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秦始皇 > 第六章 初谙政务第81节 大王哥哥(3)

第六章 初谙政务第81节 大王哥哥(3)

2025-03-30 08:13:51

张唐听了甘罗的分析,心情稍稍平静一些,仍然略有顾虑地说:我秦国很少讲究信誉,丞相令蔡泽把燕太子骗来并非真心结盟,而是另有所图,也许想扣押燕太子要挟燕王,假如真是这样,我还有活命吗?即使真像张将军所说的这样,秦国要的是城邑,而不是燕太子的尸首。

燕王要的是活着的燕太子丹,而不要你张唐的尸首,他怎么会用你一个臣子的尸首换他亲生儿子的性命呢?燕王宁可割地也不会置儿子的性命不顾的。

最坏的打算是你被处死,我认为你也应该死在国外才值得!张将军,你以为呢?张唐无可奈何地点点头,就按照你说的做,请带我去见文信侯。

吕不韦仍在生张唐的闷气。

忽然听说甘罗带着张唐前来认罪,暗暗吃惊,对甘罗更多了一份复杂的感情。

张唐走上堂,向吕下韦下跪行大礼,赔罪说:卑将固执己见,仅考虑个人得失,置国家大计而不顾,险些酿成大错,幸亏听到甘罗劝说才迷途知返,特来请丞相恕罪,卑将愿奉命去燕国为相,请问丞相何时动身?吕不韦一听张唐愿意去燕国,并主动来认错,一肚子火气烟消云散,亲自扶起张唐说:人恒过,知错能改则不失为君子。

在赵国,廉颇与蔺相如之间曾有过一段将相和的佳话,廉颇负荆请罪的行为至今传为美谈。

张将军效法廉颇主动认错也令本丞相感动,你我本无私怨,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辅佐秦王度过难关早成大业。

既然张将军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甘愿赴燕,我一定竭力谋划,确保张将军安全通过赵境,也一定会让张将军平安从燕国返回,到那时,我将亲自斟酒为你庆功!吕不韦一面让张唐就座,一面继续说道:燕太子已经入秦多日,我们不尽快派入赴燕可能引起燕王猜疑,宜早不宜迟,请张将军回府准备一下,择定吉日便可动身。

张唐退出后,甘罗上前说道:丞相谋划的秦燕结盟仅仅为了破坏合纵之策,有利于秦国攻伐韩魏,这种做法只是用兵上的下策,上策是不费一兵一卒占领大片城邑,丞相为何上策不用而取下策呢?尽管吕不韦对甘罗能说服张唐去燕十分诧异,仔细一想,不过是陈述其中的厉害关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罢了。

现在听他出口狂言能不费一兵一卒为秦国取得许多土地,且说自己的策略为下策,显然有小瞧自己的心意,大为恼火,拍案斥道:你乳毛未干,胎毛未退,信口雌黄,简直狂妄至极,不要以为做成一件小事就沾沾自喜,把什么人都不放在眼里。

孤念你是个孩子,不与你斤斤计较,快退下去吧,以后说话要分清场合,懂得轻重,否则,严惩不赦!甘罗毫不在意,嘻嘻一笑,侯爷,常言说没有金钢钻不敢承揽瓷器活,丞相不问青红皂白就把我臭骂一顿,为何不听我把话说完,让我去试一试呢?吕不韦余怒未消,说:你且说与我听听。

秦燕结盟必然引起赵国恐慌,我劝说赵王向秦国割地,答应他秦国只要得到赵国五座城池的土地就与燕国断交,并鼓动赵王出兵攻燕。

这样,秦国不必用兵就能得到大片土地,而且达到破坏合纵的目的,丞相何不让我去试试呢?吕不韦疑惑地问:赵王会听从你一个小孩子的劝说吗?察其喜惧,相机而言,言若波兴,随风而转,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若成功再好不过,不成功,丞相再派张唐入燕也不迟,我只借相国的五辆车用即可,也算是为张唐安全通过赵境作说客吧。

吕不韦认真考虑再三,觉得可行,他只是个孩子,成功与否不损秦国一丝一毫利益,而成功呢,对秦国对他吕不韦都大有好处,甘罗毕竟是他的门客。

冯谖使孟尝君名扬天下,毛遂自荐助平原君完成使楚重任,侯嬴献计为信陵君窃符救赵立下奇功,我吕不韦虽然想与四君子齐名,无奈门下食客平庸,至今没有发现一个才智出众之人,倘若小小甘罗真有奇才,也可助我吕不韦播名传声。

