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今天是道人特别延长的一天,试剑亭前,比前几天更形拥挤。
第十名盗剑者横尸亭畔的消息,自然早已传开。
所以,今天到场者都有这样的想法:阿弥陀佛,好了,今天是最后一天,以后再不会有人为此丧生了。
朱元峰费了不少力气,方始挤到最前面。
一切仍和昨天一样:道人盘膝坐着,笑容可掬,那支光华耀目的降龙剑也依然悬在头顶上空。
朱元峰挤到最前面,正碰上道人在自言自语:唉,昨天那位王公子,今天不知道会不会来了,贫道真后悔,昨天没跟他换下那一箱黄金……道人说至此处,抬头四顾道:诸位之中,有认得那位王公子的没有?劳神去通知一下好么?王府护院武士,自然有人认识,所以道人这样说,谁都明白道人是在抖风凉,因而谁也没有接腔。
道人发话时,不住以眼光在人群中来回搜索,最后,眼光突然在朱元峰身上停下了。
道人眨眨眼皮道:喂,这位老弟,咱们过去是不是曾在什么地方见过了?朱元峰不知对方何以忽然看中自己,当下微微一笑道:道长好眼力!道人忙问道:贫道忘记了,你说说看,那是什么地方!朱元峰笑道:昨天,同一地方,在下就在现在站立之处!道人眼皮一合,瞑目思索了一下,突然张目,注视着道:老弟刚才为何面现笑意?朱元峰暗暗警觉,心想:这牛鼻子大概起疑了,我绝艺未成,可别惹上麻烦以致泄露了身份才好。
当下镇定着,从容答道:为何不说现在?或者反问你自己呢?快过年了,别的没落着,笑口常开图个吉利,难道也不可以么。
道人又合了一下眼皮道:老弟对这把降龙剑有无兴趣?朱元峰笑道:兴趣大得很。
四周闲人,无不大笑!朱元峰知道,对方既已对自己注意上了,想轻易脱身事外,殆已无此可能。
同时,一种逞强好胜心理,也驱使他不肯稍示怯态。
因此,他决定:要逗就大家逗下去,且看你这牛鼻子能拿小爷怎么样!道人等众人笑罢,注目道:假如——请注意,贫道只是说假如一一假如,贫道将这支剑送给你老弟,你老弟准备拿什么出来交换?朱元峰微微一笑道:假如一一请注意,在下也只是说假如——假如,你真想将这支剑‘送’给在下,那么在下就应该毋须拿东西出来‘交换’!‘送’与‘交换’,是不同的两回事,最好请您先确定一下,再谈其它!众人又是一阵大笑!道人搔搔耳根,似乎有点尴尬,但是,很显然的,他对朱元峰,已经是愈来愈感兴趣了。
当下只见他干笑了笑,咳了一声道:贫道就是这种脾气,处处喜欢与人相左,别人想要,贫道不一定给,如果有人视同弃帚,一再放弃取得之机会……咳咳……贫道或许会无条件奉送亦未可知……在贫道主意未打定之前,是‘送’,还是‘交换’,自然尚还无法确定。
果然不错,道人已疑心朱元峰即系昨夜为其护剑制盗之人了!老道此刻语义隐隐透露:只要你小子承认了,本道人可能就会考虑将剑送给你!站在朱元峰的立场,承认了,未必就真的得到剑,而且,这样做也未免有失他昨夜见义出手之磊落初衷,他自然不肯会轻易为此所动。
所以,他不假思索的笑答道:在下也有个怪脾气,就是不喜欢受人摆弄!诚心相赠,拿来!否则倘若只是说说笑笑,消磨时间,在彼此尊重的情形下,在下也一样乐意奉陪!在众人笑声中,道人又搔了一下耳根子道:这把剑,是祸水,贫道实在有心送出去,可是……咳咳……不论谁想要,总不能说一点表示也没有啊!若然,将叫贫道如何向那些为它送命的死者交代?朱元峰索性加以打趣道:道长只要一点‘表示’是不是?那好办,在下身上,这件布袍还不算太破,在下脱下就把它来跟道长换了如何?道人皱皱眉头,不过却很认真的反问道:除却一件布袍,真个别的什么也没有?朱元峰笑笑道:秀才人情纸半张,除此而外,在下就只剩下肚子里一副新拟不久的对联了!道人一哦,注目道:对联?贴在什么地方用的?朱元峰伸手一指道:正适用于这座试剑亭。
道人扭头高呼道:鹤儿,取纸笔来!昨夜那名道童从观中送来纸笔,道人招手道:老弟请来亭中,先写下给贫道瞧一瞧,只要平稳适切,贫道马上就将它书在亭柱上,贫道动手书写时,你老弟即可伸手摘剑了。
