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希陈走几步就省得自己方才糊里糊涂说错了话。
扭头看来路,长廊下只有一盏灯叫晚风吹得摇来晃去,并无白面丽人芳踪。
难道真是吃醉了?他皱着眉想。
吃醉的人说话都当不得真,就是唤人美女也不过是轻浮了些,回家老实跟素姐认个错就完了,就是传些流言不好听,倒不至于怎么样。
想到此他也就丢开手,回到席中照旧同大家吃酒划拳。
酒至半酣,那起高丽人话也多起来,唧唧呱呱的大声又笑又唱。
陈老蛟更是连外裳都剥去,光着膀子取大碗挨个找人拼酒。
狄希陈推醉靠在一根柱上,半眯着眼打量古人:张家虽然是那个日本妇人当家的样子,好在张公子算得半个中国人,倒还好相处。
只有崔家头一回跟狄家打交道就碰了他一个大钉子,却是结下怨来。
狄希陈对那边的高丽人微微一笑,如今大明朝虽然不怎么样,比倭国跟高丽却是强的多,琉球王又是偏着大明朝的,倒不怕他们耍花样。
张公子又敬了一轮酒,侍儿贴着他的耳边说了几句,他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来,理了理衣裳出席,走到狄希陈身边敬酒,小声道:小侄有些话想合狄伯父说。
狄希陈为着狄家本就存着拉拢他的心思,微微点头示意,满饮一杯就妆个要呕吐的样子。
那张公子忙扶着他出来,请他到一间静室安座,早有侍儿献上一壶清茶。
狄希陈坐不惯榻榻米,笑道:贤侄有何话说?那张公了俊脸微红,跪坐行礼道:实是家母有些生意寻狄伯父商量。
静室后有一张白纱屏风,屏风后有人影晃动,有绸衣的一角拖在外边。
狄希陈只当张夫人要出来,等了许久,却听见屏风后传来一阵叽里咕噜的倭语。
可怜狄希陈除了八格鸭卤就只会三要那拉,哪里听得懂,只有捧着茶杯发愣。
我家却有数只海船,家母打算在我舅舅处购粮油等物到琉球货卖。
听说狄伯父家有木器作,所以想用粮食换些货物运回去卖。
狄家到琉球也有半年,粮食还是从太仓运来的,此时狄家收的都是菜子、花生、黄豆、绿豆等物,最要紧的大米白面却是吃一日少一日。
听说张家卖粮,狄希陈心中极是快活,慷然应道:使得,只是我家杂粮尽有,只换稻麦两样。
屏风后停了一会又传说许多话来,张公子就道:家母无甚话说,眼下就有数百石稻米已到港口,敢问世伯要换几何?就先与世伯留出来。
狄希陈略一思索,道:这却不忙,明日请张公子到寒舍去,府上要换何物,作价几何,都要议定才使得。
张公子许是头一回做生意,不大好意思的笑起来,道:却是小侄着忙,这般说,小侄明日去港口挑一担大米到府上说话。
狄希陈笑应了,就请辞去。
到家合素姐说他冒失,对着一个倭国侍女喊美女,只怕隔日人家要说他轻浮。
素姐瞪他一眼,啐道:再有倒贴的,你自己打发了。
是夜狄希陈自然尽力奉承不提。
第二日早饭时,狄希陈把张家要用粮食换木器之事说给儿女们听。
孩子们低头不语,各自思索。
良久,紫萱先道:俺听林通事夫人说过,琉球缺水,略好些的水田都在王族手中,纵是有钱也买不到多少。
换得。
小全哥也道:咱们家地方虽大,多是沙地,种杂粮棉花还罢了,水田想是不能了,只是木器全换了粮食,吃用不了呢。
狄希陈微微点头道:就是他们不换,我们家海船一年运几船粮食来倒不是很难,不过既然有的换,倒是省了许多事,也省得张扬得人人都知道我们狄家在琉球。
再者说咱们家有船,琉球一年要进贡一次,只怕要问咱们借船借人,与其闹的世人皆知咱们在琉球。
倒不如推个干净。
明柏沉默许久,突然道:可以压价。
咱们不接手,只怕张家的粮食卖不掉。
紫萱就先笑起来,道:明柏哥这何这样说?明柏道:琉球虽然粮食不大够吃,好在靠海吃海,土人们日子虽苦倒不至于饿死,这些人人无钱买粮的。
他家卖粮能卖给谁?只能卖给咱们这样的人家。
那几家勉强能够自给自足,只有崔陈李三家并我们家要买粮。
此处离高丽不算太远,他们又有船队,为何要买粮?这般算下来,恰恰好像是张家算到狄家缺粮才做的这门生意。
狄希陈夫妇都赞道:他家算盘打的真精。
这才是做生意的人呢。
紫萱连忙道:压价压价。
连早饭也顾不上吃完,拉着明柏到作坊去找工匠,小全哥摇摇头也跟着去了。
素姐笑吩咐小露珠道:一碗粥只吃了几口,回头记得叫厨房送盘点心去。
狄希陈却道:明柏一开窍,倒比他兄妹两个更会做生意。
素姐道:虽然咱们对他是一样的,他却晓得上进,比不得我们家这三个泡在蜜水里长大。
狄希陈点头赞同,吃尽了粥伸胳膊笑道:吃了小半年猪油了,今日油坊开榨榨油,晚上咱们好好炒几个小菜?素姐微笑道:事可不少,仓库虽是才建的,防鼠防潮都要仔细,且等颗粒归仓再乐罢。
正说话间,听说张公子来了。
