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朝五好家庭1.2全 > 第一卷 初到琉球 第二十四章 抱团(中)

第一卷 初到琉球 第二十四章 抱团(中)

2025-03-30 08:24:20

中国人自古到今都是一般,谁有钱有势谁说话大声。

升斗小民们虽然爱吵吵,然遇见一个比他们有钱的,拳头硬的,不消人家说什么,自然就消停了。

将琉球岛上的中国人数一数。

有钱的人家也不脱李家、狄家、陈家这三家。

就推他三家做村里的长者。

黄村长还是村长,又推出一个李蟹做里正。

这个李蟹是个穷渔民,不晓得在家乡惹了什么祸事,聚了他们村子十几二十户驾着几只大船漂泊到此,原是在港口居住的。

渔民们身家都在海上,偏生琉球的鱼虾极贱,正穷的无法可想的时候,狄家带头收干货收珊瑚,倒是解了他们的围。

这一回他是听说人都把家搬来,却是动了让孩子们上学的心思,所以也搬来。

他们这群人在靠三家村那边的小山坡上搭了几十间窝棚。

虽然穷,然几十个男人一条心,旁人也争不过他们。

黄材看看大家都无话说,就道:琉球一共也只有我们这些中国人,大伙既然都肯聚在一处居住,有道是远亲不如近邻,还当和和气气。

一家有难,一人搭一把手。

李员外就接口道: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出力的自是大家伙,出钱的就是我们几个。

他的话说得明白,大家都哄笑起来。

因他卖乖,陈老蛟就瞧他有些不顺眼,不肯搭腔,瞟了狄希陈一眼。

狄希陈到底做过几天官儿,笑眯眯坐在那里和没听见似的。

李家跟黄村长住的近,想必早就勾兑好了,说什么都不稀罕。

这点点小地方有什么可争的?黄村长又道:转眼就是秋祭,照旧例,秋祭上头各村都要献些秋粮去。

咱们今日就商量下,献些什么?在座的除去那二十户打渔的,家家都有几亩薄地,有的就道:能有什么?一家两斤荞麦。

李蟹道:我们去年献的两篓干鱼,今年还是两篓罢。

李员外看着狄陈两位道:这里只咱们几家是富户,我家虽然没什么出息,献头牛罢。

陈老蛟看狄希陈纹丝不动,也笑道:这个秋祭,我买地的时候就写明了的,三年一次,缴物若干,我家已是送去了的。

张公子,你们呢?阿慧笑道:我家是尚王使人来要的。

狄希陈也接口道:俺家也是,催了数次,俺们送去已有几日了。

他三个同进退,李员外也无可奈何,干笑两声,道:黄村长怎么说?黄村长笑道:已是献过了的自不好再叫各位献。

咱们还是照旧罢。

还有一事,就趁今日人都在,一并说了罢。

狄举人,你家渔村的码头最近,可否让大家的船使……狄希陈眼皮都不搭一下,笑道:我家码头小的只能泊一两只船,若是大家都使只怕不够挤,正想问李员外,你家海边有处所在种庄稼不行,建码头却是极好,我买来建码头大家使可否?李员外愣了一下。

陈老蛟看出狄家是要敲打李家,他本就跟崔家不对付,心中大乐,大声笑道:哈哈,老李,人家狄家恁般值钱的玻璃作坊,说声教大家伙,一个都不拉。

你休叫他比下去了。

在座的都是受过狄家好处的,谁家没几个玻璃碗盏?那心思笨些的都不作声,精明些的都大声帮腔:李员外最是热心呢。

李员外还在迟疑,陈老蛟又道:若是老李你说舍不得钱,我陈家照你原价加二成买来。

就是再加二成也不值什么钱的,李员外心中恨极老黄不会说话,笑容满面道:陈大人就会说笑话,没的说,大家的事就是我们李家的事,不过一块地罢了,就让出来与大家做个公共码头就是。

李员外高义,俺果然就叫李员外比下去了,不服都不行呐。

狄希陈笑着说,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道:我们村里还有个崔家呢,虽然高丽是俺们中国的属国,俺们以德服人,也不当看轻他们,怎么不请他家来?李家依附崔家是大家都晓得的事,这般一说,连黄村长都会心一笑,只看李员外。

李员外笑道:崔大人带着几位公子回高丽去了,总不好叫崔夫人来合我们男人一处说话吧。

想借狄家码头原是李员外的主意,只说狄希陈连玻璃这般大利都轻轻让把别人,想必让大家使他家码头必允。

黄村长也道狄家好说话,当着大家的面必是许了的,正好借人多时卖个好儿,要叫大家晓得他是为大家办事的,所以李员外提醒他,他就提了。

此时叫狄希陈当着大家的面点明这位李员外是高丽人的走狗,他心中就有些后悔,暗道:休看这几个有钱人和和气气的,原来个个都有心眼子,以后还是少搀和李家的好。

一时间屋里屋外无人说话。

李蟹等了许久,不见人再提码头的事,他们搬到这里住着,离港口来回总要个把时辰,若是不建,狄家又是不肯借码头,他们这些人家如何活?他忍不住开腔:黄村长,我们村子离那霸远的紧,码头建的越早越好,不如今日就把此事说定,也好似建这作坊似的大家作兴起来。

