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交换

2025-03-30 08:11:47

日本最后战败已经毫无疑问,黄历便不只是要顾及军事上的胜利,对战后的政治关系也要着手布置。

日本鬼子是暂时要面对的敌人,而英国、荷兰、印尼独立势力,都是将来的对手。

合作而又互相提防,暂时的同盟,将来的敌对,这些问题都是要考虑并加以防备的事情。

而且暂时的同盟也不会让黄历为了表示什么诚意而牺牲战士的生命,起码要做到付出和回报的对等才行。

攻击北婆罗洲勿洞附近的集中营,解救被关押的西方侨民?黄历看着地图,头也不抬地说道: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起码现在,我军还没有那样的力量。

泰丽停顿了一下,坐在黄历对面,说道:可以做一个计划,或者派人秘密侦察一下,打不打是一回事,但可以就此索要一些物资。

黄历抬起头,似笑非笑地说道:好,不愧是我相信的人,胳膊肘没朝外拐。

什么意思?泰丽眨了眨眼睛,说道:估计不是什么好话。

其实,我还是希望在条件满足的时候,能救些人出来。

在鬼子的看管下,不用看,状况肯定很凄惨。

对战俘来说,解救他们显得更为迫切。

听说,蟑螂和虱子是集中营里唯一的蛋白质源……说着,她的脸色黯淡下来。

泰丽这么说是因为日本相东条英机布了一项命令,对三十万盟军战俘实行不干活不得食的政策。

日本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不承认关于禁止强迫战俘从事工业劳动的海牙公约。

所以,在新加坡、菲律宾、爪哇等地拥挤的集中营被看作战俘劳动力的后备库。

已经有无数战俘被送到矿井或修建飞机场、铁路的工地上。

对这些奴隶劳工来说,目前最可怕的去处便是缅甸正在修建的死亡铁路。

总长二百五十英里的铁路,每一英里将付出四百个人的生命代价。

在鞭子和刺刀的威逼下,工程师的蓝图变成了两条以令人极度痛苦的度向繁密的丛林会合点伸展的铁道。

黄历点了点头,说道:那是自然,如果有条件,我也没见死不救的道理。

话是这么说,黄历却不想去救英国佬、澳大利亚人和荷兰人,起码现在不想。

这种行动不仅计划上要仔细筹划,可能还要付出牺牲。

而且这些人救回来,能干什么?打仗不行,种地不会,还不能象日本人那样残暴对待,等于干养着一群废物,太不划算。

况且,黄历对日本人对西方人那种变态的报复心理和虐待狂并不是特别痛恨。

也许,这是对西方列强入侵亚洲的一种畸形的历史嘲弄,他们当初不也是把暴动的印度民族主义者用大炮轰成碎片吗。

不也是打入中国的京城,随意烧杀,又何曾把亚洲人当成人来看待过呢?那你先列个清单,需要什么样的物资,才对解救集中营的侨民有帮助。

泰丽倒是没有怀疑黄历的样子,说道:可以通过詹森争取一下。

当然,我觉得还是应该有所行动,让他们知道这里抗日军的能力。

你说呢?黄历沉吟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我会派人去侦察,选择合适的地方采取行动。