狄希陈就叫在前边厅里待客,他背着手到木匠作坊里寻着三个孩子,笑道:人家挑着大米来了,你们可商量出什么来了?与我做生意去。
小全哥跟明柏都笑呵呵随狄希陈到前边去,紫萱跟着父兄走了几步,突然停下道:俺是大姑娘了,只在屏风后看看罢。
紫萱这是懂事了?狄希陈跟小全哥都看了明柏一眼,明柏涨红了脸微微摇头。
小全哥甚是失望,赶上几步跟明柏并行。
紫萱到了厅后,就不肯随爹爹同到厅上,只在茶水房里打点茶点,叫个小小子送到门边去,她却偷偷潜到屏风后偷听。
那位张公子带来的大米甚好,狄家与他讲价到三钱银子一石白米。
倭国风俗合中国不同,最值钱的床橱等物人家都用不上。
明柏跟张公子商议许久,狄家卖给他家妆盒、矮几、食盒这些细巧物件。
一只妆盒卖二钱银,一只雕花几要四钱银,花样小食盒一钱五、大食盒三钱。
明柏因粮食要紧,就把家里数十张小几,十来俱新妆盒并几十只大小食盒先交把张家,换来一百多石白米。
张家再出一百担白米做定钱。
狄希陈欣然笑纳了,张公子也满意而去。
狄家随雇了些土人,还有那几十户渔民,交与十几个管家带着夏收。
他家的管家大都在木器作坊赶制家俱,一小半在海边建船坞,却是忙的紧。
就是那玻璃作坊中的七八人,要制全家上下所有屋宇的玻璃窗,还要制贮油的瓶、各处摆设、灯笼屏风,忙得哪有半日空闲。
狄希陈吃过了张家的暖居酒,隔三岔五不是陈家来请,就是李家请,这一群中国人来往热闹,就把崔家落了单。
崔老爷自恃身份高贵,不肯和平民百姓来往,别家都还罢了。
然一个陈家做过天朝上国的知府,能合他家分庭抗礼,还有狄老爷是个举人,这两家都是上等人,理当合他家来往的,偏跟那些穷鬼商人混在一处不理他,所以他甚着恼。
这一日崔家船从高丽回来,崔老爷去港口接船,正好瞧见张家搬了数车家俱到船上去,他从李家打听得是狄家卖给他的,大怒道:可恶,难道我堂堂高丽国皇帝的丈人抵不得一个中国商人的儿子?我家问他家借几个木匠都不肯!李老爷虽然合崔家交好,然心还是偏着本国人的,微笑道:却不晓得是不是贵府管家传错了话,所以人家才回绝的。
如今府上家俱都从本国运来,他就是想挣府上的钱也挣不着呢。
崔老爷吃李老爷提醒方才明白过来,他家在高丽国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人家几个工匠休说个借字,就是喊了去不还也是常有。
如今他在本国都立不稳足,避居荒岛家人们还照旧行事,也难怪人家不理会。
崔老爷毕竟是做了一辈子官儿的人,想通了气也就消了,笑嘻嘻道:想必是家人不会说话得罪了人家,只是狄家也太小气些,就是与我几个匠人又何妨。
改日舍下置酒请李兄与陈狄二家会会,李老爷笑嘻嘻应了,崔老爷就叫门下写贴子去请。
是日只有陈老蛟带着女儿来,狄家说他家夏收忙碌走不开,只送来两坛酒并一桌席面,虽然人不到,却也是给了崔家台阶下。
席间几位老爷说到琉球出产不好,样样都要从高丽倭国运来,陈老蛟就道:他家前几日送来一担又粗又长的东西,说是叫什么米,从没见过的,倒是好吃。
此物名唤玉米,山东最多。
李老爷笑道:狄举人不是山东来的么,他家有不少新庄稼,我正想着过几日到他家去瞧瞧,陈大人若是得闲,我们同去?陈老蛟忙道:使得使得,他家庄稼长的甚好。
陈老蛟手里虽有银两,在琉球这个地方却是有钱难买粮食,他们几家自到琉球就忙着盖房子,地里只种了些萝卜白菜。
崔李还可从高丽运粮食,他家原做的是无本生意,却没几个会种田的,是以极是眼红狄家夏收,恨不得把狄家的管家绑几个家去种地。
崔老爷举着酒杯沉吟不语。
李老爷知机,拉着陈老蛟只吃酒划拳。
狄家却真是大丰收,番薯、土豆都比山东的大一倍。
琉球不能窖藏,素姐带着妇女们晒薯干,狄希陈带着管家们每日雇两只船运到北岛去洗淀粉,家里仓库都装满了,地里还有小半。
这一日傍晚,林通事突然来访,笑嘻嘻的恭喜狄家丰收,狄希陈留他吃酒。
紫萱在厨房看着做完了菜,回来问母亲:娘,俺家收些番薯土豆,这些人也眼红,个个都跑来看,真是没出息。
第一卷 初到琉球 第十二章 小小母老虎(上)原来那林通事却是来传尚王旨意,问狄家借船去中国。
闻得狄家船队明年才能再来琉球,林通事笑道:如此这般,下官再到那几家去。
附着狄希陈的耳朵轻声道:狄举人,琉球风俗每年秋收要等神宫女王祭过天才吃新粮,府上还当送些新收的粮食到神宫、王宫。
狄希陈忙得昏头昏脑,哪里晓得琉球还有这个风俗。
他家如今收的又是夏粮,想必是大丰收扎了谁的眼。
难得林通事好意来说。
狄希陈谢道:本有此意,只是尚未备齐,所以拖得几日。
林通事呵呵一笑,道:我与狄举人出个主意。
,再得二十来日就有台风来呢,你家地里好些番薯土豆通来不及收,不如正大光明卖种子。
