨天人家送地,差不多可以吃用到过年。

才放下心来。

因两个媳妇子抬了火盆进来。

就问道:各房里可都有了?那个媳妇子笑道:都有了,连前边衙门都送了两盆过去。

素姐就招乎在院子里疯玩的大小两个孩子进来。

看他们头上身上的冰珠子叫热气一冲都化了水,忙拿了两块手巾递给他们道:快擦干净了洗手吃点心。

小紫萱笑道:下了雪,明儿石先生必不能来了。

娘,咱们做些什么吃地赏雪吧。

素姐道:下刀子也给我上学去。

紫萱吐了吐舌头,低了头去洗手,小九笑道:石先生家在城外种了几十亩油菜呢,昨儿还说要带我们去看菜花,这下教雪珠打坏了,哪有心思来教书。

这一夜狄希陈都没有来家,到了半夜果然下起大雪来,虽然节气近春,却寒冷的如同腊月,大雪一连下了三日,天气才晴朗起来。

石先生拖了沾满泥点地衣裳来上课,比从前更木讷了。

就是祝先生,也是笑容变少。

狄希陈怕有灾变,忙着各处督促农家补种,衙门里只让小九守着传话,连守牧童的人也撤了只留一个。

却说这一日沈秀才浑家跟沈秀才争吵,倩娘去劝了半日,眼圈儿红红回来道:你在我家住了这许多日子也不曾叫你花过一文钱,如今家里米都没有,何不取出些来把我嫂子去买米。

牧童心道那话儿来了,笑道:银子我自有,却是存在相识的店里,待我去取些来。

倩娘撒娇撒痴,非要他开了箱子来看,牧童执意不肯道:箱子里的银子却不能动,要留着贩货回家的。

你等我出门去讨还几两碎银来把你花用就是。

牧童前脚出去寻伙伴们,后脚沈秀才就拿了斧头来要砍箱子。

倩娘拦他道:这口箱子也能卖几十文钱,够七八斤肉钱,我拿簪子捣几下试试罢。

谁知他们几个人在房里试了半日,方才开了箱子,牧童已是寻着几个同事来家,听见他房里有动静,先四下里瞧了无人,就派了两个人拦住了窗口,自己进门笑道:娘子与舅爷这是做什么呢?沈秀才跟倩娘两个正伸了手在一堆破衣烂裳里翻出几个油纸扎捆地硬块来,快活得眼睛发光,哪里想到他会进来。

倩娘机灵,扶了箱盖道:帮你理理箱子罢。

谁知沈秀才拆了一个纸包,里边几块碎砖,再拆了一个还是碎砖,四五个纸包尽数拆开,一个铜钱都没有寻着。

抬头见了牧童笑嘻嘻站在跟前,发狠提了脚边的斧头要砍他。

牧童毕竟比薛老三强几分,一脚踹翻了那两个妇人,就提了倩娘挡在面前,大叫一声:来人。

门外猫着的几个快手就奔了进来,一边一个捉了沈秀才。

另一个就拉了倩娘摸她的脸蛋道:果然生得好,牧童你这几日享够了艳福,也让咱们开开荤罢。

守在窗外的一个老实人道:这是上头交待下来地。

休坏了大家体面,收了监随你怎么着。

还是送了衙门去罢。

牧童从门后拿了藏起的绳子道:这个都现成,咱们先捆了他们四个狗男女,他们骗人也不是一两日了,只怕还积了些好东西。

那个沈秀才跪了下来央求道:若是几位官爷肯放了小人,小人情愿将这几年得来的钱财都献给官爷爷们。

牧童笑道:咱们肯放你。

县太爷不肯放你,你那些钱财,我都瞧在眼里,自会去取。

就将他们四个拴了堂前大柱子上,叫那个老实人看守,带了众人去搜沈秀才地箱子柜子,果然床底下搜出一包碎银子来,约有四五十两重。

还有绸缎布匹并些首饰,大家按人头平均分了。

就先将财物送了回家。

牧童还抱了倩娘房里一床新被,将她头上地两根银钗与一朵金花取了收在袖里,笑道:这些与我做个表记罢。

那几人也笑嘻嘻将三个妇人从里到外都摸过了。

把小衣儿里藏地几样金银锁片取了下来,方牵羊一般牵了招摇过市。

送到监里寄放。

报与狄大人知道。

狄希陈虽然封锁了消息,不肯教人知道妻舅是让人拐了去的。

只是世上没有不透风地墙。

各人心里都猜到一两分,不然没有苦主打点,谁肯这么上心?狄希陈与周师爷忙着四处劝农桑,听说捉住了,只道过几日闲了再管他,就将沈氏兄妹掉开手不提。

薛老三极想报卖身之仇,无奈此事素姐跟狄希陈都有主张,只教他在家守着桃花。

因桃花是半装的肚子,请了产婆来瞧,都说是男,他也就欢喜守着妾做二十四孝丈夫。

素姐本来担心跟去年一样,有银子都买不到菜,谁知蜀王府道狄希陈识趣,常常送些新鲜蔬菜,成都地士绅们也把狄知县看地比谢知府重,哪一日都有人送些东西进来。

素姐若是回了礼,却又做怪不肯收。

素姐跟狄希陈说,狄希陈笑道:收罢,过几个月人家知道咱们跟那个狄大人不是一家,只怕还要来讨回去呢。

趁有的送收多收点儿,这些人不是心怀他念,哪能那么容易送出来。

成都府里几个忠厚大家,我来了两年多了连人家管家都没有见过呢。

素姐还是觉得不妥,只觉得收地不安,狄希陈教她道:你留够家里吃用的,再分三分出来给县里那三位官儿,再送三分到谢大人府上,别人就罢了。

素姐听了要送谢大人,就有些不乐意,只是狄希陈这样说,必有缘故,赌了气不去问他,要自己看出来。

就照了狄希陈的吩咐行事。

狄希陈因成都一县村村都查看过了,虽然油菜小麦没有什么出产,种下了荞麦棉花等物,想来只要年景不是太差,百姓都可过得,方松了一口气歇了两日,偶然晚饭时看见薛老三又胖了些,就想起来沈氏,与周师爷商议行事。

又到了广告时间了。

水潋青绡锦衣染/央然书号出江湖,借朋友的地方做做广告,1月参加PK,喜欢的话投票支持下啊!:)看多了算尽心机的宫廷文,几乎认定了那个地方的阴暗,虽然,这也确实是事实。

可是对潋绡与锦衣这对双生姐弟来说,只要对方还在自己身边,心就是暖地。

所以,我这个文里,大家是见不到你明里一把刀子我暗里一把剑飞来飞去、一大群女人明争暗夺的场面了,相对来说偏温情系吧。

不过嘛,那种地方,也不可能一点阴影都没有啦。

其实,这文最开始的名字叫《优质美少年养成计划》,可是朋友说一点也不像我地风格,汗!所以改成了现在这个名字《水潋青绡锦衣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