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08江湖系列_天杀星 > 第六十九章 剑手悲歌

第六十九章 剑手悲歌

2025-03-30 07:27:29

院子里,无情金剑正在负手徘徊。

从这位大总管急促而不稳定的步伐上,不禁看出这位大总管此刻的心情,无疑已因等候过久,而显得有点烦躁不安。

就在这时候,房门忽然缓缓打开,一个人背着灯光,从房中缓缓走了出来。

无情金剑迫不及待地转过身道:小子怎么说?从房中走出的那人,停下脚步。

笑了笑,说道:小子要我恭喜你大总管,因为他已经为你大总管省下了一万两黄金的赏金!无情金剑目光一直,手按剑把道:你——他一个你字刚刚说出口,那人已于长笑声中,身形冲天掠起,只一眨眼间,便消失于茫茫的夜色之中!有一件事,无情金剑永远不会忘记。

他永远不会忘记,在今天武林中,他无情金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甚至比当今十大门派掌门人的名头还要来得响亮,这份荣耀是怎么得来的。

是凭他在剑术方面的成就?别人也许会有这种想法,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如果以武功而论,远的不说,单是在剑王宫里面就有不少锦衣剑士,武功不比他逊色。

那么,他是凭什么获得这份荣耀的呢?一句话说完:全是剑王的栽培。

这七八年来,剑王待他可说得上是恩重如山。

他呢?他自问他也对得住他的这位恩公。

至少他对他的职位,以及他的一份烟俸,无愧于心。

说得更明白一点,他其实并不亏欠这位剑王什么,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年来,他方能始终坚持一个原则,绝不因为贪恋总管宝座,而盲从剑王的命令,去干一些伤天害理的事。

还好,这七八年来,剑王从没有下过这样的命令。

所以,他们宾主之间,一直相处得很好。

剑王在他心目中,也一直是个完人,而他也以能追随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为荣。

由于无情金剑这个外号,使很多人对他产生误解,以为他是一个绝情寡义的人物。

其实,他无情的,只是一口剑。

他并不是一个无情的人。

他对剑王知恩图报,始终忠心耿耿,便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上次,他因未能截下那位丐帮掌门人十方罗汉百里穷,不但被解除了总管职位,而且被当作犯人一般囚禁起来,他也没有出过一句怨吕。

因为他认为这是他罪有应得。

剑王就告诉他,凭天杀星那小子一个人力量,绝对无法逃出剑王宫,一定是十位掌门人中,有人暗中动了手脚,而其中嫌疑最大的人,便是这位叫化头儿十方罗汉。

剑王将如此重要的一件任务交给他,他却未能完成,当然怪不得剑王要大发雷霆,如果换了他是剑王,还不是一样?这一次的教训使他难过了很久。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虽然他自认罪有应得,同时他也不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但每当想起剑王当时那张铁青的面孔,他还是有点不寒而栗。

如今,在昏黄的灯光中,他仿佛又看到了那张可怕的面孔。

这一次剑王还会原谅他吗?慷慨就义易,从容赴死难!不错,他是一条铁铮铮的汉子,他也从没有做过一件违反自己良心的事。

但这并不表示他比别人多生几条性命,也并不表示他对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丝毫留连。

