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破曹操火球攻击的当天晚上。
严守水军中军大营,负责指挥救助的武锋中郎将黄盖只身前来探视。
由于洪大胡子的尸体在血战中落入滚滚长江里,遍寻不着。
周瑜心情十分不好,正想独自静一静,看见黄盖,摆了摆手。
夜很深了,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吧。
都督,您不想尽快为死去的弟兄们报仇吗?黄盖的声音听起来很平静。
周瑜抬起头来,看看眼前这位发须灰白,眼神坚毅,浑身透露着不怒而威英雄气慨的老将军,豁然起身。
想,我当然想,我正在想呢。
都督,孙子云:兵贵胜,不贵久,我们无论士卒将领或是战船武器都要比曹军来得少,像今日这样的恶战,不能再有了,这场仗已打了一个月,是该做了断的时候了。
对曹操而言,他们劳师动众远道而来,又逢冬季,粮草补给颇为艰辛,加上许多兵士水土不服,一样希望速战速决。
但是,周瑜脸色逐渐凝重:若要打最后一战,就必须要有绝对的把握才行。
今日见曹军以火球攻击我方战船,让我想到一个妙计。
黄盖将声音低沉。
你该不会想对曹军施以火攻之计吧。
周瑜微蹙双眉。
都督真是神通。
黄盖哈哈大笑。
周瑜摇摇头:使用火攻这我一开始就想过了,但———两人正说着,帐外忽然传来诸葛亮的声音:用火攻,真不愧为公瑾。
周瑜先是愣了愣,继而舒眉展颜,惊喜不已。
孔明,快进来。
只见诸葛亮仍是一身儒服,手持羽扇,神情从容不迫。
今夜造访,正为此而来,想与公瑾商议。
周瑜叹息:方才提出火攻之计乃公覆,但我认为实际上有困难。
愿闻其祥。
诸葛亮微笑一如既往。
早年我离家四处云游,曾见一个弱女子放火烧了一座村庄,造成伤亡数百,深知这火的厉害,若能巧妙用在作战上,无疑是百万雄师。
但兵法云:行火必有因,烟火必有具。
发火有时,起火有日。
要天时地利人和,才有可能将火攻效用发挥到极致。
何为天时,即指必须气候干燥,风力强大,以助长火势;所谓地利,即指敌军位置必须在顺风处,让火在上风头燃起,一发不可收拾;所谓人和,即指需要有能够在敌军内部或近敌军处引火的人,让我军得以潜伏伺机,形成里应外合之势,当火起兵慌之际,趁乱袭击,如此方能一举而击溃曹军,大获全胜。
可惜———周瑜说到这里,又忍不住摇头叹息:虽然如今是冬季,气候干燥,风力强大,但曹军在江北,我们在江南,依这风向看,我们恰恰位于下风处,倘若引火,势必延烧过来,届时逃命都来不及,如何趁机发动攻击?再则,据密探回报,曹营防备极为森严,尤其曹操身经百战,对于火攻认识颇深,面对这样天干物燥的时节,特别在意防火工作,想要派人潜入他们那里放火,简直不可能。
面对这样仅有天时而地不利人不和的状况,如何采取火攻之计啊。
诸葛亮淡淡一笑:公瑾所言甚是,然而,如果可以解决地不利人不和的问题,你是否有绝对把握一举而击溃曹军?我们的机会不多了,以目前情势看,下一场与曹操的争战,很可能是此役的最后一次。
如果可以顺利地使用火攻,我有绝对必胜的把握。
周瑜倒是很有自信。
那好,诸葛亮也露出自信的笑容:我有办法解决地不利人不和的问题,让公瑾可以顺利使用火攻。
周瑜瞪大了眼睛,有些不可置信。
其实如何引火的问题,集思广益倒也可能想出好办法。
我们暗中研制出一种会爆炸的火,能把曹操的战船点燃成熊熊大火。
会爆炸的火?这可从未听说过。
周瑜把诸葛亮拉进了大帐中,将《周异参同契》拿给诸葛亮看。