朱元峰走向前去,口中笑着道:否则润笔照算!道人点点头道:当然,只要通顺,一两银子一个字!朱元峰进入亭内,道童己将纸张铺好。
朱元峰笑得一笑,拿起笔,振腕疾书,不消片刻,已将一副对联写好。
道人看完最后一个字,凝思有顷,忽然一声不响,跃身将剑取下,双手送到朱元峰面前。
朱元峰毫不客气,坦然伸手接过。
朱元峰接剑在手,抬脸微讶道:是一柄软剑?道人点头庄容道:是的,这就是此剑未配剑鞘的原因,平常时候,你尽可将它盘扣腰际。
……如今,贫道亦不想请教你老弟称呼和师门,贫道只有一句话相赠:这支剑为利口双锋,极具弹性,劈出去可以伤人,弹回来也能伤害自己,希望老弟三思斯他言。
朱元峰躬身道:在下恭领良驯。
为了某种原故,在下一时不便以师门奉告,如果紫老前辈认识少林那位清正大和尚,当可从他那儿获知晚辈一切。
道人呆了呆,接着点头道:紫老前辈……清正和尚……原来你……晤……好,好,只要你说清正认得你,便足够贫道放心的了!朱元峰料想得没有错:一怪憎,一怪道,果然是熟人。
这时亭外闲人们见朱元峰年纪轻轻,一身寒酸,结果居然能凭一副对联就获得曾有十人为之丧生,二千五百两黄金亦未能换得的降龙宝剑,不禁一致嚷着要看是副什么样的对联。
道人张目笑道:给你们看了有什么用:满纸迂文,通篇酸气,你们看了不为贫道抱屈才怪。
众人知道道人脾气亦未坚持,同时这儿亦再无什么可看,遂纷纷移步离去。
道人待众人散尽后,转向朱元峰道:你这副对联,深得我心,希望你也能引以自励!……离开这儿以后,准备去那儿?朱元峰答道:长安。
道人点头道:很好。
朱元峰反问道:前辈呢?道人耸耸肩胛道:谁知道?或东西或南北;乘兴而往随心所之。
无必去之处,无不可去之处!朱元峰知道对方不肯明白相告,遂改口道:那么,何时有幸再与前辈相见?道人意味深长地回答道:只要这柄降龙剑不再换主人,我想,总会有那么一天吧!朱元峰竟然有点依依之感,还待再说什么时,道人已然转过身去,向那名叫小鹤的道童点点头,说一声走,师徒两人,迅即双双离亭而去。
朱元峰目送师徒两人背影于白云观后消失,抬头仰望天色,见天空灰云密布,似乎又有下雪迹象,遂决定立刻上路,以免为风雪所阻,不能于除夕前赶抵长安。
午后,刚过华荫,雪花果然就有一阵,没一阵,断断续续的飘降下来。
尚好开头这一阵下的都是干雪,风也不太大,对行路并无任何阻碍。
朱元峰脚步加快,希望能一口气赶到临潼。
渭南打尖,继续上路。
渭南下去,约摸三四里,朱元峰忽为路旁一桩怪事所吸引,脚下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
路旁雪地上,蹲着一名破衣老人;身子在索索发抖,口中则在喃喃自语,臂于膝前圈围着,似乎正呵护着雪地上一样什么东西。
朱元峰忍不住走过去问道:老人家怎么了?老人缓缓抬起脸来,嘴里仍在不断喃喃着:可怜的小东西……只剩下一口气了……前天村,后无店……风雪又这样大……唉唉,眼看……就要……多可怜!朱元峰大吃一惊,忙问道:是老人家的什么人?是病了还是怎么样了?从老人双臂笼罩的体积看来,其所呵护的如果是个病人,必为老人之孙,很可能还只是一个不足五岁的幼孙。
老人看上去年约六旬不到,脸孔瘦黄,短须稀疏,业已半呈斑白;身穿一套粗布旧袄裤到处补丁。
见了老人此刻脸上那种凄苦神色,朱元峰止不住油然生出一片同情之心。
当下又说道:假如还有救,呆在这里也不是事,晚生脚程颇健,由晚生马上抱去临潼找个大夫看看如何?老人注视着朱元峰,什么也不说,只是一味的摇头叹息,过了好一阵始将揽护者的双袖缓缓移开。
朱元峰低头看清之下,不禁为之啼笑皆非。
什么病人?原来只是一条黄毛癞皮狗。
地下躺着的这条癞皮狗,可能因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加以雪封大地,觅食不易,如今已只剩一把皮包骨;在寒冬风雪季节,像这种又病又弱的无主野狗,饿毙道旁,根本不算什么稀奇事,想不到这位老人,竟会对这么一条野狗,也生出慈悲之心。
同时,老人念叨的只剩一口气,事实上也已早成为过去。
