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月的夕阳落得更迟。
长长的余辉掩映下,函谷关显得更加高大雄伟。
正当函谷关的守门吏卒推动那两扇厚厚的青铜大门时,一支长长的送葬队在吹吹打打的哀乐声中来到关前。
守关吏卒恼火地叫骂道:奶奶的,早不出关晚不出关,老子正要闭关你们偏要出关!另一个吏卒叫道:先把棺材放下,逐个检查一下有没有行迹可疑的人。
为首一人忙上前哀求说:官爷,快放我们过关吧,我们就是这附近王村的,常来常往,哪有什么可疑人,今天不是为了殡葬谁敢来麻烦各位官爷。
不行,必须逐个检查,近日接到廷尉大牢的通报,说有一名逃犯要过关,让我等严加盘查,不能放过一个可疑之人,快令他们脱去孝服,逐次站好等待检查!终于检查完毕。
官爷,太阳就要落山了,快让我们过关吧?为首吏卒看看棺材,向前走近一步,一股刺鼻的腐臭味扑面而来,他急忙捂住鼻子后退几步。
刚要说放行,一个小门门卒从旁边悄悄提醒说:李大人再三叮嘱,凡是可以藏人的地方都不能放过,这棺材——为首的吏卒喝道:你去让他们把棺材打开,仔细检查一下,看看里面装的是尸还是人?门卒迟疑片刻,喊道:快打开棺材,老子要检查一下!刚才那位领葬的人一惊,急忙上前说道:官爷,咱们这地方的规矩你也不是不懂,下地的棺材是不允许打开的,求官爷高抬贵手,不要再惊动死者了。
领葬人说着,取出一些碎银递了上去:这点小意思给几位官爷买斛酒吃吧?门卒看看为首的吏卒,吏卒接过银子拈了拈,把手一挥:快走吧,下不为例!领葬的人长吁了一口气。
送葬队伍终于通过函谷关。
天完全暗了下来。
棺材被抬进一座深宅大院,领葬的人打发走众人,悄悄移开棺盖,轻声唤道:太子爷,快出来吧!太子丹从棺材里一跃而出,扑通跪在地上倒头就拜:皇甫兄的救命之恩丹永世不忘,我回到燕国后一定派人前来向皇甫兄致谢。
皇甫仁把太子丹带到另一间房内,取出一个小包裹说:太子爷快上路吧,此地离函谷关不远,不宜久留,我救太子爷并不是为了图报,太子爷平安回到蓟城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太子丹匆匆换好衣服,再次流泪拜谢说:皇甫兄对我恩重如再生父母,大恩不说谢字,小弟就此拜别了。
太子丹抓起包袱,洒泪而别。
离开函谷关各地虽然追查得松一些,但仍然没有脱离秦国疆土,太子丹仍然不敢大意,几乎天天是夜行晓宿,尽量避开繁闹的集镇拣偏远的地方行走。
一个多月后,太子丹终于来到赵国的最北端代郡,离开代郡就到了燕国,此时,太子丹的心稍稍安定一些。
太子丹第一次质押秦国时,恰逢公子嘉也以太子的身份在秦国做人质,二人同住在广成传舍,虽然因为两国征战不休二人关系不睦,但由于都是人质的身份,也许是同病相怜吧,二人也经常往来。
太子丹知道公子嘉也是血性之人,从来不愿向秦国低头服输,质押秦国时也暗中谋划削弱强秦,正是因为这一点二人才有共同的话题。
如今,公子嘉因为废去太子之位,只好回到封地代郡,太子丹估计公子嘉抗秦之心一定不会因为地位改变而改变,他决定冒险拜见公子嘉。
代郡公子嘉府第。
公子嘉正和樊於期谈论李牧两次大胜秦军的事,忽然闻报有一位故人求见,十分诧异,出门相迎。
公子嘉一见太子丹,大吃一惊,只见太子丹衣衫破烂不堪,面容憔悴,人也晒得又黑又瘦,不是太子丹自报姓名公子嘉真认不出。
公子嘉惊问道:天下盛传丹兄在秦国馆舍被歹人所害,为何突然来此,弄得如此狼狈?太子丹悲愤地说:一言难尽,到府内再慢慢说吧。
