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恩仇系列_不了恩怨不了情 > 第二十三章 白 猿 啼 英 魂

第二十三章 白 猿 啼 英 魂

2025-03-30 07:27:20

七月底,一个天气爽朗的午后,两名年青的劲装镖师,正策骑沿皖西大南湖,向九华山方向徐徐而行。

两人均约三旬上下,相貌端正而平庸,是江湖上最多也最容易见到的一型人物。

两镖师穿着同式的对襟短打,一衣青,一衣褐。

这时,那名青衣镖师刚刚含笑低喊得一声:印弟……低下的话,忽为身后一阵急促蹄声所打断。

两人同时扭头向身后望去,来路上,两匹黄骠马,八蹄如飞,眨眼间已来至两人身后三丈之内。

褐衣镖师注目间,突然高声喊道:两位道长且住!马上两名灰衣道人,年纪都在四旬左右,挥鞭正待驰越而过,闻言一怔,马缰勒处两匹马儿长嘶着,一个滴溜转,双双拢上前来。

褐衣镖师向两道人抱拳笑说道:如在下没认错人,两位道长大概就是名震天下的武当九子中,三才掌,五行步两位前辈吧?两道人互望了一眼,其中一名不甚自然地打了个问讯道:侠驾如何称呼?褐衣镖师微微一笑道:终南上官印!手腕一拌,两道金光闪闪的光圈直射空中,格登一声,光敛圈落,两道人同时低呼道:龙凤飞环!喊着,身子一侧,便拟跳下马来。

上官印摆手阻止道:这样说话方便。

不容两道人开口,正容注目又接着问道:看两位道长行色匆匆,难道武当近日有甚事故不成?三才道人点点头,叹道:正如少侠所说,十数天前,敝掌门人所居的真神武殿,忽于夜半时分闯入一名身手奇高的黑衣蒙面人,照面后一言不发,扬手便是三支飞刀,总算敝掌门人早已心存戒备,钢拂连挥,拒去二支,第三支虽然没格开,却也只擦破右肩一片道服,来人见一举未能得手,全殿已被惊动,返身就跑,敝掌门人随后追赶,刚刚出殿,便失去了来人踪影……五行道人轻轻一咳,三才道人便止住不再说下去。

上官印又是微微一笑,注目问道:两位正要去昆仑是吗?两道人被上官印一说道破心底事,不禁为之瞠目如呆。

上官印缓缓接下去说道:两位此行,谅来系奉贵掌门一尘道长之命,因为他那夜将来人追丢,事后愈想愈觉来人所施之身法与昆仑飞燕三点波颇为相似,因而命两位前往昆仑向昆仑掌门人蓝衣秀士质疑一番是也不是?两道人木然点了一下头。

上官印笑容收敛,沉声道:两位不必再事跋涉了,回去就说我上官印说的,青城冷婆婆不日将去武当,此一事件之真象,冷婆婆自会告诉你们。

两道人缄默片刻,然后双双立掌欠身,朗宣一声无量寿佛,拨转马头,向来路纵骑而去。

两道人去远,丹凤说道:行凶者就是蓝衣秀士本人?上官印轻轻一叹,苦笑道:昆仑一鹤已死,除了他,还会有谁?丹凤似乎突然记起什么,问道:前天你说昆仑一鹤死于谁人之手?魔剑摄魂刀南宫中屏?这人不是已死了几十年了吗?上官印笑道:你看到他的尸首没有?丹凤反唇相讥道:你敢肯定他真的还活在世上吗?上官印沉吟着颔首道:这里面的确有问题。

丹凤见他这样说,高兴了,嫣然一笑,问道:什么问题?上官印思索着说道:昆仑一鹤非泛泛之辈可比,在前辈人物中,也算是一名知名之士,尤其一身轻功,更是独步天下,当年的魔剑摄魂刀,病入膏肓,能活下来,已是奇迹,如说他不但没有死,且恢复了全部功力,那确实谁也不敢相信。

丹凤想了一下又问道:那么那位自称魔剑摄魂刀嫡传弟子的师南宫,是冒牌的了?上官印摇了摇头道:不可能。

丹凤眨眨眼道:何以故?上官印说道:逍遥七式是铁证。

丹凤有点不解道:这岂不太矛盾了?上官印笑了笑道:人为万物之灵,灵就灵在一点有异于禽兽的智慧,愈是耐想的事物,便愈易发生趣味,一目了然的事物,不会有人提,也不会有人记在心上,愁什么,八月十五,黄山天都峰顶包见分晓呢……日暮时分,二人进入了九华山下的白猿镇。

诗仙李白,当年过此镇时,留有诗云:千千石桐树,万万女贞林,山山白雕满,涧涧白猿吟。

镇后有一湖,系涧涧汇聚而成,入夜后,常闻猿啼,诗出此,镇因名。

入夜,因为月色很好,丹凤提议去湖上泛舟以遣良宵,上官印自然赞成。

这儿,上次上官印为求取奇缘七式,入黄山,曾一度道经,对附近自较丹凤清楚,这时他走在前面,才到达湖边,刚停止,忽然回过头来低低说道:看,那人好怪!丹凤循声望去,目光所至,也不禁吃了一惊。