就朱元峰看来,这条狗断气最少也当在半个时辰之上了!假如老人发现时,这条狗仍然活着,那么老人守在这里,也足足该有半个时辰以上了。
朱元峰想及此处,不禁深为老人之善心所感动,于是婉言相劝道:老人家,埋了这条狗,咱们走吧!人死不可复生,狗也一样。
风雪愈来愈大,可别冻坏您老自己的身体。
老人点了点头,抖着手去拿身边那根木杖。
朱元峰先扶老人站起,接着将死狗拖离大路,用积雪深深埋了,然后走向老人道:老丈是不是去临潼?老人点头道:是的,先到临潼,再去长安。
朱元峰道:好极了,晚生也是去长安,正好同路,天快黑了,咱们这就走吧。
他见老人抖得很厉害,本想脱件衣服下来加到老人身上,但低头一看,自己亦仅有外衣一件,脱下外衣,便只剩得一套破旧的夹衣裤,冷是小事,看相未免太不雅观,遂只好苦笑一声作罢。
老人边走边叹道:这年头,像老弟这样好心的少年人,可说百不一见,唉,可怜刚才那条狗……老汉忘记请教,弟台贵姓?哪里人氏?此去长安是赶功名?还是投亲访友?朱元峰答道:晚生姓朱,草字元峰,祖籍洛阳,此去长安是想打听一二熟人。
老人家,您呢?老人叹了口气道:像老汉这一把年纪,快过年了,还冒着风雪赶路,所为何来,闭着眼睛想想也就可以知道了!朱元峰算算身上还有七八两银子,决定到临潼之后,分出一半赠给老人。
这种风雪天,对于如此一名老人,赶路实非所宜,老人有了这笔银子,足可维持到来年春暖花开,也就用不着急急赶去长安了。
朱元峰正思忖间,身后来路上突然响起一阵鞭声;转过头去一看,原来是一辆双座马车驰了过来。
朱元峰大喜过望,连忙拦在路中,挥臂示意。
马车渐渐驶近,最后终于停顿下来,驾车的是一名环眼大汉,他在看清一老一少的衣着相貌后,不禁竖眉怒喝道:挡住老子去路是什么意思?快滚开!朱元峰忍气指着老人道:这位老人家,体弱多病,不良于行,想求老大行个好事,当致薄酬!大汉扬鞭冷笑道:好事?嘿,这年头要行的好事太多了!快滚,不然可别怪老子鞭下无情!朱元峰心想:这厮狗眼看人低,不见棺材不流泪,看样子,不显点厉害这厮是绝对不肯通融的了。
朱元峰想着,正侍探手入怀,取出铁莲子备用,车帘一掀,忽自车厢中探出一张俏丽的少妇面庞,娇声滴滴地问道:是什么人呀一一目光瞥及朱元峰,微微一怔,语音亦为之顿然打住;当她接着又发现到朱元峰身边的老人时,妙目一转,突然沉下脸来向那大汉责叱道:大虎,你有没有心肠?这位老人家如此一把年纪,你昏了么?还不快请人家上来。
朱元峰呆了呆,连忙拱手道:对不起,晚生没想到车上载的是女眷,冒昧之处,尚望海涵,谢谢这位娘子好意,临潼近在眼前,咱们仍然步行可矣。
少妇黛眉微蹩道:真拘泥——老人颤巍巍的走上一步,向朱元峰低声道:老弟,难得这位大娘一番好心,我们就打扰一程吧,说实在的,老汉也的确支撑不住了。
朱元峰为难道:可是——老人唉了一声道:还可是个什么呢,老汉这么大年纪了,你老弟虽则尚还年轻,一个人只要坐得正,行得正,居心光明,偶尔从权,又有何妨?上去吧,别叫人家久等了,来,老弟,扶老汉一把,噢,谢谢——谢谢这位娘子!朱元峰不便坚持,只好把老人扶上车。
车上原来只有少妇一人,座位宽松得很。
朱元峰扶着老人在少妇对面坐下,缩起双脚,视线低垂,感觉局促之至。
少妇向大汉发出招呼,立即继续行进。
马车驶动后,老人殷勤地向少妇问道:这位娘子何方人氏?如何称呼?朱元峰眉峰暗皱,不禁对老人渐渐生出一点厌嫌之感。
他心想:有车坐了,就该安分些,居然会有这么多的罗嗦。
只听少妇娇声含笑回答道:贱妾姓孙,夫家住渭南,此番系归宁终南娘家。
敢问老丈与这位相公是什么关系,怎么会赶着这种风雪天走在外面?老人阿谀地噢了一声道:原来是孙家姑娘。
朱元峰听了,更觉刺耳,老人却接着叹了口气道:这位老弟,算起来该是老汉的侄孙,虽然出了五服,不过,这孩子倒挺孝顺的,比起老汉那几个顽劣的嫡孙,真不知要强上多少!唉唉,这年头,什么养儿防老,全是假的,天生苦命,儿孙再多也是一样。
孙姓少妇附和着叹道:可不是……朱元峰却给听呆了,好个老家伙,没人禁止你胡扯。
