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玲倒吸一口凉气,脸色顿时变得一片苍白,久久无法出声。
她望望江涛,又望望身后那座石墓;美眸中泪光连闪,却强自忍住,没让眼泪滚落下来。
木然良久,才黯然点了点头,道:也好,既然师父亲自来了,我就去当面见见她老人家……语音微顿,一扬黛眉,又道:不过,我现在无法分身。
你们暂且退去,天明以后,我自会前往。
小英、小凤一齐俯首道:婢子们叩谢姑娘思典!燕玲眼眶又红,挥袖道:去吧!小英、小凤再拜而起,又恭恭敬敬向江涛检祆问安,然后和李七郎掠身而去。
江涛急忙问道:燕儿,你当真愿意回去?燕玲凄凉一笑,道:事已至此,不回去行吗?江涛断然道:我不能让你重落虎口。
无论如何,我要阻止他们……燕玲噙泪苦笑道:你呀!也真是,好不容易等到你回来……现在不谈这件事。
时间无多,咱们还有许多话要说,跟我来吧!说着,轻轻一叹,挽着江涛走进了墓门。
一人墓内,顺手在内侧石壁按了按,石门复闭,墓中一片漆黑。
燕玲熟练地划亮火折子,点燃一盏油灯,举灯一照,车声道:不要说话,脚步也放轻些。
老人家不知道醒了没有别惊扰了她。
江涛诧道:你说的是谁?燕玲不答,只顾举灯前导,领着江涛向墓中两具铜棺走去。
石墓内部空空荡荡,除了两具铜棺,别无陈设。
江涛不禁纳闷暗想:这些日子,也不知她住在何处?思忖间,已行到铜棺前。
燕玲轻探玉手,一推右侧铜棺,棺盖竟应手掀起。
江涛探头一望,骇然大惊。
敢情棺中并无尸体,却是一条地下通道。
难道石墓空格只是掩人耳目,父母并没有去世?一时不知是惊是喜,连忙双手扣住左侧棺盖,用力向下一锨;谁知竟掀它不开。
燕玲幽幽道:不必白费力气了。
那一只是实棺,里面盛殓着江老员外的遗骸。
江涛茫然指着右侧空棺,道:那么,我娘的遗体呢?燕玲微微一嘘,道:这里面本来躺着老安人,现在已经移往地下密室去了。
江涛讶道:燕儿,你怎么可以擅动她老人家的遗体?燕玲漫应道:怎么不可以?要不然,咱们住在那儿?江涛失声道:你们……燕玲耸耸肩,低笑一声,撩起裙脚,当先跨进了棺内;循着棺底石级,珊珊行去。
江涛满腹疑云,得不到解答,只好跟着拾级而下。
石级走完,是一条短短的甫道;甫道尽头有座石门。
这时,门隙半启,里面透出灯光,显然是一间密室。
燕玲将手中油灯悬在甬道口的石壁上,牵着江涛进入密室。
原来密室党是内外两间,外间设有桌椅,当作起居之所;内间则厚帘低垂,用为卧室。
江涛看得膛目如痴,心里疑团重重,却不知应该由何处问起。
燕玲用手指着一张软椅,轻声道:你先坐下来,让我去看看老人家酿了没有?江涛木然坐下,不禁哑声问道:燕儿,你在弄什么玄虚?里面睡的是谁?燕玲嗔道:除了老安人,你想还有谁?江涛猛地跳了起来,脱口道:我娘不是已经去世了么?燕玲以指压唇,嘘道:叫你小声些。
老安人难得睡熟,你……江涛激动万分,深深咽了一口唾沫,道:不!我得去看看,她老人家究竟睡了还是去世了?正说着,内室忽然传一声咳嗽,一个苍老的口音问道:玲儿,跟谁在说话?燕玲跌足道:你看!都是你大呼小叫的……一面又慌忙应道:娘!您醒啦?我就进来替您加衣服了。
别忙着起来,当心受了凉!她返身欲行,讵料江涛比她更快,早旋风般掠向室门,伸手一掀垂帘,泪眼扫视,口里已惶急地叫道:娘!娘!孩儿回来了!卧室内双榻并陈,正面一张较大的床上,拥被坐起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妇;两眼环睁如桃,双手急急向空摸索,颤抖地道:是涛儿?好孩子,你可回来了……江涛疾扑榻前,张臂紧紧抱住了老安人。
霎时间,热泪纷落,硬咽道:娘啊!是不孝的儿子回来了。
孩儿该死,竟连累两位老人家……老实人搂着爱子,抽搐不能成声;好半晌,才喃喃道:孩子,总算等着你回来了。
