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张学良家事 > 第十章 其他兄弟姐妹2、其余诸弟

第十章 其他兄弟姐妹2、其余诸弟

2025-03-30 08:13:19

在童年时代,张学良是十四个兄弟姐妹中的头头,弟弟妹妹对他十分尊重,也很听他的话,张学良对他们也很严格,有差错就管教,从不姑息,不过,因为张学良严于律己,兄弟姐妹间一直相处和谐。

张学良对兄弟姐妹们从不分什么嫡庶,也不许他们摆少爷、小姐架子。

他常向弟妹们讲张家的家风,为人要正派,千万不要仗势欺人。

他说,我们要和老百姓讲团结,才能给张家增光,否则,只能给爸爸抹黑。

爸爸太忙,年纪大了,有时顾不过来,我要替爸爸管教你们。

我是大哥,你们要听我的。

三弟学曾,生于1911年,少年时十分好玩,最爱逗蛐蛐。

有一次,他差厨工孙大虎出府去帮他捉蛐蛐。

孙大虎在税捐局周局长公馆的墙根下,用铁锹挖蛐蛐,被局长的公子发现,不让他挖,双方发生了争吵,孙大虎仗势打了局长的儿子,被扭送到了警所。

警所所长一看是对局长公子大打出手,二话没说,就将孙大虎劈头盖脸地抽了几十鞭子,张学曾得知后,气得立即乘车直奔派出所,岂有此理,这还了得,你们简直没有王法了!张学曾指着警所所长的鼻子大骂。

请三爷息怒,请三爷息怒,这完全是误会。

所长连忙赔罪,并上前替孙大虎松了绑。

张学曾还是不依不饶,反派人将警所局长捆了起来。

正在双方闹得不可开交之际,张学良打来了电话,叫张学曾马上带人回家,一切由他来处理,口气不容置辩,坚决严厉。

经过调查,,此事是张学曾要孙大虎捉蛐蛐引起的,责任在张学曾、孙大虎一方,第二天,张学良亲赴警所,向所长一再道歉:帅府子弟缺少家教,给您添了麻烦,特来赔礼。

所长闻言,惭愧不已,对帅府子弟的风范倍加称赞。

张学曾成年后,曾在北戴河交了一个外国女朋友,那个时候,中外通婚可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这件事被学曾的母亲许夫人知道后,大为光火:混帐东西!一个堂堂的中国人,竟要娶一个外国女人!许夫人怒不可遏,命学曾跪在地上,拿起鞭子就抽。

这还不够,许夫人又命仆人把他捆起来,交给时任天津市长的张学铭处理,张学铭为难了,他是自己的三弟啊!再说,交外国女朋友犯什么法呀?因此请求宽恕了他,但许夫人仍是不肯罢休,又派人把他送给张学良处理。

看着五花大绑地跪在地上的三弟,张学良大吃一惊,待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他呵呵笑了,老太太虽然有失偏颇,但她的一片爱国之心也算难能可贵啊!边说边给张学曾松了绑,对他说:三弟,你怎么不向四弟学学,投笔从戎报效国家呢!张学曾笑笑,摇摇头说:光是军队也救不了国,还得要文化要科学,我是个自由主义者,喜欢自由自在地搞学问,受不了军队的那一套。

为了一个外国女人,妈妈捆了我好几天,大哥你就饶了我吧,别让我到军队里去没完没了的立正、稍息了!后来,张学曾先后赴日本、英国留学,二战爆发后,他定居美国,曾在联合国总部秘书处任职。

