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天民经过这二天朝夕相处,他对这位夏侯方业已生出无比之好感,这时,他实在忍不住加以欺瞒,于是他笑了一下道:老实告诉你吧,那天早晨,我们是被剑帝救走了。
接着,苏天民将那天早晨所发生的一切说了一遍。
对于剑帝之于黄山出现,这位花帝之子听了似乎颇感惊讶!不过,惊讶是惊讶,神色间却无不快之意。
苏天民稍稍安心,于是接着说道:这位剑帝与令尊似乎不甚相得,夏侯见知不知道其故何在?夏侯方皱了一下眉头道:据家父表示,症结似乎在于那位鬼帝的出身来历,只有这位剑帝能够弄清楚,但是,这位剑帝始终不肯这样做,所以对这位剑帝感到不满的,在九帝中可能还不止家父一人呢……苏天民点点头道:这一点,小弟也听令尊提过了。
苏天民顿了一下,抬头迟疑地道:不过,依小弟之猜想,所谓君子不强人之所难,以九帝之豁达,剑帝不肯侵犯鬼帝,似乎不足构成彼此之间隔阂,这其间可能另有原因,前面所说,也许只是一种借口……夏侯方点点头道:是的,小弟一直也有这种想法,只是真正原因为何,小弟也不甚清楚。
苏天民心中一动,忽然问道:开封月前发生一件千金征求一字的大新闻,夏侯兄有没有听人提起?夏侯方点头道:听人说过了。
苏天民接着道:那么那位洞仙庄主的真正出身,夏侯兄清楚不清楚?夏侯方皱眉道:小弟曾向家父问过,家父只是冷笑不语,最后才哼着说了一句:‘留着将来请教那位剑帝吧’!苏天民失声道:对啊!小弟前天拿这个请教剑帝时,剑帝也连称惭愧不已,这是怎么一回事啊?闵守义从旁插口道:这位洞仙庄主忽然以巨金征求半阕洞仙歌词,显非无因,此人会不会就是当年那批散布谣言的阴谋分子之一呢?苏天民扭头瞪了他一眼道:少要胡扯好不好?令师已经说过,此人目前才不过三十上下年纪,在二十年前,他有几岁?闵守义讪讪然道:不然此人什么歌词不征求,为什么要征求这首洞仙歌词呢?而且上半阕一字不差,如说巧合,岂不太巧了?夏侯方沉吟着道:闵兄责问得虽然有理,不过,小弟仍以苏兄所见为是,就是这位洞仙庄主决不可能是当年的阴谋分子!年龄固属问题之一,另外一点则是:此人如为当年之阴谋分子,他将是九帝之共同敌人,决不会只有剑帝一人感到惭愧的。
夏侯方顿了一下,又道:不过,闵兄适才之责问也不可忽略,如说巧合,的确太巧了。
总之,要弄清这一个问题,只有一条路,向九帝追问,最好当然是问剑帝,再不然就是到达开封之后,由咱们自己来做,亲自深入那座山庄探究一番!闵守义第一个附议道:行,小弟举双手赞成!苏天民皱皱眉头道:小弟亦非怕事之人,说实在的,小弟并没有将那位洞仙庄主放在心上。
只是剑帝的忠告也不应全当耳边风,我们几个再强些,在目前大概还强不过这老儿去,假如这位洞仙庄主没有什么,他老儿决不会放着不收拾的……苏天民正自说着,夏侯方忽然插进来,高声打断他的话题道:苏兄适才怎么说?苏天民一愣道:适才……夏侯见是指什么时候?夏侯方于马上作手势,用手比了一下道:就是你说……什么……你说那位剑帝与家父之间怎么样?苏天民略感迷惑,心想:你不是已经表明你也不甚清楚的吗?怎么忽然又问起这个来了呢?在礼貌上,他只好回答道:小弟先前是说,剑帝与令尊之间,似乎不甚相信,不知原因何在——夏侯兄是否忽然找出答案来了?夏侯方头一点,大声道:是的,小弟想通了!苏天民轻轻一哦,忙问道:原因何在?夏侯方大声接着道:一句话说完:‘不敢也’!苏天民又是一愣道:不敢?什么不敢?还是谁不敢?夏侯方着力地道:剑帝不敢也!说得明白点,剑帝不敢面见家父!苏天民甚是诱异,觉得这种狂妄之说,实不应出诸这位一向温文儒雅的花帝公子之口,当下只忍着性子道:为什么不敢?夏侯方道:因为无论谈文或比武,剑帝均非家父之敌,退而求其次,或品花,或斗酒,剑帝更是望尘莫及!所以,这也尽可说做这位剑帝颇有自知之明!苏天民听了,心头相当不是滋味,站在朋友立场上,界限有相规相谏的义务,这种情形下,他如默然处之,是有失益友之道的。
