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家打点些茶叶绸缎请林经济助忙换得许多的铁钱,又买了许多篾篓,尽数运到那霸的铺子。
从前倭国跟琉球海船来往频繁时,也常有商人收购,所以不少人家中都存有干贝诸物。
听说狄家收购俱都送来,闽人和土人把门前的小港挤得水泄不通。
明柏合小全哥见人太多,都劝紫萱不要到前边来。
他二人各带贴身小厮在铺中,一个收货,一个付钱。
紫萱就在后边看人把各色干货装篓,珊瑚玳瑁等物都小心使草缠起装进狄家木匠打就的箱柜中,再押到码头交给狄希陈装船。
那琉球土人极少使扁担挑,但有什么俱是顶在头上。
有那力大的,顶上数十斤也能健步如飞。
所以狄家就雇了土人来搬运货物,这般收了十来日,狄家数只大船都装的满满的,港口的土人们也都小小赚了一笔铁钱。
却说狄家这次收购花费不少,收的这些物件中唯有珊瑚略微值些钱,然这个东西就是制成首饰也值不多少,运回中国想是不赚什么钱。
所以崔家甚是笑话狄家不识货的,却不知狄家购这些东西,不过是狄家不想空舱罢了。
这一日入夜忽起南风,狄家船上的老船工看桅杆顶上的凤凰旗头朝北方,觉得南风会刮数日,跟留守船上的管家商议可趁此风南归,禀与狄希陈知道,第二日一早就扯起帆,因是顺风,不过数日就到太仓。
狄家的大管家来富接着,先将信札送去狄家九老爷处。
狄九照着侄男侄女开的单子四处买办货物,请教书先生,聘教头。
来富就去买粮食、菜蔬种子,置作坊家伙、挑工人。
因素姐提及粗白布、茶叶、磁器等物在琉球比钱好使,狄九又买了数千捆白布并两千斤茶叶,还有许多针头线脑之类女人用的物件捎与侄女。
狄九老爷的娘子曹氏看诸般货物都有,道:琉球那里无甚出产,为何五哥五嫂弃下大好的家业去那里居住?狄九笑道:琉球才好呢,小全哥说那里四季如春,还有温热的泉水可以泡澡,每日吹着海风钓鱼作耍,他们一家可是过的快活。
就剩咱们在这里每日替他们数银子了。
春妮,不如等孩子大些,咱们也搬去?曹氏大惊,为难道:俺上回坐船来扬州,吐的待死呢,叫俺坐船漂洋过海,俺不要活了。
纵使去,家里的房子田地怎么处?狄九晓得她放不下这些俗物,自己合她夫妇一体,又没有弃她独去的道理,叹口气道:你说不去就不去,横竖我只是个卖盐的小商人,将来相家有事也寻不到我身上。
倒是你娘家,休叫他们晓得五哥那个船队有咱们本钱。
捎他们去倒罢了,只怕发了财回来乱说。
相家去年因茶叶官司险些丢官,银子花的似淌水一般才把纱帽按住。
曹氏虽然不大满意相公把她娘家丢下,然受娘家人连累叫她家吃相家那样的亏却是不能。
她想了想道:那把俺们的明水的庄子与俺哥管罢。
小九摇头道:使不得,俺家庄子离五哥家庄子近,他家现在没有正经主人,全靠我们照应。
你有心照顾你哥嫂,把济南的小宅送他们罢了,就是他们自住,前边铺面租金也狠够过日。
他说得几句心思又转到琉球去了,笑道:兔子还有三个洞呢。
五哥在琉球俺们也有退路。
俺们在扬州住着也要安静些,休替狄家惹事。
前几日薛大哥使人捎信来,说薛三哥以后只长住松江。
以后咱们有事捎信都从那边走。
曹氏愣了一会,问道:那我娘家?狄九笑道:合我们还是照走,只是那几家必不会搭理了。
相家的小三儿过几日要来咱们家,你收拾处院子与他住。
曹氏晓得这是叫上回的官司吓怕了,所以几家明面上仿佛不再来往。
然她娘家被冷落心里却有些不舒服,只得闷闷的替相家的三公子准备住处,那相三公子却是等着要随船去南洋的。
过得几日狄九老爷跟来富一同到太仓打发船队出港。
谁知太仓附近的几个大岛叫海盗洗劫过,许多渔民拖家带口聚在港口,官差驱赶也不肯离去。
狄九甚是可怜他们,想到五哥提及人手不够,恰巧还有空船,就合来富说招些人送到琉球去。
那些渔民也有誓死不肯离乡的,也有不敢去的,最后只有数十家肯去。
来富又借来两只大船安置。
却是他家运气,有十几个老船工来氢,都会逆风行船之法。
来富如获至宝,俱都重金聘下。
就安排船队再向琉球去。
这一回不过一个月功夫,狄家船队就打了一个来回。
狄希陈要趁着今当对相家甚有恩宠多走一两趟南洋,信中命来富多造大船。
来富又购货物,挑船工。
且不提来富等管家如何经营,狄家船队如何下南洋。
只说船队到了那霸,别的都好说,只得这几十户渔民甚叫狄家为难。
虽然建屋要人手,然房舍总有建好的时候。
