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谋将—周瑜 > 第三部分第十章 雄据江东(4)

第三部分第十章 雄据江东(4)

2025-03-30 08:13:12

孙策崛起于江东,曹操无力讨伐,就笼络他,推荐他担任讨逆将军,封吴侯,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孙策的弟弟孙匡,为儿子曹璋娶了孙贲的女儿,还聘请孙权和孙诩到许都任职,被孙策婉拒。

周瑜一直很清楚:江东和北方的统一者迟早要有一场生死之战。

数年的努力,周瑜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情报府。

府衙设在一座不起眼的大院里,负责处理日常事务的就是在曲阿之战中立过大功的司马功。

只有周瑜、孙策、张昭和程普四人知道司马功的真实身份,他不能决策的重大事情,就直接请示周瑜,周瑜不在是孙策,孙策不在是程普,程普不在是张昭。

司马功遥控了三百多名精干的密探,奔忙于各地,其中有一大半分布在洛阳战区的各处要地,各种情报如江河入海,源源不断地流入江东,经过筛选分类,最后摆在周瑜的案头。

为此,所需经费直线上升,但周瑜觉得很值得,孙策也完全支持。

袁术败亡后,洛阳战区能和曹操争霸的只有袁绍了。

曹操消灭了袁术和吕布,袁绍也击溃了公孙瓒。

公元200年,在官渡,二人终于兵戎相见,江东成了争相拉拢的对象,江东又面临重大抉择。

孙策问周瑜:袁绍和曹操,我们应该站在哪一边。

以江东之力,不足以图谋北方,只能扶弱抗强,相互制衡,使我们腾出手来攻取巴蜀。

这我知道,但曹操和袁绍谁强谁弱呢?我在袁术身边前后呆了两年多,对袁绍的所作所为一清二楚,发现他们兄弟有着惊人的相似,都是志向远大,年少有为,不畏强暴,努力奋斗,等到创立了基业,就走下坡路了。

袁绍自从统领四州的军务,成了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后,就目空一切,独断专行,生活腐朽,锐气尽失。

那曹操呢?曹操很早就把袁绍视为敌人,而袁绍则把曹操当成朋友。

在曹操攻打雍丘的张超时,袁绍居然还帮助曹操。

曹操在攻打刘备时,袁绍想偷袭许昌,只因爱子重病,就轻易放弃了难得的良机。

袁绍若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是难事,但他偏偏把这个机会留给了曹操。

由此可见,袁绍绝不是曹操的对手。

周瑜顿了顿,接着说:袁氏兄弟少年时,确有志向和雄才,也许不在你我和曹操之下。

然而,他们依靠运气和家族的影响,壮大得太顺利了,渐渐就得意妄形了。

孙策深有同感:创业难,守业更难。

一个人未经历许多挫折和磨难就成功了,绝不是好事。

我在曹操身上花的精力最多。

他出身于世家大族,但是宦官之后,在士大夫阶层中,受过歧视和白眼,创功立业之欲望极强。

更厉害的是,曹操是个打不死的人。

他被董卓、吕布和张绣打得惨败,却总能东山再起,再次壮大。

这一点,袁术就没有,袁绍也做不到。

我还多次观看过曹军的作战演习,训练相当有素,阵法变化无常,是我见过的战斗力最强的军队。

那我们就联合袁绍,攻打曹操。

若能趁此时机,把献帝和满朝的文武大臣劫持到江东,就等于又攻克一个江东。

对,就偷袭许昌,在曹操的背后插上致命的一刀。

这天,周瑜正看着小乔给他收拾出征时的行装,一个叫许安的人求见。

许安的父亲就是原吴郡太守许贡,是曹操的好友,和乔公也很熟。

前几天,孙策得到了秘报,说许贡和曹操私通,替曹操刺探江东的情报,就将许贡一家四十余人都抓了起来。

许安跪在周瑜面前,磕头流血:周将军,家父绝不是曹操的内奸,求你救他。

我们听说,孙策最听你的。

三天后,家父就要问斩了。

孙策有确凿的证据吗?没有,只是怀疑。

家父是说过几句讽刺孙策的话,也和曹操有书信往来,但那只是叙旧,并无反叛之意。

家父还劝说过孙将军,要归顺朝廷,做中兴汉室的功臣。

孙将军听了,可能不高兴了。

他话锋一转,孙策是听了庐江郡太守李术的谣言,才怀疑家父的。

李术只因某件小事,就对家父怀恨在心,如今他飞黄腾达了,就阴谋报复,抓了许家的几个门客,诬陷他们给曹操传递情报。

是李术!周瑜顿时更关注了。

孙策攻占庐江郡后,就任命李术为新郡守。

当时,周瑜就觉得不妥,但他和小乔沐浴于爱河之中,心醉神驰,就没再细想。

滥杀无辜,人心如何安定。

周瑜觉得这是大事,就去问孙策。

孙策很气愤地说:我赦免了他,让他继续过富贵的日子,他不思图报,反而心怀不满。

只因他心怀不满,你就杀了他?他是江东的祸根,不如早早除掉。

何况他是个彻头彻尾的保皇派,极力反对江东割据。

他是江东保皇派的首领,这种人不除,始终是后患。

没有确凿的证据,怎能随便杀人?周瑜很气愤,你杀了一个许贡,就会失去成千上万颗民心。

我们的下坡路,可能就从这件事开始。

孙策不愿意和周瑜纠缠这些小事:先把许贡关押起来,派人明查,再做处置。

我看,还是把许贡放回家,派人严密监视就是了。

周瑜看出孙策是敷衍自己:伯符,治国治军没有小事,小事对了是小事,错了就是大事。

孙策有点不耐:对敌人心慈手软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好了,公谨,偷袭许昌迫在眉睫,这件事就交给手下人做吧。

一会儿,仲谋就来了,我们三人还是精心制订作战计划吧。

大乔出来了,给二人沏茶。

婚后,她出落得更动人了。

公谨,小乔和刘勋对你说了许多伯符的坏话,你可别信。

刘勋和我们有仇,小乔是我妹妹,我最了解她,说话很偏激的。

在她眼里,伯符做什么都是对的,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吧,一会儿,仲谋也来,你们不要走了,我亲自下厨去。

正说着,孙权就到了。

偷袭许昌事关重大,周瑜和孙策都慎之又慎,每个微小的细节都要讨论几遍。

经过密商决定:周瑜为先锋,驻军江夏,密切关注曹操的动向;孙策在吴郡调度各路人马,陆续向江夏集结;时机一到,二人就率大军攻打荆州,取路直袭许昌;留孙权和张昭镇守江东各郡。

最后,周瑜才说到了李术。

伯符,这一次,你是不是用人失当?李术可是个反复无常的人。

孙权也跟着附和:他背叛过黄巾军,在危难之际背叛了刘勋。

当我们有危难了,他会忠心吗?孙策当然明白,但他也有自己的道理:有两种人才可以用,一是忠肝义胆的,二是识时务的。

李术属于后者。

刘勋之流,如何与我辈相比。

李术此举算是弃暗投明。

何况我是一时找不到更合适的人,才任命他的。

李术和许贡有过结,你知道吗?这是许家人的认为,不足信。

许贡确实有太多的可疑之处了。

最后,周瑜再三强调:没有确凿证据,千万不要乱杀人。

若是是非难辩,就把许贡一家赶出江东即可。

能不杀人的时候,就不要杀人,这是刘勋治理庐江的信条,所以庐江郡才一直安宁富庶。

刘勋是我们的手下败将,但他许多精辟的见解,很值得我们学。

好,我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不会杀许贡的。

孙策点头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