狄希陈本意是要散把土人,听提林通事这样说,想必是有人眼红,在尚王跟前上过眼药。
人既这么着,他也不必做乐善好施的傻子,忙笑道:好主意!俺正愁这些庄稼烂在地里呢。
还请林大人助俺,将各样种子捎些儿去,若有看得上的,叫他来俺家买。
林通事推辞二三,笑眯眯应了,道:只要番薯跟土豆两样,每样与我二三百斤罢,小弟沾光,明年就不买种子了。
狄希陈就亲至后边跟素姐、紫萱说。
紫萱晓得林家通风报信,却要厚谢他,忙去挑了数筐,又是四大瓶菜油,还有两筐玉米棒,把林通事的牛车挤得满满当当。
那林通事极是喜欢,连连吩咐狄家莫忘了到王宫献物。
狄希陈跟素姐看女儿料理的很得当,但笑不语,把明柏跟小全哥招来,说明林通事来意。
小全哥就道:这必是崔家干的好事,俺前日到首里去,瞧着崔老爷坐着车,带了些不值钱的礼物,前呼后拥到王宫去呢。
狄希陈道:我只说土人甚穷,打算散些种子与他们明年种。
倒是叫林通事提醒了,还是卖罢。
只是卖多少还要斟酌。
素姐略一思索,笑道:就那些铁钱,还不够俺家那半船锄头。
以物换物罢,每样都是三十斤换只鸡,六百斤换只羊,一千斤换头猪。
俺们家免费教他们怎么种。
这等换法就是极穷的人家也有一二只鸡,也换得起。
三个孩子都鼓起掌来。
只是献给王宫的东西颇伤脑筋,狄家商量到半夜,番薯土豆做种的各是一百斤,吃用各是三百斤,再加红豆绿豆芝麻各五斗,花生玉米各一担,又是豆油二坛,菜子油二坛,打点成几十挑,唤家人挑着,第二日小全哥跟明柏送去。
王宫却是一个总管出来,笑嘻嘻收下。
神宫收了厚赐,留他二人隔着屏风观礼,就摆起祭台来。
他二人隔在屏风外,隐约看见一群女人跳来跳去,有一个在祭台边晃了晃,很像是山东乡间跳大神。
好容易一个老婆子也来打发他们回去,道:上神已是收了汝家的新祭品,待秋收后大祭再来。
小全哥连声应下,塞给她一只金戒指,那老婆子喜欢的老脸开成一朵花,提醒道:小公子,过几日长公主家必有人到府上,需要好好款待。
神宫宫主是尚王长姐,成婚十二年育有三子四女,前任宫主仙去,因琉球王族再无人比她身份高贵,所以弃了丈夫侍奉上神。
小全哥也约略晓得这位长公主比尚王还得王族信服,忙应了。
到家一说,不只狄希陈夫妻冷笑,就是紫萱这样不出闺门的小姐,都瞧出了门道,笑道:若是晓得我们家不是那等敝帚自珍的人家,只怕这位长公主要后悔传了这些话呢。
明柏温柔劝她道:本是要送人的,倒是这样大家脸上都体面。
只是要卖把崔家,俺有些不乐意呢。
紫萱道:卖把他家,赚几只鸡回来吃汤也是好的。
就怕他家拉不下脸来买!果然自这一日起,先是尚氏王族纷纷使家人抱着鸡,赶着猪羊来换不曾见过的番薯地瓜。
接着土人闽人并明朝搬来的这几家,都来换,这些人家比不得王族有钱,换得许多去吃,通是换几十斤做种罢了,狄希陈亲自领着,教他们在荫凉处收藏。
素姐又教紫萱画出图来,番薯跟土豆如何种法,又有哪几种吃法,都画得明明白白,写的清清楚楚贴在狄家大门外,引得许多人来看了又看。
那送到狄家的鸡越发的多了。
眼见得琉球人都得好处,那崔家就有些坐不住,使个大管家来说,要每样换上万斤。
那日却是明柏撞见,就道:已是剩余不多,要来买的乡亲却不少,都卖把你家,只怕乡亲们不依呢。
客人还是少换些罢。
那些住的近的都来换过,这一日到狄家来的是从北岛赶来的十来个富人。
听得明柏说话偏着他们,都说崔家那管家道:你家并无多少土地,方才外墙的画儿上说的明白,做种子也用不了这些,少换些罢。
狄家这个价钱算是贱卖,崔家原是想换了运回本国货卖,如何肯少换。
那管家在高丽本就是个横着走的主儿,使性子道:我家老爷跟尚王也是平起平座的,换你家几斤烂番薯算得什么?休要给脸不要脸!此时若换对小全哥说,狄家不过笑笑就丢开手。
然说的是明柏,狄家管家们都不乐意了,速速的使人进去禀与主人知道。
小全哥听了,怒道:可恶,这般欺负人!狄希陈安抚儿子道:休忙休忙,管家,你再说一遍,那管家说的是哪几句话。
他说:我家老爷跟尚王也是平起平座的,换你家几斤烂番薯算得什么?休要给脸不要脸。
那管家记性甚好,却是一字不漏的说了。
狄希陈又问道:边上的是琉球土人还是中国人?十来个北岛来的土人。
那管家老实道。
狄希陈喜欢道:这可是撞到枪口上了,小全哥不能出头,紫萱呢?带管家们去,把那个不张眼的棒子打个稀烂。
紫萱口中抱怨:难道俺就是个打架的狗腿子?一边说已一边朝两个教头住的院子跑去。
小全哥想一想也就明白为何叫妹子出头,大笑起来。
紫萱却是走到一半才想明白是因为她从前跟陈小姐打过一架,所以这回爹爹就派了这个差使给她,虽然打架的名头不好听,然揍那个管家几下替明柏哥出气就是人人都说她狄紫萱是个母老虎也罢了。
