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孙坚以前的战略规划:洛阳乃天下的心脏,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次讨伐董卓,他积极响应,想建立头功。
汉室若中兴,他能封侯拜相,汉室若衰亡,他也有了资本,伺机而动,因此是倾兵而动,后方很空虚。
他征杀多年,仇敌极多,害怕家人受到袭击,就让他们随军出征。
这天夜里,孙坚和夫人吴氏、长子孙策围在桌前,谈论周瑜。
就在周瑜来的前一天,孙坚做了一个古怪的梦:他踏云而行,游历天庭,遇到一个天神。
天神送给他一个金身童子。
第二天,周瑜就来了。
有的梦一觉醒来就忘记了,这个梦却还十分清晰。
他并不迷信,但梦里的事也不能完全不信。
孙夫人素来信奉鬼神,听了夫君这个梦,又惊又喜,就建议孙坚把周瑜收为义子。
孙策随声附和。
孙坚就答应了。
周瑜尚兵崇武,生父刚亡,能有一个天下名将做义父,当然是求之不得,何况孙家人待他已经如一家人了。
孙夫人给周瑜的礼物是一把名贵的宝剑,孙坚的礼物则是两本书,一本是孙坚历次行军作战的记录和总结,一本是《孙子兵法》的诠注。
这对周瑜来说可是无价之宝。
孙坚教导周瑜说:书再好,也是死的,全靠平时的领悟和临阵应用。
每一条用兵的法则到了战场,都能演变出许多新变化。
运乎之妙,存乎一心。
你读万卷书,古今的智慧尽藏于胸,又行了万里路,天下大势尽收于心,若是再懂得用兵,就是济世之才。
义父,我要跟你去讨伐董卓。
此时此刻,周瑜内心的豪情汹涌,淹没了小乔的影子,一个不下水的人,无论多聪明都成不了一个水手。
孙坚当即就同意了。
周夫人和周侬都很支持周瑜为中兴汉室出一份力,高兴地给他收拾行装。
然而,当周瑜返回兵营时,孙坚却改变了主意。
公谨说的没错,我最要小心的不是董卓,而是自己的盟友。
孙坚拉着周瑜的手,细心解释:袁术派人来送信,说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同董卓暗中来往密切,阴谋南北夹击联军。
这两个地方是联军粮草的主要供应地,又是大军的必经之地,极可能会遭到他们的袭击,实在是危机重重。
公谨,这次我不但不能让你随我出征,就连我的家人也不能留在军中了。
原想战场摆在洛阳一带,我就把家人留在鲁阳。
如今战场就在荆州,我只好把家人留在此地了。
周瑜一挺胸膛:义父,让义母带着权弟他们留下吧,我和伯符随你出征。
孙坚左手搂住周瑜,右手搂住孙策,表情很慈爱。
你们还是小树,现在就砍下来也做不了房樑,否则于国于己都不利。
再说,你们的母亲和权弟他们总要有人照看的,是不是?义父,这消息可靠吗?我听说您和袁术的关系密切,共同进退。
周瑜见孙坚没有否认,接着说:天下三分,义父的创业之地不在洛阳战区,而在江东,不管袁术的为人和才能如何,我觉得义父都不要和他绑在一起,还是全力经营江东。
公谨说的不错,但和袁术疏远非一朝之事,处理不好就会反目成仇,后患无穷。
周瑜执意要让孙家人到舒县去,住在周家。
孙家的人也不客套,高兴地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