天地间的自然之力,威力大且能随意控制的,只是火。
所以,我对火很偏爱。
我受了这本书的启发,试着研制会爆炸的火,功夫不负苦心人,半年前终于研制出来。
把硫磺、木炭、硝石、麻油等放在一艘船上,点燃之后,顺风而下,撞到曹军的战船,就会剧烈的振荡,发生爆炸,就像几百支火箭一齐射中曹军的战船。
这半年没有大的战事,我一直未用。
诸葛亮看了好一会儿,拍手称妙,惊问:公谨,你是如何想到的?这世上除了圣贤之书,还有许多匠人撰写的书,记载的都是奇巧之术,往往被人所忽视。
周瑜见诸葛亮眼睛雪亮,爱不释手,就从书箱里挑出几本送给他:这是复本,我随军时带在身边。
家里还有正本。
诸葛亮如获至宝:来而不往非礼也,公谨,你等着,我也送你两本书。
他飞快地去而复返,这本是《星象际》,这本传说是姜太公撰写的《日月历》。
天人是相互感应的,天地间的万物也是如此,只要会观星象,就不难预测出风雨轮回。
公谨,你聪慧过人,看过之后就能预测到何时刮风,何时降雨。
六日之后,必起东南风。
周瑜眼睛一亮:六日之后,必起东南风?天文地理,我都略懂一二。
这几日夜观星像,发现月有薄晕,且将行至箕、壁、翼、轸四星宿间,。
周瑜的心都快跳出来了,他相信诸葛亮的每句话都不会是虚言,但还是问:贤弟,这关系到江东和刘皇叔的存亡大计,可不能有戏言啊。
诸葛亮哈哈大笑:若有半句虚言,军法从事。
周瑜高兴过后,突然想到什么,脸色又黯淡下来。
即使有老天爷的帮忙,要如何点燃曹军战船,并且让它们延烧得一发不可收拾,仍是个棘手的问题。
黄盖听了,立即说。
如果要让曹军战船延烧得一发不可收拾,我倒有办法。
什么办法?周瑜忙问。
我们可以设法让曹军战船首尾相接,如此一来,只要一艘着火,火势很快就会蔓延扩散,烧得一发不可收拾。
黄盖显得有些得意。
此法很值得一试。
周瑜称赞道。
这是我在想出火攻之计后,连带想出的办法。
黄着笑道。
然则要如何让曹军战船首尾声相接呢?诸葛亮沉吟道。
这个问题我可以解决。
周瑜淡淡一笑。
既然如此,那我也献上一计。
诸葛亮点点头:我们可以派人在六日后诈降曹军,如此便能带领几艘装备柴薪、淋满膏油的蒙冲,大摇大摆往他们战船而去,届时点燃蒙冲做为引信,保证万无一失。
我曾经在兵书上看到过一种火攻法,即用网捕捉从城内飞出的雀鸟,然后在他们脚上绑几颗中空的杏子,杏子填塞火引,待黄昏时将雀鸟释放,雀鸟返回城内窝巢,火引便会点燃窝巢及其所在的树木或房屋等物,由此以星星之火而成燎原之势。
你的诈降烧船法,颇有这种‘雀杏法’的味道呢!但曹操生性之疑,找谁诈降好呢?黄盖瞪眼问。
周瑜沉默一会儿,突然转脸望向黄盖。
这就有劳公覆了。
诈降一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既然火攻之计是黄老将军提出来的,必定可以胜任。
诸葛亮也表示赞同。
我是一路跟随两位先主公而来的老臣,告诉曹操说要归降,他有可能相信吗?黄盖有些犹豫。
凡是必有原委,只要能将归降的前因后果合理化,曹操自然就不疑有他。
都督有何妙计?黄盖好奇地问。
周瑜闻言,突然避席行礼。
只是必须得罪公覆,还望见谅。
您这不是折煞我了?快别这么说。
黄盖慌忙扶起周瑜。
如果我猜得不错,公瑾可是要用‘苦肉计’诸葛亮在一旁淡淡笑道。
知我者,孔明也。
周瑜抚掌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