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帘风月 > 第三十八章 茶会ˇ

第三十八章 茶会ˇ

2025-03-30 08:22:13

不多时,天子离了芳菲殿,回显仁宫更换衮衣、冕冠,即前往外城的宣政殿主持封印大典。

何为封印?顾名思义,就是将印章封存起来,表示不办公、不处理政事的意思。

每年腊月二十四,朝廷按例布告天下,各级衙署封印,官员休假至正月初十。

这便是一年一度的公休。

午时许,皇甫擎携群臣于宣政殿内,焚香行礼,洗拭宝印,加以封存。

自此,天子将有十几日空暇,不必御门听政。

封印大典后,皇甫擎在太极殿设午宴,邀请臣下欢聚畅饮,以酬谢一岁辛劳。

凡在大都任职,官居七品以上者,皆在受邀之列。

霍无忌,房驸马,房子陵等俱在座。

期间,君臣尽欢,觥筹交错,管弦嗷嘈,场面甚是热烈。

独霍青当值,率御林军负责皇城宿卫,不敢擅离。

稍后天子亲至皇城各处,慰问值守,嘉许勉励,财帛赏赐,不在话下。

前台已表,毋庸赘述。

现单讲后宫之事。

皇甫擎走后,佳人用了午饭,歇了一觉,便欲往栖凤宫独孤皇后处问安。

恰此时栖凤宫来人拜上请柬,说是皇后于御花园沁芳阁设茶会,鹄盼各宫娘娘莅临,品茗絮谈。

一来为联络情谊,二来也好腾出地方,由宫殿监派出内侍,领员役至各处,掸尘清扫,疏浚沟渠。

简宁性喜热闹,虽厌恶后宫诸嫔为人,但念在独孤柳的面上,遂带同绿珠、阿奴二人欣然前往。

出西内苑向北,约莫一盏茶的功夫,便到了御花园。

入口是一座石牌楼,飞檐斗拱,富丽巍峨,上刻涵虚二字,意为天高水阔。

简宁下了彤辇,穿过牌楼,眼界顿时开朗。

御花园的中央乃一大片水泽,名曰翠光湖。

现下正封冻着。

今日天气极好,日光照在冰面上,银灿灿的,晃得人几乎睁不开眼。

园中景物皆围绕翠光湖而建,重廊复殿,层出不穷。

梅林、竹海、柳堤、桃蹊,一年四季,各有巧妙。

每处以石径、回廊、拱桥,宛转相连,随势而就,极天人之巧,犹如仙境。

沁芳阁位于御花园东隅,建在一片梅树林中。

简宁与绿珠、阿奴一路经石径,度拱桥,转出假山,便看见梅林深处,三间清厦,黛瓦粉墙,清雅朴素,透出一股子江南气韵。

且正值林中红梅盛开,丹霞一片,屋围花,花绕屋,层层叠叠,林屋不分,不数人在罗浮梦中。

绿珠不由道:这沁芳阁不过黑白两色砖瓦砌成。

谁知配上时令的红梅,竟觉华美到了十分。

简宁道:可不是嘛。

正应了‘淡极始知花更艳’一句。

绿珠与阿奴听后,连连点头。

三人行至屋前,早有侍女入内禀报。

打起帘笼,进到外间厅堂,独孤皇后已立在木雕大漆屏前迎接。

臣妾见过皇后。

佳人恭身纳了个福。

独孤柳上前扶定,微笑道:妹妹可来了,正等你呢。

她华服盛髻,娟秀大方,态度可亲可敬。

简宁回以笑容,二人当即携手往正屋里去了。

绿珠、阿奴则到一侧的跨屋歇息。

各宫跟来的侍女全都在此,暖炕上坐了溜溜一排。

绿珠许给房子陵一事,虽未正式向皇后禀明,但私底下已然传遍。

众侍女不免围住她问长问短,嬉笑打趣。

绿珠被说得满脸通红,心下既欢喜又得意。

进了正屋,但见纸窗木榻,一应布置绝无半点浮华。

简宁由衷道:果然是吃茶的好地方。