就在苏天民轻轻一咳,正待出言婉功之际,马前一名粮贩忽然转过头来,嘻嘻一笑道:我的大少……嘻嘻……我的大少爷,你把话说得那么难听,未免有点不好意思吧?夏侯方以袖掩口,先是玉容一红,接着于马上笑得前仰后合!苏闵二人急忙循声望去,原来大凉帽底下那张面孔不是别人,正是货真价实的剑帝高飞虹!夏侯方笑不可仰的指着剑帝道:不然他肯现身吗?苏天民大为诧异道:夏侯足不是说——?夏侯方忍住笑说道:是的,小弟以前的确没有见过我们这位高老伯,不过,他刚才走在我们前面,别人都在嗨唷,嗨唷的打号哨,只有他一个,步履轻松,一担在肩,如着无物,同时不断偏头倾听我们的谈话,虽然眼睛不望前面路面,依然走得十分平稳自在。
小弟发觉之后,先尚怀疑他是在石埭城中侵扰我们的贼人,继而一想,不对,做贼者十九心虚,决没有胆量走在我们前面的,那么此人是谁呢?小弟灵机一动,知道了,很可能就是他!剑帝,我们正在谈论着的人!不过小弟这样猜忖时,实在亦无绝对把握,只是想:试试也好!是的,他会忍不住,不是,也无伤大雅。
不意一试之下,果然如响斯应!哈哈哈!苏天民听了,不禁暗暗佩服这位夏侯方果然不愧为花帝之子,论机警,他和闵守义都还差得太多。
苏天民想着,一面自马背跳下,将马缰送向剑帝,笑着道:前辈请上来坐坐吧!剑帝眼睛一瞪道:你小子想乘机拍本帝马屁是不是?苏天民为之一呆道:前辈怎么……夏侯方大笑道:好,好,此即所谓马屁拍到马腿上是也,客气也得着看对象呀!不过,照这样看来,冒牌大概是不会的了。
剑帝转向夏侯方,又是一瞪眼道:你……小子……最好也替本帝多留意点,咱们是瞎子吃汤团,各人心里有数,人家小子拍马屁是对的,至于你……咳……你小子呀,将来恐怕想拍也拍不上,那时候就惨矣,话说在前头,嘿嘿,等着瞧可也!夏侯方俊容又是一红,噢斥道:谁跟你有数不有数?最好尊口少开,我听不懂!剑帝又转向苏天民,扮了个鬼脸道:跟这……这种人……做朋友……小子,将来,咳,我看你小子恐怕也是天生的苦命!夏侯方右手,扬,红着脸孔,向苏天民打招呼道:别听他胡言乱语,我们走吧?他挥动马鞭,看似为了促醒苏天民的注意力,实则鞭梢呼的一声,不偏不倚,却向剑帝横颈闪电扫去!剑帝是何等人物,又哪会这样容易就被打中?当下只见剑帝脖子一缩,轻巧躲过一鞭,同时笑着退去路旁扬扬手道:记上账了——再见!苏天民回头依依然喊道:前辈去哪里?干嘛不做一起走?剑帝眯着眼缝,摇头笑道:你欢迎,人家可不欢迎,算了,以后见面的机会可能愈来愈多,你小子先走吧,咱家另外也有点事。
苏天民见夏侯方业已下去甚远,只好扬手道别。
苏天民在追上夏侯方之后,带着谴责意味问道:夏侯兄为什么一定要将老儿撇开呢?我们不有话要问他么?再说,这老儿的个性,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天生的爱打哈哈,在谁面前都一样,也不是对你一人如此,你不见他,我先前好意让出坐骑,他反骂我拍马屁吗?夏侯方神态业已回复正常,这时转过头来,微微一笑道:苏兄别傻了,这老儿不是个闲人,你请他,他也不会来的。
同时,他就是来了,也、定不肯告诉我们什么。
求人不如求自已,遇上难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设法解决,而小弟刚才那样对付他,也不过是故意逗逗老儿而已。
苏天民想想也对,于是便没有再说什么,当晚三人在一座叫渔湖镇的市集上歇下,第二天,一觉醒来,闵守义忽然失踪不见。
苏天民和夏侯方正惊骇不已之际,店家忽然拿进一封书柬,说道:黎明时分,与二位同来那位闵相公,向柜上借纸笔写下这封留书,说是要小的等他走后交给两位……苏天民接来拆阅一看,信上面这样写着:夏侯、天民二兄惠鉴:小弟晨起外出,于街头偶值剑帝高前辈,他说要小弟代办一件事,临去匆匆,不及面辞,甚歉。
小弟闵守义拜留苏天民不胜怅然道:这位闵兄也真怪,连将来会面的时间和地点也没有留下一个。
