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姑姑,你真的好漂亮哦!李妍儿由衷地赞道,转眼之间她仿佛已经忘记了被人欺负的委屈,扬起头一双大眼睛看向个子高一些的金城,今天姑姑比以前还要美。
因为金城帮了她吗?同一样东西在不同的人眼里,都不会相同,对有好感的人自然要顺眼一些吧。
金城浅浅一笑,静静地看着太腋池边上的亭台水榭。
夕阳被太腋池拥入怀中,随着波光轻轻飘荡,原本质朴的水榭也因为这金光笼罩上了一层如梦如幻的光晕,变得华丽闪亮起来。
微微翘起的屋顶,一道道纹理静美的扇门,一排排古朴的棂窗,庄严而又不失活力,美丽而又不轻浮。
一切都很美。
李妍儿却无心观赏这美妙的大明宫美|色,她坐到亭子边上,撑起下巴,呆呆地看着姑姑金城。
姑姑总是那么温柔安静,举止轻缓而优雅,但是她那长长的睫毛下的眼睛里有太多李妍儿看不懂的东西……为什么姑姑总是一副有心事的样子?哪怕她在微笑,也会让人的心里微微地疼;哪怕她顾盼生辉,眼波的流光之中却让人觉得拒人千里之外。
姑姑,为什么以前大家都很喜欢我,现在就那么讨厌我?难道我本来就不好,他们却因为敬畏叔叔伯伯才对我好吗……我就那么招人讨厌吗?李妍儿总算想起了自己的不开心,翘起菱形小嘴颇委屈地述说着。
金城转身轻轻坐到李妍儿的身边,伸出手指在她的鼻子刮了一下,笑道:小傻瓜。
李妍儿嘟起嘴:姑姑也不喜欢我了?骂我傻……金城温柔地说道: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你知道自己好不好不就行了吗?美丽是女人最大的欲望,无论她们是赞赏你,还是妒嫉你,都是对你的肯定,妍儿明白?李妍儿是懂非懂地点点头,眼巴巴地看着金城。
这时金城那温柔平静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奇异的冷笑:让她们在背地里诅咒你的光芒,自卑是埋葬她们的阴影。
李妍儿道:可是那个王昭仪想孤立我,以后大家都不和我说话了、不理我了,我是好是坏又有什么用呢……姑姑,你不和她们一样,你永远也不会那样对妍儿,对吗?金城忽然冷冷地说道,一个人不能把希望寄托到另一个人身上,另一个人也不是为了一个人而活着。
我对你不重要……别人在为我准备嫁妆了,很丰厚,西域宝石东海珠宝应有尽有。
李妍儿顿时一阵难受,抓住金城的手道:姑姑,你是不是不想去吐蕃,我代替你去吧!金城惊讶地转过头,看着李妍儿浸满泪水的双眼:为什么?李妍儿哽咽道:长安、大明宫,关心我的人都死了。
姑姑帮我照顾娘,不要让别人欺负她,我代你去吐蕃……姑姑要记得妍儿。
金城突然甩开她的手,冷冷道:我的事你不要管!姑姑,你生气了?李妍儿用袖子擦了一把眼泪,可怜兮兮地看着她。
我生我自己的气,与你无关!姑姑……李妍儿不解地看着她。
金城站起身来,转身便走。
李妍儿呆呆地看着她美丽的背影,和夕阳的流光融为一体,仿佛随时都会消失在尘世之间。
就在这时,金城忽然停了下来,回头说道:翠儿做了点心,一会我叫她送一些到你们那里。
姑姑!李妍儿哭着喊了一声。
但金城头也不回地走掉了。
她上了马车,车子沿着太腋池向西北方向直行。
偌大的大明宫,就似一座天堂之城,而最接近上天的,应该就是那座建筑在高台之上的三清殿了。
台基呈长方形,高达十数丈,就如平地上竖起的一做高城,南北长七十丈,东西广十丈。
人间天上,不老仙宫。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方蹬高台,金城便听到了一段若有若无的道德经飘荡而来,恍若梦境。
这时一个峨冠道士走了过来,执礼道:金城公主为见上皇而来?金城回礼道:劳烦卢仙人引见。
金城这些日子经常出入三清殿,里面有点名气的道士她都认得,面前这个老道卢鸿一也是其中之一。
于是卢道士带着金城走进烟雾缭绕的一间大庙之中,中间有个铜鼎冒着青烟,周围十几个道士盘腿而坐,正听着中间有个年轻道士在讲道。
这些道士中间,其中一人便是太上皇李旦,现在李旦穿着一身缁衣,哪里还像个当国者,和周围那些道士的神情举止已别无二致。
金城轻轻走到李旦旁边,跪坐在侧,看向中间那个讲道的道士,也跟着听起来。
说话的道士金城也认得,名叫张果(也就是张果老)。
他看起来非常年轻,但实际上已经老得不能再老了,他自称出身在尧舜时期,已经活了几千岁,早已是长生不老之身。
太上皇多方寻找,才寻得此人在三清殿暂住方日,炼丹讲道。
张果半闭着眼睛,缓缓地说道:悟道有三种方法,一为冥思、二为仿照、三为经历。
三法者,唯有冥思上乘,观天地之变化,审日月星辰,悟无上道法……他正讲得起劲,忽见许多人都走神,悄悄偷看新来的金城公主了。
这让张果十分不爽,遂停下大论,有些恼火地说道:心存杂念,何以冥思?趁早别修炼了!众人急忙低头。
金城的嘴角不由得露出了一丝浅浅的笑意:那依张仙人之见,天地为何物?张果老道:天圆地方,星辰夜升晨落,太阳晨生暮降。
金城微笑又问道:日月方圆几何?张果老皱眉道:盘子大小,一目了然。
金城立刻带着嘲笑的表情道:前月大秦寺上起火,熊熊大火何止一屋之宽?但从大明宫看去,只看见豆粒大小的火光,隔日方知原是火灾……故而大小在于远近。
那凡人在地上远观日月,有盘子大小,日月实际又该多大?这……张果脸色已变得十分难看,不知如何辩驳。
众道立刻对金城的一番话产生了兴趣,纷纷问其中玄妙。
连李旦也很感兴趣的样子,不由得问:金城已有所悟?金城看了一眼中间那个自称活了几千岁的年轻道士,微笑道:我也是按照张仙人的方法,景观天地日月,冥思道法而已,一家之言。
一个道士问道:天地为何物?金城指着铜鼎上的一个八卦图道:圆。
一切都是一个个轮回,生老病死,日升月降,都在转一个个的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