原来眼前这座湖,方圆不过里许,湖面平静,月色又好,极目之下,全湖景色皆可了然入目。

上官印指点处,是湖心一座六角水亭。

月色下,但见亭顶正面处盘坐着一人,因为是背向这一边,距离又远,不但看不出是个什么样的人,甚至连男女都无法分辨。

隐约可见者,是一身衣服色泽很深,盘坐着,一动不动,远看上去就如一尊木雕的黑色神像。

丹凤见那水亭六角翻飞,攀缘无凭,不禁低低说道:怕还是我道中人呢。

上官印凝视着点点头答道:是的,很怪,我们看看去。

丹凤推醒树木下一名正在打吨的船夫道:租船游湖,伙计。

船夫一骨碌跳起来道:好,好,几位?丹凤笑了笑,说道:用不着慌张,租金照付,船由我们自己划,你只须下去清出一只来,弄弄干净也就是了。

船夫望了二人一眼,边应是,边忖道:都是男的,自己划有甚么意思?不一会儿,小船告岸,船夫将缰绳交给二人,上官印一面下船,一面故不经意地向船夫问道:生意还好吗?船夫摇头苦笑道:简直坏透了!上官印向湖中水亭一指,又道:今夜那边已去了几位客人?船夫叹了口气道:去了个鬼。

看样子这船夫尚不知湖心亭顶上坐了人,丹凤迅向上官印瞥去,眼中充满讶异之色,似说:那人赴水亭,显然用的是凌波虚渡功夫,我们得小心点儿。

上官印点点头,操起桨,没说什么。

船夫交代完毕,带着满脸睡意,又回到桑树底下去了,这边上官印左拨弄,右拨弄船在原处打转,就是不肯离开原处。

丹凤掩口一笑道:笨牛!上官印桨一递,笑道:很简单,你行你来。

丹凤脸一红,嗔道:我又不是南方人,你给我有什么用。

上官印笑了笑反问道:终南华山离多远?丹凤佯着恼,瞪眼道:多少偏点南……上官印笑不可抑地叫道:对,对,我是南方人,我忘了我住在你的南边。

放下桨,双掌分向两边湖面一推,湖水涌波,小船上像箭一般向湖心倒射而出,丹凤冷不防,娇躯一仰,几乎翻倒,上官印大笑。

丹凤赧然自语道。

竟忘了这法子。

上官印笑着说道:你是北方人当然可以原谅。

这时,小般已离湖岸十数丈远近,丹凤听了上官印的话,脸一沉,正待叱骂,忽然神色一动,急急低声道:快听!二人倾耳,湖心,有低吟之声传来:进退两不得蹉跎浪荡游何处是归程猿啼使人愁……声暗喑哑,愈来愈低,吟到最后几个字,已有如微弱的哀鸣。

丹凤秀眉微蹙,低声道:这人怎的这般消沉?上官印星目闪动,忽然叫出一声:不好!双掌运拍如飞,驱艇疾驶,还不住扭头向身后亭顶望去,眉宇间,神色似乎甚为焦急。

丹凤又抬头看了一下,见亭顶那人,声音虽然有异,身躯却仍坐得端端正正的,不由得大为纳罕,愕然问道:什么事不好了?上官印匆匆以衣袖拭了一下额角道:此人中气衰竭,似已奄奄一息了。

丹凤手一指,皱眉道:不是坐得好好的?上官印又连推数掌,摇头道:内家高手不到最后一丝游气断尽,是不能从背面坐姿上看出什么来的,此人如非身中剧毒,便是正以慢性方式自绝。

说话之间,小艇已距水亭三丈不到,上官印猛加一掌,扭脸高呼道:喂,上面是哪位朋友?亭顶,黑衣人身躯一摇,应声滚落湖心。

上官印不假思索,如箭射出,人在半空中,发声叫道:大姊去亭顶看看!丹凤不敢怠慢,足下一点,跃上亭顶。

亭顶,瓦行间,一条血路,由黑衣人坐处,向湖心流去,在血路两旁的瓦面上,有着几行似乎是以指蘸血所写的字,那些字,一个个均极端正,笔划也十分均匀,好像曾花去相当长的时间,写的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今天的我,究竟能对得起谁?谁的收笔处,瓦面穿洞,显系由于黑衣人沉重自问,而于无意间指头在瓦面上着力过重的结果。

丹凤敛眉记下,飘身飞落。

艇中,上官印已将黑衣人自水里抱起,这时,一条湿淋淋的身躯俯卧着,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丹凤说出亭顶所见之后,接着问道:这人还有救没有?上官印深深一叹,摇头道:别说现在,就是刚才发现时也已迟了。

丹凤吃了一惊道:为什么?上官印叹道:他在腕脉上开了洞,洞很小,因而血流得很慢,也很干净,此刻他体内大概一滴血也不剩了。

丹凤听得玉体寒战,苍白着脸道:不会是熟人吧?上官印瞑目摇头道:岂止熟而已,简直是太熟了。

丹凤骇然失声道:是……谁?上官印一叹道:你自己看吧。

说着俯身将尸体翻转,丹凤一看之下,不禁脱口尖呼道:蓝衣秀士?上官印喃喃说道:这就是某些俊彦之士与人不同的地方,虽犯了错,终能省悟,并采取出最剧烈的忏悔方式……丹凤呆了片刻,不知所措地道:如今怎办?上官印目光四下一扫,苦笑道:他选择此处,颇有道理,这儿湖光山色,景致甚佳,不葬在这儿还去哪里找更好的地方?二人划舟至对岸,在一个高爽处,将蓝衣秀士草草葬了。