如今迫于形势,展开在他眼前的,已只剩下一条路。

无论他有什么想法,已不容他另作选择……远处传来最后一阵鸡啼。

天破晓了。

熹微的曙色,已经染白窗棂,两盏光头如豆的油灯,仍然闪闪缩缩的点在墙壁上。

无情金剑忽然从椅子上站起来。

他已一夜未合眼皮。

这也许是他这一生中最漫长的一夜。

这漫长的一夜,已使他苍老了许多,但当他下定决心,从椅子上站起来的时候,他看上去仍然神采焕发,没一点倦容。

他必须振作起来,面对新的一天。

他向院子里喊了一声:知一!一名锦衣剑士立即应声走了进来。

但走进来的这名剑士,并不是他想叫的智多星方知一,而是玉马剑客艾玄。

他的侄儿。

无情金剑微微一愣道:是你?艾玄道:是的,方知一方剑士轮的上半夜,下半夜是阿玄。

无情金剑轻轻叹了口气。

他还是老了!这种事情,以前在他身上,可说从没有发生过,只要是他亲手安排的事,任何细微末节,他都不会忘记。

他真的老了吗?无情金剑望着站在面前待命的侄儿,心头忽然微微一动,他想错了也好,自己的侄儿,比起外人来,总要靠得住些。

艾玄道:叔叔有什么吩咐?无情金剑摆摆手道:不忙,让我想想。

他其实并没有什么想的,他已想了整整一夜,什么事情他都想过了。

只是像他这种身份的人,自然流露出来的一种矜持,以表示处事时一丝不苟的慎重态度。

对自己的侄儿,原可不必如此,但这已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就是想改,一时也改不掉。

玉马剑客艾玄于是又回复原先的姿态,手扶剑柄,站得笔直。

他对他这位叔叔,无论人前人后,一向都很恭敬,同时也很羡慕。

他认为这是他们艾家的光荣。

他这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有这么一天,也能像他这位叔叔一样,当上剑客的总管。

无情金剑缓缓抬起头来道:三郎的伤势有没有好一点?艾玄道:好得多了。

无情金剑道:三郎前天提出来的那个办法,你也听到了吧?艾玄道:是的。

无情金剑道:你听他们大家的意见怎么样?艾玄道:每个人的意见都不一致,不过大家都觉得这事应该由叔叔作主,叔叔吩咐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

无情金剑很满意地点点头道:好,你去找几个人,就说是我的命令,马上赶去镇江信义镖局,把那个金鞭赵中元给我押起来!艾玄道:押来这里?无情金剑道:潼关。

吴信道:潼关行宫?无情金剑道:是的。

记住路上小心一点,在押返潼关行宫之前,最好别让风声走漏出去!※   ※   ※   ※   ※坐落西城一角的桑家废园大门,这一天已正时分,忽然出现一个卖茶叶蛋的小贩子。

过年卖茶叶蛋,确实是好生意。

不过,在桑家废园这一带,显然并不是做这种生意的好地点。

因为这一带除顽童外,很少有人路过,即使偶尔有一个行人走过,也绝不是买茶叶蛋的好主顾。

这个小贩子约莫三十来岁,有着一张黝黑的面孔,双肩宽阔,手脚粗大,一看便知道很有几斤气力。

茶叶蛋很香。

他的担子刚歇下来,便拢来了一大群孩子。

但是,在问过价钱之后,那些孩子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吐着舌头,扮着怪脸,又告一哄而散。