夏侯方则显得不甚在意的说道:你错怪他了,既是剑帝差他办事,又怎由得他自己?他已知道我们去开封,只要抽得开身子,他自然会去找我们。
当天上路,夏侯方经过一阵缄默,忽然满脸堆笑地向苏夭民说道:小弟代苏兄做个媒怎么样?苏天民一怔,不禁失笑道:为小弟做媒?夏侯兄这是怎么想得的?你有时间为小弟做媒为何不先替你自己打算一番?夏侯方红着脸,有点生气道:小弟是说正经的,你却拿来开玩笑。
苏天民忍住笑问道:对方是谁?夏侯方红着脸道:这个你暂且别管,先说说你的理想吧!苏天民笑道:好,你听着,第一,彼此要志趣相投——夏侯方点点头道:还有呢?苏天民两手一摊,笑道:还有什么就不知道啦!夏侯方着恼道:你看你,又来了!苏天民笑道:不然你叫我怎么说?大家年纪都这么轻,一点交友经验都没有,什么样的女孩子才适合论及婚嫁,又岂是凭空模拟所能决定得了的?夏侯方注视着他道:像苏兄这等人品,如说没有女友,你想会有人相信吗?苏天民笑道:要不要小弟起誓?夏侯方啊了一声,忙加阻止道:那倒不必,没有就没有,我相信你就是——啊!苏天民一惊道:什么事?夏侯方手一指道:你瞧!苏天民依示地望去,却什么也没有看到,回头诧异道:瞧什么?夏侯方红着脸道:大概是小弟看错了,小弟刚才似乎看到有条人影在那边闪了一下,不过,细想也不太像,没有就算了……半月之后,开封在望。
自闵守义离开之后,夏侯方愈来愈见干练,任何一件小事,他都能为苏天民照顾得周周到到,有好几次,苏天民真想打趣他:假如夏侯有妹妹,一切都倘像夏侯兄这样,小弟倒真想考虑考虑——这种玩笑,当然不是随便可以开的,所以,苏天民几次话到喉头,都给硬生生思下,交友贵互重,太轻薄总是不太好。
到达开封,是在当天午后,夏侯方似乎一刻也不能忍耐,落店后略加梳洗,他便拉着苏天民同往城中景阳道观走来。
走进景阳观,夏侯方拦住一名道士,向那道士开门见山地问道:听说贵观前些日子出过一次人命案子,有没有这回事?那道士脸色微微一变,怯缩地道:是的,请问公子问这个夏侯方脸色也是一变,接着问道:死的是不是五名黑衣武士?那道士不甚自在地点了一下头。
夏侯方紧接着又问道:贵观那名瞎眼伙工在同一天失踪不见,对吗?那道士大起恐慌,颤声道:是……是的……这件案子官府已经派人查过,本观事先确不知情,公子们如果不信,尽可再向别处打听……夏侯方知道对方误会他们的来意和身份,连忙加以安慰道:道长不必多疑,我们并非官方差派,只不过路过此地,偶尔听人谈这件事,顺道拢来问问而已。
那道士至此方才放下一颗心来,于是殷勤堆笑道:公子们远道而来,想必甚为辛苦,请进内殿奉茶如何?夏侯方摇头道:我们尚有他事在身,改日再来打扰道长吧!说着,二人别了那名道士,转身出观,等走至无人处,夏侯方青着面孔恨恨自语道:哼!好一个胆有天大的‘黑煞掌’!不但公然抗拒符命,甚至于连执刑使者都不放过,简直造反了!苏天民问道:所谓‘黑煞掌’,是不是夏侯兄刚才所提到的那名什么伙工道人?夏侯方恨恨点头道:是的,这厮姓韦,字公义,外号黑煞掌,是家父以前座下八金吾中的黑旗正金吾!苏天民又问道:此人所犯何罪?夏侯方迟疑了一下道:这个小弟也不怎么清楚,据说,好像是有一次家父派他掏提人犯,他最后竟将所有疑犯全部放走……原来夏侯方对这名旧任黑旗金吾并无成见,也并非悲痛那位现任黑旗金吾之横遭不测,他愤怒的,很显然的,只不过是为了父亲花帝之尊严遭受打击而已。
苏天民乘机申言道:如果易地以处,这似乎也不能全怪那位黑煞掌的不是。
有道是:蚁蝼尚且贪生,何况乎人?换句话说:这得归罪于这位执刑的现任黑旗金吾太无能!他带有四名黑旗武士,以五对一,尚且不是那位旧任黑旗金吾之敌,这种人留在令尊座前,即令这次不死,迟早亦难免误事丢人。
夏侯方连连点头,似乎觉得苏天民这番话说得也不无道理。
苏天民正待再说点什么时,忽见前面大街上同哄哄一片,大群闲人正如潮水般向北门方面奔逐而去,不由得一呆道:那里失火了?夏侯方道:上去拦个下来问问看。