但是,你这老家伙也不该胡乱占人便宜呀。
谁是你侄孙?这——这岂不成了恩将仇报?嘿,真是好人难做!朱元峰心中虽然有气,却懒得去计较。
只听老人又叹了一口气,有气无力地接着说道:这次可全亏了娘子好心……唉,好累……对不住……老汉想憩一会儿了。
接着,车中沉寂下来,随着车身之颠簸,朱元峰也隐隐感到一阵倦意,于是,他将身子向后靠靠紧也将双目缓缓闭上。
这样,朦朦胧胧的,也不知过了多久,朱元峰突为一声轻微的闷响所惊醒,睁眼一看,几乎失声叫将起来。
对面那名孙姓少妇,已由原来之座位躺到车板上,粉颈歪扭,七孔流血,死状极为可怖。
车中别无他人,这,当然是他身边老人下的手。
朱元峰侧挪尺许,转身向老人望去。
老人缩着脖子,脸孔微仰,双目紧合,似乎正睡得香甜。
朱元峰沉声道:这位老朋友,别做作了,最好先将话说清楚,以免误会伤和气,说吧,你对朱某人欲待怎样!老人嘴皮一动,呓语般答道:不怎样,要怎样的话,一百个金星武士也早被老夫宰光了!朱元峰虽然又惊、又疑、又怒,但想想对方这话也是不错,这老鬼如想下杀手,哪还会等到现在?朱元峰定一定神,沉声又问道:那么这女人又犯了什么罪?老人瞑目如故,漫声应道:人太美。
朱元峰道:怎么说?老人悠悠然接着道:人美尚无大碍,芳号之丑更使人难以忍受!朱元峰一呆道:什么芳号?老人淡淡地道:银面小骚狐。
朱元峰大感意外道:什么,此女竟是‘玉门恶姬’座下的五狐之一?老人轻轻哼了一声道:还算有点见识。
朱元峰注目道:那么,尊驾——老人一咳截口道:很抱歉,早在十多年前,老夹就已经失去跟人攀交套近的兴趣了!朱元峰星目一转,又道:就算这女人是玉门恶姬座下,五狐之一的小骚狐吧,请问,她今天又碍了你阁下什么事,你阁下竟然要下这等毒手?老人悠然答道:谁说碍着老夫的事了?降龙剑只有一把,对吗?朱元峰周身一凉,震骇得半晌说不出话来。
怪道人赠他降龙剑时,曾一再暗示他匹夫无罪,怀壁其罪,并要他多加注意,勿使宝剑再换主人!而他,充满自信,认为今天能识得他本来面目的人,己不太多,再加上目前已有之成就,他无论如何也应该保得住这支宝剑。
他没有想到,由于一时之粗心大意,竟在同一天之内,就险乎人剑俱亡。
老人淡淡接下去道:美色当前,目不斜视,礼也,君子之道也!不过,走在险恶的江湖上,这种君子之礼,有时却似乎足够丧生而有余!所以,老夫以为,有人若想保有金星武士之荣衔,以及他自己宝贵的生命,以后最好还是将眼睛睁大些,耳朵竖高些,只要大节不亏,某些小地方,好像不必那么认真。
朱元峰哪敢再逞口舌之利?当下挣了挣,方才期期说道:只是……今天……你老又何以见得这女人……她……她想谋算晚辈的呢?老人仰着脸道:在试剑亭前,她穿着男装,站在你身后,老人适逢其会,恰巧又站在她的身后,最后离开时,情形则正好相反。
在你小子获得宝剑之前,老夫便发觉这淫娃已对你小子留上意一一淫娃原先之居心,当然不是为了剑!朱元峰双颊微微一热,老人悠悠接着道:至于要问老夫凭何下此毒手,这一点,连老夫自己都不敢肯定是否判断错误。
现在,请你小子将尸身翻转,如果淫娃压在身下那只右手中有东西,老夫便算做对了,否则老夫只有自承罪过!朱元峰依言以足尖将尸体一拨,只听骨碌一声,赫然自尸身下面滚出一只黄铜小圆筒。
老人睁眼一扫,又复合上眼皮道:还好,老夫耳目总算还能管点事。
这玩艺儿,谅你小于也有所闻,名称雅得很:销魂香心蕊!针细如毛,见血无救,老夫如出手在她之后,现在躺着的,就该不只她这位小骚狐一个了。
朱元峰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呆了好半晌,才又问道:那么,照这样说来,前辈先前守在路边,悯惜那条死狗,原来只是一种幌子,而是要等晚辈赶到会合,加以庇护,才是前辈的真正目的了?老人轻叹道:罪过!朱元峰一愣道:前辈指什么?老人道:指这样说话的人!众所周知,在当今武林中,若就心肠之慈悲而言,当舍老夫莫属。
