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朝五好家庭1.2全 > 第四卷 大时代 第十章 归去(下)

第四卷 大时代 第十章 归去(下)

2025-03-30 08:24:20

这个老船工也不晓得,笑说:只听说倭国这一二年极乱,到底是何情形小的却是不知。

老爷,小的到琉球寻个倭国人问问呀。

狄希陈目送第二只倭国船队消失在海天之间,笑道:可是忘了,俺们到琉球把船停到那霸码头去,你无事去茶馆酒馆多坐坐,就去打听倭国情形。

那老船工在狄家船上做活也有五六年,主人发话自是乐从,就将狄希陈的话牢牢记在心里。

一路无话,过得几日船到那霸港口,明柏恰好在栈桥上闲走,见是狄家的船上前问讯,接着狄希陈,忙请到铺子里吃茶歇息。

狄希陈就把管家都打发出去,自怀里掏出房契把他,笑道:这是扬州的一个小宅,值银三千两。

和你换家俱罢了。

明柏双手接过,笑道:那俺从今日起就不接人家的订金了。

可有宅院的图样?俺比着宅院屋子的地步打家俱才好。

狄希陈道:特为请了一个柳山人画的,收在箱子里呢。

回头翻出来,合你娘并小全哥商量过再打造家俱罢。

买木料的银子可够?明柏取来帐本看过,笑道:不晓得木料要用多少,俺去合木料行的胡老板说声,先赊一二百方回来也罢了,下手若是迟了就叫汪家买去了。

随手将帐本搁在桌上,到前面铺子吩咐狄得利去赊木料。

狄希陈吃了茶,出来绕着后院走了一圈,对着浓荫下闲走的鸡猪狠是感叹,对明柏说:琉球到底还是比许多地方安静富足些。

俺在亲家老爷的老家住了一个来月,那里的百姓过的狠是不如南山村的百姓呢。

明柏笑道:南山村百姓过的好日子,只怕在琉球也是独一份儿,那些土人可不能比。

姨父,马车来了,俺送你回家呀。

狄希陈道:你铺子里这样忙,罢了。

过几日使小全哥来请你。

出院子门慢慢上了车。

到了小山顶上,吩咐赶车的家人停下。

他回身看那霸港口,大船小船来来往往,论繁华比邻近刘家港的几个小港口也差不多少。

若是真个禁海,老实商人都不敢出海,想必眼前的船就要少了大半。

琉球这二三年地繁华也不过是过眼云烟。

狄希陈重上了车,吩咐管家:从后门进宅。

闭目养神,再不言语。

狄希陈回中国时原是正月。

回来时已是六月。

只说管家先送了消息回家。

素姐必会带着儿女来接。

谁知走到后宅门口。

也不见人来。

狄希陈心中一阵慌张。

跳下车忙忙地问守门地媳妇子:家里可是出事了?守门地媳妇子笑道:是大喜事。

大少奶奶就在这几日要给老爷添孙子。

夫人合大小姐都守在大少爷院里。

大少爷此时必在院外打转呢。

狄希陈听说是儿媳妇生产。

却是不好细问地。

哼了一声走到儿子院门外。

果然几个婆子守着院门不叫小全哥进去。

小全哥满头是汗。

正在院门外打转转。

见到狄希陈。

冲上前拉着爹爹地胳膊慌道:俺丈人呢?狄希陈道:亲家在福建老家置了田宅。

争切间寻不到可靠地人只得留在那里。

儿媳妇情形如何?昨日半夜就发动了。

已是过了六七个时辰……小全哥紧紧地攥着父亲地胳膊。

小声道。

狄希陈心里也有些慌。

素姐生头一胎时也有些艰难。

后来第二胎第三胎就顺当多了。

儿媳妇原是有些练武地底子。

怎么还会难产?狄希陈拍着儿子地背。

安慰他:没事地。

你娘在里面陪她呢。

里面可曾要热水了?参汤可备下了?小全哥道:都有。

