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张学良家事 > 第八章 生死相随的小妹赵一荻1、一荻家世

第八章 生死相随的小妹赵一荻1、一荻家世

2025-03-30 08:13:19

被张学良爱称为小妹的赵一荻,半个多世纪来,与张学良患难与共,甘苦倍尝,他们之间的爱情,真算得上是人间难得的佳缘。

多年来,赵一荻默默为张学良所作出的牺牲,直可以惊天地,泣鬼神。

赵一荻祖籍浙江兰溪,兰溪市灵洞乡的洞源村,就是她的祖、父、伯、叔们出生成长的故乡。

据《南阳赵氏宗谱》记载,南阳赵氏的第一代始祖是赵抃,字阅道,北宋时西安人(今浙江衢州),官居殿中侍御史,刚正立朝,举贤不斥布衣,弹劾不避权贵,时称铁面御史;出至成都时,仅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清廉,声誉卓著,当时与包拯齐名,死后谥名清献公。

天下凡赵姓者皆祖天水郡,而兰溪赵氏为什么却独祖南阳郡呢?那是因为赵抃的儿子赵、赵屼在创修赵氏宗谱时,不敢与赵宋王朝的天子同祖,怕犯忌讳,乃另树一帜,独立宗祠,改称南阳赵氏。

富有盛名的文彦博、苏轼等人,于宋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分为为这部《南阳赵氏宗谱》作序,叙述赵氏宗族渊源,赞颂赵氏门第家风。

之后每隔数十年续修一次,历代承继不断。

赵抃的七世孙赵景文,官兰溪主薄,父母随养,终葬于兰溪,这就是兰溪赵氏,也就是赵一荻家族的兰溪始祖。

赵氏后代在兰溪修建家庙,遂以赵景文为始祖;为追思本源,又立亭于县治天福山之颠,以祀南阳赵氏始祖赵抃,配祀赵景文的父亲赵祎府,名曰望衢亭。

又因赵抃在世时,每日所为之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故又名告天台。

赵一荻的曾祖父赵树人,原名树容,字计年,号寅生,清监生,在《宗谱》中排行字目为绣一千九百八十一;祖父赵定鳌,在兄弟六人中居第四,字冠山,号鲤门,清监生,排行为纹一千九百五十四,生三子一女,三子为庆寿、庆华、庆荣。

赵一荻的父亲赵庆华,在北洋政府时期,历任津浦、沪宁、沪杭甬、广九等铁路局的局长,在梁士诒任国务总理时,赵庆华又官至交通部次长,并曾任交通银行经理、东三省外交顾问等职。

一生为官清廉,名声颇佳。

当时,赵家是名闻津门的达官显宦之家。

赵庆华先后娶了两房太太,共育有六子四女。

1912年初夏,赵一荻诞生于香港,当时正值早晨,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东方天幕出现一片绮丽多彩的霞光,瞬间彩霞便布满整个天际,一片吉祥之兆。

母亲为细皮粉嫩的小女儿起了个乳名叫香笙,取纪念在香港出生之意,家人后昵称她香香。

父亲喜得千金,高兴之余,又看到窗外东方海天交接处的景观如织锦一般华美绮丽,心有所动,欣然为女儿起名绮霞。

绮霞在家中排行最末,上有六个哥哥和三个姐姐,因她在姐妹中排行老四,所以家里人有时也称她为四小姐,外人则称她赵四小姐。

不久,小绮霞随父亲来到了天津,就读于天津浙江小学和中西女校,取英文名字Edith,一荻是译音,因此,又名赵一荻。

二十年代的天津,离当时的政治中心北京很近,朝发午至;又是大商埠,市面繁荣,还有许多中国政府管不着的外国租界,这些便利条件,使天津成为达官显要的一处居留地,京师的社会名流,高官显贵纷纷跑到这里来安设住所,豪宅之前,车马盈门,渐渐地形成了一个上流社会。

赵一荻长到十五六岁,出落得亭亭玉立,眉如柳叶,明眸皓齿,白里透红的面颊上,嵌着两个淡淡的酒窝。

正值青春妙龄的她,在中西女中受当时革新的社会风气的影响,思想比较开放。

赵一荻不仅学会琴棋书画,还懂得以桥牌、网球、华尔兹舞做交际本领。

她的性格、气质和一般的少女不同,既有大家闺秀的雍容华贵,又不失小家碧玉的精明细致。

她最大的嗜好就是喜欢读书,尤其对新文学作品特别偏爱。

在天津这个得风气之先的繁华都市里,赵一荻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