他共有二子一女,均在美国,长子张闾璜,在美国石油开发公司从事研究工作,次子研究美术。

五弟张学森,1920年出生,曾留学美国,主攻航空飞行。

抗战胜利后,回到国内,担任了天津警备司令部少校秘书。

1948年后去台湾,后来长期在华航檀岛办事处供职,定居夏威夷。

1993年张学良第二次到美国探亲,除了去旧金山看望儿子和孙子外,就是到夏威夷看望五弟学森。

张学森以东道主的身份向长兄张学良介绍了夏威夷的概况,并建议他和赵四小姐在此定居。

张学良很快便喜欢上了夏威夷,1993年圣诞节后,张学良果然定居夏威夷,租住在临海的一幢高层公寓里,距张学森所居之地很近,平日相互照应,很感安慰。

定居夏威夷后,张学良夫妇的日常生活及对外联络主要由张学森代为照料与处理。

1994年1月,著名京剧爱好者仝玉洁和汪文娟邀来了几位京剧名角,加上旧金山当地的一些京剧爱好者,兴致勃勃地为张学良举办了欢迎会。

这天傍晚,张学良由五弟张学森夫妇陪同,乘车前来赴宴,夫人赵一荻因身体关系未能出席。

欢迎会气氛热烈,节目精彩纷呈,张学良听得津津有味,几乎忘了时间。

五弟张学森见夜色已深,便建议大哥回家休息。

我不回家!张学良故作执拗地说。

你不回家,我要报告大嫂!张学森开玩笑道。

那我就告诉大嫂,说你不带我回家!张学良逗乐说。

兄弟两人你一言我一语,逗得来宾哈哈大笑。

沉寂片刻,张学森又逗趣道:我带大哥到这里玩得这么开心,大哥应当发给我奖金啊!张学良闻言,真的从口袋里取出钱包,然后慢慢地翻找着什么。

众人以为他要拿钱奖励五弟,谁知张学良却拿出一根牙签,这牙签,是我发给你的奖金。

张学良面带微笑,一本正经地对五弟说。

见此情景,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最后,张学森说:大哥,咱们回家吧!张学良听了五弟的话,沉思片刻,语重心长地说:你的家在哪儿啊。

张学森闻言,一时竟不知如何作答。

张学森和大哥张学良一样,都极其酷爱京剧艺术。

张学森与北京的许多京剧名家都很熟识,定居美国后,他不时飞回北京听戏、看戏、交流切磋。

后来和中国京剧院著名演员于魁智结识后,往来频繁,一年之中更是有两三次到北京去,到北京后一安顿好住处,张学森就忙着给于魁智打电话,急切地约定时间地点来吊嗓子唱戏。

1995年9月初,张学森来北京参加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期间,曾和于魁智一起切磋唱腔。

临分手时,他郑重地与于魁智商定:明年6月1日,大爷(张学良)95大寿。

他最喜欢听你唱了,请你们到夏威夷来,咱们好好热闹一回!回到宿处,张学森兴致勃勃地将这一计划告诉了与他一起来北京的妻子及三个女儿。

不曾想三天以后,他竟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在北京去世,美好的心愿一夜间竟成了逝者的遗愿。

张学森的女儿,全国政协委员张闾蘅受母亲、姊妹们的委托,一定要了却父亲生前的这一心愿。

无独有偶,1996年四五月间,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二三十年代曾与张学良过从甚密的阎宝航先生的女儿阎明光时,阎明光正准备亲赴夏威夷为张学良祝寿,也想把张学良喜爱的京剧艺术家请到夏威夷去。

两位女士的想法不谋而合,当然也就一拍即合。

不过,由于于魁智经常去外地演出,当阎明光颇费周折地找到他并得到首肯时,离祝寿日期只剩下十多天时间了。

幸好有关部门获悉这一动议后,不仅十分理解,并且相当支持,尽可能地提供一切方便,使出行的各项手续办理得极其顺利。

6月1日晚5时30分,于魁智如约出现在张学良先生95岁寿诞宴会上,张学森的夫人一见到他就不无惋惜地感叹道:你们可来了!他(张学森)要是活着,看到你们来了,该多高兴啊!六弟张学浚,1922年生,肄业于北京辅仁大学。

曾在国民党军统部门工作过,后随国民党迁往台湾。

七弟张学英,1924年生。

1948年先去台湾,再转赴香港,后又转回台湾。

一生无正当工作,也没有子女,1983年病逝于北京。

八弟张学铨,出生于1925年。

九一八事变后随母亲寿夫人迁往天津。

日本投降后,他来到东北,在营口税务局工作,解放后,又回到天津,在周总理的安排下,到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工作,还担任了区政协委员。

爱人马蕴兰,女儿张闾琪,从事幼儿师范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