至于物资,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

TBx近距步话机,TBy中距电台,巴祖卡火箭筒,火焰**器,这是紧急需要的,也是必要的。

通讯工具,保证部队之间联络的顺畅,使其能够迅反应,相互支援策应,这是保障胜利的关键,黄历将其列在位。

至于火箭筒和火焰**器,反倒没那么急迫,攻坚及反掩体作战还不是现在铁血青年军所能胜任的。

泰丽不太懂这些,她以为黄历会狮子大开口,索要武器弹药,没想到黄历只对一些高科技的新型装备感兴趣。

就这些吗?泰丽拿出纸笔记录下来,再次向黄历询问道。

情报资源。

黄历又竖起了一根手指,郑重地说道:对于日军的调动情况,我们必须马上获知,否则我无法承诺保障他们的安全。

设立电台侦听情报组,这一方面是与盟军拉上关系,得到物资援助;另一方面,得水楼台先得月,黄历也有着这样的想法。

提前获知日军的调动情况,也就占得了先机,可以对日军进行更有效的打击。

这个应该没有问题。

泰丽点头道:毕竟现在已经达成了合作关系,他们隐瞒情报的行为可能会有,但涉及到铁血青年军,涉及到他们自身的安全,还是不会干蠢事的。

黄历含笑不语,泰丽说得有些道理,但为了保险起见,不能完全依靠英国佬的情报。

幸好未雨绸缪,战前已经在西婆罗洲布置了谍报网,两种渠道互相补充,互相验证,才更加让人放心。

詹森来电报,对热带丛林作战很感兴趣,希望你能允许被派来的人员进行观摩并学习。

泰丽将记录的物资清单收起,又对黄历探询般地说道。

美**队不是在瓜岛之战中取得胜利了吗?黄历有些诧异地问道。

其实,美**队在瓜岛能够取胜,一方面靠的是人数的优势,一方面是充足的补给,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则是日本人的死板教规和机械战术。

在争夺机场的关键战斗中,日本鬼子采取了一贯的呆板战术:密集的正面、窄狭的区间、很高的冲击度,极大的冲击动量。

就凭这种战术,他们已经征服了辽阔的空间。

没见过这样战阵的人,势必会生很大的内心恐怖。

因为他们几乎在眨眼之间,就冲到了面前。

但在面对拥有强大火力的美军时,这恰恰象飞蛾扑火般地自取灭亡。

在守卫瓜岛的美军眼中,日军的进攻总是在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方式,同样喊着万岁!,也同样被打退。

如同周期性的海潮,蓄能,上涨,到达**线,最后,无可奈何地退潮。

他们这种简单的战术,使瓜岛美军的防御大为简化。

大炮的全部火力都倾倒在鬼子的冲锋队伍中,把这片地区真正饱和掉了,而预备队在随时准备反击突破防线的日军。

日军越打越疲,美军则越战越勇。

显然,单纯凭勇气的白刃战术已经彻底破产了,关东军在诺门坎事件中领略过优势火力和坦克的厉害,却因为太平洋战场上初期的胜利冲昏了日本人的头脑,他们还在回忆着在巴丹四万日军歼灭十二万美菲联军,山下奉文用两个师团就解决了马来亚和新加坡十万英印部队的辉煌战绩。

他们认为一个夜袭插入敌阵,再来一个白刃格斗,美国佬就会垮下去。

詹森说丛林战是一个新课题。

日本人总吹嘘他们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在马来亚和缅甸把英国人打得一败涂地。

泰丽解释道:瓜岛之战严格来说并不是真正的丛林战,而卡尔逊中队在菲律宾的失败便证明了这一点,而你,却取得了成功。

卡尔逊,有所耳闻,黄历轻轻敲击着椅子扶手,斟酌着措辞。

在一九三八年前后,美国大使馆参赞、退役军官卡尔逊奉罗斯福总统之命深入中国战区考察八路军战略战术,为美国是否决定援华提供重要参考。

当时,八路军的条件很困难,全靠自力更生,卡尔逊不相信他们会胜利……到1939年十一月,日军名将阿部规秀的第二旅团在莱源黄土岭被歼九百余人,而且阿部中将也被打死的消息,使卡尔逊大吃一惊。

卡尔逊抱着十分怀疑的态度又第二次考察访问了晋察冀,从此对gcd的游击战争和建立根据地的方法佩服之至。

太平洋战争爆,日军高歌猛进,占领了广阔的土地。

纳尔逊立即上书罗斯福总统,请求派一支部队给他,由他带领到菲律宾战场去打游击,罗斯福总统认为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卡尔逊却信心百倍,认为,按照八路军游击队的办法,定能取得成功。