朱元峰暗暗发笑,心想:是的,杀人不眨眼,真是个大善士!朱元峰想着,心念一动,继又忖道,此老显然大有来历,其身份之神秘,似乎更在清正和尚和紫老道之上,他既不肯以真面目相见,我现在何不退而求其次,先从此老口中打听一下清正和尚和那紫老道是何许人?朱元峰思定,遂向老人间道:晚辈想请问两个人,未悉前辈清楚不清楚。
老人眼角一溜道:想问少林那位清正和尚,以及潼关那位紫姓道人,他们是何方神圣是不是?朱元峰一怔,连忙赔笑道:正是——老人合上眼皮道:你小子算是问对了人了!朱元峰大喜。
前此,这谜样的一僧一道,曾令他深为困惑,他原以为这两个谜团,不知要到哪天才能解开,没想到,老人眼前这竟然一口便答应下来,事情来得如此容易,实在出人意料之外。
朱元峰正待催促老人快说时,车身一冲一顿,马车突然停住,只听车前那大汉大声向车中报告:到了,三姑娘!老人那了个呵欠,应声答道:是的,老大,你这一生也到了地头了!驾车大汉显然没有听清老人在说什么,不过,他一声报出,三姑娘没听得答话,却似乎使他颇感讶异。
接着,车帘一掀,大汉探头车内问道:三姑娘没有听到么?老人伸手一抓道:三姑娘坐你的车子坐惯了,要烦你老大再送一程。
来吧,老大,将来有人会羡慕你老大艳福不浅!大汉只轻轻挣了一下,便即被将一条软绵绵的身子拖进车厢。
老人手一松,起身道:下车,小子!朱元峰摇摇头道:您老心肠之慈悲,至此可谓令人深信不疑矣!老人重重一哼,没有开口,领先跳出车外。
老人一把抓毙驾车大汉,以及此刻下车之身手,堪称灵妙无比,但一出车门,却又马上恢复先前那副瑟缩老态。
朱元峰已知底细,除了好笑,自然再无怜悯之感。
马车刻下是停在一道堆满积雪的围墙外面,朱元峰四下望了望,低声问道:这是什么地方?老人答道:临潼。
朱元峰道:谁不知道是临潼——晚辈是指我们眼前这地方。
老人边走边答道:打句官话:很抱歉,老夫过去也没来过’!如一定要老夫回答,老夫则猜它可能为‘玉门恶妪’在关内无数别墅之一的后院门外!怎么样,小子,有没有意思进去逛上一逛?朱元峰道:别说笑话了!老人扭头道:谁说笑话了?朱元峰道:就算是晚辈说笑话,该可以了吧。
杀了人家两个人,居然还想登堂入室,晚辈可不够这副胆子。
老人哼了一声道:哪就瞧老夫的!朱元峰说什么也没想到老人竟真的身子一转,逞向那道铁栅院门走去,不禁为之愕在当场。
老人走近院门,举手便往门上拍去。
不一会,大门呀的一声,开一道细缝,一名丫环模样的少女探头问道:那一个在敲门呀?只见老人打着抖,凑到丫鬟耳边不知低声说了几句什么话,一边说着,一边还朝这边指了几下,说也奇怪,那丫鬟于听完后,竟然一声不响拉开门,将老人侧身让了进去。
朱元峰深感迷惑,只好伫立侍候。
这时天色业已暗了下来,雪也愈下愈大。
朱元峰因为怀有满心好奇和不安,浑然不觉风雪之侵袭。
不一会,院门再度开启,先出来的是一名少妇,年纪与死去的小骚狐不相差上下,姿色则较死去的小骚狐犹有过之。
朱元峰只知此妇必为玉门五狐中另外一狐,但却不知其为哪一狐。
少妇身后,接着出现者,是先前应门的那名丫鬟,最后才是弓着腰背,不住呵着双手的老人。
少妇步出院门,一个纵身扑到车厢中,仅在车厢中打了一个转,复又纵出。
老人抢上一步,迎去少妇面前,少妇不知问了一句什么话,老人手一指,少妇掷下两只银元宝,立即循着老人所指方向匆匆腾身而去。
少妇远去后,老人走过来低声道:行了,小子,半年可以不愁酒钱了!见者有份,一人一锭,先找个地方烤烤热火炉再说!朱元峰惑然道:您老捣的什么鬼?老人埋着头,边走边答道:你小子没看到老夫刚才那阵手势么?老夫告诉这位‘小骚狐’说:我们‘爷儿俩’乞讨为生,因年关难过,所以不顾后果地连院报讯,刚才,我们爷儿俩走到这附近,这辆马车刚刚到达,驾车的正想下车,忽然自半天空中飞下一名老道士,伸手一抓,便将驾车的抓断了气,车内一名俏娘儿喝问何事,玉颈甫行伸出,又给那道士一掌切下,而告玉殒香消!朱元峰悄悄扫了身后一眼,低声道:您怎可将——老人笑了笑,说道:有啥关系?那老道能耐大得很,而且也闲得太久了,替他找点事情忙忙,正是老夫慈悲之处。
