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乾隆韵事 > 第二章十三忠臣一孝子(3)

第二章十三忠臣一孝子(3)

2025-03-30 08:13:17

当然,延信的书信,是再也无法隐藏了。

因为已到了可以说明真相的时候——既有五色宝石之献,又无乘隙行刺之虞,加以他言词谦抑,深得番妇的好感,所以顺顺利利地就见到了大阿娘。

你说你是蛮子?满洲、蒙古等地,常称汉人为蛮子。

赵守信早就自承不讳,而大阿娘却奇怪,这样的大事,何以独独派个汉人来办,所以首先要澄清这个疑问。

是的。

赵守信答说,不过我在塞外已有十来年了。

延将军相信你,比对他自己人还要相信?听这一问,赵守信恍然大悟,从容答说:不是格外相信我,是因为我有一样本事,跳得高,能够跳过网城,这样便可不致于惊动大家。

那么你是跳网城进来的吗?不是!为什么?我想,我是来献珍宝的,又不是来行刺,何必那样偷偷摸摸地进来?大阿娘微笑说道:你的口才很好!大阿娘以为我撒谎?不是说你撒谎,我不知道怎么才能相信你?那容易,我拿证据给大阿娘看。

他望一望撑住牛皮的横梁,随随便便一长身,手就攀住了横梁,但稍一停止,随即飘然而下,怕横梁不结实,系得太久,吃不住分量会断。

我相信你了!不过,大阿娘沉吟了一会儿说,我儿子不会投降的,我想法子劝他回去。

你请延将军过几天再走,我们会让路。

这好像是一个可以令人满意的答复,但何以不肯投降,却肯让路?似乎情理不通,也就无法信任她的话了。

赵守信深知率直相问,会引起怎样的反应?所以陪笑说道,大阿娘,就让我这样去回复延将军?对啊!就这样说。

我不敢,我怕延将军骂我撒谎。

大阿娘勃然大怒,似乎满头纷披的白鬓都竖了起来,本来是一张肉红脸,此时更如旗人崇信的关老爷的塑像。

赵守信知道失言了,但相当沉着,且看她如何发脾气再说。

你这个狗蛮子,你是骂我撒谎?来,替我把他轰出去!骂,甚至于打都不要紧,这一逐出帐外,便成决裂,不但大阿娘再不会实践诺言,而且自己的性命都会不保,所以赵守信这一急,非同小可。

谁知真的逼急了,自会逼出意想不到的妙着——他突然伏身一窜,钻到一名番妇的脚下,汪汪汪地一面学狗叫,一面双手乱抓她的裤脚,就像恶犬咬人似的。

大阿娘吓一跳,那番妇则莫名其妙,只是往后闪避。

而赵守信缠着不放,便听大阿娘喝道:你这是干什么?赵守信回身说道:大阿娘不说我是狗吗?说完,向旁边另一名番妇又是汪地一声,龇牙咧嘴地作势欲扑。

这一下把大阿娘逗得又好气,又好笑,盛怒尽解,笑着骂道:你们南蛮子,真是奸诈不要脸!大阿娘,赵守信此时已相信她的话不是瞎说,但必须得一信物,才能向延信复命,所以又陪笑请求,你老人家看我路远迢迢,到这儿来扮狗叫,光凭这一点,也得赏我一点儿什么,让我好回去跟同伴夸耀夸耀啊!大阿娘沉思了一会儿接纳了他的请求:好吧,我把这支镯子给你。

她从左腕上脱下一支镯子,是用深山中百年老藤所制,其色如栗,名为风藤,据说能平肝顺气,老年人戴了,能免风眩之症。

通常,风藤镯接头之处,多以银镶绾合,而大阿娘的这一支,独用金镶,格外名贵。

赵守信非常满意。

不独赵守信,延信亦很满意。

认为大阿娘的这只风藤镯,确是信物。

不过疑团仍在,何以不肯投降,却愿让路?只有一个可能,毕竟还是熟谙六韬三略的延信能作解释,策妄的后路有变,不能不回师去救根本之地。

是的,椎椎的心思也很机敏,立刻联想到了,也许兵败回准噶尔的策零敦多布,背叛策妄,想取而代之。

果然如此,可真是一报还一报。

延信神色肃穆地说,这件事我得好好想一想。

不妨先派人去打听,或者,椎椎自告奋勇,我去一趟。

不,不,延信赶紧拦阻,何须你出马,我另外派人去打探。

言出即行,立刻下令多派哨探分两路侦察,一路查明策妄的动向;一路往西深入,打听准噶尔方面,可有什么叛乱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