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姐南姝是官宦人家的小姐,自是上过几日学,对狄小姐教家中仆婢读书识字颇不以为然。
三位小姐里论学问却是李家小姐稍好。
李家正经是大明朝松江人氏,数十年来专做高丽、倭国两国生意的,合崔家最厚。
崔家因为走私在高丽惹了是非,李家受牵连不得不同避琉球。
李小姐芳名晚晴,人都唤她晴姑娘。
松江人看女儿甚重,晴姑娘合男儿一般读书识字,自问写算无一不精。
她心说那位狄小姐一见面就合人打架,必然是第二个陈小姐,这样的人居然在家教仆僮读书识字,可是稀罕事。
就是陈小姐不来唤她,她也要去瞧的。
这一日三位小姐约齐了到狄家寻狄小姐。
素姐跟狄希陈正算帐,听说小姐们来寻紫萱,相对笑了一笑,叫管家出去回:大小姐带着小学生们到海边去了,几位小姐可去那边寻她。
待房里只剩下他两口子,狄希陈就弃了笔走到素姐身后,搂着妻子的肩笑道:紫萱跟她的表姐妹们都说不上话来,没想到在琉球居然能交上朋友。
素姐取一纸素笺,写上崔、李、陈、吉永几个字。
先在崔和吉永上打叉,指着这两家笑道:崔家人么,不必说。
那吉永家倒有些意思,打发他家女儿开店做生意。
李家听说是松江的生意人,生意人的女儿想必合紫萱能说得来。
那位陈小姐我却不喜她。
素姐一脸认真替女儿择朋友,狄希陈摇头道:素素,孩子大了,交什么样的朋友,由她。
会不会吃亏,也由她,若是事事都要我们做爹娘的操心,她一辈子都不会长大。
你说的自有理,然做娘的办不到。
素姐把纸揉成一团,道:还好这不是公元两千零几年,没有那么多诱惑,我都不敢想像小男生来约她去唱K、逛街。
提到曾经拥有的现代生活,狄希陈跟素姐不约而同沉默。
虽然他们得到在现代得不到的金钱和地位,可是明朝的生活毕竟比不上几百年后的现代自由。
想到此,狄希陈把叹息深深的埋进心里,说笑话道:不知道有多少人穿来呢,说不定谁穿过来会把明朝建设成新中国呢。
素姐对着狄希陈微微一笑,道:你要不要试试?咱们是不是把帐再算算?狄希陈又捧起算盘,屋子里重又响起他们核算家用的算盘声。
***狄家附近的海边,海风轻柔,轻轻吹动椰林。
阳光洒在沙滩上,也洒在每人个身上。
紫萱和明柏带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在沙滩上堆沙做耍。
小孩子们用沙堆小狗、小猪、海螺等物。
明柏一动不动坐在沙地上,紫萱在他身前堆了一座小沙丘,手执一块竹片,正照着明柏的样子塑人像耍。
明柏本就生得俊美,又学土人穿着大脚裤和白布小褂,露着乌黑结实膀子,一双又清又亮的眼睛牢牢盯着紫萱,极是深情。
紫萱嘴角噙着笑,低头忙碌,模样甚是娴淑文静。
他二人相对,衬着海浪朝阳,恰似一副画,晴姑娘只恨手边无笔墨,直想在空白处提上戏沙图三个大字,再做一首诗赞赞。
崔小姐何曾见过明柏这般美貌洒脱的男人。
她站在下风处,只觉得海风从那人身边刮过来都是香的。
晴姑娘也有些心跳,心里默念非礼勿视,转过脸只看紫萱。
唯有陈绯从小儿见惯衣裳不整的男人,浑不把这个俊小伙放在眼里。
她大大咧咧去拍紫萱的肩膀,道:哎,听说你当教书先生呢?紫萱正全神贯注在雕明柏的脖子,叫陈小姐唬了一跳,那竹片在沙丘上划了一道,沙子做的明柏就失了一条胳膊。
她皱着眉正想发作,想到母亲那日的教训,转而微笑道:原来是陈家姐姐,难道陈家要送仆僮来我家的家学上学么?陈绯叫紫萱的笑脸扎了一下,她自是不想被紫萱比下去,极是不自然的挤出笑来,道:我家是想替几个小子请先生。
她顿了一顿,却看见崔小姐眼睛直直的看男人,这女子怎么这般看男人?窘得她后面的话都说不出。
紫萱也觉察到崔小姐的异样。
明柏哥生的甚好,家里的大小丫头们也颇有几个喜欢偷看明柏哥,那模样合李小姐差不多,她却是见得多了。
崔小姐这样虽是头一回见,她也没放在心上。
