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历沉吟了一下,详细解释道:专业的侦查人员,可以从敌方留下的粪便,脚印等蛛丝马迹,判断出所经过部队的方向,经过的时间,人数,甚至有没有大型的设备,有没有伤员。
打仗,可不仅仅是体力活,而是一项技术含量极高的智力对抗。
在极其凶悍善战的日军敌后活动,想要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就得比敌人想得多,想得细。
原来有这么重要呀!刚才偷笑的沈玉婷伸了伸舌头,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那每天晚上必须把脚洗干净,是什么原因?黄历苦笑了一下,到底是仓促了些,只有规定,没有过多的解释,趁着这空当,索性说个明白,因为在紧急的行军过程中,脚最容易受伤起泡,现在也最容易冻伤,要是不及时清洁的话,感染的机率就会很大。
脚出了毛病,就会影响部队的机动性,而机动性是我们在敌后和日军周旋的法宝。
我们撤退时,极少走直线,而是走8字形,s形等各种形状,忽左忽右,忽前忽后。
这样才能消磨敌人,摆脱敌人,而这种种战术机动都是靠走来实现的。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的脚都那么脆弱,但是即使有一个人因为脚感染掉队,那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
这是没有后方的游击战,掉队就意味着落在日军手中的可能性极大,自己的人落在敌人的手中,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的所有的行动计划都有可能暴露了。
对我们来说,这是致命的。
解释清楚了,各种让人有些不解的规定,也就能够得到重视,从而贯彻并保持下去。
众人仔细回味,才觉得原来每样规定都有着智慧和经验,如果真要从实战中汲取,恐怕要付出不菲的代价,还得有一个善于观察总结的指挥官。
对了,还有一件事情。
黄历突然一拍脑袋,说道:我跟你们说过,要是冻伤了,千万不能立即烤火,或者用热水烫,而要用雪搓,让冻伤部位的温度慢慢恢复正常。
这可不是开玩笑啊,都给我记住了。
嗯,老三说得对。
白玉婷学过医,懂得比较清楚,她开口解释道:这就象我们吃冻梨一样,买回来,必须放在凉水里,才能把冰缓出来,要把冻梨放在热水里烫,非烫烂了不可。
又好象一个饿了好几天的人,头一两顿饭绝不能吃得太饱,会胀死的。
而且,要把一个冻僵的人缓过来,用雪搓是一个办法,还有比这个更好的,那就是用人的体温——白玉婷的脸有些红,抬头望着黄历。
你瞅我干什么?黄历好笑地说道:说得没错,据科学实验,使冻僵的人最快缓醒的温度就是三十七度左右,与人的体温差不多。
比如说我被冻僵了,盈秋这个心疼啊,就紧抱着我,用她的身体让我缓醒——臭美。
程盈秋白了黄历一眼,引起众人一阵窃笑。
打个比方嘛!黄历讪讪地一笑,又正色说道:其实这算什么呢,就算不是我俩这样的关系,对于亲密的战友,也没什么可害羞的。
要是老余——,啊,我肯定毫不犹豫。
谢谢,谢谢。
余成志一脸尴尬,慌忙连连拱手,老三,你的心意我领了,就别把我打比方了。
呵呵,众人出一阵笑声,原来郁闷伤感的心情有所缓解,尽快地调整好心态,也是能顺利战斗的一个方面。
冻梨是什么东西?从南洋来的钟可萍怕人笑话,悄悄地问金秀。
冻了的梨子。
金秀简单而笼统地回答道。
这么简单?钟可萍似信非信地摇了摇头。
黄历将头转向林大猷,客气地问道:林大叔,您那个治冻伤的土方也告诉大家,我看挺简单易行的。
林大猷笑道:这好办,把萝卜或青萝卜切成大块(片),放在火上烤热后轻擦易患冻疮部位,冷后再烤热再擦至萝卜水分擦完为止。
这个法子对穷人来说可真不错,而且能预防冻疮也可治疗冻疮。
那今天就到这儿吧,大家去休息,明天——黄历停顿了一下,说道:等侦察完情况,掌握了敌人的动向后再决定。
……………对于鬼子可能的动向,黄历和余成志等人进行了仔细的研究。
在这冰天雪地里,鬼子进山围剿,并不是很可怕,反倒令人很期待。
想想,如果鬼子靠着两条腿在雪地跋涉,慢得象乌龟一样,小分队想打就打,想跑就跑,那敌人可算是掉进了陷阱,有力使不上,想追追不及。