因为这小贩子的茶叶蛋卖得太贵了。

别人的茶叶蛋,只卖一文钱一个,他的茶叶蛋一个竟要卖两文钱,足足是别人的两倍,这岂不是摆明了敲竹杠?城里的孩子,是不容易上当的。

但这小贩子一点也不在意。

蛋卖不掉,他可以自己吃。

他等那些孩子走开,从担子上卸下扁担,人在扁担上坐下之后,就从锅里拿起一个蛋,慢慢地剥去蛋壳,舒舒服服地吃将起来。

就在这小贩子吃到第三个蛋时,主顾来了。

来的是一个文士模样的中年人。

那小贩子赶紧站起来道:大爷要买茶叶蛋?文士道:这蛋多少钱一个?小贩子道:四个子儿。

文士道:味道怎么样?小贩子道:包您满意!文士道:好,替我拿纸包起来。

那小贩子用做好的纸套,包了两个蛋,文士伸手接下,点点头悠然漫步入园而去。

这是一笔很奇怪的交易。

因为那文士只说要买蛋,并没有说要买几个,而那小贩子居然问也没问一声,就自作主张,包了两个,文士竟然也就这样收下去了。

这还不算,最奇怪的,是那文士根本就没有付一文钱。

生意有这样做法的吗?隔不多久,又来了一个老妇人。

这蛋多少钱一个?四个子儿。

味道怎么样?包您满意!好,替我拿纸包起来。

这第二笔交易,与第一笔交易,完全一样。

一问一答,不差一字。

老妇人接过蛋,也是分文未付。

惟一不同之处,也许便是蛋的数目——这一次不是两个蛋,而是三个蛋。

做完这两笔交易之后,那小贩子又清闲了下来。

他开始伸手又从锅里拿起第四个蛋。

正当这个小贩子准备享受他的第四个茶叶蛋时,忽然又有一个卖烤红蕃的小贩子,推着一辆木板车。

从大路那一头,一边摇着沙筒,一边唱着小调,慢慢地走了过来。

这个卖烤红蕃的小贩子显然只是偶尔路过,不过当他看到这里居然歇着一副卖茶叶蛋的担子时,便不由得也将板车歇了下来。

他向那个卖茶叶蛋的小贩子招呼道:恭喜,伙计,过年生意好不好?卖茶叶蛋的小贩子道:马马虎虎。

你伙计呢?卖红蕃的小贩子嘻嘻一笑道:还不错。

这个卖红蕃的小贩子,身材十分瘦小,年纪也不大,看上去似乎不过十八九岁的光景。

不过,别瞧他年岁不大,一张嘴巴,倒是挺会说话的。

他拿了一块碎砖将推车垫定之后,才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向那卖茶叶蛋的小贩子含笑亲切地问道:这位大哥你贵姓呀?卖茶叶蛋的小贩子淡淡地应了一声:蔡。

卖红蕃的小贩子高兴地道:噢!原来是蔡大哥?我叫小六子。

蔡姓汉子漫不经心的唔了一下,一双眼睛已经望去别处。

小六子如果是个识趣的,他应该看得出对方这时的脸色才对,但这个小六子显然并不是一个识趣的人。

他似乎一点也不以蔡姓汉子的冷漠为意,当下笑了笑,又道:蔡大哥成家了吧?蔡姓汉子这一次连理也没有理他。

这时,从对面一条斜巷里,忽然又走出一个青衣老妇人。

小六子顾不得说话,连忙摇起沙筒,转过身去喊道:红薯,红薯,滚烫的,又甜又香!但令人失望的是,那老妇人光顾的,却是蔡姓汉子的那副担子。

这蛋多少钱一个?四个子儿。

味道怎么样?包您满意。

好,替我拿纸包起来。

蔡姓汉子正待伸手人锅取蛋,忽然发现一双乌溜溜的眼睛,正在不远处盯着他瞧。

盯着他瞧的是小六子。

小六子的眼光充满了羡慕之色,似乎正在埋怨自己,当初选行当时,为什么没想到卖茶叶蛋,却偏偏选上了烤红薯!蔡姓汉子暗暗诅咒了一声,只好缩回手,侧转脸问道:您说要几个?老妇人微微一愣,但迅即接着道:包四个好了。

因为她在蔡姓汉子胸口看到了四根划动的指头。

蔡姓汉子立即大声跟着道:四个?好,好,包好,在这里,谢谢,谢谢!这是惟一的一次例外,老妇人接下四个蛋,居然付出一把青钱,只是那些是不是正好一十六文,就只有天知道了。

老妇人走进园子之后,小六子忽然放下沙筒,也向这边走了过来。

蔡姓汉子连动也没动一下,只撩了撩眼皮道:要买蛋?小六子嘻嘻一笑道:吃不起!蔡姓汉子将一对眼珠子挤去眼角,道:想聊聊天?小六子嘻笑着道:也不是。

蔡姓汉子道:啥?小六子笑道:我只是想过来告诉你蔡大哥一句话。

蔡姓汉子道:你要告诉我什么?小六子四下里溜了一眼,看清左右无人,这才压着嗓门,低低说道:我想告诉你,你是个狗养的!蔡姓汉子像被人在屁股上扎了一针似的,突然跳了起来,瞪眼吼道:你——你说什么?他显然还不敢十分确定,是不是他耳朵有毛病,听错了话!小六子又走近一步,低低接着道:我说:你是个狗养的,癫狗养的。