他们知道,蓝衣秀士选来此处解脱,一定是为了不愿别人看到,所以,二人在墓前致哀完毕,也没有为他立碑。

先后花去足有两个更次,回到岸边,已是四更左右,岸边。

那名船夫张目立着,见到他两个,破颜欢叫道:啊啊,两个都回来了!上官印一愣,扬脸问道:两个都回来?此话怎讲?船夫揉揉眼皮,指着湖心道:小的眼力不佳,耳朵却很灵,刚才,两位去了没有多久,小的似乎听到扑通一声……丹凤心虚,忙问道:你以为怎么了?船夫尴尬地笑了笑道:当然以为有人落水了。

上官印忍不住哦了一声道:从那时候开始你一直守候到现在?船夫点点头,反问道:那是什么声音?上官印无以回答,强笑道:鬼呀,你不是说去了个鬼么?船夫笑了,不是为了这句俏皮话,而是为了上官印因感激他的关注而加倍递给他的一块银锭。

啊,太……多……多谢啦,谢,谢。

银锭三两多重,在这位小人物,却是一笔大财,眉开眼笑,打内心洋溢出惊喜和兴奋。

上官印止不住暗叹道:没有太多的欲望,就没有烦恼,像这种人,几两银子,就能满足,什么时候我也能过这种平凡的生活该多好?他想着,望去丹凤,丹凤正好望过来,从眼色中,二人都发现到,对方此刻的想法,正与自己相同。

上官印情不自禁,一把拉起丹凤的手,低低说道:天快亮了……我们……继续走下去吧。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黄山南麓,新安河,蜿蜒着,河水明媚,更衬托出三十六峰的参差挺秀。

黄山,是山川中一奇,就为这缘故,它是难得寂寞的,野云如火照,秋草助江长的八月上旬,黄山脚下,新安城中,渐为一种神秘的气氛所笼罩,各式各样的人物,开始在城中出现,每一对眼光,都充满了好奇,也充满了警戒。

各式各样的人物越到越多,同时也显示出一种奇怪的现象,那便是年轻俊逸的青年男女特别多,一个个衣着华丽,英气勃勃。

晌午时分,二名绿衣青年向城中一家酒店走去,边走,边谈,声音很低。

三哥!什么事?昨夜,你……你……有没有接到一块白布?我的天!三哥没有?我……我……还以为只我一个人遇上这种莫明其妙的事呢。

不像浸过毒,也没有写上一个字,完全是张普通的布条子,三哥,你那块也是这样的么?谁说不是。

三哥可想得出究竟是什么人送来的?想不出。

含义呢?弄不清楚。

会不会是太上教主派人分发的?不可能。

为什么?我们均为教中天、魔、女三等级中魔字辈弟子,在教内,身份说高不高,说低也并不低,如属教内行动,何须采取这种方式?对这块白布,三哥准备如何处理?留着,以不变应万变,横竖我们身上也不少一块放它的地方,只有一点,我们关系不同,在别人面前,五弟最好还是少提。

两名绿衣青年走进酒店不久,街头来路上,另有两名绿衣青年相偕着走了过来,这一番谈话的内容又自不同。

印哥。

唔?我最讨厌的便是大红大绿,这一点,想你也不会不知道,我问你,昨晚进城不久,你忽然要找来这两身衣服换上究竟是什么意思?穿深色衣服的人多,随俗呀。

真的,我问你,不是开玩笑。

穿有色衣服的,都是年轻人,人数又这么多,你难道一点感觉没有?你是说……他们都是魔教弟子?这有什么值得惊讶的?万一人家误会我们也是魔教弟子怎办?简单得很。

说出来呀。

说是我的主意,往我身上一推不就得了?拧你的嘴。

求之不得!后者说着,一声轻笑,以一个巧妙的闪让,躲开同行者作钳状伸出的右手两指。

这二人,正是上官印和金剑丹凤,上官印加浓了眉毛,金剑丹凤在鼻子上布上了雀斑,虽然二人都是只动了淡淡的几笔,但是,它是终南上官家的独门手法,仅这样,就已无人能认出他们是谁了。

二人刚欲登楼,身后忽然有人高喊道:两位相公请留步。

二人转身,一名伙计模样的中年汉子喘息着奔过来,一面哈腰,一面将二只纸套送到二人手中道:小的是新安栈伙计,这是账房叫送来的。

上官印接下,不胜迷惑地望向丹凤,神情似说:我们又没有什么东西交在柜上,你看这事怪不怪?丹凤也伸手取过,撕开包纸一看,竟是二块狭长的白漂布,二人全看得呆了,上官印喃喃说道:真是越来越奇了。

丹凤眸珠滚了滚,忽然压低声音道:有件事注意到没有?上官印迟疑了一下道:什么事?丹凤向伙计消失的方向一指道:这人自称是新安栈伙计,你在栈中见过他没有?上官印猛地一哦,这些地方,毕竟是丹凤心细,直到丹凤提起,上官印方想及栈中的确没有这么样一名伙计。