再者,进入山里,后勤供应也是敌人难以解决的困难。
搜山,鬼子的脑袋还没蠢到那个程度吧,得动员多少人马,耗费多长时间。
我们应该做出几个可能的计划,这样,敌人有所行动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灵活地应变。
黄历率先说道:敌人一旦进山,不管是真搜山,还是想引诱我们出击,主动权必须把握在我们手里。
敌人想引诱我们,我们也可以引诱敌人哪!两次战斗的胜利使余成志对打伏击充满了信心,设置埋伏,敢深入追击,就消灭他们。
只怕敌人不会如此愚蠢,他们要是采取步步为营的战术,一点点缩拢包围圈。
或者增派军队,多设据点,采取围困战术,让我们出不了山,冻死饿死,那可就有点麻烦了。
区忠不无担心地说道。
我想啊,敌人采取步步为营的战术可能性很小,现在的天气,使得露营变得相当困难,后勤物资也很难长期维持。
黄历缓缓分析道:要是使用围困战术,倒真有些麻烦。
但我们可以迂回一下,这边出不去,我们从那边出去,这边戒备森严,我们可以从敌人防备松懈的地方下手。
当然,要想做到这点,可能我们要走相当艰难而漫长的山路。
恐怕这不容易。
林大猷摇了摇头,大雪这么一下,在山林里很难找路,而且容易迷失方向。
尤其在赶上风雪天,一迷失方向,十天八天也走不出来。
每年都有饿急眼的穷人想进山打点野物什么的,可冻死,饿死,被雪压死,也是毫不稀奇。
黄历等人陷入了沉思,敌强我弱,这是大形势,不仅要跟敌人战斗,更要以战养战,放弃行动,坐吃山空便是自取灭亡。
不能让敌人轻松地采取行动,要让敌人跟着我们的思路转。
黄历思索着说道:三个小队分开行动,一个小队作为疑兵,主动骚扰敌人,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并尽量把敌人往山里引,拖垮他们。
其余两个小队伺机而动,在敌人的空隙间进行穿插,袭击敌人的薄弱目标。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为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第八计: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喻迷惑对方、取得胜利。
负责牵制吸引敌人的小队要担很大的风险啊!区忠谨慎地说道。
由我带队吧!黄历主动说道:这样能好些。
不是好些,而是最好了。
余成志笑道:要激怒敌人,让他们跟着咱们的想法走,你是最合适的。
这样,关于各小队的人员配置,我想应该再细分一下。
没错,牵制骚扰,狙击手便要多一些,重武器可以少一些。
区忠赞同道:另外,我们这两个小队可以配上会说日语的队员,说不定能来次以假乱真,化装奇袭呢!而老三既是狙击手,又是指挥官,还精通日语,一个人顶三个。
哪有那么厉害。
黄历谦虚地摆了摆手,说道:我们的人员数量是个大问题,但现在物资不是那么充足,道路又不好走,想让那边支援,恐怕有些让赵司令为难,就地展,又怕出现意外情况。
几个人都沉默下来,没有后备补充,使得小分队多少有些放不开手脚,人员越打越少,既便是与鬼子一比十的伤亡比例,也是得不偿失。
………………回到山洞时,已经很晚了。
程盈秋却还没睡,裹着被子在火光下写着什么。
见黄历回来,忙着要起身,却被黄历制止了。
别起来,小心着凉。
黄历自己动手,从火上端下盆,洗漱完毕,凑到程盈秋跟前,好奇地看着她的小本本。
你看,这是我记录下来的,有没有错误和遗漏?程盈秋指点着小本本问道。
黄历看了看,笑道:挺好的,还进行了润色,要出书啊?如果条件允许,我还真有这个想法。
程盈秋笑了起来,算不算侵犯你的著作权?你是我媳妇儿,我还会告你呀?黄历钻进被窝,搂着程盈秋,轻声道:累了,好好休息,明天又要出了。
嗯,程盈秋答应一声,顺从地依偎在黄历怀里。
如果,万一她有了意外,我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会不会悲痛欲绝,黄历的脑海里浮起了这个念头,不由得将怀里的女人搂得更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