早晨站在院门外还听得见阿绯骂俺呢,现在连喊痛声都没了,偏娘不叫放俺进去瞧她!正说话间,院门轻轻被推开。

一个媳妇子笑嘻嘻出来道喜:恭喜大少爷,是位千金。

小全哥又惊又喜,一时间愣在那里说不出话来。

狄希陈笑问道:大人情形怎么样?那媳妇子道:才吃了两口参汤。

夫人叫请大少爷进去瞧。

小全哥推开那媳妇跑进院子,才跑了几步。

从卧房里奔出一个媳妇子拦住他道:还有一个,大少爷,你快出去!推着他出了院子门,对狄希陈道喜道:恭喜老爷,这一回先开花后结果,儿女双全呢。

狄希陈恼道:早前可晓得是双生?媳妇子摇头道:大少奶奶的肚子也只比寻常人的略大些,哪个想得到是双生呢?说罢匆匆进去。

过了小半个时辰,那个媳妇子笑嘻嘻出来,道:脐带缠在脐下。

方才看错了呀。

又是一位小姐。

恭喜大少爷,却是两位千金。

狄希陈松了一口气。

道:只要大人孩子都平安,男女都好。

小全哥小声抱怨道:却是叫俺白欢喜一场。

虽然抱怨,还是想进去瞧瞧,拉着那个媳妇子问:两个女儿生的像我还是像她们娘?狄希陈瞪他道:看你一身臭汗,快去洗个澡换身干净衣服,再去瞧你媳妇闺女去!在儿子屁股上踢了一脚,笑骂:什么样子,总要精神些才好见你媳妇。

院门内外地媳妇子们都掩嘴而笑,小全哥笑道:俺先去瞧不成么?看他老子胡子翘的多高,飞奔到隔壁去洗澡换衣。

狄希陈候在门外,满面倦容的素姐跟女儿相互搀扶着出来,他忙上前扶着素姐地胳膊,[奇+书+网]对媳妇子说:你们小心服侍,来两个人扶小姐回去睡会子。

素姐将头靠在狄希陈的肩头,轻声道:幸好母女平安。

狄希陈把她搂在怀里,小声道:方才我还在想呢,这要是在我们那个时候,肚子上划一刀就完了,哪里要折腾六七个时辰?素姐叹息道:可不是,这个时候再有钱人家的女眷,生孩子都是过鬼门关。

还是我们那个时候好啊。

紫萱对几步之外的几个媳妇子摆手,轻声道:俺自己走。

你们不要过来。

轻手轻脚跟在爹娘的身后,依希听见爹娘总提我们那个时候,却是想不通:爹娘的那个时候是什么时候?怎么叫是生孩子在肚子上划一刀就完了?肚子上划一刀,人还能活吗?越想越是奇怪,闷闷的回到她自己院里,洗澡换衣。

扑到床上还是睡不着,使人喊来春梅,问她:你可晓得俺爹娘年轻时候的故事?春梅笑道:婢子不知,大小姐当问春香姐合秋香姐。

紫萱做了个鬼脸道:她两个嘴巴最紧不过,哪里问得出半个字来。

好姐姐,你就说与俺听又怎么?抱着春梅的胳膊一阵一阵地摇。

春梅笑道:俺实是不晓得,你问别人去。

把紫萱推倒在床上,替她放下帐子,道:好生睡罢。

夫人也是有些怪,偏叫你一个没出阁地小姐去陪大少奶奶说话儿。

幸得是合明柏少爷结了亲,这要是换了婆家。

只怕婆婆就要好生抱怨呢。

紫萱笑道:俺们家也只我跟嫂子亲些,陪着她说说话也罢了。

再者说,难道俺将来嫁了人不要生孩子?先学着些,将来俺自个生也省些力气。

紫萱说话间羞红了脸,伏身在席上,取了一条薄被盖在脸上,不肯再言语。

春梅涨红了脸道:小姐你睡会子呀,俺去瞧瞧两位孙小姐,看长的像小全哥还是大少奶奶。

将纱帐的角掖在席下。

却是一溜烟跑了。

紫萱躺了一会,睁大眼睛看着帐顶毫无困意,因卧房里无人,忍不住出声问自己:真的怪么?爹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小全哥给两个女儿都取了小名,大的叫珊瑚,小的叫珍珠,阿绯合紫萱都嫌这两个名字俗气,两个名字各取一半,只叫珊儿。