在卡尔逊一再坚请之下,美**方派给他一个中队,用潜艇送到菲律宾海岸,而后进入丛林,打起游击来,虽然也利用各种方法袭击日军,取得了一些战果。

但是,这个中队却是有损无补,终于被日军打垮了,卡尔逊只身逃了出来。

呵呵。

黄历轻抚着额头笑了起来,对泰丽说道:这不是战术的问题,而是——,怎么说呢,你有镜子吗?镜子?泰丽疑惑地从身上取出一面,递给黄历。

黄历没有接,而是坏笑着说道:你照照?蓝眼睛、黄头的,敢到日占区晃悠吗?菲律宾也有游击队,人家怎么还在坚持呢?卡尔逊部队只是单纯的军事行动,没有人员补充,当然坚持不了多久泰丽意识到黄历在逗她,没好气地把镜子收起,说道:跟你讨论丛林战术呢,怎么评论起人家的相貌来了。

丛林战先要求士兵受过特殊的训练,熟悉丛林生存技巧。

而且要求心理稳定,反应准确迅,既善于孤胆作战,又能密切配合联系。

黄历笑着讲解道:这对你们美**队不合适,有强大的火力,就该挥自身的优势。

不过,日本人在瓜岛失利后,可能要改变战术,由进攻转为防御。

不是战略上的,而是战术上的,与盟**队逐岛争夺,利用坚固的工事和掩体,对反攻登6的盟军进行顽强的抵抗,消耗盟军继续战斗下去的决心。

对此,你有什么高见?我记下来告诉詹森。

泰丽又拿起了纸笔。

太平洋岛屿争夺战是血腥而残酷的,顽强死硬的日军给了美军血的教训,而美军在血战中也逐渐成熟。

在尔后的战斗中,他们一路冲过密克罗尼西亚,硫黄岛和冲绳岛,一直打到了东京湾。

在此之前,美军对这种残酷的战斗缺乏心理准备,而日军也还未大规模采取这种放弃滩头,死守坑道工事的战术。

此时黄历的预见便具有相当重要的分量,他也不介意用这种方式获取更多的利益。

步话机,火箭筒、火焰**器、药品。

黄历伸出手掌比划了一下,象是一个见钱付货的奸商。

先说,管不管用还没准呢泰丽用笔去敲打黄历的手。

呵呵,我相信你们美国人不缺我这点东西。

黄历急缩回手,讪笑着说道:还有你这个中间人,我也是信得过的。

好吧,简单说说……两栖登6一定要事先做好周密的计划;要详尽细致地进行侦察;舰炮射击和空袭要充分、准确、配合良好;必须装备足够数量和良好质量的两栖作战车;制订尽可能准确的潮汐表;要有整套对付半地下式碉堡的装备和战术;后勤保障非常重要;通讯和通讯设备至为关键;兵力必须充足;指挥要果断,能随机应变;士兵要有勇敢精神和高度训练水平………泰丽认真地记录下来,然后望着黄历,用感谢的语气说道:这得多谢你了,救了多少美国小伙子的性命,上帝的择——停,大姐,别说上帝好吗?黄历赶紧打断了她,笑道:提到美国小伙子,我倒是想起件事情来,你岁数也不小了——停,别跟我说这事。

泰丽学着黄历的样子反过来又打断了黄历,起身向外走。

嗨,有中意的说一声,没中意的等我从集中营里给你弄几个。

黄历在身后取笑着,却只换来有些恼怒的哼声。

泰丽刚走,便有谍报中心的头目赶来向黄历汇报,情报来源是从游击区一次战斗中缴获的日本士兵的日记本。

日军对文字的保密并不注意,根源可能是他们认为自己绝对不会失败。

谍报中心早就注意到了这种情况,黄历给作战部队下了命令,缴获敌兵日记本一定上交。

而日本兵大部分都有记日记的习惯,东方人的感情总喜欢用含蓄的形式表达。

而从这上面仔细分析,谍报中心便能得到很多的情报线索。

.。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