蔡姓汉子勃然大怒,伸手就是一巴掌,掴了过去。

小六子当然早就料到会有这一招,当下头一埋,赶紧向一边跳开。

他跳过去的地方,正是那口蛋锅。

只听得哗啦一声,小六子人绊倒了,蛋锅也跟着打翻。

四五十个香喷喷的茶叶蛋,登时连汤带水,滚满一地。

蔡姓汉子一巴掌没掴着对方,自己一锅茶叶蛋反而遭了殃,更是火上加油,气得面孔铁青。

他顾不得再去捡拾那些茶叶蛋,气咻咻的捋袖追了过去道:我倒要看你小子有几根骨头!小六子一骨碌爬起身来,拔步便向废园中奔去,一边跑一边大叫:救命啊,救命——蔡姓汉子自然不肯罢手,也跟着放开脚步,向园中追去。

小六子穿过一片竹林,奔到一座阁楼下面,由于心慌意乱,一个不留神,突给一颗小石子绊了一交。

他正想翻身爬起,不意背脊骨上已被人一脚重重踩住。

只听一个冷冷的声音道:蔡福,这是怎么回事?蔡福喘着气,奔了过来道:这……这小子,不……不是个好东西,辛大爷……您……您……得好好的……盘问……盘问他!辛大爷道:这小子是干什么的?蔡福道:是个卖烤红薯的,不过小人已看出这小子绝不是个规规矩矩的生意人!辛大爷道:何以见得?蔡福道:他跟小人素不相识,同时小人也没惹他,就在管老前辈进来不久之后,他竟忽然跑过来骂小人是狗养的。

辛大爷将脚底下的小六子仔细打量了几眼,唇角忽然浮起一丝诡谲的笑意,他对脚底下这小子的来路,似乎业已了然于胸。

他朝蔡福递了个眼色,一面打着哈哈道:年轻人开开玩笑,也是常有的事,干吗这样认真?起来,起来,起来。

他扶起小六子,亲切地又道:老弟没有跌疼吧?小六子揉揉膝盖,喃喃道:这二十两银子真难赚!辛大爷微微一呆,有点意外道:什么?有人出了二十两银子,买你来的?小六子两眼一瞪道:不然我小六子会无缘无故的骂人?你以为我小六子发了疯?辛大爷忙问道:那个叫你来的人,他叫你来,难道就只交代了一件事,要你骂人?小六子一伸手道:银子先拿来,拿了银子再问话。

辛大爷不禁又是一呆,说道:什么银子?小六子道:那人只给了我十两银子,你们再付十两,才是二十两。

辛大爷的一颗心放下来了。

因为对方答应这小子二十两银子的酬劳,而没有一次付清的原因,无非是担心这小子银子到手,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像这种先付一半,办完了再付一半的做法,无异已说明对方不是外人,因为对方如果不是自己人,绝不会采用这种方法!只有一个老江湖,才知道以这种方式传递消息,是万无一失最靠得住的方法。

辛大爷付十两银子,付得很是愉快。

小六子也很愉快。

他咧开嘴笑道:好了,你们要问什么,现在问吧!辛大爷道:你只须从头到尾,把那人要你来这里的经过,一字不漏的说出来就行了。

小六子点头应了一声好,然后不慌不忙的接着道:事情是这样的,大约一个时辰之前,我推着车子,打开元寺经过,一位穿着很体面的大爷忽然喊住了我——你们知道开元寺是什么地方吗?辛大爷点头道:知道。

他差不多已经猜出这个人是谁了。

小六子接下去说道:这位大爷把我喊到无人处,问我要不要赚二十两银子?我说当然要赚,有银子不赚,岂不成了傻瓜。

于是,那位大爷就给了我十两银子,我当时间他,讲好是二十两,怎么变成了十两呢?那位大爷说:你去到西城桑家废园大门口,一定会看到一个卖茶叶蛋的,你想个办法跟这卖茶叶蛋的吵起来,然后你就往园子里跑,卖蛋的追你,你就喊救命,这样你就一定会碰上一位辛大爷,或是公孙大爷。