朱元峰侧脸道:原来您老所谓的慈悲,是这样的。
老人毫不以为仵,点点头道:此其一端而已。
走出横巷后,朱元峰又问道:‘五狐’为‘恶妪’传人,武功与心计,均非泛泛之辈可比,你这番瞎话,那位小骚狐怎会如此轻信的呢?老人笑道:事证俱在,加上老道士又有其人,除非小骚狐疑及老夫身份,她有何理由不相信?朱元峰道:如果小骚狐追下去。
追不出结果,掉转头来再找您这报讯人严讯查究怎办?老人笑道:所以我们应像叫化子拾金暴发一样,赶快去找个地方大吃大喝一顿呀!朱元峰摇摇头道:真佩服您老什么事都能做得出!老人嘿了一声道:老夫此举,看似儿戏,实则正是为你小子作经验之开导:世间事,无有不可为者,用之正则正,用之邪则邪。
假如我们以此为谋生手段,自不足取。
反之,这种临危不乱,随机应变的机智用之于惩邪除恶,又何不可之有?十绝颠僧十绝之第八项,‘阵图’,严格说来,智计之运用变化罢了,如果十绝和尚缺了这一项,能称十绝么?朱元峰点头不语,内心则暗暗吃惊。
十绝武学之内容,在今天,自然无人再比他朱元峰更清楚了。
十绝第八项,名曰阵图,实为兵法精要,图阵原理只是其中一部分,且所占分量极少,外人如以为阵图一项系专讲排阵列式之学,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现在问题是:此一秘密除他朱元峰而外,应该只有一人清楚;谁?九龙中获传此项绝学的那一龙?朱元峰疑忖道:这老儿会不会是九龙之一呢?朱元峰自己的答案是:不可能!理由有三。
第一、老儿提及颠僧,称呼上毫无尊重之意。
第二、紫姓老道曾宰却一条小龙,这老儿应无不知之理,老儿如为九龙之一当不致置若无闻。
第三、这是最有力的一项——毒龙萧百庭将他打入绝谷,在九龙之中,应该不成为其秘密。
如果他朱元峰脱身绝谷之消息传入九龙耳中,九龙必然大感震惊。
而事实上,这老儿早已知道他就是金星武士朱元峰,老儿词色之间,根本未见异状。
这说明了什么?这正说明:此老似乎只知道他是金星武士,而不知道他已是新生一代的十绝掌门人!那么,这老儿既不可能为九龙之一,又怎会对师门绝艺如此清楚?朱元峰正想得出神,忽听老人说道:就在这一家好了!朱元峰定神抬头一看,原来到了聚丰大酒楼门口,老人低声接着道:这一家样样不错,就是伙计们势利了点,咱们如不耍上一二花招,恐怕上不了楼上雅座。
朱元峰笑道:咱们衣着寒酸,进入雅座,反而碍眼,莫不如就在楼下找一角地方,将就将就,一家馆子卖出的酒菜,楼上楼下,还不都是一样么?老人哼哼道:假如一样,谁还管它什么‘雅座’,‘俗座’?朱元峰一嗯,老人忽然道:嗨,小子,看那边来的五个女娃儿,好标致,……啊,对了,‘百花仙姬’座下的‘五仙女’!朱元峰转脸望去,南门方面,蹄声的得,五匹大宛纯种良驹,正向酒楼这边并辔缓策而来。
马上乘坐的,俱为妙龄少女;五名少女,衣分黄、白、紫、绛、蓝五色。
从五女衣色上不难知道,来的这五名少女。
果然正是金钗、玉簪、紫珮、绛环、蓝珰等花谷五仙女。
五仙女之中,紫珮和蓝珰,朱元峰曾经见过一面;身披黄白红三色风衣的金钗、玉簪和绛环,则尚是第一次见到。
朱元峰正辨认间,只听老人哺哺自语道:怪了,听说百花仙姬黎香君门规极严,这五个女娃儿,无缘无故怎会忽然一起跑到长安城中来?五骑愈来愈近,眨眼间自一老一少身边驰越而过。
朱元峰虽和五女中的紫珮、蓝珰两女,就在这长安城中有过一面之缘,但两女显然己不识朱元峰刻下之面目;同时,五女也显然不识老人为何许人,她们经过老少两人身边时,可说连看都没看他们老少一眼。
朱元峰待五女过去后,向老人问道:百花谷究竟在什么地方?老人望着五骑背影,信口道:你不知道?朱元峰好气又好笑,瞪眼道:我要知道还会问你么?老人不经意地答道:听说在巴岭妙玉峰东南不远处,老夫也没有去过,不知究竟确实不确实,你师父赌王应比老夫清楚。
朱元峰见老人言词神态间对五女似甚关切,不禁问道:前辈是否想看看她们要去哪里?老人摇头道:不必了。
天色已晚,而这些丫头们却无急赶之意,可见今夜必歇宿城内,要找随时都可以找到。