小全哥跟明柏站在后边,听得这句都大乐,不提还罢了,提了谁家好意思叫狄家出钱出力?黄村长满头是汗,为难道:搭个码头也要不少人工呢。

各家都能出多少工?在坐的心头都打起了小算盘,论码头,修一个出行方便是极好,然这些人工出去不过是出行方便罢了。

比不得玻璃是门手艺,带到哪里都能换饭吃换衣穿。

何况狄家现成的码头合船,从前有事不花分文也可搭他家船。

两下比较,谁肯做那白出工的事体,大家都懒洋洋的不说话。

黄村长却是越想越悔,他原是想捡个现成好人做的,岂料狄举人反看上了李家的地。

若是新码头不起,他合李员外就白做了恶人。

若是要建新码头,一来大家不肯出力,二来李员外吃了亏,要恨也只恨他。

他想来想去,老好人是做不成的,就道:陈大人怎么说?陈老蛟看出有便宜可捡,使眼角扫狄希陈,狄希陈正一脸无所谓。

他就心定,笑道:我家有船,这新码头我家必要出力的。

阿慧也道:自然少不了我家。

狄希陈微笑道:我家虽有码头,到底是不够使,也算我家一份。

李蟹道:我们有多少人工出人工。

大家都说了话,李员外却是没法小气,就道:好说好说。

陈老蛟看他没奈何,又挤兑他道:还当问问崔家,他家船最多呢。

若是他家不出力,码头小了可挤不下这许多船。

大头已是叫这几家富户出了,这叫高丽人出血的事却是大家都喜欢瞧的,方才懒洋洋的人都拍手哄然叫妙,闹成一块。

陈老蛟趁热打铁,催黄村长道:就趁现在去把崔家人喊个来,我记得他家有位四老爷在家,能当一半家的。

却是要当面叫来说好。

他们最会假妆,休空口不应。

黄村长为难,叫李蟹推出来。

他两个走了几十步,黄村长就抱怨道:却是叫这个李财主坑了我哟,平常狄家极好说话,谁家搭他家船有二话?李蟹却是个明白人,冷笑道:你们欺人家好说话,就要得寸进尺。

这分明是狄家先将出一个大甜头来挡了大家的嘴,叫大家以后休烦他呢。

黄村长苦笑道:有钱人果然无一个好相与。

这崔家最是瞧不起人,谁去说谁碰钉子!李蟹笑道:你忘了狄家小姐不是收拾过他们家一回么。

闹得崔家吃了个哑巴亏。

担到狄家那位小姐,黄村长也见过一两回,斯斯文文的甚有大家闺秀的样子。

那一回扣着字眼拍崔家那个人憎狗嫌的管家一砖,就是不叫神宫的人撞见,这个事传到尚氏的耳朵里,也必是要收拾崔家的。

他家轻轻巧巧就就借了刀子杀了几个人。

黄村长越琢磨越觉得不是味道,回想到当初陈家初来气焰何等嚣张,也是这位狄小姐合陈小姐打了一架,两家吃了打和酒,反亲热起来。

他心中打了一个抖,试探李蟹道:你是初来琉球不久,可晓得狄举人是犯了什么事来的?李蟹摇头道:不晓得,不过我看他家气派不小,连玻璃这等赚钱的生意都不看在眼里,想必不是等闲人家。

你只看姓林的狗腿子隔几日就到他家去一趟,那几家可有这样?黄村长道:我只当他家好说话,姓林的狗仗人势去打秋风的,照你这么说来,像是另有隐情似的。

我家小二子这一回要随贡船去,且叫他去打听打听。

李蟹道:尚王问这几家都借了船,只有狄家一船不出。

我还记得他家船队来时,合他们一个船工叙起来,他说他们是从南洋来的。

黄大叔你从前是做什么的你也晓得,大明朝有几家敢去南洋做生意?他说着心里也怕,打了个哆嗦,道:俺们以后只看他眼色罢了,狄举人只要不惹他,甚是好说话呢。

黄村长点头道:狄家实是舍得的。

他两个就不再说话,到了崔家门首扣门。

崔家的管家听要寻四老爷,就叫他两个在外边站着。

黄村长又有些恼,道:我到狄家去,哪一回都是请到厅里吃茶,还有四碟细点心呢。

李蟹想到他从前有一回到县衙里卖鱼,正好撞见厨房里的管家泡茶,就问道:可是果子茶,有圆眼,有炒香的芝麻并金桔?黄村长想了想,点头道:切的细细的,花花绿绿极是好看,又中吃,倒像是有芝麻似的。

他咂了咂嘴,笑道:以后有事你到他家去,也吃得到的。

他二人共事,李蟹却是想妆个见过世面的人,就唬黄村长道:你说的,倒像是大官大富贵人家待客的茶。

这话若是叫狄家随他哪个管家晓得,必要笑个臭死。

明朝如今时兴的是清茶一碗,那等福仁泡茶、果子茶,不过是穷人吃的罢了。

狄家因为到人家去都时兴的是这个,所以客人来主宾吃的都是这个。

家常吃的都是配好了的凉茶,只有狄希陈只吃绿茶,每日都是素姐亲手冲泡,只边只几根茶叶而已。

且不提这两个土包子议论,只说崔家四老爷听说村民议事来请,本是不想去,偏崔夫人道:这起中国人都瞧不起咱们,只怕他们背着我们做事叫我们吃亏,你只去听听。

是以四老爷满脸不高兴随着黄村长来,走进新建的琉璃作坊,他脸上抽动几下——狄家连倭国那个小杂种都与他方子了,偏不与他们家,大哥回来晓得,必要责骂他不会办事。

他就转动心思,要在哪里哄一份来。

李员外见了四老爷,却是不搭理不行的,两个说寒温,问候家人。

众人都是冷眼旁观。

彼时大明朝一统天下,在坐的虽然大多是在朱姓天子治下不老实的,然瞧不起一年一贡的这几个小国却是一般。

似李家这般依附高丽小民,实是丢中国人的脸。

大家都看不过眼,陈老蛟大乐,大喝一声道:崔四,你可做得崔家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