他天生有过目不忘之能,如见过,是决不会忘记的。

丹凤靠过来轻声又问道:你想此人会是谁?上官印摇摇头,说道:今天城中,藏龙卧虎,什么样的人物都有,凭空到哪儿去猜?丹凤沉吟了一下道:上楼再说罢。

二人登楼,一人手中拿着一块白布,心思重重地就窗坐下,正好坐在先上楼的二名绿衣青年的前面。

上官印和丹凤没去注意楼上坐的是些什么人,身后二名绿衣青年却在他们上楼时就留上神了。

两名绿衣青年迅速交换了一道疑讶眼色,似说:这两个,照衣着看来,应为我们魔字行的弟子,可是,我们连一个都不认识,这是怎么回事?及至二人看清上官印丹凤手上分别拿着一块白布之后,二人更为惊讶了,于是,其中年岁较长的,缓缓踱了过来,轻吟道:细雨膝王阁,春风孺子亭……以三行。

上它印和丹凤,一方面心思用在两块白布上,一方面由于绿衣青年吟时脚下不停,负手仰视,还当做谁在吟诗遣怀,所以没去留意。

绿衣青年见二人不理不睬,心头明白,一声冷笑,双眉间立即布上一道煞气,这时往二人面前一站,冷冷说道:两位兄台衣服似乎不合身,何不回去换一套?二人同时抬头,目光一剪,顿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上官印想起刚才丹凤还在担忧,如今事情果然发生,不禁微微一笑。

绿衣青年眉宇间煞气更浓,阴声道:两位兄台以为这样做有趣是不是?上官印心想:葛衣人吩咐我见到天魔教中人就杀,你小子不找自来,看样子活得不耐烦了?当下侧目淡淡一笑道:就这点只一件,奈何?绿衣青年哼了一声道:就在这里呢,还是另外找个地方?上官印又笑了笑道:吃饱再说如何?绿衣青年没再开口,返身回座,不一会,双方吃喝毕,上官印伸了伸懒腰,向天打着阿欠道:好走啦!起身向丹凤一挥手,相偕着,领先付账下楼。

两名绿衣青年紧紧追随,上官印跟丹凤,一迳往城外走去,在南门,碰到另一个青年人,上官印低低告诉丹凤道:这人就是师南宫。

丹凤轻哦,望去时,师南宫已入城去了。

师南宫面目不改,身背长剑,昂视阔步,对他们四个穿绿衣的,连瞧都没有瞧一眼,丹凤蹙额道:这人好骄。

上官印笑道:他有他值得骄人的地方阿。

丹凤侧脸道:剑法?上官印点点头道:是的,在这方面除了那个什么出身南海门下的司马香主或可和他一拚外,大概再没有人强过他了。

丹凤笑道:你呢?上官印道:我……当然……例外。

丹凤噗哧一声,正待伸手刮颊喊羞,忽然想起身后有人,连忙止住,同时,眼色一使,轻轻问道:这二人你打算怎么打发?上官印笑,没有明白表示。

这时,四人已走到一片堆满草堆的稻田中,四人走时,前后约距三丈许,后面两名绿衣青年虽听不出上官印和丹凤在谈些什么,但见二人有说有笑,神态轻松异常,不禁有点冒火。

当下,那名被喊作三哥的魔字号弟子出声喝道:就这里,止步!上官印回过身来笑道:是的,这儿确实不错。

绿衣魔三号踏出一步,喝道:叫你们换衣服,你们不换,你们这种明知故犯系受何人唆使?上官印佯装不服道:为什么一定要换?今天穿这种颜色的也不是一个二个,难道只你们穿得,别人家就穿不得么?绿衣三号五指箕张,一把抓过来,冷笑道:别说不换,就是换,现在也迟了。

上它印故作惊惶状,一面后退,一面高声道:现在依你也不行?绿衣三号一直逼了上来道:本少侠为天魔教魔字三号,向得天字第二号彩姬娘娘垂青,本教执、巡堂两缺,你两小子身上一定有秘密,抓回去,大功一件,正好相机请求递补!原来南、北天魔,手足残废,已为教中罢细,上官印见这厮执迷不悟,不禁摇头叹道:真是恶性重大,无可救药。

容得来势近身,掌起处,一招遥叩紫府,天罡真气排荡而出,绿衣三号做梦也没有想到,眼前这浓眉小子,看上去好欺负,原来竟身怀上乘神功,等到发觉,已迟一步,头一晕,仰天倒地。

丹凤见上官印一掌便将对方天灵震碎,毫不留情,不由脱口骇呼道: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残忍?上官印回头一笑,以葛衣人的话答道:对敌人慈悲就等于自杀,知道这道理否?另外那名绿衣五号,魂飞胆裂,他趁上官印回头与丹凤说话的一刹那,返身便想开溜,不意丹凤嘴里说得好,事到急处,一样不能容人,这时一声嘿,足尖点处,如箭追上,喝得一声:站下来!招随声发,玉掌遥拂,制住了绿衣五号后背凤尾笑腰两穴,绿衣五号半空中身躯一战,垂直摔落。

