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临走时,再三叮嘱孙策、周瑜和孙权要勤奋向上,学有所成之后,再到军中效力。
周瑜把整个南院都腾出来,给孙家的人住。
两家人十分亲密,生活上互通有无,和一家人一样。
孙策把自己的书和兵器都搬到了周瑜的书房,二人共同读书练武。
他的卧房在南院,但更多时候却和周瑜同睡一床。
周瑜在外面干了坏事,必有孙策一份。
孙策犯了错,连周瑜一起打骂,绝不冤枉他。
由于有了孙坚撑腰,舒县再无人敢招惹周家了。
周瑜无忧无愁,就想起了小乔。
孙策知道了周瑜和小乔的恋情,就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胸怀来劝诫周瑜。
周瑜未遇到小乔时,也是如此说,遇到小乔后,就改了口,说爱情也是成大业的一种力量。
娶妻乃是人生大事,任何人都不例外。
像大禹、姜子牙、商鞅、管仲、乐毅、伍子胥、屈原、范睢,还有萧何、韩信、张良、周勃、周亚夫、卫青、班超等英雄人物,哪一个没有娶妻,哪一个年少时没有思念过、追求过心爱的女孩子,只是早一些晚一些罢了。
就连被儒学奉为经典的《诗经》上,不也是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吗?无论是孔子、孟子、荀子,还是颜夫子,从没说过成大业者不能恋爱和结婚。
何况,我已经今非昔比了,我义父是闻名天下的战将,割据一方,我何时去投奔他,都有用武之地。
当然,我不能躺在小乔的温柔乡里,不能自拨,学成之期至多只能晚半年,再长,就是沉溺女色了。
做何事,都要有一个度,超过这个度,就是不合理。
伯符,小乔还有个姐姐,一定是倾国倾城的大美人。
我娶小乔,你娶她姐姐,我们就是兄弟加连襟了。
周瑜为这个念头禁不住手舞足蹈了。
孙策说服不了周瑜,只好连连叹息:红颜祸水,红颜祸水。
当他亲眼看见小乔时,不由得理解了周瑜。
如此清纯秀美的少女,难怪公谨会动心,何况她又钟情于公谨,如果换了我,我也会坠入情网。
这么一想,孙策吓了一跳。
那一天,小乔忽然出现在周瑜和孙策的面前,把周瑜惊喜得又跳又叫,像是精神忽然失常了。
原来,乔公得知联军讨伐董卓,十分高兴,又听说联军的盟主又是袁绍,他的世侄曹操也在其中,就不顾年老体弱,赶往函谷关,要为匡扶汉室献最后一份力。
周瑜听了心花怒放,随后,二人就消失了,只留下孙策一个人在书房。
直到黄昏时分,周瑜才回来,一副飘飘欲仙的样子。
孙策抓住他的前襟,做挥拳欲打状:原来你是个见色轻友的小人。
我是见色不轻友。
我和小乔商量好了,把她的姐姐大乔许配给你,怎么样?我和小乔一开始就想着如何搓合你和大乔的好事,我们俩的事还没来得及谈呢。
孙策脸一红,有点不知所措了,答应下来怕周瑜笑话,又不愿意拒绝。
若是大乔像小乔一样的美,他岂不是要遗憾终生了。
第二天,孙策瞒过母亲,乖乖地跟着周瑜来到乔家。
乔夫人本不想见周瑜,但听小乔说,周瑜已经改邪归正了,且被孙坚收为义子,这才决定先见一面再说。
周瑜这样介绍孙策:这是我的义兄孙策。
我义父孙坚将军讨伐董卓,将家眷留在我家。
他听说前任太尉乔公也在舒县避居,一定要我义兄替他来拜访,恭听请教,想不到乔公也去讨伐董卓了,真是可惜。
孙策当然不能现场揭穿周瑜,只好点头称是。
孙坚乃当今名将,对已被人们所淡忘的乔公如此敬重,实属难得。
乔夫人高兴极了,对孙策和周瑜十分热情,但她知道周瑜对小乔有意,就打定主意不让小乔露面。
这次,周瑜和孙策只坐了一会儿就告辞了,根本没提小乔。
到了晚上,周瑜又来到乔家,是一个人来的,这一次,他也没提小乔。
伯母,我有件事情想说,又怕你怪我唐突。
乔夫人听他这么一说,当然不能不让他说。
周瑜把声音压到最小,伯母,你看孙策做你的大女婿,如何?乔夫人没想到周瑜小小年纪,竟然给别人上门提亲,觉得可笑又轻佻,但转念又一想孙策:名门之后,将门虎子,仪表堂堂,勇武过人,品行端正,其家族手握重兵,割据一方,在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把女儿嫁给这样的人,乔家是求之不得。
周瑜一眼就看透了乔夫人的心思:我义兄听说大乔美丽温柔,知书达礼,而且乔家是官宦世家,门庭显赫,与孙家正好门当户对。
乔家已经破落了,但乔公夫妇最愿意回到家族昔日的辉煌中,周瑜这么说,她听得舒服极了,觉得他并不像外面人说的那么讨厌。