然后,你只须说出经过,这位辛大爷或是公孙大爷,他们一定会再付你十两银子!辛大爷不由得又点了点头,他猜想的果然一点不错。

小六子顿了一下,又接下去说道:那位大爷说……辛大爷忽然拦着道:等一等!小六子只好咽住底下的话。

辛大爷望着他道:那位大爷有没有告诉你,为什么一定要用这种方法混进来,而不能干干脆脆地从大门走进来?这种小地方,别人也许会忽略过去,但辛大爷绝不会。

他是一个十分细心而谨慎的人。

他处理任何一件事,都能一方面把握要点,一方面又能不遗漏这件事的细微末节。

他认为这是避免上当吃亏的方法,同时也是一个人要想活得久一点的惟一要诀。

小六子一点头道:是的,那位大爷说过了。

辛大爷道:他怎么说?小六子道:他说,如果不用这个方法,那个卖茶叶蛋的,一定不放你进去,你进不了园子,就见不到辛大爷或公孙大爷,见不到辛大爷或公孙大爷,我的话就传不到,也没人付你十两银子……辛大爷满意地点点头道:好,说下去!小六子道:那位大爷说:你进了园子,见到的不论是辛大爷或是公孙大爷,都可以告诉他们,就说有一位葛九爷,在开元寺的杏花书院,请他们快去!辛大爷道:他有没有说,是为了什么事?小六子道:说是你们想请的一位客人,他已经请到了,他本想亲自过来,只怕客人不高兴,如果得罪了这位客人,以后再请就不容易了。

辛大爷轻轻一哦,双目中登时间起一片异样的光彩。

他又朝蔡福递了一下眼色,点着头道:好,你老弟且在这里等一等,我到上面去一下就来。

说着,转身匆匆上了阁楼。

隔了约莫一盏热茶光景,楼梯上脚步声响,从阁楼上下来两个人。

走在前面的是辛大爷,后面跟的,则是一名和辛大爷差不多年纪,脸色阴沉得可怕的蓝衫文士。

小六子抱定了一句礼多人不怪的老话,一见两人下楼,立即迎了上去,冲着那蓝衣文士打了一躬道:这位想必——可是,那蓝衣文士紧跟在辛大爷后面,一直向通往园门的竹林中走去,连瞧都没有瞧他一眼。

小六子微微一怔,忽然失声道:啊,两位大爷请留步,我还忘了一件事。

辛大爷和那蓝衣文士闻声止步,同时转过身来,目光灼灼地盯着他,等他说下去。

小六子走上两步,高声道:那位葛九爷带来了一封信,我忘记放在身上,让我去拿给两位大爷看。

辛大爷道:你放在什么地方?小六子手一指道:放在外面板车上,秤盘底下。

辛大爷道:没有关系,我们出去时,自己可以找得到。

说着,朝那蓝衣文士点点头,转身继续向竹林中走去。

小六子道:我也要走了。

身后的蔡福突然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嘿嘿笑道:安静一点,小子,等两位大爷回来之后,你再走不迟!园子外面,茶叶蛋担子和那辆板车,都仍然放在原来的地方。

但那滚满一地的五香茶叶蛋,和原来那一群顽童,却已经全都不见了踪影,四五十个茶叶蛋,一个也没留下。

城里的孩子,是很少糟塌东西。

闪电刀辛文立拿起板车上的那个秤盘,穿心剑公孙侠只一伸手,便在一堆废纸里,找到一个方纸儿。

那小子果然没有骗他们。

闪电刀辛文立道:打开看看。

穿心剑公孙侠点点头,一面将折叠得很整齐的方纸儿缓缓打开。

方纸儿刚刚打开,两人忽然同时头一转互相瞪着对方,同时问:什么事?穿心剑公孙侠呆了一下,道:什么事要问你呀!闪电刀辛文立道:问我?穿心剑公孙侠道:你干吗要踢我一脚?闪电刀宰文立不禁也是一呆,道:我踢了你一脚?穿心剑公孙侠道:不是你踢我,难道反而是我踢你一脚不成?闪电刀辛文立皱了皱眉道:好了,好了,别人听了会笑话,还是快看看上面写了些什么吧!两人若是早看信笺上写的是什么,就不会发生刚才那场无谓之争了。

信笺上只有一行大字:小心车底下有人!两人脸色一变,不约而同的一弯腰,双手四掌,齐向板车车沿推去。

两人心意相同,全想藉这一推之力,以攻为守,向后腾身纵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