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傍晚,当司马功刚刚离去,门仆便进来禀告,说是有位从长沙来的青年儒生求见。
周瑜,随即想到对方是谁,高兴得披衣而出,迎面便嚷道。
孔明,怎么这么久才来看我?来者正是负责治理零陵、桂阳、长沙三郡的诸葛亮,他笑着对周瑜一揖。
我可是刚刚才到江陵,还没到住宿的客店,就先来拜见了。
周瑜热情地引他入座,一边吩咐小乔亲自下厨,准备酒菜,一边爽朗道。
来我这里还找什么客店,要不在我这里留宿,可是瞧不起我周公谨。
说着,转移话题诚挚地握他的手,长叹一声:我们一年多没见面了吧!你可知道,一年多来,每当我作战陷入困境时,就想:如果孔明能在身边,共商破敌之计,那该多好;每当我闲暇时,我也想,如果诸葛亮能在这里,我们青梅煮酒,纵论天下,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每当我读书掩卷之时,也会想见你,不知你读了什么书,会领悟到什么,一定会有和我不同的见解。
人生一世,朋友多多,知己难求,伯符一死,知我者只有此人了。
诸葛亮淡淡一笑,并未回应,只是关心地问:岂敢班门弄斧。
呈上一个精致的小瓶,这是天下最好的金创药,解毒消炎有奇效,乃是关羽的珍贵之物,是我求我家主公,才从他手中讨来的。
周瑜打开瓶盖一闻,果然不错,心头一热,看来,诸葛亮确是希望我能早日康复。
唉,只可惜他忠心辅佐刘备,也许有一天,会成为江东的大患。
想到这里,周瑜宛如迎头浇了一盆冷水。
孔明贤弟,刘皇叔已经来……诸葛亮挥手打断了他的话:公谨,今日来此,只谈你我私情,不谈其它事,如何!此言正合周瑜心意,他高兴地说:好,只论私情,不谈其它事。
孔明贤弟,这段日子军务不多,你就多陪我几天吧。
若是清闲之时,我真想天天和公谨在一起。
等到天下太平了,我们就功成隐退,比邻而居,夜里读书,白日畅谈,何等逍遥自在。
天下太平,功成隐退,比邻而居,太好了。
周瑜被诸葛亮描绘的远景深深打动了,如果我们生于太平盛世,同殿为臣,共辅明主,造福苍生,那该多好啊。
宾主落坐后,周瑜说:孔明贤弟,我有许多问题想向你请教呢。
公谨言重了,我倒是真的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你呢。
周瑜当即命令摆酒。
诸葛亮说:公谨大哥,你箭伤未愈,还是以茶代酒吧。
与孔明畅谈,岂能无酒助兴。
天下之大,能与我高谈阔论者,唯有孔明,能令我长饮不醉者,也唯有孔明。
我又何曾不是呢?周瑜却说:还有一个人,能和我们这么畅饮畅谈。
你说的一定是曹操。
周瑜点了点头:我们的心真是相通的。
曹操生性聪慧,好学不倦,在武学和诗学等诸方面,均有成就。
若是我们三人能坐在一起,那该多好,至少能畅谈三天三夜。
酒也要多喝两坛。
这一晚,二人谈兵法、诗文、史学和治国之道,神思飞扬,灵感如潮,直到东方大亮,他们还无倦意,都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最后,诸葛亮表情严肃下来。
公谨,有件公事,不得不说,不会败你的兴吧。
周瑜怔了怔:请讲。
刘皇叔想向你请教对于荆州的看法。
现在荆州刺史刘琦不幸于日前病逝,如今北有强曹虎视眈眈,荆州内部又尚未整合统一,急需早日选立继任者,以便统领荆州,由于我家主公与大公子刘琦相善,也帮他收服过荆南四郡,因此对这件事特别关心,希望不负当初刘表所托。
周瑜心想:说的倒好听,反问:那么,依你和刘皇叔所见,找谁来继承这个荆州刺史一职好呢?诸葛亮沉吟道:自刘表亡后,曹操趁荆州内虚,举兵南下;二公子刘琮懦弱怕事,不战而降,荆州遂为曹操所有。