人道:品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上十年的尘梦。

才说完,徐昭仪迎上来道:公主真是好口才。

不过吃个茶嘛,倒被你说出一番道理来了。

与二三人共饮。

我们这儿人多,只怕会坏了你的雅兴哟。

这徐昭仪家里也是世袭功臣,人长得恬美丰腴,从前数她在天子跟前最得宠。

如今已一个月未沾得半点雨露,又是娇纵的小姐脾气,便时不时在佳人面前冒出些酸言辣语。

简宁回道:我只会动动嘴皮子,说些不着边际的话。

皇后娘娘烹茶的手艺一流。

今日是她诚意相邀,你我还是乖乖等着品茶吧。

徐昭仪一时语塞,牵动嘴角笑了笑。

独孤柳道:好了。

大家坐下来慢慢聊。

说完,领她二人入了席。

席上,独孤皇后正中而坐,简宁居上首,徐昭仪与韦妃分坐左右肩下,其余的刘妃、赵妃、张婕妤、李充容、薛嫔、王美人等一一陪坐下方。

单看座次,便能窥出各宫地位的高下,并不单以封号论。

只见众美人环肥燕瘦,衣饰光鲜,或妩媚妖艳,或端丽素雅,当真汇聚了这天底下的钟灵秀气。

寒暄之际,东宫侍女将预备好的茶果依次摆上。

糯米糖藕、两面黄、豆沙酥饼、豆腐丝,俱是地道的江南特色。

原来独孤柳祖籍扬州,今日茶会作东,她便令栖凤宫内的小厨房弄了家乡风味的点心以馈众人。

简宁一见下,亦感亲切。

那边独孤柳已专心地烹起茶来。

先将茶饼放到小碳炉上烤炙,再以茶碾将烤过的茶饼放入木碗内碾成粉末,用筛子筛成细末,最后将这茶末放到盛满沸水的紫砂壶里,放到碳炉上去烧。

待反复煮沸三次,壶中腾波鼓浪,势若奔涛溅沫时,才将茶水倒入小盅内供众人品尝。

众人喝过,连声赞好,一面吃着点心,一面话多起来。

先是说起过年请哪个戏班子来宫里唱戏。

只听徐昭仪道:自然是请京里的锦华班。

那里的小生,有个叫段玉楼的,扮相俊,嗓子又好。

旦角虽差些,也还能将就。

往年都是他们班进宫献戏,今年不必说,也一定是锦华班。

刘妃道:你爱看那俊俏的段玉楼,我却喜欢美貌的小旦。

可惜那些个旦角身段还行,长得却是蠢头笨脑。

到底男子,生得粗鄙。

哪里是才子佳人,分明是粗使丫鬟冒充小姐,勾搭了好人家的公子。

怪可惜了的!众人纷纷掩袖而笑。

独孤柳道:我和太后商量了,还请锦华班。

小旦却不怕,家弟已请了现今江南顶有名的旦角来京,说是貌如美女,锦心绣口。

到时与那小生一配,便真真天造地设了。

众人期待,遂问安逸侯几时抵京。

独孤柳道:寄了信来,这两日就要到的。

说起这安逸侯,名唤独孤枫,正是皇后独孤柳的同胞兄弟。

三年前老侯爷去世便袭了爵,今年才满十七岁。

小小年纪,未行冠礼,竟将个偌大的家业掌管得井井有条,着实不易。

简宁因初来不久,人事不明,只托腮不语。

独孤柳有心,便问:公主爱听哪几出戏?我记下了,回头写个名目让他们演来。

简宁略懂《西厢》、《牡丹亭》之类,又从书上读过些元曲,在这里却全然派不上用场,只好据实道:戏我不大懂。

大家爱看什么戏,我跟着凑凑热闹就好。

独孤柳忙道:妹妹不必客气,想看什么尽管说。

头一回在这儿过年,千万别拘谨了。

简宁直摆手。

不是拘谨,确实不大懂。

还是请皇后及各位娘娘做主吧。

