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乾隆韵事 > 第一章抽丝剥茧(5)

第一章抽丝剥茧(5)

2025-03-30 08:13:17

安排好了最坏情况的应付之道,隆科多才有心思去对付皇帝。

他很了解,像这样的事,其实算不了什么,大家子弟偷个把丫头或者年轻老妈子,无非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姨太太、少奶奶添些闲谈的材料而已!何况皇子?所严重的,就在四阿哥是个极讲究边幅、开不起玩笑的人。

好比纳妾,上自读书人,一且两榜及第,题个号、娶个小,视为理所当然;下至庄稼汗多收五斗米,便欲易妻,亦是习俗所许的、情有可原之事。

但如平时标榜理学,不但不二色,甚至要练到不动心,美色当前,视若无观,而居然娶了姨太太,这所引起的反应,就决非开玩笑,而是有形的贬斥,无形的菲薄。

四阿哥的个性,仿佛如此。

因此,隆科多认为要卫护四阿哥,最要紧的一件事,是如何保全他的面子?最好让皇帝不生气,不生气就不会责备,如果要责备,最好私底下数落,不要当着皇子,尤其是在太子面前责备。

想是想到了,要做却很难。

因为皇帝料事极明,察理极透,决非用个障眼法之类的花样所能马虎过去的。

惟一的办法,是讲情理,主意打定了,便在皇帝晚膳过后,闲行消食之际,闲闲提了起来。

四阿哥明天到。

请皇上的旨,在哪儿传见,奴才好预备。

预备?皇帝问道,预备什么?奴才在想,四阿哥心里一定很难过,得预备一个让他能够给皇上悔罪的地方。

话好像不通,但皇帝听得懂他的意思。

如果是在大庭广众之间加以责备,他当然不敢顶嘴。

但为着面子,也不会肯认错,只是默然而受。

这样,除了自己发一顿脾气以外,一无益处。

这本不算大错,不过,我觉得他太下流了!隆科多不明白皇帝的意思,直觉地认为下流二字,如果加诸任何一个男子身上,便注定了不会获得重视,这跟四阿哥的前程有关,不能不为他争一争。

于是,他的神态转为严肃了,奴才有个想法,他说,不知道能不能上奏?你说嘛!皇帝随口答说,你倒想,我几时因为你说错了话,处罚过你?是,奴才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全仗皇上包涵。

隆科多略停一下说,皇子扈从,没有一个自己的府第,好些不便。

奴才在想,行宫空地很多,木材现成,是不是可以盖几座园子,赐给阿哥?就这时候,御前侍卫来报,四阿哥已驰抵宫门请安,听候召见。

皇帝吩咐即时宣召,就在这万壑松风见面。

万壑松风是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一片茂密松林之中,有一座极大的石亭,皇帝就坐在亭子里,一面等候,一面在想。

他所想的,就是特地由京中召来,马上就可以看到的四阿哥胤。

对于这个儿子,皇帝颇感困惑,从小就喜怒无常,到长大成人,性情依旧难以捉摸。

平时不苟言笑,讲究边幅,仿佛是个很刚正的人。

哪知克制的功夫甚浅,看起来近乎伪君子了。

因此,皇帝反感大起,隆科多旁敲侧击地为胤所下的解释的工夫,完全白费!给阿玛请安!踉跄而至的胤,一进亭子便扑侧在地,低着头说。

满洲人称父亲为阿玛,自皇子至庶民,都是如此。

但父唤子为阿哥,却只限于皇子。

四阿哥,皇帝问道,你知道不知道,我把你从京里叫来,是有话要问你?是。

有个宫女怀孕,说是你干的好事?儿子,胤吃力地说,知罪了!你知道你犯下什么罪?问到这话,情势就严重了,胤不敢回答,惟有磕头。

平时看你很讲究小节,你的弟弟们走错一步路,说话音大一点儿,都要受你的呵斥,哪知你自己是这样下流!胤低头不语,隆科多要为他解围,便跪下来劝道:天气热,请皇上别动气。

我不生气,我只不过不懂,皇帝看着他说,不懂四阿哥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四阿哥已认错了,请皇上饶了四阿哥吧!当然,这么大的儿子了,我还能拿他怎么样?不过,真相不能不查,是非不能不明。

皇帝又问胤,那个宫女,你是怎么处置呢?后宫的宫女,儿子何能擅作处置?这也罢了!你把那宫女带回去吧!这是赏赐,胤心颇不愿,但还不能不磕头谢恩,一场风波总算过去了,如今要担心的是,金桂会不会生下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