崔小姐火辣辣的眼光狠叫明柏难为情,他从地下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沙粒,把紫萱拨到身后,冷冷地道:陈小姐,我们狄家的家学不收外边的闲杂人等。
陈小姐若无别的事,带着两位朋友请回罢,休要误了我们的功课。
他大声招呼孩子们回家,就拉着紫萱的手走了。
晴姑娘看着明柏的背影消失在椰林中,心中感慨:不曾想在琉球也能遇到这样俊美的男子,看他那样,却是对狄小姐有意。
一转身看到崔南姝还呆在那里,不由替自家几个为她迷的兄弟叹息,若是换了自己,只怕也是要挑这位美少年的。
陈绯咬着嘴唇,一边踢沙堆一边轻声咒骂:可恨,爹爹说不许我打架,不然必打得你讨饶。
晴姑娘看这两人一个疯一个呆,却是不好再到狄家去,只得拉她们回家。
傍晚她提着一只食盒独自到狄家见紫萱。
紫萱同哥哥们正在她卧房里算船队要装哪些东西回太仓,使女就把晴姑娘领进来,明柏跟小全哥都来不及回避,紫萱看晴姑娘打扮晓得她是中国人,对她很是客气,万福道:姐姐也是从中土来的?晴姑娘双手交叉在腰间,也万福道:奴是松江人,敢问姐姐是哪里人?奴是济南人。
紫萱若是妆起来,差不多的大家小姐也不如她像闺秀,亲捧着茶壶与晴姑娘倒茶,又叫上彩云上点心,极是文静秀气。
小全哥跟明柏看紫萱翘着,兰花指都好似被雷打过,张着嘴好半日合不拢。
她两个说年成的好坏,说苏绣不如粤绣华丽,又说到南京的鸭血粉丝,两个提起中国的事情越说越亲热,不多时就执着手称姐道妹起来。
明柏因那位晴姑娘时不时就把眼波就转到他身上,拉小全哥道:咱们出去转转。
小全哥巴不得一声儿,跟着明柏蹿出去,两个出了门还掉头看看屋里,那两位小姐手拉着手儿,正文绉绉吃茶说话呢。
小全哥先笑起来,道:紫萱这样子真是叫人受不了。
明柏拍胸道:爹娘常说叫紫萱安静些儿,我瞧着她这样子怎么看着难受呢。
两个大笑,勾肩搭背巡视田地去了。
狄家带来的各样种子不少,已整理出来五六百亩田地,都种上了玉米、番薯、花生、辣椒、黄豆、土豆、荞麦等耐旱的庄稼。
全是狄希陈亲自带着管家们精耕细作,长势甚好。
明柏跟小全哥得闲都喜欢出来走走瞧瞧。
却说他们打了个转回去,正好看见紫萱送晴姑娘出门,姐姐妹妹执手送别,在门口依依不舍说了许久的话。
小全哥抱着胳膊倚在墙角,笑道:咱们等会过去。
一转眼紫萱已是迈着大步寻过来,笑道:这位晴姑娘甚是有趣。
明柏因她回复爽朗,放宽心笑道:你又套人家话。
紫萱做一个鬼脸道:哪有,分明是她爱说。
不叫我问,她自己什么都说了。
快走,我说给你们听。
原来那崔家只搬过来一半,他家几个儿子媳妇还在高丽,要等琉球屋舍筑好才好尽数搬来。
因他家在高丽甚有权势,总想着搬回去,所以他家图省事建的都是木屋,已是差不多完工。
吉永家只得几十口人,却圈了石山上最大的一块好地,空着大好的地方做花园。
陈家人口却多,有的人家要建石屋,有的人家要建木屋。
李家不好跟他们挤,就在明人聚居的山上买了块地,跟明人们大家伙相互助忙,造房也不慢。
紫萱一一说明,明柏就笑道:这是叫咱们看在同是中国人的面上助他们呢,所以使这位李小姐来探路。
小全哥也看穿,笑道:确是如此,紫萱,你说了什么?紫萱笑道:许她中国人的子弟都可来家学上学,我狄家不取分文,然狄家每月都有三次小考,连考三次不过者请回,如何?明柏忙道:这样使得,她应了?应了,紫萱笑眯眯道:我妆做无意说漏嘴,说我家在山东有书院有家学,她怎么会不应,那几家听说有合请一位先生,束修还不少,然先生得了厚资整日只想回福建老家。
咱们家的学堂却是不要钱的……小全哥笑道:他们不能合咱家人同在一处,还当另择间屋子做学堂。
俺去瞧瞧砖瓦木料够不够,叫他们先建学堂去。
紫萱笑嘻嘻道:爹娘正在算要捎哪些东西给九叔,又要九叔带哪些东西来,明柏哥,咱们去寻爹娘说说,要捎几位肯在琉球长住的先生来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