这时,韦妃道:南昭那里不唱戏的,公主怎会晓得?听说南蛮的土人过年节时,都爱围着火堆赤脚歌舞。

公主,是也不是?这韦妃出身蜀中豪门,入宫甚早,已身居长门多年。

反正不得宠了,过过嘴瘾也好。

简宁想着其处境,便忍了,笑道:好看得很呢。

你想看,我改日找人演习一番,准保你大开眼界。

众人没了戏看,陪着笑了一通。

徐昭仪遂点了《双红记》、《瑶台》、《讨钗》等戏。

喝过第二道茶,众人东谈西讲,话题不觉间扯到了明年的采选上。

凡入金鹏后宫者,大致分为两种。

一是礼聘入宫。

独孤皇后、韦妃、刘妃、徐昭仪,皆属此类。

她们出身显贵,要么是宗室贵戚,要么是门阀之后,为皇室格外礼聘。

一入宫,就被册封为后妃。

云姬与皇甫擎的婚事乃两国联姻,严格算来,亦当属礼聘之列。

二是采选入宫。

每隔三年,朝廷会下令普选天下良家女子充入后宫。

按其品貌,或为妃嫔,或为侍女,全凭个人造化。

赵妃、薛嫔、王美人等,便是由普通的侍女一路晋升上来。

明年是皇甫擎登基的第十个年头,又恰逢采选之年。

从来旧爱难敌新欢,更何况是万乘之尊。

新人一到,天子对于旧人的宠爱便会愈加衰竭。

众人谈及,难免颓丧。

简宁感同身受,不禁担心起自己将来的处境。

不晓得多久以后,我也会变成一名怨妇?成日的长嘘短叹,冲着新人言辞刻薄。

等一个微乎其微的希望,希望皇甫擎再看上自己一眼。

想着想着,她脑海中闪过一句顺口溜,便咧嘴笑了起来。

徐昭仪眼尖,察觉了,便挑衅道:公主因何发笑?你天人之姿,又是一国公主,皇上总离不了你的。

我们没人疼,你好歹体谅体谅。

要笑,等回了宫再笑也不迟嘛。

这话一出,众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佳人。

独孤柳地位超然,见此情形,正欲解围。

不料张婕妤抢先道:徐昭仪的嘴就是不饶人。

皇后娘娘还在这儿呢。

少说两句罢。

公主待人极好的。

笑笑有何不可?难道还哭不成?薛嫔附和道:正是。

好端端的说这个,平白弄得不开心。

何必呢?徐昭仪为人心高气傲,除了皇后,谁都不放在眼里。

张婕妤与薛嫔等人平日里没少受她的奚落。

趁此机会,驳上两句,既出了口心中恶气,又有些讨好新贵之意。

果然,徐昭仪的脸色难看起来。

独孤柳忙打腹稿,踌躇着该如何打破僵局。

简宁微窘之下,却不紧不慢道:徐昭仪说的没错。

只是我方才想起一句话来,觉得好笑便笑了。

也难怪她着恼。

张婕妤与薛嫔齐声问:什么话?简宁道:也没什么。

不过就是一句‘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了沙滩上。

’想来过不了多久,我便和大家一样,阁在沙滩上,无人舟自横了。

佳人将那一句顺口溜说得字字顿挫。

众人回味了一遍,纷纷捧腹不已。

徐昭仪笑得最厉害,心里对于佳人的嫉恨,也在不经意中减去了几分。

作者有话要说:1.关于那套喝茶的理论出自周作人的文章《喝茶》。

2.阁在沙滩上,无人舟自横。

一句出自元.宋无的《鲸背吟?揍沙》。

原句为:如今阁在沙滩上,野渡无人舟自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