上官印抚掌大笑道: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明快?丹凤哼了一声道:油腔滑调的。

上官印笑着走去绿衣五号身边,插腰笑道:愿意谈谈条件吗?绿衣五号不则一声,心想:杀剐操你手,还有甚条件可谈?上官印笑意一敛,说下去道:只要你说出青城冷婆婆门下两名弟子,龙笔李超,凤箫吴玉二人的生死下落便可换一个活命机会。

绿衣五号犹豫了一下,终于低低说道:他们是‘女’字行辈,现在‘四宝堂’为天魔三号‘牡丹公主’座下。

上官印点点头,接着说道:这是活命的条件,如果你能更进一步诚实地说出你们会见牡丹公主的仪式,你还可以免除残废。

绿衣五号神色一震,张目道:你们想混充?上官印沉下脸道:关你什么事?难道你还想回天魔教不成?绿衣五号无可奈何地道:说出身份代语即可。

上官印想了一想,轻吟道:秋雨滕王阁,春风孺子亭……是这两句么?绿衣五号闭着眼皮点点头道:是的,他三号,我五号。

上官印注目沉声道:点你睡穴,十二个时辰后会自然醒来,你这番话如果有不真不实之处,我们仍有机会回头找你,现在,你可以再想想清楚。

绿衣五号不假思索地苦笑着摇摇头,上官印说声:很好……左掌拍开凤尾、笑腰,右手并指点上神藏、黑甜,拍点间,两个动作同时完成。

上官印点昏绿衣五号,回头向丹凤道:来,更衣,这一套你较合身,虽然同是一袭绿长衫,也许他们另有考究,穿他们的总较妥当些。

华灯初上,四宝客栈中,一群朱衣青年男女正在热烈争论着。

明明是四宝客栈,大家却喊四宝堂,你说怪不?大概是老名字吧。

还有一点,四宝,顾名思义,应该是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用四宝做客栈字号岂非莫明其妙?问问店家看。

伙计!是,有,来了,来了!四宝是什么意思?这里以前是纸笔行,后来才改为客栈的,由于原店名气大,虽改了行业,店号四宝两个字就没有动它。

新安出四宝?这个,小的就不怎么清楚了。

宣纸,对了,宣州纸!忽然间,门口有人大声接腔道:说宣纸有名的,错了!厅中众青年男女大吃一惊,同时还有点不快,一齐向门口望去,两名绿衣青年正含笑向厅中走来,走在前面那个年事较长,眉梢间略透煞气的绿衣青年,这时一边走一边继续笑说道:宋代以来,纸,应数池州李家澄心堂所产者为第一,而今,本地的绩溪纸,即系仿澄心堂老法制作,所以,说纸,应说池纸,或绩溪纸,如说宣纸就不对了。

一名杏眼红衣少女不服道:大家都知有宣纸,何以你一人独持异议?大家说,就是大家都错。

你凭甚么这样说?绩溪歙县,歙与宣,半音之差,而宣州比歙县有名,当初,歙县人为了荣耀地方,可能一直喊绩溪纸为歙纸,以歙说宣,于是就这么一路错下来了。

宣州什么也不出?宣州出笔。

宣笔?是的,再说墨,墨,向称徽墨,实则应称易墨,徽墨名商李廷圭,本姓奚,父名奚超南,因所制墨龙为词人皇帝李后主赏识,南唐时赐李姓,廷圭继父业,唐亡,方迁新安,这是墨的部分。

众青年男女都听得有趣起来,一人又问道:那么,砚呢?绿衣青年微笑着道:据砚谱所载,砚之佳者,计有四十余种,以青州红线石为第一上品,端州斧柯山所产第二,歙县龙尾石第三,现在,人们都说端砚,端砚的,事实上,该说青砚才对。

先前那杏眼少女道:你好会做翻案文章!绿衣青年笑了笑道:古人中也有。

杏眼少女瞪眼道:古人有谁?绿衣青年道:如问欧阳修,他就会告诉你龙尾砚第一!余人大笑,笑声中,后院响起一个娇柔的声音道:前面谁在雄辩滔滔。

众青年男女闻声,顿为之肃静下来,随着语音,自通向后院的门中走出一名美艳如花的红衣少女。

来的,正是天魔三号红衣欧阳牡丹!上官印与众男女青年逗搭,意在查看青城师兄妹在不在其中,遍索不得,颇感纳罕,现见正主儿出来了忙收神上前,俯身朗报道:秋雨滕王阁,春风孺子亭……以三行。

金剑丹凤效行如仪,朗朗接口道:以五行!红衣小魔女朝二人打量了数眼,转向众男女道:瞧瞧看,你们彩姬娘娘多偏心,魔字座下有着这等人才,竟还直嚷着欠个伶巧的伺候,要从你们中间挑几个去。