珠儿。

素姐就与两个孙女取大名为狄慧珊,狄慧珠,自嘲道:总说你们外公取名字俗气地紧,到我自家做了奶奶才晓得,原来取名字这样艰难,俗就俗些罢,名字俗些好养活。

狄希陈笑道:女孩儿原是没有排行,自她们始,这一辈就是慧字。

也取个口诀才好。

像什么慧敏淑娴。

挑好字眼编出几句来,传子传孙不好么?几十上百个女孩儿都够用。

素姐一口茶差点喷出来。

贴着着狄希陈的耳朵小声拷问:你心里想着周慧敏还是陈慧娴?一边说一边手下使暗劲轻轻掐他。

狄希陈指着儿子笑道:那是现成地例子呀,贤齐。

紫萱低头只是笑。

小全哥低头只是数手指头上的纹路。

陈绯笑道:媳妇每常读书,都觉得这些字眼与女孩儿取名,又好看又好听。

我还要回娘家去合姨娘商量装箱笼,小全哥你陪我呀?小全哥低着头跟着出门。

紫萱不做声也溜了出去。

狄希陈大笑,指着三个孩子道:孩子们都吓跑了。

明柏那边日夜赶工造家俱,狄家这边狄希陈跟儿子忙着挑留在琉球的管家跟工匠。

因来福情愿留下,又因他跟青玉彼此有意,就将他二人结为夫妇,叫他两口儿掌管琉球事务。

又赶着收购珊瑚并诸般琉球特产。

明柏那个铺子原是狄家的产业,明柏要连工匠都带走,来福接手就把木匠铺改成干货铺子,买卖各式样干鲜海货。

狄家的琉璃作坊自然连人带作坊都搬走,首饰作坊却是不好搬走,就将一半本钱分成三股均给狄大狄二合阿慧三家,约定将所有首饰都运回中国货卖。

时光易过,虽然南山村里中秋极是热闹,狄家却是顾不上,不过紫萱备了节礼各家送过一回就罢了。

他们一直忙到九月中,诸事妥当。

狄家的船队空船过来,十来只大船俱都装的满满地。

陈大海也把陈家地事安排妥当,装了两船货,半船箱笼随狄家船队出海。

一路风高浪急,然狄家船上的船工俱是老手,即使比平常多化一倍时间才到刘家港,却是人货俱安。

来富跟来贵两个大管家一个先去扬州打点,一个在刘家港租下仓库等候。

接着船。

就先将要卖地货物送至仓库,狄希陈使小全哥合陈绯两口子带着两个小女儿送那位董姨娘合陈大海一家见陈老蛟,自家却是分成两路,一路是明柏押着几大船家俱并三船家人先去扬州,他们看着细软箱笼守在刘家港等小全哥回来。