我义父不在这里,我义母又怕乔公的眼光太高,就先让我探一探风声。
是孙夫人派你来的?周瑜大胆地点了点头:不然,我这么小的年纪,哪里敢上门替别人说媒呢。
好,这件事不用问乔公,我就作主了。
周瑜得意极了:我义母和义兄还没见过大乔,请伯母安排个合适的机会吧。
别看我义兄十分勇武,但一见到异性就连手都不知道如何放了。
乔夫人觉得有理:这件事就由你安排吧。
翌日,周瑜又把孙策领到乔家。
乔夫人叫大乔出来酌茶。
大乔端着茶盘一出现,孙策就觉得眼前一亮,目光发直,很失礼地盯着她看。
她的脸轮廓优美秀丽,那大大的杏圆形眼睛,好像会说话;她的嘴唇含情脉脉的讨人欢喜,是个典型的江南美人。
最令孙策着迷的是大乔的风韵,飘飘袅袅,轻轻盈盈,真宛如天上仙子落凡间,她的笑很甜、很浅、很柔,最重要的还是那么的自然,绝对是她心态的真实流露,毫无矫揉造作之态。
这是一个多么温柔贤慧、善良体贴的丽人啊?孙策在心里感叹。
他见过的美丽少女很多,单从容貌来看,能和大乔相比的也有几个,但她们内在的修养比大乔相差甚远,这种修养反映出来就是风韵。
大乔不似小乔那么活泼大方,她只瞥了孙策一眼,就羞答答地而去,空留一缕清香和意韵令孙策神魂颠倒,一时间竟然痴住了。
乔夫人看得喜上眉梢。
从乔家出来,孙策像丢了魂似的,走路都深一脚浅一脚了。
伯符,大乔很害羞,你到伯母哪里,要说是你先看中了大乔,不要说是大乔先看中的你。
那是当然。
孙策满口答应,一副肯为大乔牺牲一切的气慨。
在这关头,前方传来消息。
孙坚的大军路过荆州时,荆州刺史王睿对孙坚十分无礼,极不配合,甚至还阴谋偷袭孙坚的兵营。
王睿手下的一个叫王井的幕僚带着一封董卓的密信,逃到孙坚的兵营。
密信上是董卓密令王睿伺机杀死孙坚。
孙坚果断地夜袭荆州,先下手为强,出其不意地斩了王睿,控制了荆州。
南阳太守张咨是王睿的亲信,他听说孙坚的大军到了,不供给军粮,也不见孙坚。
孙坚本想继续行军,但怕张咨有所动作,后患无穷,就谎称得了急病,引起全军恐慌,迎呼巫医,祷告山川,一切都很真实。
孙坚派亲信游说张咨,表示无法再行,要将军队交给张咨统辖。
张咨贪图孙坚的精兵良将,就率领五百骑兵赶往孙坚的大营,被孙坚以稽延义兵为名,按照军法处死。
于是,南阳全郡震动,孙坚提出什么要求,无不满足。
孙坚兵到鲁阳时,与袁术相会。
袁术上表请求任用孙坚为破虏将军,兼任豫州刺史。
庐江郡归豫州管辖。
若按朝廷的法理,刘勋正是孙坚的下属。
在这乱世之中,孙坚有了政治地位之后,号令各郡,无人敢不从,包括刘勋。
这个消息传到舒县,孙、周两家的人无不欢呼雀跃。
周家的地位大升,舒县的士绅豪族们争相巴结。
只有周瑜不喜反忧:豫州刺史,只是虚名,义父即使能震慑住各郡各县,也不如经营江东老家。
他在豫州就像陷入泥潭的巨人,得不到当地士族大户的支持,看似强大,实际上是被缚住了双脚。
欲成霸业,不在于虚名和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有生力量的消长。
孙坚远在鲁阳,周瑜无法劝谏,且忙于谋划自己和孙策的婚姻大事,就把这件事疏忽过去了:我义父英勇过人,手握重兵,不会有大祸。
乔夫人听到孙坚被封为豫州刺史,更坚定了和孙家联姻的决心。
这个消息,令周瑜和孙策的身价大涨,同时,二人也放任了,尤其是周瑜。
我和伯符在我义父的麾下,就是他的左臂右膀,一定能得到重用,建立一番功业,自不在话下,放眼舒县和庐江郡,还有谁敢瞧不起我、排斥我。
衣锦还乡,迎娶二乔,如探囊取物一般。
此时此刻,对周瑜来说,两年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没有了,一条光明的康庄大道出现了,就等他大摇大摆地走了。
孙夫人到乔家看了大乔,十二分的满意。
孙策和大乔经常在乔家相见,乔夫人对此不干涉。
她对孙、乔两家的家风深信不疑,相信二人在未婚之前一定会遵循礼法,相处得体。
如此顺利,令周瑜又高兴又嫉妒,而他和小乔还要偷偷摸摸的。
但有了大乔做内应,小乔的行动较从前方便多了。
孙策和大乔总在乔夫人面前替周瑜美言。
乔夫人经常到周家看望孙夫人,以尽地主之谊,闲谈中谈及周瑜,孙夫人都赞不绝口。
渐渐地,乔夫人对周瑜的印象改变了,甚至也想把小乔嫁给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