曹操占领荆州的目的,是希望南取江东,西得巴蜀,因此才有你我主公的结盟,以孙刘联军大破曹军于赤壁。
赤壁战后,落败的曹操引军北还,只留几位将军守着江陵和襄阳,等于放弃了荆州。
由此可见,荆州与孙将军关系密切,所以主导赤壁之战并大获全胜的公瑾或孙将军,应该是荆州刺史的最佳人选。
不久之前,我才被任命为南郡太守,我家主公也以车骑将军领有徐州,成为徐州刺史,若继任为荆州刺史,于情于理都不合,恐怕不服者众,难以治理此地。
倘若你和孙将军无法继任荆州刺史,而刘琦也无亲属有这个资格,那该如何是好呢?诸葛亮露出伤脑筋的神色。
周瑜心里暗暗冷笑,嘴上却淡淡地道。
孔明,你们似乎忘了一个人。
是谁?诸葛亮似乎明知故问。
是刘皇叔本人啊!他自投刘表麾下后,对荆州风土人情与政治局势了然于胸。
据说刘表临终前,曾托孤于他,并且还秘密嘱咐,倘若刘琮无能,可以取而代之,不要让荆州百姓吃苦。
我在领兵攻打江陵时,曾从一些荆州百姓口中听闻不少关于刘皇叔在荆州的事迹,包括荆南四郡太守发现他来,全都不战自降,所到之处百姓夹道欢迎,争相送水送食,极得民心。
就连荆州首富,那位与官府关系密切、合作采矿冶炼,拥有良田千顷的谢觉,都主动上门示好,奉送长矛弓弩千余件。
这样的人,不正是继任荆州刺史的最佳人选。
周瑜心想:刘备占据荆州是实,刺史之名是虚,我何苦为了一个虚名,而率先破坏孙刘联盟。
诸葛亮闻听此言,先是一喜:没想到公瑾如此顺应时势,后是一忧:公瑾的情报网果然厉害,对于主公在荆州活动的情况了如指掌,连一点小事都无法逃过他的耳目。
周瑜见诸葛亮沉吟不语,又继续道:如今刘皇叔替刘琦收服了荆南四郡,也极得百姓爱戴,但始终有名无份,真要有什么作为,恐怕也很困难,不如趁此机会,继任荆州刺史,一来正名份,二来也众望所归,如此岂不两全其美?诸葛亮松了口气,心想这么一来,孙权这边应该没问题了。
于是岔开话题,继续与周瑜谈论昨夜未完的诗文。
这一晚,周瑜送走了诸葛亮,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刘备是当今枭雄,得到诸葛亮辅佐,必成霸业。
强曹当前,江东与他们方能精诚团结,时过境迁,强曹不在,双方许多尖锐的矛盾就突现出来了。
一山不纳二虎,江东和刘备迟早要有一场战争。
到那时,诸葛亮必是江东的大患。
诸葛亮和我太像了,重情义而轻权力,他宁死也不会背叛刘备的。
二十多年了,刘备屡奋屡挫,屡挫屡奋,让他放弃霸业之心,归顺江东,也绝不可能。
如今,我统领江东二十几万大军,名震天下,威风八面,刘备和诸葛亮算是我的部属,也许数年后,当我们兵戎相见时,诸葛亮会变成赤壁之战的我,我会变成曹操。
杀掉诸葛亮,就等于斩掉了刘备的双臂,江东从此无忧矣。
周瑜被自己这个念头吓了一跳,直到天快亮时,才昏昏沉沉睡着了。
睡梦中,他见到诸葛亮在一个深坑里,努力向上爬。
眼看就要爬上去了,一块石头落下,正中他的头部,他死在一片鲜红的血泊里,双眼睁得很大。
周瑜心痛极了,抱起诸葛亮的尸体,泪流满面,向上望去,见投石人却是另一个周瑜。
你杀了他,他可是你唯一的知己啊!坑上的周瑜说:不杀了他,江东不知要死多少人?也许我也会死在他手里。
坑下的周瑜说:他是当今奇才,又是忠义之士,你杀了他,就不怕有报应吗?我是为千百万江东人杀他的,不是为我自己,不会有报应的。
你杀了他,你会一生不安的。
坑上的周瑜低下头:你说的不错,但是,我仍然要杀他。
坑下的周瑜紧紧地抱住诸葛亮的尸体,仿佛想用自己的体温令他复活。
坑上的周瑜却又举起了一块石头……就在这时,周瑜醒了,头涨得发痛,脸上凉凉的,用手一摸,是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