朱元峰失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们还呆在这里吃什么西北风?老人啊了一声道:是的——噢,不,且慢,这样进去,一定上不了二楼,也坐不成雅座,咱们且过去那边研究研究!朱元峰惑然道:研究?老人伸手一拉:你过来听老夫吩咐就是!老人将朱元峰拉去街角,低声附耳,比手画脚的不知道说了几句什么话,朱元峰静听着,一会儿点头,一会儿摇头,似乎对老人的安排颇表怀疑。
最后,老人说完了,朱元峰抬头眨眨眼皮道:灵吗?老人不悦道:不灵何损?朱元峰只好说道:试就试试吧!于是老少两人整整衣襟,昂然走进聚丰大酒楼。
老人估计得一点不错,楼下两名伙计见到老少两人一身破烂,两张挂满笑容的面孔,马上一下拉得长长的,老少两人成竹在胸,只做没有看见。
朱元峰进门后,四下一阵张望,转脸问道:就这一家怎么样?老人无可无不可地漫应道:随便——朱元峰得着老人口风,立即走过去,将刚才那两锭银子,卜的一声放到账台上。
两锭银子,重达斤余,两名伙计见了,四只狗眼顿如铜铃般瞪大起来。
老人眼光一扫,忽然挥手道:不行,银子先收起来!朱元峰惟命是从,衣袖一扫,又将银子捧回怀中。
一名伙计瞪眼期期然问道:这……怎么回事?老人且不答话,先从腰带上拔出旱烟筒,慢条斯理的装好一袋烟,另一名伙计抢着为老人点上火。
老人呼噜呼噜的连吸三四口,方始对准那伙计喷了一口浓烟,缓缓说道:咱们是西乡李府来的,奉咱们李府张二爷之命,大后天,是咱们四少东主及冠之庆,准备在城里摆席宴请亲友,特派咱们爷儿俩前来城中,先看看哪一家馆子比较合适……那名伙计忙问道:准备要多少席?老人沉吟着答道:假如洛阳方面的几房表亲不能如期赶至,也许只有百桌左右。
那名伙计眼一亮,抢着道:行,行,行,就在我们这儿好了,通长安城中,酒席若在百桌以上,差不多都选在本楼,场地宽敞,招待周到……老人侧脸道:酒莱呢?那名伙计连忙答道:保证错不了!老人嘿嘿一笑道:卖瓜的当然不会喊瓜苦!那名伙计赶紧又分辩道:不,老爷子,这是事实。
您知道的,本楼开设已非一日,关于酒菜方面一向有口皆碑,您老不信,尽可先试几色口味。
老人冷笑道:你这位老大倒蛮会揽生意嘛!伙计忙说道:老爷子,您误会了!小的是说请您先尝尝本楼菜肴口味,当然用不着您老破钞!老人淡淡一摇头道:这样白饶的一顿,太贵了,老汉吃不起!伙计眼珠一转,迅即会意,慌地拢近一步,凑至老人耳边,以右掌遮着嘴巴低声说道:只要生意成,自然少不了您老好处,咱们就以成半致意怎么样?老人哼了一声道:只要懂规矩就好!于是,一个伙计喝道开路,一个伙计托臂恭送,一老一少,大模大样的登上二楼。
在楼上最里角,伙计为老少两人收拾了一副座头,酒菜用不着吩咐,自然会拣好的送来。
那伙计为了表示殷勤起见,在上菜之前,还特地又去别处抬来一座屏风,为老少两人挡住过道。
不一会儿,美酒佳肴,陆续端上,老人举著轻笑道:怎么样,小子?比花钱买的还上得快吧?来,来,来,这种口福不会天天有,吃吧,不吃要遭雷打的!朱元峰拿起筷子,边吃边笑道:这一桌酒菜固然不错,但晚辈有兴趣的,仍然是想尽快知道,那一僧一道究竟是谁和谁!老人干满一杯,抹抹嘴巴道:我且先问你小子:三残斗九龙,六逸醉芙蓉,君山一品红’——这几句话,你小子听说过没有?朱元峰点点头,老人接着道:三残是哪三残?朱元峰道:驼、跛、聋。
老人又问道:九龙呢?朱元峰道:毒,酒、恶、秃、刀、暴、混、玉、枭。
老人头一点道:很好!稍顿,目光一注,又问道:六逸呢?朱元峰搔搔耳根道:这个,晤,就得想想了!老人端起酒杯道:慢慢想吧。
朱元峰思索了片刻道:六逸各有外号,而且都是好几个字,所以比较难记,现在晚辈只能想起四位,另外两位实在是记不起来了。
老人夹起一条肥参道:先说记得的。
朱元峰眨着眼皮道:晚辈记得的四位是:双剑丑,一刀寒、文抄公。
臭棋王。
笑了一下,又道:这后面两位,文抄公和臭棋王,由于取义突梯,晚辈可说记得最清楚。
而双剑丑和一刀寒,因为刀、剑与双、一,彼此对称,也很好记,另外两位则早已模糊了。