她想到此挽起袖子,美滋滋道:一会等我打第一拳。
那两个教头每日清早傍晚教少爷小姐跟家人们打拳,如何不晓得明柏虽是假子,将来却是东床,齐齐应了一声。
紫萱出来,正好看到一群琉球人把崔管家围在中间,明柏站在人堆中气得脸发白。
明柏的小厮看紫萱后边跟着两位师父,猜想小姐必是来替表少爷出头的,忙捧过青砖、棍棒。
紫萱随手接过半块砖头,那两位教头伸出胳膊,轻轻几下就把围着的人拉开。
紫萱提着砖头走近,闷声一敲,朗声道:你是个什么东西,跑到俺狄家来欺负人?都给俺打!第一卷 初到琉球 第十三章 小小母老虎(下)崔管家本来指手画脚说的甚是痛快,突然叫块砖头照面门一敲,不由连声呼痛。
崔家带来的管家也有七八个,纷纷都拥了上来。
然此地是狄家的地盘,四下里全是狄家人,紫萱说声打,呼啦啦冲上来二三十个壮汉,七手八脚把这些管家围在中间乱揍,打得他们鬼哭狼嚎。
两个教头却不客气,一左一右夹住了崔管家,左一拳右一脚把他老人家打个稀烂,老崔头脸好似滚到酱缸里的馒头,一块红一块黄。
一个教头还怕他伤着小姐,使阴劲卸了他一只胳膊。
紫萱杈着腰冷笑道:但有疯狗来乱咬,不必禀俺知道,给俺狠狠的打,替崔大人好好教训下狗眼里没主人的恶奴!明柏听得紫萱最后这句,晓得紫萱借机发落崔家,却是转怒为笑,走到她身边轻声道:好啦,再打就要出人命了。
紫萱白他一眼,哼哼道:崔管家不是说了?他家老爷合国主是平起平坐呢!她把平起平坐几个字咬地重重的。
那些土人都明白紫萱话中之意,高丽国合他们琉球一般儿是天朝属国,也只两位国主说得上平起平坐。
一个在高丽本国住不稳的官儿都敢夸口跟他们国主平起平坐,何等不把他们国主放在眼里,极是可恼。
是以人人喝道:该打,这等恶奴,打死没帐。
崔管家原是嚣张惯了的人,到此时教狄家人扣了他顶败坏主人名声的大帽子,崔管家却是后悔失言.崔家确是不会把一个小小琉球的国主放在眼里,然也不会为着他一个管家跟琉球国王闹翻,是以他就软下来,求饶道:原是小人吹牛,跟家主人无干。
紫萱看他面上青紫一片,原也有些心软,转念想到母亲上回的教训,硬着心肠道:你家主人极好,却叫你们这些没良心的狗奴才败坏了。
都与我捆起来。
明柏等了许久不见小全哥出来,约略猜到二三分狄希陈打发紫萱出来的用意,站在一边红着脸不好意思说话,任凭紫萱剪尾发威,他只在一边小心看护。
谁知这一日却是凑巧,神宫宫主家最小的一位公子带两头猪来换种子,才进狄家大门就看见一群人围在院中。
他略站了一会,听说是那崔家的管家使强,言语间又轻慢琉球,他是国主亲外甥,怎么不恼?当即冲上去喝道:这等眼里没主人的恶奴,都与我送到神宫去!土人们却是认得他的。
琉球神宫之权犹在国主之上,宫主握有国人生杀大权,等闲王族若是做了什么不法的事,吃宫主捉去吊杀了,国主都不敢多言。
宫主的爱子冲上来撕打,众人都上来助拳。
场面越发混乱,明柏怕紫萱吃亏,又怕真闹出人命,就冲两个教头使眼色。
他二人假妆无力,叫人推搡两下就松了手退过一边。
明柏趁乱握着紫萱的手道:妹子,俺们须得避一避,且到渔村去躲会。
紫萱张着嘴想说话,想了想又闭上了,由着明柏拉着她的手疾走。
那两个教头眼错不见也跟上来。
跟随明柏的两名小厮一个去里院报信,一个跟着明柏少爷。
明柏扭头看后边跟来不少人,忙道:康师傅随俺们同去,李师傅跟你们在家。
他带着康师傅出了后门,直奔二里外狄家新建的渔村去了。
那里建有数十幢木屋,除去渔民还住着狄家几十个造船的工匠,康师傅把他两个护送到船坞,紫萱就打发他回家报信。
过得小半个时辰,彩云提着大食盒过来,笑嘻嘻道:神宫派了几十位神女来,把崔家那几个人都带走了。
老爷亲送的那位小少爷。
夫人说天黑了接你两个家去。
话说狄家本是想打狗敲主人,岂料崔家运气不好撞到琉球王族手里。
这几年琉球搬来数家大户,要钱有钱,要人有人。
那尚王心里却有一番盘算,正寻思要拿哪家做个榜样。
然狄陈李几家都合中国常有联络,大明朝的子民尚王不敢动。
好容易候得这样一个良机,岂肯轻轻发落。
尚王宫跟神宫的使节相互来往了七八回,神使就当着崔家来要人的大公子的面,把崔家几个管家尽数吊死在神宫外的树林里。
一个老妇人出来传话,傲然道:贵府这几位管家仗势欺人还罢了,连国主都敢乱沁,我们琉球国从来没有这等无法无天的刁民,却是要吊在这树林子里给全国子民做个警示。
那神宫外的树林就好比北京城里的菜市口,是一个行刑的地方,吊的都是小贼、海盗,却又不许家人收拾收尸。
琉球风俗,若是谁家有人吊死在此处,却是全家上下都抬不起头来做人。
崔家长公子晓得他家管家虽是死了,也不能吊在那里落崔家的面子,回家禀与父亲知道。
崔大人果然气的要死,甩了儿子两个耳光,又大骂尚王姐弟不是好东西。