二人快步赶上去,苏天民伸手一拦,挡住一名中年汉子问道:是不是北门方面出了什么事?那人喘息着,用力一拨道:不,是宋故宫——快快让路!苏天民心中一动,横身追问道:哦!宋故宫?怎么样?那人没好气的答道:你自己有没有长腿子么?告诉你,这一回,没有你们的份儿,问了也是白问!喂,老兄,你到底让路不让路?苏天民身子一偏,放走那汉子,然后转向夏侯方低声道:听此人语气,似又与洞仙山庄有问题,咱们也跟过去瞧瞧怎么样?夏侯方点点头。
于是,二人也跟在人群后面向宋故宫方面跑去,到达来故宫,大殿下已经挤满黑压压一片。
二人挤去前面,抬头向上一看,发现在当日张贴征文启事的老地方,这时又出现了一份大红启示,告示全文为:前此为本庄以文会友,结果收获未如理想,本应深引为憾!兹者:本庄新近聘有护庄武士一批,为提倡吾人之尚武精神,本拟继文会之后,续举武擂一场,为时七日,过期不延,开擂定在半月之后,擂址即设此殿,务望各派好手届时踊跃参加。
现录附竞擂简则于后:本庄派出之武士计为七名,共分七级。
胜过七级武士者,得向六级武士继续挑战,连胜可以连战!每胜一场,酬金千两。
连胜三场者,照应得酬金加倍给付,连胜五场者,再倍之,连胜六场者,又倍之。
七场全胜者,一次奉金十万两!为征信计,所以酬金,均子当场一次付清!如有不愿受酬者,本庄亦愿重金聘用,薪俸则视战绩而定,其所得更较酬金为优。
细节说明:一、七级武士使用之兵刃为单刀,六级武士使用之兵刃为宝剑,五级以上之武士,则一律空掌应改。
至于挑战者使用兵刃与否,悉听尊便。
二、本应此次所举办之擂赛,已循例向本地官厅备案,竞技中如有不慎失手情事,无论轻伤重伤,一概不予抵偿!——洞仙山庄庄主,乐云鹏谨白,年月日看完启事,夏侯方转头低声道:我们走吧!回到客栈,苏天民皱着眉道:乐云鹏这厮花样真多,依夏侯兄看来,这厮这次举行擂台赛是否别有用心?夏侯方沉吟道:据小弟猜想,这与千金征文,可说是换汤不换药,其目的无非是想探测九帝方面之反应如何而已。
苏兄以为呢?苏天民想了一下,点头道:大致说来,用意也许如此。
不过,小弟以为,这次擂赛可能要较前此之千金征文多寓两层意义:就是该庄一方面想藉此看看当今武林中,除九帝而外,是否另有高手!另一方面则想藉此罗集爪牙,培植势力!因为依小弟之蠡测,这七名武士定非普通人物,即今最起码的七级武士,恐怕都不是一般人所能轻挫者,如能过关,自有收用价值。
苏天民说着,不禁叹了口气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一下正不知要有多少人,将要为黄金殉葬,毁英名于一念之贪呢!夏侯方不以为然道:那倒不见得。
苏天民轻轻一哦道:为什么呢?夏侯方道:这是可以想见的,有身份的人,决不致为酬金出手,出手者,非贪者,即鄙夫,这等人,身手必然有限,最多死上三两个,余下的瞧瞧也就会为之裹足不前了。
所以,在小弟之估计,这场擂赛在开始的一二天可能很热闹,两天一过去,势必冷落异常,到时候可能光剩下看的,整天没有~人上台都不一定。
苏天民连连摇头道:绝无此种可能。
夏侯方不服道:为何无此可能?你倒将你的推想说来听听看!苏天民道:小弟所谓‘为黄金殉葬,毁英名之一念贪’,只是指一些始作确者而言。
举一个简浅的例子:譬如说,某一门派那天计有五人或六人到场,这五六人因系出名门,平素都能洁身自好,视财帛如粪土,这一次前来的动机纯出于观摩性质,可是,不幸得很,其中忽有一人偶动贪念——当然他会找出其它的藉口——任怎么劝阻。
他也不听,于是,此人登台了。
更不幸的是,此人竟于第一场,或者第二场、第三场中失手重伤或死亡,试问,他的同门那时候将会怎么做?好了,你也认为手足情深,势无就此甘休之理吧?那么,小弟再问一句:在这种情形下,后来接着登台的人,能说他们是为酬金出手吗?如果接着上去的人,最后也落着同一命运,造成此一连锁悲剧的基本因素不起于酬金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