说着,又转向二人,悦颜问道:是娘娘差你们来的吗?上官印点点头从容抬起脸来道:是的,来借提两个人。

小魔女眨眼道:谁?上官印道:青城师兄妹。

小魔女愕然道:谁跟谁?上官印道:凤箫吴玉,龙笔李超。

小魔女讶然道:他俩由于不听指挥,穴道被点,并饬服多种毒药,月内不回心转意,即成废人,娘娘不是不知道,还调他俩去做甚么?上官印道:这是娘娘的意思。

小魔女道:娘娘调用他二人的用意你们不清楚?上官印知道,不能再含混了,如再回说不清楚,便证明他两个在二号魔女面前分量有限,这等重要差使却派两个无足轻重的人担任,是矛盾的,于是,他只好信口开河捏造道:这次大会,各派掌门都会来乃意料中事,娘娘已思得逐一对付之策,调用他们师兄妹,便为的控制他们师父冷婆婆!小魔女点点头,忽又问道:会期还有好几天,这么早调去有什么用?这一问,是无法回答的,上官印猛忆及武功上虚招应以虚招破的道理,遂一整脸色,严肃地道:关于这个……娘娘的脾气,公主应该清楚。

娘娘有着什么样的脾气呢?唯有天知道!是人总该。

有脾气,他仗恃的,便是这么一点点。

没想到,这一招居然生效,小魔女连连点头,然后手一摆,向就近两名朱衣少年吩咐道:去带他两个出来!两少年待要离去,小魔女接着说道:仅拍开穴道,让他们能走路就行,所吸毒药,不须化解,你们娘娘自会看情形斟酌着办……上官印和丹凤均为之暗感焦急,天魔女淫狠险毒,所制毒药,非独门解药不为功,现在连青城兄妹所服的毒药名称都不知道,救出去怎办?一旦毒性发作,求解不得,岂不是救人成了客人?但是,两人心里,只有两人自己心里有数,事已至此,急死也是枉然,现在,唯有走一步算一步了。

不一会,朱衣少年领着青城师兄妹出现。

青城师兄妹也与诸男女一般身着朱衣,脸色苍白,眼神散漫,憔悴而疲惫,人得厅来,眼皮微合,谁也不瞧一眼,傲气依然不灭。

上官印暗暗赞许,心想:好骨气,不虚此行。

小魔女手一挥,朱衣两少年退去,上官印与丹凤正待上前带师兄妹俩离开时,小魔女,秋波闪动,忽然道:且慢!上官印一惊,暗忖:难道被她看出什么破绽不成?小魔女在二人身上来回又打量了好一会儿,最后,手指丹凤道:人交你带走。

再转向上官印道:你留下。

上官印大急,心想:做人质?糟了,一定出毛病了。

小魔女接着又向丹凤道:回去告诉娘娘,就说魔三号本公主中意留下,她老人家要人,不妨随时来这边任意挑选……上官印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众男女眼波交换,丹凤先是芳心一惨,旋即俯身道:公主意思,卑下理会得!丹凤说时,向上官印侧目微微一笑,似谓:你倒是处处惹情嘛。

上官印本来还无所谓,于今不禁想及:我如留下,就算丹凤明白我是不得已,但以后清白,又将如何解说?他见青城师兄妹人已交出,而自己一身功力已在小魔女之上,这里女字行的男女魔徒虽众,当也不是丹凤敌手,不趁此硬行打出,更待何时?心念甫动,忽见丹凤向自己躬身道:三哥,五弟先走一步了,这两位体力衰弱,不耐久候,如有差错,将无法对娘娘交代……三哥应该明白。

上官印哪会不明白?丹凤言下之意,别乱来,你的心意我清楚,但得为人家青城师兄妹着想,有此累赘,这一仗是无论如何打不赢的。

小魔女见丹凤齿如扁贝,加之语音清晰,笑意盎然,更赋美男子神韵,不由暗暗遗憾:一个英挺,一个儒雅,各有各的长处,真可借不能一并留下。

上官印点点头,无可奈何地道:五弟好走了。

丹凤向小魔女一揖,再向青城师兄妹招招手,让青城师兄妹走在前头,然后故作戒备状,押后向栈外走去。

上官印望着三人背影,猛然动念,脱口喊道:‘等一等,我有大……丹凤愕然止步回头,小魔女注目道:你有大什么?大什么?当然是大还丹了!上官印想及身上带有起死回生,无伤不复,无毒不解的妙品大还丹时,他本意是想说:我有大还丹你拿两颗去。

大字出口,蓦思及身处之地,忙不迭缩口,可是,大字一出口,纵然缩住了底下的话麻烦也就够大的了!说错话,改口,在有点急智的人,应不算什么。

不过,现在,试间一句:大的下面,能接什么才能圆过?老实说,太难了!别说马上接不出来,就是给机会想上个把时辰,换个人,恐怕也不定能够得到。

上官印,毕竟是上官印,他的顿住,好似为了失仪,这时,故作不安之态,先朝小魔女歉意地笑了一笑,然后放低也放缓声音向丹凤接下去道:我有大哥的一本手抄诗稿,在枕下,烦你交给大哥,前面七八首都有眉批,未能批全只有请大哥原谅了。

丹凤点头应诺,又返身走出,舌尖暗吐,遍体冷汗直冒。

江湖套语,有所谓:要成人上人,应弄险中险,险中弄险显才能。

上官印先也心慌,现见自己居然化险为夷,不禁暗觉得意,是的,这一接,接得太自然,太妙了。

不过,事实上,说自然尚可,说妙却未必。

不但不妙,简直大不妙,小魔女喃喃道:你大哥……诗稿?上官印傲然含笑道:是的,魔字弟兄们的诗文十九要交卑下过目。

小魔女听如不闻,径自掉头向那杏眼少女问道:娘娘座前,魔字行男女弟子计有五十多名,非但我们这边不能尽识,就是他们自己,训练时,一在滕王阁支堂,一在孺子亭支堂,所以,彼此间也不能全部相识,不过你丫头上次去娘娘那边,回来说你见到魔一号,你说魔一号是怎么样个人,你丫头说说看。