然他在家摔碎了数只茶碗,第二日清早还是带了礼物去神宫赔罪,又把族中一名十五岁的美貌处女献给尚王,尚王才慢吞吞写了个字替他讨要管家的尸身。
听说崔家管家被吊死在神宫外的林子中,各家都晓得这是琉球王打崔家的脸,都约束家中人老实过日,又因狄家这一招借棍打狗使的甚妙,都道狄举人是个妙人。
狄希陈本意叫女儿出头教训崔家,只叫崔家晓得他家不是好惹的便罢。
却没有想到尚王早有杀鸡儆猴的心思,下手又狠又辣,那崔家却是能忍,居然使美人计。
他就觉得崔家是个大患,趁全家聚在一处说话,就将崔家献美人之事说了。
紫萱头一个皱眉道:崔家行事虽然嚣张,那几个管家却罪不致死,女儿就想不明白为何尚王要下这样狠手,那崔家怎么轻易就软了?素姐微微冷笑道:这是叫大家都晓得琉球是谁家的地盘,想必咱们这些人搬到琉球来,尚王心里不喜欢呢。
崔家在咱们几个里边最弱,若是他家不先软下来,正好叫中山王拨了这根刺,横竖高丽国王不会派兵来打琉球这等穷地方。
狄希陈摸着胡子半日,慢慢道:琉球本来不富。
王族过活全靠一年一次的朝贡获利,防着我们也是应当。
琉球是明朝属国,不敢发作我们中国人,只好挑个软柿子捏。
说完了只是笑。
明柏笑道:想必没有跟我家争斗的事,也必有别事寻崔家麻烦。
他家原是在本国住不安稳才搬到这里来的,如何敢跟琉球对着干?那位崔大人听说极是好面子,也不像肯吃亏的,将来还有热闹瞧呢。
小全哥坐在一边盘算良久,方道:却不能叫崔家搬到别处去,必要留着他惹尚王生气才好。
对,他家留着,尚王就不会在我们中国人里头挑鸡杀给猴看。
明柏喜道:只是咱们跟崔家算是结下仇了,却也要防着他些。
狄希陈点头道:这是自然,你们九叔送来的两位教头甚好,等这几日我们搬进新宅事少些,不论妇女孩子,都要学两下拳脚才好。
他对紫萱笑道:打从你拍人家一砖头起,可就做不得娇小姐了,咱家的恶人就是你,无事带群狗腿子去集市上转转,再找陈小姐打一架,何如?紫萱涨红了脸,跺脚道:爹爹,俺的脸生的又不黑,为何偏叫俺唱黑脸!素姐微笑道:你合那位陈小姐打过一架,两位并称胭脂双虎,不是你做恶人可对不起这个名儿。
琉球其实是个小地方,土人妇女虽是极厉害,似紫萱这般未出阁的小姐都要装斯文的。
那位陈小姐跟几位小姐来往,但提到狄小姐就恨的咬牙切齿。
所以狄小姐跟陈小姐一战早传的无人不知。
自从紫萱又拍了人家一砖,好几家想说紫萱说媳妇的中国人都打消了念头,道:这样动不动就拍砖的小姐,谁敢招来家做媳妇?却不知狄希陈夫妇是怕人家来说亲不好回的,所以故意叫女儿出手。
紫萱年少,不懂这里头的弯弯绕,明柏跟小全哥却是都懂的,是以紫萱一边抱怨爹娘把她当狗腿子使一边嚷着要跟教头学八卦掌,小全哥跟狄希陈都对着明柏笑。
明柏心中感激狄家人不动声色的成全,一双眼睛盯着紫萱脉脉含情,紫萱却不知。
素姐叫这个榆木脑袋的女儿气着了,忍不住抚额叹息:明日搬家,今日需把各房家俱都查检一回,小全哥要去学堂,紫萱,你合明柏速去查罢,查完了若是时辰还早,就先搬起来。
紫萱忙应了一声,笑对明柏道:明柏哥,俺们走罢。
明柏却不因紫萱不解他的情意着恼,笑嘻嘻跟着她去了。
徒留素姐跟狄希陈抱怨:这招不好使,你十二三岁就知道送话梅给我吃,女儿怎么还不晓得开窍?狄希陈看着明柏的背影笑眯眯道:小全哥的亲事却是有些为难,倒要好好访访,还好这几家小姐都是大脚!小全哥又羞又惊,跳起来道:俺想起来了,还有几张卷子不曾改。
飞一般逃了出去。
第一卷 初到琉球 第十四章 乔迁酒宴(上)作坊里各色家具堆成小山,因为素姐的不喜欢家里漆的花花绿绿,所以只有外宅客院的家俱上了漆,内宅使的都是上了两层清漆便罢。
紫萱先将母亲卧房里的大床看过,嗅得并无异味,再将大橱大柜并桌椅一一察看,模样极是认真。
彼时西窗有阳光照进来,映得紫萱脸上眉眼分明,越发显得眉不描而翠,唇不涂而朱。
明柏在一边看的出神,想到从前紫萱只有点点大的时候,喜欢扯着他的衣袖喊他林哥哥。
若不是她记挂着自己非要使人去瞧他,只怕他早叫继母折磨致死,紫萱与他就好比救苦救难的观音大士,不知不觉他的眼眶都湿了,怕人看见,忙去拭。
紫萱偶一抬头,看见明柏揉眼,忙走近轻声道:可是眼里飞进小虫,俺替你吹吹。
明柏待要退后一步,一阵风从紫萱身后吹过,似有似无的蔷薇花香从她那边传来。
明柏也不过是初尝情爱滋味的平常少年,只觉得小心肝乱蹦,小脸涨的通红,手足都不会动弹了。
紫萱常给小妞妞吹眼,伸手搭在明柏眼上一掀,轻轻吹了两口气,再退后一步端详,他双眼潮红,奇道:没有虫呀。
明柏退后两步,结结巴巴道:好了,想是……想是叫风吹走了。
方才确是吹过一阵微风。
