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谋将—周瑜 > 第四部分第十三章 瑜亮结(1)

第四部分第十三章 瑜亮结(1)

2025-03-30 08:13:12

曹操于赤壁之战失利后,荆州只剩江陵、襄阳一带为曹军占领,孙权与刘备因此决定分治荆州。

由于与刘备相善的刘琦乃荆州刺史刘表长子,因此刘备建议孙权,让刘琦继任荆州刺史。

周瑜听闻此事后,认为刘琦才华平庸,野心不大,安排他做荆州刺史,不过还个人情,感谢他在赤壁开战前的帮忙,事实上整体荆州实权仍属于孙权所有,故不甚反对,将此事交由孙权身边的鲁肃处理,自己依旧领着程普、甘宁、吕蒙等将领,与曹仁、徐晃对峙江陵一带。

赤壁战后,曹操虽然败走北还,但仍派人坚守江陵与襄阳。

为了解除曹操对荆州的威胁,周瑜与孙权商量过,必须赶走江陵的曹军势力,于是在孙权的授意下,周瑜带着数万精兵,与程普、甘宁、吕蒙等围攻江陵。

曹仁扬言要在陆地上活捉周瑜,以报赤壁之仇。

这场恶战打了一年多。

周瑜在和曹仁开战之前,为将士们制定出两个作战原则:一,以消灭曹军的有生力量为主,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

不攻坚城,而是设法调动曹仁,在运动中寻找战机歼敌。

二,江东兵少,骑兵更不多,要设法分散敌人,集中优势兵力,在战略上以少胜多,在战术上以多胜少,在战略上被敌人包围,在战术上包围敌人。

周瑜派甘宁占领了江陵的近邻夷陵,引诱曹兵来攻,并在夷陵城下大破曹仁,获战马数百匹,降兵数千人。

在以后的数次战斗中,曹军死伤极多,曹仁不得不弃城撤走,而周瑜也在江陵之战中,被流箭射中。

周瑜为了不影响士气,当场拔掉毒箭,仍然向前冲锋。

那一仗,把曹军杀得尸横遍野,元气大伤,心有余悸,彻底失去了战场的主动权。

攻占了江陵和襄阳,荆州的大门这才关上了。

然而,攻城难,守城更难。

周瑜住进荆州城的第一个晚上,就怎么也睡不着。

就在他在江陵与曹仁恶战之际,刘备向朝廷上表推荐刘琦担任荆州刺史,并趁机攻占了荆州南部的武陵、长沙、桂阳和零陵四个郡。

除了桂阳太守赵范,其他三郡都曾向周瑜和孙权求救过,说刘备犹如一头饥饿而又瘦弱的猛虎,有气无力,若让他吞并荆南四郡,这头猛虎强壮起来,决不会就此罢休,一定会成为江东的大患。

其中的利害关系,周瑜岂能不知,但他再三思虑,还是没有阻拦刘备。

原因很多:一, 打败曹操,刘备也出了力,连个立足之地都没有,于情于理都不合,会使江东在天下人面前失去信誉。

二, 强曹犹在,江东需要刘备这个盟友。

三, 刘备若是被逼得走投无路,很可能会与江东反目成仇,给曹操以可乘之机。

四, 荆南四郡的豪强和百姓,都心向刘备。

刘备能轻取,也容易治理;而江东是取之不易,治理更难。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如果刘备在荆州没有立足之地,就可能向周瑜借道入蜀,那就麻烦了。

刘备文有诸葛亮,武有关羽、张飞、赵云,一旦入蜀,刘璋和张鲁迟早会被逐出巴蜀。

刘备若是在巴蜀之地生根,别说江东,就连曹操都无可奈何了。

刘备得了荆南四郡,必会苦心治理,以求生根,一年之内,绝对顾不得入蜀。

到那时,江东早就平定了荆州西北的南郡,掌握了入蜀的通道,挥兵入蜀,易如反掌。

周瑜的这种盘算,只告诉了孙权一人,连对鲁肃都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