人们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难道我吕不韦缺少识才善任的本领吗?吕不韦本来准备派自己的亲信司空马出使赵国,现在取消这个决定,正式派甘罗使赵,给他车驾十乘,仆从百人,完全是大国信使的仪仗。

秦国使臣赴赵的消息早有信使报到邯郸,当甘罗来到距邯郸城外二十里的郊外时,赵襄王亲自率领文武大臣在此恭候多日了。

赵襄王一见秦国使臣竟是一位十来岁的少年,有几分失望更有几分屈辱,十分不悦地上前接见甘罗,颇带讽刺的语气说:秦国的年长者都战死疆场了吗?否则,怎么派一个街头玩耍的孩子来我赵国?甘罗施礼答道:大王,一定听说过齐国大夫晏婴晏平仲使楚的故事吧,楚灵王认为晏子身材矮小有意戏弄他,凿门洞令其入,晏子说这是狗门,不是人出入的,既然来到狗国只好由狗门入内。

当楚灵王见到晏子时,故意嘲笑他,说齐国无人了吗,怎么派你这么一个相貌丑陋,身不过五尺的小人来我堂堂楚国。

晏子却不卑不亢地答道:我们齐国有的是人,每人呵一口气就可形成云彩,每人挥一把汗就像天上下大雨一般。

但我齐国对外出使却有个定例,就是贤才的人出使贤能的国家,不贤的人出使不贤的国家,大人出使大国,小人出使小国。

晏子最后说他最不贤,又是小人,才因此出使楚国。

楚灵王本想羞辱晏婴反被足智多谋而又巧于应答的晏子所戏,我这里套用晏子的话说,也是秦王用人各用其长,年长的人任用大事,年幼的人任用小事,我甘罗今年才十二岁,当然只能做一些出使赵国的小事了。

赵襄王见甘罗口齿伶俐,通今博古,不敢再出言相戏,讪讪问道:曾经为秦国开辟三川之地的丞相甘茂是先生的什么人?那是臣的祖父。

赵襄王连连点头,将门之后无弱兵,名臣之家多奇才,难怪先生如此能言善辩,原来是甘丞相的后人,本王一向钦佩甘丞相的才华,今日能与甘丞相的后人相会也是本王的荣幸,不知先生到此有何见教?大王一定听说燕国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的事吧?赵王点点头。

大王也一定听说秦国大将张唐要到燕国任相国的事吧?赵王又点点头。

甘罗这才拱手说道:燕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说明燕国对秦国的忠诚,秦国派张唐到燕国为相,说明秦对燕的信任,如今秦燕两国结为友好,赵国就大祸临头了。

请先生把话讲得明白一些。

甘罗学着成人的样子,比划着说:燕赵积怒已深,成为世仇,如今秦燕结盟,燕国是想借秦国的势力伐赵,以雪昔日惨败的耻辱。

秦国也有意借此夺取赵国在河间一带的广大土地。

赵王十分不悦地说:秦人休要欺我赵国国势衰微,一个赵国不足以抗秦,本王可以合纵抗秦,一旦合纵成功,秦国将会再有邯郸之败与华州惨败的结局!甘罗笑道:合纵之计只怕是大王一厢情愿,如今燕国与秦结盟,齐国与秦早有盟约,保持中立,决不参与任何一方结盟,韩国自顾不暇,魏国刚刚停战,虽然和谈也是各怀鬼胎,并无诚意。

至于楚国么,我家丞相在我来赵前已遣使入楚,不知大王还能和谁进行合纵之盟?赵襄王并不懂兵法,也不想打仗,刚才提出的合纵抗秦不过是威吓一下甘罗,不仅没有震住甘罗,反而给驳得哑口无言。

赵襄王沉默一会儿,问道:先生来赵决不是仅仅告知本王秦燕结盟伐赵的事吧?甘罗正中下怀,朗声说道:当然不是,秦王与文信侯都不想伐赵,无奈与燕国结盟,经不住燕王再三请求,倘若赵国能主动向秦国结盟,秦王愿退回燕太子,停止张唐入燕,并断绝与燕国的交往。

赵襄王知道甘罗提出的让赵国主动向秦国结为友好决不是没有条件的,便直接问道:秦国有什么要求呢?本王不如把河间一带的五座城邑割给秦国,以满足秦国扩大河间土地的目的,这样,秦国一定不会再与燕国结盟,秦赵一旦联合,赵国专心对燕用兵,凭赵国的实力,从燕国夺取三十座城邑是绝对可信的。

大王损失河间五城而换取的却是三十城,何乐而不为呢?甘罗见赵王面带犹豫之色,进一步说道:大王若怀疑秦国缺乏诚意,也可按照往昔秦赵结盟的先例,彼此以人质作抵押,大王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