紫萱因他说好了,也没往心里去,就道:俺瞧着这些家俱都能用了,离吃饭还早,且叫管家们都搬去罢。
明柏定了定神,道:使得,你去新房看他们摆家俱,俺在这边再查查。
紫萱觉得明柏脸红的有些异样,正想问他是不是哪里不好,小妞妞跑过来,在前边跌了一跤。
她忙赶着过去扶妹子,待把妹子扶起来拍过灰,小妞妞又缠着她说了好一会的话,就混忘了。
狄希陈跟素姐的住的正院是个四合院,不论正房厢房都是两层半的高楼。
为何说是两层半?原是两层,然屋顶只有屋脊正中是筒瓦,两边摆着两排水缸承接雨水,缸下又是宽大的石槽,使陶管通到屋后的大水池。
狄家每间屋顶都是这般,他前先建房却比人家后完工,原因就在此。
紫萱一路小跑进了五间正房,照着济南老宅的规矩安排:东二间是卧房,西二间是内书房,也要安放床帐,就叫管家们摆起来。
过得小半个时辰搬完,她看天色还早,又叫把三间西厢房里的家俱也搬来,这里算是狄家的内帐房,多的是架子桌子等物。
素姐抽空来看一回,很是满意,就叫把书房跟帐房里的帐本先搬来。
明柏怕跟紫萱见面,带着一群小伙子并才散学的小全哥,扛着桌椅上他们那院去了。
从这一日起狄家上上下下忙了四五日才搬定。
素姐跟狄希陈两口儿因小妞妞太过淘气,要亲自管教,叫奶娘丫头们伴她住在东厢三间。
紫萱却是独居正院边的侧院,一般儿两层楼的正房上下各五间,东西厢房三间,西耳房后还搭了间小巧的厕所,虽然有十来间屋子,然狄家房里使唤的十几个女孩儿都住在这个院里,每日晚饭后极是热闹。
可惜女孩儿住处只得正院里一道侧门上去。
狄家那些对大姐们极有意思的青年管家们空想罢了。
这一日明柏带着几个管家在紫萱院里装玻璃窗,恰好紫萱带人搬衣箱过来,两人打个照面,紫萱就赶着到学堂去了。
明柏却是心神不定,一连打碎了两块小玻璃,他的小厮黄山跟华山都是十六七岁,偷偷笑起来。
黄山就道:表少爷,您老到边上坐着罢,扎了手大小姐又要说俺们的不是。
明柏红了脸,嗔道:休胡说。
几个小子都掩着嘴笑起来,笑得他站不住,搭讪着退到东里间。
彼处是紫萱的卧室,外间摆着书架书桌诸物,还有一张极大的画案,案上铺着油毡,摆着大笔海,海里插着数枝笔,边上磊着砚台、墨盒。
墙上挂着紫萱画的狄家行乐图:狄希陈夫妻相对手谈,小全哥把小妞妞架在脖上捉蝶,他坐在素姐身侧,紫萱却是蹲在一边煮茶。
明柏把画中人一一抚过,良久不语。
小全哥进来,正好瞧见明柏站在行乐图前发呆,只当他触景生情,笑道:听说琉球使节十一月动身,俺们托人捎信给九叔,叫他替你访访你家舅舅,好不好?明柏听见小全哥说话,吃了一惊,虽然小全哥误会了他,可是他却不好意思说他是想着紫萱,胡乱点点头就走到窗边去察看。
心因外边装着百页窗,里边的窗户明柏亲手拼就十六扇卧蚕如意灯笼框花样的窗,中间镶玻璃,四围糊的是绿纱,又透亮又防虫子。
他还不放心,又细细查了一回。
小全哥站在妹子卧房门口朝里看了几眼,笑道:这个妆台倒是精致,回头咱们就照这个样子打些抬高价钱卖张家。
这是明柏特地为紫萱想的花样儿,他面皮薄怕人笑话,却是制成三具,一具孝敬素姐,一具在西屋给小妞妞,这一具就大着胆子送到紫萱屋里来了。
所以小全哥拿这个打趣他。
明柏微微脸红,道:休想。
小全哥大乐,他才省得是叫小全哥调戏了,气的磨牙。
小全哥早两大步迈出房门,笑道:爹说明日歇一日,紫萱说要带小妞妞赶海去呢。
众邻居打听狄家搬家,都送来暖居的贺礼。
狄希陈也要办几桌酒儿酬谢。
这日傍晚全家人都在西厢房里,明柏翻收礼的帐本,小全哥写请客的帖子。
素姐跟紫萱坐在一边的小桌上,还有几个大小丫头挤在边上商量菜单,只有狄希陈背着手这边瞧瞧,那边看看,指点儿子道:崔家不必与他下帖子,然要多备几桌菜。
素姐笑道:此地鱼虾蟹都不值钱,多备十桌也有。
紫萱就念菜单:香辣虾、炒花蛤、鱼丸白菜鸡汤、海蜇……狄希陈却是无肉不欢的,忙打断道:使不得使不得,我家换回来许多猪羊鸡,也杀几只吃吃。
明柏跟小全哥都出声赞成,小全哥笑道:俺要吃红烧肘子。
紫萱一本正经记下,嘻嘻笑道:杀一头猪两腔羊呢,管保哥哥吃个够。
可惜,俺们带来的鸭鹅都养不活,请客怎么能没有鹅?一边说一边叹气。
琉球地方却是做怪,猪牛羊都养的极好,只有鸭鹅两样极少。
偏偏明朝人请客鹅是大菜,少了烧鹅或是水晶鹅这样献割的菜,紫萱就很不自在。
素姐看女儿眉头微皱,安慰她道:家家都是如此,也不算失礼。
酒后点心就是肉包子罢,再添些菜蔬,里外八桌,再得两桌备用,咱们家里那日吃牛肉土豆盖浇饭,再配猪骨海带冬瓜汤。
且等请完了客放假乐一日。
狄家把请帖散出去,到了请客那日,不只中国人都来了,就是三家村的三家也是一个不少都到。
崔老爷并两个大儿前两日回的高丽,然崔夫人带着几个女儿盛妆来贺。
