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秦始皇 > 第五章 一步登天第62节 七月流火(5)

第五章 一步登天第62节 七月流火(5)

2025-03-30 08:13:51

太子增陪同信陵君来到审讯室,信陵君将满身伤痕的刺客仔细打量一番,他从来没见过这人,厉声喝问道:何人指使你行刺大王,快从实招来!侯爷,不是你让小人入宫行刺的吗,怎么又问起小人来?信陵君一拍桌子,大胆,本侯爷根本不认识你,你胆敢口出狂语诬陷侯爷,罪加一等,不怕诛灭满门吗?小人怎敢打诳语欺骗侯爷,虽然不是侯爷亲自让小人入宫行刺,但是那位指使的人是侯爷的门客,他对小人说是奉侯爷之命请小人去做的,先付一半定金,说事成之后侯爷就可登上王位,不仅付还另一半定金,还给小人一个官做呢?你,你,你快说那门客长的什么样,叫什么名字。

太子增见信陵君气得发抖,暗暗冷笑,也从旁催道:快说,究竟是哪位门客,君侯门客不下千人,你可不能乱说诬陷好人。

刺客挠挠头,做出仔细回想的样子,那人高高的,略有点瘦,满脸络腮胡子,说话声音有点沙哑,叫什么名字小人实在记不起来了。

信陵君又一拍桌子,能够记住一个人的长相却记不清他的名字,分明是胡搅蛮缠,来人!动大刑,不动大刑他是不会说实话的。

侯爷饶爷,小人不是记不清那人的名字,实际上那人根本就没有说出自己的名字,他只说是侯爷的门客,小人也曾询问他的名字,他把小人训斥了一顿,说该告诉的都告诉了,不该告诉的不能问。

让小人只管做事不许乱打听,否则就不付另一半钱,小人也就不敢问了。

用大刑!看你再不老实交待就让你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信陵君话音未落,太子增就阻止道:他昨天招供的内容和今天招供的内容完全相同,已经动用过大刑,再用大刑只怕会逼出假供词的,那才是屈打成招呢。

莫非叔叔希望他说出假的供词不成?我看今天就审到这里吧,再审也审不出那幕后操纵之人,那人不会傻到收买刺客时还告诉对方自己的真实姓名吧!信陵君听出太子增话中的嘲讽意思,又气又恼,却也无处发泄,只好站起来冷冷说道:我回府审问所有的门客,一定给大王一个满意的交待。

太子增哈哈一笑,叔叔不必气恼,父王决不是怀疑叔叔会派人行刺他,假如叔叔真有谋害父王篡位之心,何必采用这种卑劣的手段呢?凭叔叔在诸侯中间的声望,只要向父王提出,父王敢有不让位之心,父王十分相信叔叔的忠诚,但叔叔府上门客不少于千人,鱼龙混杂,什么样心思的人没有,也许有人诚心挑拨叔叔与父王的关系,故意假借叔叔之名收买人入宫行刺也是难免的。

谨望叔叔细心盘问,能否查个水落石出,否则此事传扬出去,即使父王不治叔叔的罪,其他王公大臣也会谴责叔叔手握重权,怂恿门客图谋不轨,到那时,父王也无法向朝臣交待啊!信陵君回到府第,立即召集所有的门客,质问何人借用他的名义重金收买刺客入宫行刺。

门客听后都十分吃惊,却没有人承认收买刺客行刺魏王的事。

信陵君又按照那刺客描述的人的相貌查问门客,也没有什么结果。

信陵君十分恼火地说:你们追随我多年,我是什么心境的人你们难道不明白吗?不是为了抗击强秦保住魏民的祭祀,我怎么会回到魏国?不是为了振兴魏国联合东方诸侯一致对秦,我又怎么会接受魏王的封赏执掌军政大权呢?我这样做决不是从一己之私出发,而是迫于强秦的虎视眈眈,想为国家做点事,免于强秦的入侵!信陵君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又十分痛心地说:可你们这样做是毁了我的声誉,毁了我一生的英名,离散我君臣关系,破坏我兄弟之情,最终也毁了魏国。

大厅内鸦雀无声,门客们都在低头想着心事。

信陵君等了许久,见无人回答,又挥挥手说道:不说也罢,既使说了我也不会把你们送交魏王接受惩罚的,一切责任都由我一人承担吧。

信陵君让众人散去,准备一人入宫请求治罪,门客冯谖前来说道:君侯何必前去受辱呢?信陵君一边请冯谖上坐,一边恭敬地问道:无忌愚钝,请先生指教。

冯谖分析说:盗用公子之名行刺魏王的人只有三种可能,其一是秦国派来的奸细,这样做可以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行刺成功与否都能离间你们君臣关系,让你们君臣互相猜疑,其目的在于借刀杀人除去公子,那样秦国攻打魏国就没有能够抵御之人了。

其二是公子的门客或亲友所为,目的在于刺死魏王由公子取而代之,想法虽好,却适得其反,害了公子也害了魏国。

那么其三呢?冯谖略一迟疑说道:其三只是我的臆测,可能性不大,也许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是不说罢,公子听了可能伤了你们兄弟之谊。

信陵君一见冯谖说话吞吞吐吐,愈想知道,坚持道:先生但说无妨,我只是听听,未必相信,决不会放在心上的。

冯谖无奈,这才说道:也许是魏王故意用的苦肉计。

信陵君大惊,这又何必呢?当然是想让公子交出兵权,公子树大招风,功高震主,如今外界纷纷传言诸侯一致推拥公子为王,将取而代之安王,魏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防备之心油然而生,盗用公子之名入宫行刺,这是一个不大也不小的罪名,虽然查无证据,但有口供在,进一步可治罪,退一步也可不治罪,这就要看魏王的态度与公子的所做所为了。

请先生再说明白些?信陵君局促不安地恳求道。

冯谖点点头,那好吧,假如行刺一事是魏王的苦肉计,其目的当然是诬陷公子,让公子知罪而退让出大权。

倘若公子按照魏王的要求做了,让出兵权,魏王决计不会治罪的。

倘若公子不能参透魏王之心,那么等待公子的就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