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成功了吗?张明问,这时他可能已经开始觉得,我先前所说的互相交流并不是句空话。
据我所知,至少有一位成功了。
就是马哈巴利普兰遗迹神庙的主人。
遗迹神庙?是一座飞碟状的建筑,但恐怕你去看的时候已经只剩残骸了。
当它还在海底的时候,我曾经下去过,在顶上炸开了一个口,离开的时候海水倒灌进去,神庙就被毁了。
在神庙里我拿到了两件东西,一是神庙主人的遗骸,另一件是他死前制作的水晶球。
他在临死前破解了秘密,而这个水晶球是关键。
想到这样珍贵的文物被卫后毁了,心里极为遗憾。
那时卫后对神庙里面的东西志在必得,而神庙埋在海底,没有其它的进入方式。
用卫后的话来说,他自己也很少做这样暴力的事情。
除了K以外竟有别人早已经解开了神的密码,难道说地球真的是解开密码的关键所在吗?据记载,那位外星朋友在马哈巴利普兰住了几百年,深居简出,常和部落里的长老探讨。
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闭关思考,突然声称自己解开了谜团,并留下水晶球后迅速死去。
他没有去过天坛吗?他在定居马哈巴利普兰之前肯定去过许多地方,泰山之巅可能去过,但那时还没有皇帝在上面祭天。
而北京的天坛更是近几百年才建造起来的。
他在马哈巴利普兰苦思了数百年,说明之前的游历对解密并无太大作用。
我倒是觉得,他解密的方式,颇像佛教中的顿悟。
顿悟?张明皱了皱眉,我正在猜测他能否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张明却舒展了眉头道:看来K也一定在天坛遭遇了什么而顿悟的,并不是有什么明确的答案藏在天坛。
我之前搜索的思路整个都错了啊。
不过我没有K的智慧,就算是碰到同样的事情,看到同样的东西,也不能像他一样顿悟。
我心里感叹着,那个炸死在海底的K,在维摩星到底有着多么高的地位,张明对他的崇拜可不是一点两点。
顿悟是讲究机缘的,并不一定是智慧高就能悟到的。
我忍不住说了一句。
张明笑了笑,向我友好地微微点头,说:你对水晶球有什么发现吗?从这一句问话上,就能看出他对我态度的改变。
如果是第一次碰面那会儿,他一定会直接请我把水晶球给他研究。
而现在他这样问,是对我、或者说对人类能力的某种承认。
只是面对他的承认,我回答的底气却极为不足:水晶球在正常情况下并无异常,但光线通过球后却形成一圈圈的同心圆光影。
现在已经送进我们最好的研究所,估计很快就有结论出来了。
结果出来以后来请告诉我,另外能不能让我看看那个头骨?这个要求在我的意料之中,所以早把头骨随身带着。
我从包里取出一个木盒,放在桌上。
然后站起身,把原本虚掩的包房门关好。
这种东西要是被人看见总是个麻烦。
张明打开木盒,把头骨捧出来放在桌上。
翡斯人!张明脱口而出:果然是翡斯人,我在看到那些浮雕时就在怀疑了。
原来你知道啊,那是怎样的一种生命?我好奇地问。
我们一百多年前才刚刚接触到他们,翡斯星距我们四千八百光年,在太阳系和维摩星系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
他们的文明发展方向和我们完全不同,倒和居住在你们地球海洋深处的……说到这里张明停了下来,有些犹豫。
我称那些海底的朋友为海底人,虽然绝大多数人类并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这样的话说起来就方便了,否则随意把它们暴露给人类,或许并不是个好主意。
我苦笑了一下,没有接话。
翡斯人和地球上的海底人是同一种文明类型。
说起来地球真是个神奇的地方,竟然同时孕育出两种高级生命,而且走的还是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
翡斯人的历史要比我们维摩人更悠远的多,他们依靠个体的力量来探索和把握宇宙,已经进化到肉体基本能量化,所以没有固定的形态。
但作为思考源泉的头颅,却不能被纯能量取代。
当他们漫长的生命终结的时候,留下的只有这小小的头骨。
这头骨和你们人类的头骨大不相同,看起来挺像,可硬度极高,和他们生前掌握的能量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