上官印一愣,暗惊道:难道魔一号……?杏眼少女掩口吃吃笑道:魔一号,我们叫她大姐。

天啦,他喊大哥,没想到魔一号竟是个女的。

小魔女侧目上官印道:一号换人了么?上官印坦然爽答道:没有,还是那位大姐。

小魔女眨着眼皮道:刚才你喊什么?是我听错了吗?上官印心一横,答道:也没有。

小魔女居然被他这种毫不心虚的态度弄得变疑为惑,瞪着眼,怔怔地问道:那么是怎么回事?上官印微低下头,期期道:那……那是我跟她二人之间的事。

小魔女哦了一声道:你们?上官印摇摇头道:不,我是说,有一次,她说我什么都不懂,我回她再强也只是个女人,她逼我喊她一声大哥,我喊了,她说:知道吗?这就是我们女人强过男人的地方,我可以要你喊大哥,你却无法要我喊你为三妹!小魔女大笑,似已全部领会个中含蕴,连声笑喊:有意思,有意思。

一旁,杏眼少女也点头道:那位大姐性子极刚,确是这样的人。

上官印暗道一声:谢谢天,总算碰上了。

同时,接下去说道:日子久了,便成习惯,直到如今,她不许改口,我想改,一时也改不过来,连娘娘都笑过好几次……眼看着,功德行将圆满,不意杏眼又冒出一句话道:不过,要说那位大姐会做诗实在不可思议。

小魔女一哦,注目道:为什么?杏眼少女道:那位大姐,人美,性刚,对娘娘极为忠心,这是她能成为魔一号的原因,但是,丫头不客气地说一句,娘娘埋怨没有个伶巧的伺候可一点没错,那位大姐粗而且俗,连说话都说不出文雅字眼来,咳,吟诗?那就不懂得了。

上官印慌得一慌,旋即得着主意,点头一叹,作苦笑状讽刺道:谁说不是?平反都分不清楚,却偏偏要附庸风雅,唉唉,你们要是见到了我那些眉批……小魔女不但疑念全释,且感到十分满意,她先前得上官印说跟魔一号如何如何,虽然好笑,心底却不免有着疙瘩,现在,她见上官印对魔一号这种厌恶神情,她知道,两人间大概没有什么的了。

于是,她摇手笑着阻止说道:这些不提也罢。

上官印计算丹凤已带青城师兄妹去远,破关开溜之意,油然而起,但是,转瞬间,另外两个意思又将他留住。

第一,他想借此多了解一下那位什么司马香主,那人一套剑法太精绝了,要破天魔教,单能跟这人打成平手是不够的。

第二,他应为青城师兄妹的解药稍尽心力,大还丹练制不易,葛衣人病重,能省,就得省下来,小魔女四下张望,忽然吩咐道:摆席,大家乐一宵。

众男女欢声雷动,杏眼少女走过来低低说道:公主,忘了司马香主等下要来么?小魔女哦了一声,随沉脸哼道:管他的!红烛高烧,盛筵排开,小魔女、上官印、杏眼少女三人居中,其余的,男女混杂,各就所欢,闹成一片。

小魔女击掌道:肃静,行个令玩玩。

众男女又是一阵欢叫,上官印心想:这些魔徒真有学问?小魔女正好问他行什么令好,他便答道:击鼓传花,老套,不过,令的内容不妨新一点,接令者,念词一首或一段,句中须有一个女字……小魔女大喜,笑呼道:适时应景,好!花、鼓准备停当,上官印先喝了一杯起令道:门前春水白荷花,岸上无人小艇斜,商女经过江欲暮,散抛残食饲神鸦。

鼓起,花传,鼓停,花至一名宽额手上,小魔女叫道:女十五!女字十五号红着脸念道:斗草聚,双双游女饮香更,酒冷踏青路。

上官印点点头道:要得!再次,花至一名柳眉少女手上,小魔女道:女十七!女字十七号想了想道:商女不知忙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杏眼少女道:太熟了,人人知道的,没意思。

小魔女则促额道:也太不吉利。

花至杏眼少女手上,杏眼少女想着想着,芳容忽然变色,直到这时候,大家才发觉,词中有女字的,竟少得可怜。

小魔女笑喊道:喝酒!杏眼少女无奈,赧赧然喝了一杯,接着,花至上官印手上。

上官印笑吟道: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落花飞絮蒙蒙,长忆霸桥别后。

由于杏眼少女的被难倒,这一念出,大受喝彩,笑声中,花至小魔女手上,上官印见小魔女思索,因而传音道:玉肌轻视碧霞衣,似争驾,翠骛飞,羞问武陵溪,笑女伴,东风醉时。

上官印讨好,系为解药铺路,小魔女误会他有情怜香,一面照念,一面大飞媚眼,二人都忘了一件事:传音乃上乘玄功,一名魔字号弟子何有此能?不知是厅后击鼓者作弊,抑或是出于巧合,不旋踵,花又至上官印手,上官印笑了笑,吟道:柳拖金绣,著烟笼雾,凤凰舟上,楚女妙舞。

