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秦始皇 > 第一章 天诞龙儿第10节 长乐宫(2)

第一章 天诞龙儿第10节 长乐宫(2)

2025-03-30 08:13:50

华阳夫人冲吕不韦稍稍点点头,算是打个招呼。

吕不韦躬身说道:异人公子十分思念夫人,并知道夫人酷爱琴,多方派人寻找,不惜耗费重金购得稀世珍琴一把,本想亲自送至咸阳以表寸心,无耐赵国防范甚严,无法脱身,不得已才让属下送来,并让在下给夫人请安。

有劳吕先生了。

华阳夫人轻声说道,不知异人近况可好,可否让我为他做些什么,有话只管说来,我一定勉力而为。

谢夫人厚爱异人公子,公子因秦赵两国关系紧张处境十分窘迫,但公子非常人能够比拟,由于公子的威名享誉诸侯之间,赵国虽有心为难公子却不敢有所妄为。

请夫人放心,公子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逢凶化吉安全回到秦国的,至于何时能够回来孝敬安国君与夫人,还请夫人从中说情,望异人公子能早日结束质押生涯回归故里。

华阳夫人点点头,我一定向安国君请求,让异人早日回来,请你回去转告公子,万万不可心急,这么多年都忍耐过来了,再多呆几年也没什么,一旦秦赵关系松动,立即将他诏回国。

在下代公子先谢过夫人,我一定转告。

吕不韦见华阳夫人迟迟不提认异人为继子的事,不免有些担心,便试探说:夫人如此关心异人公子,胜过生母。

公子时常向我提及夫人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每次提及当年离开咸阳的事时,便拿出夫人当年送给他的夹衣,忆起夫人的大恩大德,登时泪如雨下,公子说他终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服侍在夫人膝下。

吕不韦见华阳夫人仍然沉默不语,继续说道:在公子的心目中,夫人不是生母胜似生母,每当佳节来临及夫人寿诞之日,公子都焚香祷告,面向西方遥拜,祈祝夫人万寿。

异人公子如此做从来都是默默进行的,更不许属下人传扬出去,我也是偶然去拜访时恰好遇到公子正在为夫人祈祷才知道事情原委。

本来我也不想把这事告诉夫人,因为异人公子曾再三叮嘱我不让我说出。

可是,我发现夫人并没有把公子当作自己儿子的心,这岂不辜负了异人公子一片诚孝之心吗?华阳夫人嘴角抽动一下,幽然说道:异人这孩子对我的孝心我怎能不知?这多日来我一直在琢磨这事,异人对我的孝心可嘉,但这孝心里也不能不包含着功利。

凭异人的名声可以约略知道他的才华,他决不是一个甘愿屈居人后随遇而安之人,这样,他甘愿做我的继子,就有借助我的威望和我受宠的地位帮他立为世子之心。

倘若我是宣太后那样性情的人,凡事必尽力争取,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我也就答应异人的请求,帮他实现自己的心愿。

可是,我虽有此高位,却是淡薄名利之人,从不介入权势之争,只怕会让异人失望。

吕不韦暗暗吃惊,华阳夫人看似不谙政治之人,也不像有什么心机,却一眼看穿吕不韦的心计怎能不令他吃惊。

吕不韦只好顺着华阳夫人的话进一步分析道:夫人言之有理,如果说异人公子对夫人的诚孝背后不夹杂丝毫功利也是撒谎,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即使异人公子有借助夫人的力量承袭王位之心也可以理解。

从夫人的角度分析,夫人也应该承认异人为继子,帮助他立为世子。

请吕先生说得明白一些。

华阳夫人淡淡地问道。

道理十分简单,就我所知,安国君的众多公子之中惟有子备受宠爱,极有可能被立为世子。

子对夫人的态度在下不说夫人自然十分清楚,倘若子将来承袭王位,太后之位只能是吴夫人所有,而夫人你将会怎样?不但夫人地位受损,只怕华阳氏在秦的地位将岌岌可危。

这时,阳泉君也插话说道:吕先生言之有理,姐姐,你就答应异人的请求把他认为继子吧。

依为弟看来,异人的贤仁远远胜过子十倍,只不过异人是因为母亲的原因不受安国君喜欢才被质于赵国,只要你把异人收为子嗣,情况将会大变,安国君定会改变对异人的看法。

凭姐姐在安国君心目中的位置,再加上我们华阳氏在朝中的势力和异人公子的才华,又有吕先生这样足智多谋之人鼎力相助,一定会使异人如愿以偿的。

阳泉君进一步怂恿说:子不是瞧不起姐姐和我华阳氏吗?我等就让他明白一下我们华阳氏的厉害。

华阳夫人这才说道:让我再慎重考虑一下。

阳泉君急了,姐姐,道理十分明白,你还考虑什么?答应异人公子的请求吧,这是一举两得的事,对你对他都有好处。

华阳夫人点点头,那好吧,请吕先生转告异人,他的情我领了,也请他在赵国好自为之,一旦有可能就把他召回国。

吕不韦听后大喜,他这次来秦的目的终于达到了,急忙俯首下地,致谢说:多谢夫人洞悉异人公子的苦心,不过,异人公子决不会令夫人失望的,他会比以前更加孝顺夫人!邯郸城内喧天的锣鼓把沉沉的暗夜敲得粉碎。

