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棋下来,张说这次肯定没有放水也认输了,他输得原因和薛崇训输围棋一样,不熟悉。
两人放下棋子喝茶休息,张说要去厕所,便起身离开了一会儿。
他走到过道上时碰到了起先招呼他们的那个妩媚女子,便一起转过过道,张说回头看了看对女子说道:你怎么亲自出来了?女子道:不是张相公派了你们家的那叫什么来的,过来告诉我要来贵客么?算了,这事儿怪不得你,是我画蛇添足。
我的意思是我来了,你也不用出来。
这厮跑过来带的是什么话,一点脑子都不用。
张说皱眉道,可你出来就出来罢,说什么‘我是棋子’这种话什么意思?你是想表现个什么意思!皇上是何等人物,有些话说得也太明显了,你是生怕他不清楚你的身份。
女子没好气地说:我也搞不明白,既然您不想他知道,又带到这里来作甚?我怎么会主动带他来?张说道,完全是个巧合,皇上自己要来,我还能拦着不让么。
萧相是信得过我,才告诉我你的事。
现在皇上万一有疑,叫那内厂的耳目一查,不是什么都清楚了?张某怎么好意思面对萧相?皇上会对萧相怎么做,影响他的仕途?张说想了想道:那倒不会,皇上不是小题大做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
但是你要清楚这里面的关系。
他降低了语速,字句清楚地说,崔家,是和皇上对着干的,崔明善已经死了,其他人流放营州,多达一千余人;你,本来是崔明善的妾,与崔家的关系不比那流放的千多人生疏吧?那么你现在应该在哪?这么一来二去的道理,一理就通,那么你还出来招什么风?女子有些委屈地说道:我只是一个妾,从来没想着和皇帝对着做什么,我有什么错,为何一定要被送去营州?没做错的人多了。
张说看了她一眼,说道,我这就得过去,你好自为之。
他也没去上茅厕,说完话就径直回那间书房去了,见薛崇训正在把玩之前那副昂贵的围棋棋子。
但两人没提要买这副棋,张说道:郎君您看转眼快到午膳的时候了,我先派个人去找个清静的地方订桌酒菜?三娘冷冷道:闹市上人多而杂,还是换个地方吧。
听三娘的。
薛崇训笑道,今天也差不多尽兴了,不如回去吃腊八粥。
说罢便从软木椅子上站起来,这时那个女子也进来了,招呼道:二位贵客要走了么?薛崇训道:你这里挺不错,大隐隐于市。
咱们有机会再来。
对了还未请教小娘子芳名。
女子道:奴家出身不好,不知姓氏,被人唤作窈娘。
这个名字让薛崇训的神色微微一变,想起了有关自己那一大家子的一件往事,这件事中的女主角就叫孙窈娘。
可那事儿已经过去了二十几年,孙窈娘也死了二十几年,就算没死现在也应该是半老徐娘,显然不是同一个人……那是武则天执政时期,武承嗣是她的亲侄儿,当时可谓是为所欲为,正好看上了美貌的孙窈娘,结果占有不成反而逼|死了她,并且连累一个官宦家抄家灭族,真是一个大大的悲剧。
武家和薛崇训的关系往大了算也是一大家子,武则天是他的外祖母,他的亲|娘太平公主第二次婚姻也是武家,所以关于武承嗣的那件事薛崇训早就知道。
一算年龄故事里的女子和面前的女子不是同一人,却勾起了薛崇训的回忆,他便随口问道:真叫窈娘?女子轻轻道:奴家不敢在先生面前信口开河。
名字挺好。
薛崇训笑了笑掩饰过去,抱拳告辞。
窈娘忙屈膝执礼相送。
一行人出门乘车离开东市,今日正当休假张说不用再去大明宫南衙上值,到了一个岔路口,张说便下车换马与薛崇训告辞。
而薛崇训的松木马车继续北行回宫。
马车上只剩薛崇训和三娘俩人,薛崇训便说道:一会见着张肖,你让他通知内厂派人查查刚才那棋馆,不要惊动人但要查清楚里面的来龙去脉,特别是那个窈娘。
三娘应了,今天不知怎么多嘴了一句:我猜下午张说会把那副棋献到宫里来。
哈哈。
薛崇训笑了笑,别把人也献进来就成,我可不想做武承嗣。
见三娘不解,薛崇训便将武则天时期的那件事说了出来,又道,棋馆那窈娘的身材挺好的,不过宫里有了那么多女人,我犯不着干那事。
到得下午,薛崇训在温室殿看奏章,果然有宦官抱着那副棋进献上来,说是中书令张说呈上来的。
薛崇训打开来观摩,转头看了一眼三娘,正好三娘也看过来,四目相对其中意思不言而喻。
薛崇训发现经常面无表情的三娘此时的眼睛里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好像在说:看我猜对了吧。
薛崇训放下奏章,招呼坐在下首香案边的妹妹:先别管那些奏章了,来陪我练练棋,今天和张说下围棋实在输得没面子。
三娘脱口道:郎君不是赢了么?薛崇训道:还不如输了好。
河中公主注视了薛崇训好一会儿,说道:哥哥是真的不急呢?薛崇训道:急什么?河中公主摇头叹道:我很佩服哥哥真有心思下棋。
薛崇训笑道:天塌不下来,就算塌下来还有高个的哥哥给你顶着。
本来让你来批阅奏章是让你有点事做,不料你还真上心了。
愿不愿意下棋,不愿意让姚婉来。
河中公主立刻说道:愿意,难得哥哥有闲心。
薛崇训起身换了个位置,坐到一张櫚木案前,指着张说进献的棋说道:这副棋不简单,白子取材关中、黑子西域、棋罐河北、棋盘南海,取材于海内四方,把玩起来好像手握江山,有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