狄家如今不过一千来亩地,管家耕种足够,却是用不上这些人。
狄希陈跟妻子儿女们商议。
却是紫萱的脑子转的最快,她道:俺们十数日就将琉球的干货都收了来,上回只好空船回去。
俺家又有木匠,造些儿渔船租把这些人打渔?这个法子倒比叫渔民们种地强。
小全哥举一反三,笑道:渔船不妨多造。
我瞧着土人们使小舢板不过在近海打渔,收获也不多,咱们的渔船低低的取些租却是两便。
狄希陈将几家来信再三看过,方道:这样也使得。
把那边靠海的地方再买一块下来,给渔民居住,再造个船坞,想来也不算难。
小全哥跟明柏凑在一处写写画画,都笑道:咱们家近海礁石虽然多,然有处渔船可以出入,就买那块地方。
他们父子三人就去查看建船坞处。
素姐和紫萱趁着他们不在家,将帐本细细翻过。
此来除去粮食并种子之外,还有大半船铁制农具、四五只小狗,各色果树苗并几头小驴小马。
能当钱使的白布绸缎合茶叶也不少。
就是妇人家使的剪子菜刀,狄九都置了有数百把,针足有数千枚,各色丝线有五六箱。
紫萱一边看一边笑道:九叔什么都想到了,俺们开个铺子都够。
素姐笑道:如今八字楼已经建好,这些东西还当分门别类收到仓库呢,带来的人也要安置,转眼又是夏收。
还有两位教书先生闲,咱们许了人家学堂,也当办起来。
事情可不少。
狄希陈回来正好听见,笑道:港口铺子可以暂歇。
紫萱跳起来摆手,忙忙的倒了碗茶送到爹爹手边,软语央求道:留着罢,俺们夏粮收上来,就能酿酒呢,琉球的酒醋都不好,咱们自己造些,多了的卖了,与管家们买双袜子也好嘛。
狄希陈笑道:你要做什么都使得,休像上回那样还要哥哥们助你。
紫萱连连点头应道:俺自己来,爹爹昨日不是夸俺酿的秋露白好吃?一直对明柏使眼色叫他帮腔明柏因小全哥没说话,他也不肯开口。
小全哥笑道:俺们家的学堂,又不好收乡亲们的银子,既然寻了两个先生来,不如就交给紫萱管,叫明柏哥得空助她,可使得?狄希陈知道儿子是替明柏创造机会跟女儿相处,也笑道:也使得,只是家学呢?明柏摸头笑道:家学俺们还照旧例,每日早晨轮值带学生们跑圈背书。
义学的算术小全哥去教罢,每隔两日教半日。
狄希陈皱眉道:既然开了口,又把人家都招揽来,你就当周全到底。
他转过头问素姐:书本文具等物可够使?素姐正翻帐本,接口笑道:若是咱们家里人使用却是够了,义学的学生么,俺们不收束修,难不成纸笔也要俺们送?狄希陈并两个儿子都笑了。
明柏道:初学就使纸笔却是可惜,一人与他一个沙盘,再与一根竹筷,头一年哪里用得上这些东西,倒是书本不能少。
素姐笑道:琉球又没有科举,胡先生从前编了数册识字、算术给家学的孩子们用的,俺们多抄几份罢了。
这些你都交给紫萱罢。
最要紧的是这些拖家带口的渔民们。
狄希陈笑道:男的搭手建房,把咱们的管家换些下来,女人们煮饭做活,许他们人手够了还叫他们打渔。
这群人到了海上将是狄家的耳目,素姐心里盘算一会,微笑道:这群人的待遇只需比雇来的人稍好些,也好叫人家有个盼头。
因为八字楼已建好,狄家先把仓库腾出来,又把管家们移了些到楼上居住。
空出数十间外圈的木屋与渔民们住,里边十岁以下的男女孩童也有十数人,就不与他们安排活计,都叫上学。
狄家赶着建了四间木屋,两小间与两位先生居住,两大间一间做家学,一间做义学。
听得狄家从中国请来先生,狄家义学又是不要束修的,差不到新搬到附近居住的中国人家都把孩子送来,过了四五日义学就有二十来个人,比家学五六十人少的多。
自此狄家每日书声朗朗,学生们的父兄无事常来瞧瞧,狄家也常留他们吃茶吃点心闲话。
时日一长,人晓得这家父子三人都是秀才,都改口称狄希陈为狄老先生,喊小全哥小先生、明柏严先生。
传得首里几家闽人都把儿子送来。
狄家也收了。
是以狄家在闽人中名声甚好。
他家又有船队从中国运来许多家当,都落在众人眼里。
显见得海上生意尽可做得。
崔家、李家、吉永家都放下心来,几家的船队先后出港,各家都赶着在九十月台风来之前盖好房,一时岛上相安无事。
陈老蛟也不晓得在哪里捆了个先生在家教陈绯并兄弟们的儿女读书。
人都赞狄小先生学问甚好,他就动了合狄家结亲的心思。
这一日吉永夫人使人来说媒,想替她儿子聘陈绯为媳,陈老蛟故意作难道:我家只得这一个女儿,要招个女婿顶立门户的,夫人可舍得令郎做上门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