素姐扬着一双放过的小脚在二门处接,引着他们到旧宅边大饭厅里坐。
那位崔夫人甚是和气,跟吉永夫人推辞许久,都不肯坐主宾位。
素姐看她二人都是一脸厚粉,却是担心拉扯的久了粉都脱落,笑道:两位夫人都是这般客气,不如将这四张桌子拼成一大张,咱们大家聚在一处吃,好不好?两位夫人不约而口回拒道:不好。
吉永夫人却是先警醒这不是她家,改口笑道:不如以年齿来排坐罢。
这般排一般,却是一位沈夫人年长,素姐就让她为首。
那位吉永夫人跟崔夫人不约而同在心中抱怨狄夫人必是小户人家出身,让个村婆子坐在上头,她两个方才却是不当让,白吃了个哑巴亏。
小姐们却是常聚,不消做主人的调度,已是照旧例坐定。
紫萱挨着晴姑娘坐下,与李家姐妹几个说话,甚是觉得合得来。
崔小姐跟陈小姐冷冰冰坐在一侧,无人理会她两个。
陈小姐是看不惯狄小姐会装,明明是个拍砖头的主儿,偏要妆的这般贤淑。
紫萱布菜,她也略点点头,只肯合崔小姐说几句话儿。
那位崔小姐心中五味杂陈,一来她对明柏念念不忘,极想合狄家小姐来往,存的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心思。
二来却是她家吃了一个大亏,六七条人命都断送在眼前这位狄小姐手上,所以一直冷冷的看着紫萱,眼中又妒又羡。
紫萱在情事上不大明白,然似崔陈二位都摆着一张臭脸,用脚后跟都猜得到她两个脸色为何难看,是以她也对她两个也甚客气。
酒过一巡,紫萱故意慢吞吞布了一圈菜,才笑道:两位姐姐可是觉得饭菜不合口?陈绯低着头对付碗中一块糖醋排骨,只妆没听见。
崔小姐慢慢用中国话说:你们中国人,天天吃这个面团?她从碗中夹取一枚鱼丸,举的高高的,笑道:晴妹子,你认得这是什么?第一卷 初到琉球 第十五章 乔迁酒宴(下)这种鱼丸是闽地特产,高丽人哪里吃过?几桌人都停了筷要看崔小姐笑话。
那晴姑娘性子极好,微笑解围:这是鱼丸,是闽中风物。
难得主人做的这样中吃。
就夹了一个与她妹子,道:你尝尝。
她妹子倩姑娘也是个妙人,咬了一口就道好吃,缠着紫萱问是怎么做的。
崔小姐生生被无视,脸色越发不好看。
紫萱见好就收,笑笑道:这个俺也不会,是家里一个福建厨娘做的,哪日你们得闲了来,叫厨娘教俺们。
晴姑娘就道:我们哪里有什么正经事,哪日来都使得,倒是紫萱姐姐方才在外边还有许多管家来回事,想来是管家的了紫萱笑道:给俺娘搭把手罢了。
来,大家尝尝俺家的牛肉粉丝汤。
其实狄家人更爱的是鸭血粉丝汤,可恨此地鸭子养不活,只得取牛肉与牛骨牛油同煮,熬得一锅香喷喷的好汤,配上绿莹莹的青蒜香菜并白生生的千张丝,盛在一排四寸深碗里送上来。
素姐因客人都不能吃辣,所以另有一只小盏,里边有小半盏红油,是给紫萱的。
使女送来时就顺手放到自家小姐手边。
紫萱让了一圈,舀了些红油浇到粉丝汤里,她边上的晴姑娘就忍不住打了个喷嚏,掩着鼻子笑道:这是什么香料?紫萱道:这是辣椒油,俺们家吃惯了辣,没有这个吃饭都不香的。
只是极少有人吃得惯,所以不敢让各位。
陈小姐心道:这算是什么,没有的她吃得了的我吃不了。
就微笑道:瞧着倒像是很好吃的样子,与我些儿。
紫萱若是不许,倒显得小气了,忙叫倒酒的丫头把红油盏送过去。
那陈小姐跟紫萱打过交道,极是小心舀了浅浅小半勺,就让身边几位崔小姐。
南姝心思不在席上,只当是酱料,随意浇了一勺便罢。
那几位也有要的,也有不要的。
晴姑娘只取筷略沾了一点尝尝,不声不响低头吃汤。
紫萱肚内闷笑,说声请,左手执调羹,右手执筷开动起来。
因她并无半点异样,陈小姐也就放心,先取勺舀了口汤,才吞进嘴里就双目含泪。
紫萱本想挑眉笑她,想到她此番来是自家客人,却是不好激人家,忙道:陈小姐想是吃不得辣,取西瓜汁来与她漱口。
可惜她说话却是迟了一会,崔小姐已是满满一勺含在嘴里。
崔小姐是高丽人,诸位看官都晓得高丽人吃饭,俱是一只闪亮大勺,满满一勺送入口内,拨出来那勺依旧要谁用谁闪亮方是好家教。
这位崔小姐家教极好,所以这一口火辣辣的汤含在嘴里,吞不下吐不得,细眉细眼皱成一团。
那几位看了她两个的惨状,哪里还敢动筷。
紫萱忙忙的送上两玻璃大杯西瓜汁,陈绯夺过一杯仰脖就喝。
崔小姐看人家不吐也只有强忍着眼泪尽数吞下,那一口汤滚到哪里,一路火烧火燎,偏她还要斯文地小口慢饮,那难受更甚陈小姐。
紫萱又叫上湿手巾、把席上诸位加了红油的汤碗都换下去。
晴姑娘替她圆场,笑问道:这个东西滋味很不寻常,想是合你家的土豆番薯一般,都是从南洋来的?紫萱点头道:都是,俺们山东家家都有种的,辣椒最是下饭。
对了,俺家还泡了些不辣的辣椒片,那个好吃。
她这里才说,早有人去厨房取来,每桌一只大玻璃碗,盛着红滟滟的红辣椒片、白嫩嫩的蒜片、黄玉般的小萝卜头。