老人又夹起一筷清蒸鱼道:另外两位是毒心圣和血痕萧——奶奶的,这儿酒菜果然不错,小子快吃呀,别光顾说话,冷了就没味啦!朱元峰猛一击额道:‘毒心圣’、‘血痕萧’,对,对!老人道:以后不会再忘记了吧?朱元峰道:当然。
朱元峰说着,忽然生疑道:晚辈是问清正和尚和紫姓道士都是何许人,前辈尽提这些干什么?老人道:提这些也不算废话,清正和尚和双剑丑,紫姓道士和血痕萧,是二而一实即一人!朱元峰大感意外道:可是——老人淡淡接着道:可是什么,常言道:将相无种。
和尚道士,其理亦然。
六逸之中有人成了出家人算什么稀奇?朱元峰仍然存疑道:双剑丑和血痕萧,顾名思义,应该是一个擅剑,一个擅萧,前者身入少林,自然不便随身佩剑,这且不去说它;而后者,血痕萧,怎么身边不见萧,反而多出一把剑来呢?老人道:这该怪你对六逸知道得太少!朱元峰惑然道:怎么说?老人道:血痕萧上血痕斑斑,也许己无几许完肤;同时,姓紫的既不欲人知,又怎肯轻易以萧示人?这是你没有看到血痕萧的缘故,理由简单,说起来不值一笑。
其次,这支降龙剑原为三残中天聋之故物,三残昔年与九龙相约退隐,曾当着一品红那老婆子之面,一齐将兵刃抛人洞庭,如今,剑现血痕萧之手,想必是紫老儿有所风闻,而设法打捞取得,紫老儿不擅用剑,加以别有用心,自然要将之托付一个可以信任的人,不然这牛鼻子又何必千辛万苦将它从湖里捞起来?朱元峰垂下眼皮道:紫前辈意思,显然是想得到这把剑的人,能凭以阻止九龙再度为祸武林,晚辈一时冒昧,剑是讨来了,却不知道将来能否达成紫前辈之期望,想起来真令人不胜惶恐之至。
老人嘿了一声道:自己先就失去信心,还谈什么!朱元峰忙说道:不,晚辈——老人眼皮一撩道:只是谦虚一番是不是?朱元峰龈然失笑道:跟您老说话,真不容易。
老人瞪眼道:换句话说,就是老夫好抬扛?朱元峰酒杯一端,笑道:有种人捧之无妨,有些人则对他客气不得——来,为您老的一针见血干一杯!老人作气极状,眼珠翻了一阵,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道:好小子,有你的,短短一日交往,居然就能摸清老夫脾性,要得,小子,来,干——三——杯!朱元峰轻嘘道:说话留神些好不好?再小子、老夫的,当心伙计听到,不放你下楼就好看了!朱元峰话刚说完,忽见先前那伙计走过来赔笑道:老爷子酒够吗?还要不要再来几样什么菜?老人摇头道:都够了!伙计赔着笑脸,又道:味道还可以吧?老人矜持地点头道:晤,还可以。
伙计道谢不已,转身便待退去。
老人手一招道:过来!伙计返身哈腰道:是,老爷子有何吩咐?老人打了个饱嗝,喷着酒气道:等会儿,好好拟一份菜单,注上总价——咳咳,戴点小帽子固然无妨,但可不能太离谱——开好送去乐群客栈三号上房,知道吗?伙计心花怒放,既道是,又道好,脑袋几乎磕上桌角。
老人起身道:峰儿,咱们也好回栈歇歇了!伙计撅着屁股巴结道:老爷子不喝杯茶再走吗?老人以鼻音道:老朽没有在外面喝茶的习惯!伙计连忙道:小的可以泡——老人扭头翻眼道:能泡多少银子一两的?饭馆酒楼哪会有甚好茶叶?伙计一窒再也不敢开口。
送走老少两人,两名伙计突然低声争执起来。
那名年纪较大的伙计道:这老家伙我看有问题。
负责侍候的那年轻伙计道:有什么问题?那年长伙计道:我可从没见过大户人家的家人穿得这样破烂!那你就外行了!年长伙计道:此话怎讲?年轻伙计道:你得知道,如今时代不同了,穿得破烂的,也分两种人:一种是真穷,购置不起,另一种则是装出未的,原因不外乎有钱怕人借,或者差事好,油水多,怕人背后说闲活。
别的不说,你看人家身上一掏就是那么多银子,做件衣服能要几个大钱?那年氏伙计终于点头道:倒也是的。
年轻伙计更洋洋自得道:这年头,能见风转舵,便是了不起的本钱!一成不变呀,哼,到哪里也兜不转!老哥,你太死板啦。
今天,要不是我郝猴子,这笔生意拉得到吗?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