语音甫歇,厅外突然有人以一种生硬的语气冷冷接下去道:全仗如花女,持杯劝,酒朋诗侣!众男女一致脱口低呼道:司马香主!厅门口灯光一摇,一位黑衣蒙面人出现,正是神秘剑术大家,自承南海门下的司马香主!小魔女忿然瞪眼道:你讽刺谁,司马?黑衣司马香主淡淡一笑道:我讽刺谁?他能念孙光宪的河传,我就不能念柳永的归去来?小魔女都气变了色,喝道:你,你,你?黑衣司马香主从容笑道:落鼓,停花,本座恰好赶至,凑凑趣当不为过。

上官印又佩又惊,他佩这斯博闻强记,惊则惊于这斯对小魔女的态度,据他所知,在小魔女面前,这厮是不敢这般说话的。

小魔女气得说不出话来,黑衣司马香主忽向上官印招手笑道:不必客气了,上官少侠站出来吧。

小魔女一呆,失声道:上…官……少…侠?上官印大震,骇然忖道:丹凤出了事不成?黑衣司马香主头一点,目注上官印冷笑道:是的,上官,不过不一定对。

小魔女勃然震怒,喝道:原来你在吃醋!黑衣司马香主冷笑道:也许……偏脸又向厅外喝道:可以进来了!厅门口,应声出现了一名神色颓丧的绿衣少年,上官印认得,正是被他在郊外点了昏睡穴的正牌魔字第五号。

黑衣司马香主接下去冷笑道:本座在前街碰上师南宫那贼徒,斗口相约去到郊外,那厮似有心思在身,战至半途胜负未分,忽然抽身退走,本座追逐时,在一堆稻草旁边发现这小子,经解醒后,他说他是魔字第五号,失手于一名能以单掌遥空拍出一种无形正气的少年,并说对方系二人同行,正图混入中四堂计救青城一双男女,现在,三堂会审,是非黑白,不难分判,公主可以立即开始查证了。

小魔女喃喃自语道:会传音,精易容,且能发出先天罡气,的确不能无疑。

上官印衣襟一撩,抽出柔蓝宝剑,哈哈大笑道:天魔教有本侠这等弟子,武林岂不遭殃?柔剑一抖,蓝辉闪闪,一厅尽靛,上官印这一动作,全室为之大乱,纷乱中,上官印剑气护身,电射栈外,空中喝道:等不及的,不妨跟出来!黑衣司马香主反手拔出长剑,如影随形追出,身后,人影如蝗,小魔女也跟着一干男女少年追出来。

上官印觉得这一仗不管如何打,也以离开魔窝愈远愈好,于是,一声长啸,腾身屋脊,向城外奔去。

黑衣司马香主已恨透上官印,自是不舍。

到达一片旷野,上官印身形一顿,持剑转过身来。

黑衣司马香主什么也不讲究,剑尖一颤,便往上官印咽喉点去,上官印道一声来得好,弹剑便撩。

上官知道,奇缘剑可制逍遥剑法。

却未必是南海剑法的克星,因此,他将奇缘七式混合应用,相机而行,以不变应万变。

他谨记葛衣人的训诲,信心,是两名功力悉敌者相搏的制胜之道,有着这种想法,意气自出,出手之间,招式也随之更是灵巧精妙。

上官印在剑法上的又进一层,令黑衣司马香主又惊又怒,因之,求胜之心也愈切,剑一紧诡招百出,只攻不守,凌厉无比。

小魔女率众男女四下围住,默默观战,这时,人围外面,一个少女声音啐了一口,冷笑道:姑娘还以为……原来是狗咬狗。

月光下,一条玄黄的娇小身形疾射而去,上官印眼角一溜,心头大震几乎惊叫出来:上官英!上官印吃惊的是,上官英行色匆匆,奔西北,似正离此他去,他没想到上官英能在黄山一直找药找到现在。

现在,她走了,无疑是回王屋山,她为关心自己,连黄山即将举行的神鬼会天魔都没心肠看,这令他感动,也令他焦愁,葛衣人说,对付天魔女,须他们三小合力联手,方足奏功,而三人中,上官英担任最后以七巧梅花针破魔女法眼,任务尤其重要,黄山王屋间,路途匪短,纵令上官英顶头即回,也不一定来得及,他一急,想喊,但上官英去得太快,要喊已迟。

同时,因为分神关系,手中剑一缓,立居下风。

黑衣司马香主乃何等人物,见机自是不肯错过,剑一抖,剑影如山,顿将上官印罩入一片森森剑气之内。

小魔女见状,也触旧恨,遥遥呼喝道:劈了他,劈了他,不要活的了!黑衣司马香主受此鼓动,心情激奋,一剑接一剑,剑剑均带嘶风锐啸,劲气纵横,如长江大河之溃堤倾泻。

上官印先机一失,欲振无机,在形势力绌,步步后退,柔剑蓝辉由一片而一团,而一点,最后,连那一点也逐渐模糊。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缕如慕如诉之箫声,忽然自远处幽幽传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