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潜伏打探

2025-03-30 08:11:47

在半夜过后最黑暗的时候,幽暗的雪花开始轻轻地飘落下来。

起初只是几片绒毛细的雪花,在空中轻轻飘扬着,然后便大了起来,纷纷扬扬,团团片片,弥漫在天地之间。

又下雪了!黄历紧了紧衣服,轻轻拉了拉枪栓,确认没有被冻住,随时可以击,又举起望远镜观察着。

老百姓——程盈秋刚说出一半,觉得可能会受到黄历的数落,又把话咽了回去。

这样其实更好。

黄历说道:雪这么一下,脚印很快就被盖住,鬼子就是想跟踪,也没办法了。

嗯!程盈秋很奇怪黄历的想法,在别人看来是很简单的结论,他却往往有着更为精僻的见解。

望着山上地下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她笑着说道:你看这雪,象不象白x面?黄历不由得笑了笑,调侃道:嘿,我听周二讲过一个故事,就是天上下白x面的——据说老天爷很早以前就是下白x面的,人们就吃它,不用担心饥饿。

有一天,天上派下一个使者,要看看老百姓怎么过的日子。

这使者变成一个讨饭的病人,走到一个老太婆家里。

这婆子真是个吝啬鬼,讨饭的向她要块饼吃她都不给,却把雪白雪白的面饼给小孩子当尿布铺。

这下可气坏了天使,回去禀告给天老爷,再不下白面而是下雪了。

自私自利贪而无厌的坏老太婆。

呵呵,这个坏老太婆还真是自私贪婪。

程盈秋开心地笑道。

难民早就送走了,部队也转移了,黄历心里有些不托底,也想看看鬼子有什么阴谋,便在距离这个营地足有二里的一个山洞里藏了起来,查看一下动静。

程盈秋不放心他一个人,也留下来陪着他。

山洞不大,却有两个洞口,又被黄历弄了些枯枝做了伪装,敌人从正面过来,这么远的距离基本现不了这个地方。

即便现也没关系,黄历和程盈秋能从另一个洞口安然撤出。

为了隐蔽,山洞里没有生火,寒风不时从洞口吹进来,两人轮流在洞口用望远镜观察着情况,再轮流到后面一点裹着棉被暖和休息。

程盈秋裹着棉被,望着黄历的背影,心中一阵感动。

这个男人总是那么细心,她不说话,他就呆在洞口,为宽厚的身体挡着寒风,从不主动叫她来换班。

身后传来了悉悉索索的响声,黄历头也没回,开口说道:你歇着吧,我不冷。

程盈秋披着棉被,从身后抱住了黄历,将她和黄历裹紧,脸贴在黄历的脖子上,也不说话,就这么紧紧地抱着。

黄历一手举着望远镜,一手手垂下来,和程盈秋的手握在一起,绞缠着,传递着彼此的爱意和体温。

呵呵,这要是夏天就好了。

黄历突然坏笑起来。

程盈秋调皮地向黄历脖子哈了口热气,说道:夏天谁挨着你?我还怕起热痱子呢!你不愿意,别人可上赶呢!黄历觉得今天两人单独在一起,似乎是一个把李倩心的事情说出来的机会。

程盈秋没想到这些,她以为黄历在逗她,笑道:是吗,不是你在自我陶醉呀?那你是怎么被我搞上手的?黄历揶揄道:好象是你主动勾引我的吧?呸,是你骗的人家。

程盈秋咯咯笑了起来。

黄历沉吟了一下,说道:我想告诉你一件事情,你可能会生气,我——突然,在望远镜的视野中,一群乌鸦呱呀呱呀地叫着,象是惊了枪一样,从一片树林中飞起。

怎么啦?程盈秋见黄历突然停住了,有些奇怪地问道。

有情况。

黄历简短地说道:有人上来了。

程盈秋立刻紧张起来,伸手去抓倚在山洞石壁上的枪枝。

不用紧张,还很远呢!黄历倒是不慌不忙,将望远镜一递,说道:你看。

程盈秋接过望远镜,透过洞口枯枝雪片的空隙仔细观察。

纷纷扬扬的大雪中,几个人影出了树林,慢慢走近了原来的营地,身上并没有背着枪,象是老百姓,手里拄着棍子,身上背着包袱。

走得越来越近了,从望远镜里也看得更清楚,这几个人确实是老百姓的装束,似乎很疲惫,大口大口地喘息着,嘴象小烟筒似的冒着热气,有一个老一点的,胡髭上挂着一层白霜。

是逃难的老百姓?程盈秋不太确定地说道。

不太象。

黄历拿过望远镜,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冷笑着说道:别看他们走得慢,可明显不象体力不支,冻饿交加的样子,你没现,他们并不怎么摔跤,而且那群飞起的乌鸦也没飞回去,他们后边还有人。

程盈秋接过望远镜,再次观察,这回,她也看出些门道来,轻声说道:是可疑啊,他们可不象老百姓那样慌张。

别着急,慢慢看。

黄历笑着说道。

这几个家伙来到难民呆过的空地,大雪刚下,烧过的灰堆和杂乱的痕迹还没全盖住,他们现了,两个领头儿的家伙嘀咕了几句,可怜巴巴地喊叫起来。

好汉爷,给点吃的吧!饿得实在走不动了。

我们无家可归,愿意入伙,日本鬼子太可恨了,烧了房子——………这帮家伙——黄历再次冷笑起来,说道:瞧这样子,倒象是很盼望遇到咱们的,这与那些真正凄惨的逃难百姓可是大不相同。

你说呢?嗯!程盈秋点了点头,老百姓对土匪有着恐惧,这才是比较正常的,而这几个家伙,表现得太迫切了。

喊叫了一阵子,回答这几个家伙的只是飘飞的大雪和呼呼的寒风,他们也就停了下来,开始分头寻找更多的线索。

营地的两个山洞被现了,既然放弃了,这也就不是小分队要刻意隐藏的东西。

几个家伙又聚在一起,嘀嘀咕咕地商量了一阵,其中一个指了指逃难百姓入山的方向,似乎要继续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