来到府内,公子嘉命人带太子丹沐浴更衣,并在客厅里设下酒宴为太子丹压惊洗尘,二人边吃边聊,太子丹这才把逃离秦国的经过告诉公子嘉。
当太子丹再次质于秦国时,太子丹感到秦王政对他的态度明显不如第一次,傲慢、冷漠不说,有时讲话像老虎戏弄猫一样让他承受不了。
太子丹因为有第一次被扣押的教训,担心秦王政再扣留他不让他回国,曾在一次酒宴上询问嬴政何时允许他回国,谁知嬴政竟嘿嘿冷笑两声,说天雨粟、马生角、乌头白、日西出时才允许人回国。
对秦王政如此蛮横和霸道的回答太子丹又惊又怒,有一种说不出的屈辱和绝望,他只能把屈辱深埋心底,从而埋下一颗复仇的种子,他暗暗发誓一定要逃出秦国,回到故国,整顿兵马,联合其他国家前来复仇。
太子丹暗中为自己的潜逃作准备,他买通了吕不韦原来的门客,找到一个与自己相貌身材接近的人,趁广成传舍对他监视稍稍放松时,杀死监视自己的人,制造一个抢劫杀人的假现场,想以此蒙蔽秦王政,乘机逃出咸阳。
后来,又在吕不韦门客的帮助下找到了函谷关附近的江湖侠士皇甫仁,冒充殡葬队伍把太子丹送出关外。
太子丹讲述自己出逃的经过,悲愤地说:我与秦王政不共戴天,此番回到燕国,一定劝说父王操练兵马,联合东方各国合纵抗秦。
这次到秦国我是认清了嬴政的野心,不灭六国他是决不善甘罢休的!我燕丹纵然是一只鸡蛋,宁可冒着粉身碎骨的危险也要同嬴政这块石头碰一碰,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公子嘉被太子丹的豪气感染了,高兴地说:丹兄有如此大志,兄弟为六国百姓敬你一杯,只要丹兄出兵讨伐强秦,我赵嘉虽然只有代郡一地兵马,也全部倾巢为丹兄助战!公子嘉忽然想起了什么,放下酒斛说:丹兄不是准备回燕操练兵马吗?我向丹兄推荐一位领兵之人,此人也许能够帮助丹兄完成夙愿。
太子丹一见来人也吃了一惊:这不是秦国名将桓齿奇将军吗?桓齿奇上前施礼说:桓齿奇在长安君举事失败后就不复存在,现在苟活下来发誓为长安君复仇的是樊於期。
太子丹会意,忙站起身还礼道:樊将军不忘故人,敢以弱打强,孤身一个仍不忘复仇,不愧为重义重气之人,来,我敬樊将军一杯酒。
樊於期也不客气,接过酒喝了个精光,放下酒斛说:太子爷怎说我樊於期是孤身一个向嬴政忤子复仇呢,公子与太子二位,还有数以万计的六国将士不都在磨拳擦掌准备同嬴政大军决一死战吗?太子丹笑道:樊将军说得好,我三人背后站着的是六国百姓。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不可一世的秦王政一定会拜倒在我等脚下!公子嘉举起杯:来,为了将来的胜利,让我等三人共同干一杯!太子丹放下酒杯问道:弊人想请樊将军去燕国操练兵马共图伐秦大计,不知将军可否屈驾赴燕?樊於期马上朗声答道:只要太子爷敢不畏强秦淫威收留在下,樊某愿为太子爷效犬马之劳,虽死无憾!太子丹与樊於期告别公子嘉回到燕国。
踏进东宫府邸的刹那,太子丹有一种两世为人之感。
当他来到正堂见殿堂内白幔高挂、大幡飘飘,大吃一惊,又见妻妾宫女孝服在身,走近一看,灵堂上供奉着自己的牌位,太子丹忽然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扑通跪倒在灵堂前抱着自己的灵位放声痛哭。
妻妾儿女一听太子丹突然归来,又惊又喜,全家人又抱在一起失声大哭,太子丹劝住众人,边流泪边把自己逃回来的经过向众人讲述一遍,妻儿子女一听太子丹吃了那么多的苦,受了那么多的罪,无不咬牙切齿,把嬴政大骂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