尽管天气十分寒冷,等待熬年夜的人仍冒着严寒走出家门,举着火把,敲着锣鼓走在街头庆贺新的一年的到来。

按照赵国风俗,在新年到来的晚上大人小孩都不睡觉,围坐在火盆旁听长者讲述本族掌故,大家边吃边谈,并把火烧得旺旺的,象征来年的兴旺发达日子红火,这叫熬年,熬的时间越长,表示人寿越高,明年的年头越好。

人们还把竹竿桐木截成一段一段的放在火盆中烧,发生劈里啪啦的声响,把年吓跑。

据说年是一种凶残狡猾的怪物,每年只在一年的年终来到人间,破坏人们辛勤劳动的果实,有时也把人吃掉,人们十分害怕年的到来,就把除夕之夜叫做过年,也就是过关口的意思。

人们偶然发现年这种怪物怕火烧爆竹筒的声音,因此,过年的时候就形成敲锣打鼓放鞭炮的习俗。

就在这喧天的锣鼓声与爆竹声的祝福气氛中,一所豪华的深宅大院里传出婴儿哇哇的啼哭声,哭声是那样低沉孱弱,被祝福新年的混响所淹没。

奶妈颠着小步跑到客厅,向正在焦急等待的异人报告说:公子大喜,夫人生个带把的。

夫人怎样?母子双双平安。

异人紧张的心一下子放松了,喜形于色地望着夜空大叫一声:我有儿子啦!异人一口气跑到内室,从赵姬怀中接过孩子,他十分失望,淡淡地说道:这么小一点,像只猫似的,能长成什么样。

语气中略带一丝不满。

公子根本没见过女人生孩子,孩子刚出生都这么小,小公子是不足月生的,能有这么大算是福气了。

奶妈顺口说道。

不足月?异人迷惑不解,几个月才算足月呢?奶妈白了他一眼,你们男人就是粗心,这类的事也问得出口!一般孩子都是十月怀胎,小公子才八个月就生了,当然算是不足月。

异人转过身盯着赵姬傻乎乎地问道:夫人,咱儿子是八个月吗?赵姬听了这话内心一阵恐慌,苍白的脸变得更加惨白,讷讷说道:可能是吧。

怎么可能是,就是八个月吗?你们新婚才八个月,小公子还能多了不成?你们年轻人真是经的事太少,这也不懂。

奶妈一边从异人手中接过孩子,一边继续唠叨着,常言说七活八不活,这孩子八个月出生居然活了,也算个大命人,长大后一定有出息。

赵姬怕奶妈说得太多引起异人的猜疑,急忙把话题岔开:公子给孩子起个名吧,明日有人问起也好有个答复。

夫人说得极是。

异人点点头,略一思忖说,这孩子赶在正月正日子时出生,又是生在赵国,为了将来回国记住这片出生之地,更主要地是记住我在这里的得失荣辱,就叫赵正吧。

异人抬头看看赵姬,夫人以为如何?孩子虽然生在赵国,但毕竟是大秦嬴氏子孙,希望他长大后能够有所作为,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政绩来,我觉得把‘正’字改为‘政’,似乎更合适,公子以为呢?异人很高兴,夫人说得有理,就给我们的儿子起名叫赵政吧。

异人走出内室,内心一阵顺畅,回到书房仍无丝毫倦意,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当父亲的感觉吧。

既然做了父亲就必须担当起父亲的责任,按照赵国的习俗,孩子要在出生十二天时吃喜面,一月时要吃满月宴。

而按照秦国的习俗,孩子生下三天就应该摆下冲喜酒宴。

按照哪里的习俗呢?异人觉得如今是堂而皇之的秦国公子,有钱有势,今非昔比,当然要把秦赵两地的风俗结合起来,三天的冲喜酒要吃,十二天的喜面不能错过,一月的满月喜宴更要摆得有排场。

当然,这一切必须委托吕不韦去操办,因此,天亮之后,首先派人把这喜讯报给吕不韦,让他也分享自己的快乐。

其次,是派使者到咸阳向安国君和华阳夫人报喜,华阳夫人答应认自己为继子,赵政理所当然是她的孙子,也让她老人家高兴高兴,让何人去咸阳,也要让吕不韦去安排,他最了解华阳夫人的脾气,由他安排一定能讨华阳夫人欢心。

是否顺便也把这喜讯告诉自己的生母夏夫人呢?异人有些惆怅,她老人家也够可怜的,自己是她惟一的儿子却母子不能相见。

虽然因为母亲的缘故自己被质留赵国,他也无法埋怨母亲,母亲何尝不想让他回国,无奈她尽了最大努力却不起任何作用。

多年来,母亲多次暗中派人把她省吃俭用攒下的东西捎给他,安慰他,让他等待,忍耐,他这样做了,可等待到什么时候,再忍耐多久。

自从遇到吕不韦后改变了他的命运,但吕不韦再三提醒他要投靠到华阳夫人脚下必须和生母断绝一切往来,只把她当作不存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