这一日早晨,狄希陈至港口附近地一家茶楼吃茶。

突然听见邻坐几个客人闲话。

一个说:两个倭国的使节团在南京打起来了。

另一个说:想必这一回闲地发慌的京官们又有文章可做头一个道:倭国能有什么好东西?也只倭缎值些钱,分明是为了来朝地赏赐要争个大小,抢银子抢的都不要脸了。

这起人真是胡说八道,狄希陈一边笑一边侧耳细听下文,谁知那几个商人又说到生意经上去,都说要去南洋做生意,说的那些个话十成里也只有二三分是真的。

狄希陈觉得浑身好似针扎,尽力吃了两杯茶出来,在码头闲走了数圈。

却是没有听到有人说禁海的事,反到总有人在问哪家船队还捎小商人下南洋。

狄希陈很是惊奇,回来合素姐说:怪了。

难道历史叫我们改变了?明明就是这一二年禁海地。

怎么一点动静没有?女儿在舱后呢,素姐使了个眼色,笑道:只要使人去打听南边地富户情形如何,就晓得了。

禁海这样的大事,等闲就能叫茶馆里的闲人晓得了?紫萱从后舱捧来一壶茶,笑嘻嘻上来倒茶,道:十月天气,回来就觉得有些个冷。

嫂子从没到过北方,不晓得她怕不怕冷呢。

素姐带着两个女儿在此等候。

原就是怕陈绯受不了冬天的寒气,狄家老宅有不少皮毛衣服,素姐身边的小露珠,紫萱身边的彩云彩霞带着小玉先回济南取衣,等陈绯从娘家回来,差不多她们就能将着衣裳回来。

一来刘家港冬天不太冷没有好皮货,二来在这里寻裁缝做衣裳到底有些个张扬,横竖家里样样现成,又是要等小全哥两口子回来的。

却是两便。

狄希陈笑道:一年四季分明,乐趣才多。

在琉球住虽是不冷,一年四季花常开,却是冬无围炉赏雪之乐事,秋无登高揽菊之雅事,就连过年都怕猪肉臭了,甚是无趣。

紫萱抿着嘴儿笑道:可是琉球好处也多呀,想吃果子时时有,鱿鱼鲜贝想要多少都有。

俺合小妞妞想出门逛就出门逛。

到了扬州。

一年能出几回门?狄希陈打趣道:还不曾到家,就想着出门。

可见闺女的心呀……紫萱羞地把茶壶重重搁在桌上,推开门出去,临出门还重重跺了一脚,小声道:爹爹越发老不正经了。

狄希陈狠是无奈地看着素姐,问她:怎么又使小性儿了?素姐笑道:你是说出门,分明是说出阁!这个时候,哪个做爹爹的拿嫁娶的大事合儿女打趣地?快收起你那个现代人的嘴脸,妆出一副明朝人的样子来。

狄希陈连忙整衣肃立,作揖道:夫人,这个样儿可使得?素姐横了他一眼,道:正经些,不晓得为何,自打船泊在刘家港,就好像孙悟空戴上了紧箍咒,总觉得喘不过气来。

狄希陈上前,握着素姐的手道:有我呢。

如今还有些钱,若是你不爱扬州,就去苏州买个园子也使得。

素姐微笑摇头道:就在扬州暂住几年也罢了。

待紫萱年纪大些,回去也不怕林家那些亲戚上门,况且,小妞妞也要挑知根底的人家与她结门好亲才使得。

小妞妞还小呢,不急。

狄希陈虽然嘴上说不急,其实心里也急地紧,明朝姑娘十四五岁就嫁人地常有,似紫萱这般十七八还不曾出阁的已是不多了。

小妞妞也有十岁,一转眼就到了说亲地年纪,确是要上心寻访一个人家好,孩子也好地与她为配。

在琉球固然是不好找,回到中国来,一样也是不好找,还有两个小孙女,虽然才几个月大,一样要为她们的将来操心,狄希陈越想越觉得肩上的担子不轻,叹息道:女人,在古代生活,真是不容易。

素姐冷笑两声道:现代女人生活又容易了?狄希陈打着哈哈道:我去岸上瞧瞧,说是有一家点心铺子做的好桂花糕,买几块你尝尝。

推开门跑的飞快。

素姐还有话说,却是来不及了,眼看着他出了门绕到船后去,分明是不想跟她争这个,摇头一笑也就搁下,使人唤春香跟秋香来,三人一起商量紫萱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