让娘摸摸,你瘦了些,但结实得多了……这些日子你在外面受苦了吧?江涛惊然一惊,仰头道:娘您老人家的眼睛怎么啦?老安人泪下如雨,却带泪而笑道:没什么,本来有点老毛病,这年余以来,为了你和你爹,又哭得太多了些……江涛闻言,心如刀割,俯伏床前痛哭失声。
母子相拥而泣,燕玲也在一旁落泪,但仍不忘轻轻推了推了江涛,慨道:别哭了,老人家不能太激动伤感;应该引他老人家高兴才对!一面说着,一面取过一件薄裘,替老安人被在身上,柔声又道:娘!先加一件衣服要紧。
好不容易盼着涛哥哥回来了,娘该高兴才是,干嘛尽伤心呢?江涛止住悲声,叹道:离家不过年余,竟落得家破人亡。
天幸还得见到母亲慈容,否则,孩儿罪孽就更深重了。
老安人稀嘘道:多亏有你玲妹妹,不然,那还有为娘的命在!江涛颔首道:玲妹厚恩,孩儿当终生铭记不忘。
但不知其间经过如何?父亲是怎样去世的?您老人家又怎会和玲妹居住在墓内?老安人长叹道:咳!说来一言难尽。
自从你离家,又听说你去天湖,你爹终日悬虑,一病不起。
辞世那天晚上,你玲妹妹忽然赶到,为娘才知道你已经逃出天心教了。
为了怕天心教迁怒加害,多亏玲儿设计,给为娘服下一粒药丸,昏死了五天。
一面假称为娘也去世了,一面连夜赶造这座石墓;以备双棺合厝,掩人耳目。
人殓那一天,天心教果然派人来探查虚实;总算万幸,把那些贼子瞒过。
从此,咱们就躲在石墓里,按时由富老爹偷偷送饮食进来。
你玲妹妹料定你迟早一定会回来,经年累月伴着为娘,住在这暗无天日的地底密室中;又拜在为娘膝下,嘘寒问暖,侍奉饮食。
没有她,为娘就算不被天心教害死,也决活不到今天了。
孩子,你得好好重谢你玲妹妹……燕玲娇羞道:娘也真是!开口谢、闭口谢的,倒像我真是外人了。
江涛转身向燕玲一拜,笑道:孩儿在天湖时,若非玲妹相助,也无法脱身出困。
如此厚恩,岂仅一谢字能报偿于万一燕玲白了他一眼,玉须微红,道:你也来了。
其实,我逃出天湖,无处安身,这座石墓正好替我解决了困难。
说来我还该谢谢娘的庇护才对!江涛忙道:你不提起,我倒忘了问。
年前听说你已经奉命下嫁梅剑虹,后来是怎样逃出天湖的呢?燕玲粉脸又一红,昨道:逃就逃了,有什么怎样不怎样!江涛纳罕道:那么,梅剑虹为什么也离开了天湖??燕玲低下头,轻轻道:他是为了你。
江涛诧道:为我?为我什么?燕玲幽幽一叹,道:梅师兄是个怪人,平生从无朋友。
但自从你去天湖,他竟对你倾心仰慕不已,许为平生唯一知己。
后来咱们奉命成婚,他和我一样愤恨反对;咱们才私下商议,偷得通行牌,一起逃出天湖……江涛急问道:如今他在何处?燕玲摇摇头,道:我也不知道。
咱们逃出天湖,在洞庭附近遇敌失散;后来我来了这儿,却不知道他流浪到何处去了。
江涛帐然若失,叹道:他虽然身世如谜,但仍不失为性情中人;只可惜被环境所意染,养成孤僻习惯。
有机会,我倒甚愿与他结交。
燕玲也黯然叹息一声,却摇头道:我看,你还是不要结交他的好……江涛讶道:为什么?燕玲美自深注,道:你忘了自己背上那条刀疤?江涛失笑道:天下有伤疤的人不知千百个,我不过凑巧也有一条疤痕而已,那里就真是他的杀父仇人……燕玲正色道:不!这不是凑巧。
依我看,你很可能真与梅师兄父仇有关。
江涛耸肩笑道:梅剑虹亲口告诉我说,他的父亲是被一位武林同道所害;而我爹却丝毫不会武功,也不是武林中人。
玲妹如不信,可以问问娘……燕玲发愁道:我正是问过她,才敢如此揣测。
江涛一怔,回顾老安人,道:娘,是吗?老安人点点头,道:不错……江涛心头一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
紧接着又问:难道爹爹生前练过武功?老安人摇头道:没有。