紫萱取干净勺舀了一勺与晴姑娘,笑道:你尝尝,这是俺娘亲手泡的。
晴姑娘小心翼翼咬了一小口,果然又香又脆,就是蒜头跟萝卜头,也比她吃过的腌萝卜好吃。
席上众人见她吃了满脸是笑,都夹了些尝尝,个个赞不绝口,都道:这个倒是极解腻。
紫萱笑道:那等会上肘子倒是可以多吃两口。
肘子最对陈小姐胃口,她不由的也露出笑脸来。
想是因泡菜解辣之故,那位崔小姐倒是很爱,就是红辣椒片微有些辣,照样一脸是笑,筷子不住的朝玻璃碗里跑。
小姐们这边欢声笑语不绝,素姐那边两桌妇人也说的极是热闹。
不过吃了几杯酒,就成全了林郭两家一双小儿女的婚事。
众人都向林郭两位夫人道贺,那两位喜气洋洋一一回敬,又因素姐家的厨子好,要请问她借几个厨娘,素姐笑应了。
吉永夫人借酒盖住了大家的脸,笑嘻嘻道:狄夫人,令郎不曾择配,我家小女也不曾许嫁,不如……她的声音不小,连远在门外捧菜上来的冬梅都听见了,惊得手中一只大碟里的白灼虾成群结队溜到地上做耍。
紫萱跟晴姑娘两个正相互敬酒,都呛着了。
崔家几位小姐的勺子都停在半空中。
陈小姐却是脸涨的通红,好半晌吐出一块干果子。
素姐心中恼怒,面上微微笑道:听说犬子已有意中人,只是他害羞不肯和我们说,俺们还在细细查访,好到人家去提亲呢。
虽然儿女婚姻大事凭的是父母之命,然偏爱儿子的母亲肯照儿子心意行事的实是不少。
素姐这般回绝了吉永夫人也不算失礼,是以席上几位夫人口中都笑应道:实是要细心查访。
却是个个心里都打起了小算盘:狄公子上回到我家来,遇着的是三姑娘还是五姑娘?家去必要拉着女孩儿问个明白。
吉永夫人脸上擦的想必是上好杭州滴珠儿香粉,又香又细又结实,结成了一层粉光标致的壳,叫人看不清粉下边是红脸还是黑脸。
素姐攀着酒杯笑请她吃酒,她也微笑回应。
崔夫人想到南姝这二三个月魂不守舍,合姐妹们一处说话总是提到狄家,心中一动:这狄家在琉球岛上算来实是户好人家,他家只得这一个儿子,女儿嫁过去就是当家少奶奶。
难得的又是巨富,又是天朝上国的举人,再没有比这个合适的了。
然转念想到她家管家被狄小姐揍了一顿,又被送到神宫吊死,显见狄家合所有明朝人一样看不起她们高丽人,南姝是她亲生女儿,是高丽皇后的亲妹子,怎么能嫁到这样的人家吃折辱。
想到此,她骄傲的心霎时就变成死灰一般,恨不得立时就把女儿从狄家拽走。
素姐却是有些莫名其妙,那位吉永夫人有些没精神还罢了,怎么崔夫人兴冲冲来修补两家的关系,反倒黑着一张粉脸?她略劝了几杯,借着陪林夫人出来方便,对紫萱使了个眼色。
紫萱略等了一会,只见那位林夫人回来坐席,就笑道:还有几样菜呢,俺去瞧瞧。
搭讪着出来到厨房看看。
冬梅抓住她,慌里慌张问:夫人叫你去。
紫萱,夫人是不是要替小全哥聘个面糊鬼的媳妇回来?紫萱摆手,轻声笑道:怎么会,那位张小姐在那霸开米店呢。
俺哥连俺都不叫抛头露面做买卖,岂肯娶她?冬梅放心,笑道:阿弥陀佛,却是俺急糊涂了,俺们少爷将来回山东去,考个状元不在话下,纵是迟几年择配也无妨,到底要配个门当户对的好人家。
紫萱看看锅里隔水蒸的荷叶粉蒸肉已是好了。
下边的酱肉包子扑鼻的香。
她却是饿了,忍不住捉出一只来边咬边笑道:俺哥才多大呀。
冬梅姐,你急什么?紫萱说话是无心,冬梅却是急了,跺脚嗔道:俺这个叫皇帝不急太监急!反正我们小全哥不能娶倭国妇人,偏要在这个岛上娶媳妇,俺看那位倩姑娘倒还好。
紫萱笑道:是是是,冬梅姑奶奶,俺就去跟娘说。
心里却是好笑,冬梅姐跟夏荷姐一般,都合她们的亲姐姐似的,对哥哥的亲事最是着紧。
其实爹娘平常说话狠厌恶倭人跟高丽人,哪怕这岛上的女人都死光了只剩这两家,也不会娶她们中的哪一个做儿媳妇呢。
她一阵风一样跑进母亲的卧房,对理妆的母亲道:冬梅姐问俺,以为娘会替哥哥做主娶那个倭国小姐。
素姐微笑道:她也是瞎操心,我唤你来却是叫你办事,方才几位夫人都说泡菜好吃,你去寻小坛子来,照着来的夫人的人头,每位送两小坛。
她说完了正事又凑到镜子边细细的看,笑问女儿:娘的粉没有擦多罢?紫萱想到崔张两位夫人的粉面,笑道:不多不多。
只怕大家都觉得有些少。
素姐扬手妆打,紫萱就自家跳到内书房找单子去了,记了人数,又想到陈小姐没娘,陈老蛟休说娶妻,连个妾都没有,想必家中内务都是她一手操办,却有些可怜。
她回到厨房,看着几个厨娘用玻璃坛子装泡菜,又洗了手亲取油纸封坛口,忙了小半个时辰才装好。
酒席已是撤了,紫萱忙叫把泡菜送上去,她自家却是拎着两只小坛,凑到陈绯身边,轻声笑道:陈小姐,俺与你赔个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