江涛呐呐道:那么,他老人家怎会……老人家黯然向燕玲颔首示意,道:玲儿,去把那东西取出来吧!燕玲答应一声,启开床头一座立橱,从里取出一只小木箱,双手递给老安人。
老安人将木箱紧紧抱在怀中,两行热泪重又籁籁而下。
许久,许久,才用颤抖的声音说道:孩子,你要静静地听娘述说。
别惊骇,也别难过,事情终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但愿为娘和你玲妹妹都是多虑了……江涛大惑不解,顺从地点了点头,道:娘,您老人家要告诉孩儿什么话?这只木箱里装的又是什么?老安人长叹一声,缓缓道:这是一件秘密,娘和你爹已经隐瞒了你十七年;现在,却不能不把实情告诉你了。
在为娘没有说出这段隐情之前,你先看看这箱中的物件。
说着,巍颤地打开了小木箱。
江涛接过一看,木箱中只有一件破旧的小棉袄,上面沾满了血污,小袄背心有一条裂痕,看尺寸大小,分明是小儿穿着之物。
他看了好一会,仍然不懂这小小的破袄与母亲要说的话有何关系,于是问道:娘,这件破棉袄是谁的呀?老安人没有回答他的问话,却道:你再仔细看看,小袄内襟上绣着的字。
江涛忙再翻起小袄里,晤了一声,道:不错,衣襟上绣着圣彦两个小字……老安人拭泪颔首道:好孩子,让为娘告诉你吧。
这件架满鲜血的破袄,就是你身世秘密的唯一证物。
那圣彦二字,就是将来查访亲生母亲的唯一线索……江涛骇然失声道:娘,您老人家是说……老安人便声道:孩子,你并不姓江,你只是咱们二老收养的瞑岭义子!这句话,宛如睛天一声霹雳,惊得江涛直跳起来,叫道:娘燕玲适时探手,一把按住他的肩头,轻道:涛哥哥,冷静些听下去。
江涛颓然坐回,热泪满眶,不佳摇着头哺哺道:不!这不是真的!这不是……老安人伸出枯槁的双手颤抖地抚着江涛湿漉漉的面颊,无限伤感,又无限爱怜的说道:孩子,是真的。
十七年前你来我家时,尚不足二周岁。
这此年来,我和你爹一直拿你当亲生骨肉看待,只盼你执绋送终,就和亲生父子一般。
但时至今日,才知道你的身世可能牵连一件血海大仇。
娘不能瞒你一辈子,只好实话实述了。
老安人说着,语声微顿;仰面长长吐了一中气,然后继续道:十七年前的春天,积雪初融,江汛暴涨,附近河堤纷纷告急。
城中士绅每日聚议共商防堵洪灾之策,你爹每日往来县城,确也备极辛劳。
有一天黄昏,你爹从城里议事完毕回来,经过宅前小桥,忽然看见上流飘来一只笨重的木箱。
那时江水汹涌,洪水为患,水面飘流之物极多。
但说来也怪,许多东西都随水而去了,惟有那只木箱却在桥下载浮载沉,顺流打转:任是水垫湍急,总冲不下去。
你爹一时好奇便命人把箱子打捞上岸。
启开箱盖一看,里面竟蜷卧着一个不足两周岁的男孩,遍体都是血污。
起初,大家全以为那孩子已经死了,谁知一探脉息,胸口居然尚有余温,并未断气。
检视之下,才发现那孩子小小年龄,却不知被什么狠心之人在肩后砍了一刀;刀锋直透小袄,伤及皮肉,一条小命业已奄奄一息。
你爹见了大感不忍,亲手抱回家来;洗涤伤口,延医诊治,调养了一个多月,才将伤口治愈。
因见孩子生得眉清目秀,惹人疼爱,为娘私下踉你爹计议,总以为孩子父母如未被大水冲散,必是遭遇强徒,多半已丧了性命。
咱们虽然薄有家财,惜乎年已半百,膝下并无一男半女;有此良机,何殊天赐麟儿。
于是,祝祷神明祖先,将你收养了下来;又因在波涛中救得你,所以替你取名为‘江涛’,俗作纪念之意……江涛听到这里,早已泪如泉涌,悲不可抑。
老安人深深发出一声悲叹,继续道:孩子,这十七年来,为娘和你爹实在爱你甚过亲生,但仍然一直谨慎地收藏着这只木箱和血衣。
可是,当初救你的时候,除了这件染血破袄之外,旁无可资识别的书信或物品;你真正亲生父母是谁?咱们也跟你一样茫无所知。
正因如此,才瞒了你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