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中,顾鸿飞浑然不记得柳如媚对他的欺骗、挖苦。
他还在为她担心、焦虑着。
他还在对燕王妃恼着、恨着。
他应该在第一时间就散播出燕王妃无故欺压民女将之关押的消息。
对,就应该这样做,让她陷入荣国公曾无法挣脱的尴尬处境。
这些事燕王知道么?不,不知道。
他一个大男人,动辄被一名女子的手下刁难、痛打,事情抖落出去,丢的不还是皇家的脸面么?——燕王处事从来果决利落,燕王妃这种上不得台面的手段,一定不敢让燕王知道。
正是认定如此,他才敢在私底下与燕王妃周旋,闹到官府去,为的也不过是希望燕王获悉之后即刻息事宁人,命燕王妃将柳如媚交还给他。
燕王若是早已获悉,固然会偏帮发妻刁难他,可也一定会申斥燕王妃行事跋扈没个分寸,全无皇室中人的气度。
没错,燕王还不知道这些事,他当务之急是散播流言,找一棵能够庇护自己的大树,以防燕王在事后找辙。
他得抓紧安排下去!心头急切,面上又被冷冷一激,他猛地清醒过来。
第一时间映入顾鸿飞眼帘的,是神色冰冷的周静珊。
柳如媚怯懦地站在周静珊身后。
顾鸿飞初时恍然,要在片刻之后,才想起晕厥之前看到、听到了什么。
他坐起身来,这才发现自己置身在庭院的青石方砖上。
厅堂廊下,站着神色悠闲的看戏的晋王、晋王妃、师庭迪和那两名侍卫。
可他此刻已顾不得别人了,他眼神极为怨毒地凝视着柳如媚,缓步走向她。
周静珊对侍卫递了个眼神,走开去两步。
两名侍卫站在顾鸿飞、柳如媚中间,以此确保柳如媚的安全。
柳如媚见这情形,神色才放松下来。
顾鸿飞嘶声问道:过往种种,你都是在欺骗于我?柳如媚轻声道:你骗人,我骗你,不是很公道么?她最大的弱点是贪财,这是她不会否认的,而除了这一点,她这些年又不是白过的,最善于察言观色审时度势。
顾鸿飞是得不着好了,她有什么话,只管明说就好,若是期期艾艾惹得周家姐妹发怒,自己这条命怕是要交代在这儿。
我为了你……顾鸿飞没说下去,没法子继续说。
眼前这女人只把他当做谋取钱财的工具,他还有什么好说的?柳如媚看着他,眼神第一次流露出真实的情绪——很不屑,你可千万不要说为了谁,谁都不会信你这种话的。
你年少时做事就特别叫人心寒——与房里的丫鬟纠缠不清,那丫鬟有了喜脉,那时恰是你整日对我甜言蜜语的时候,你是怎么对待那个丫头?她冷冷一笑,你将人随意指给了一名要什么没什么的三等管事,那丫头索性投井了却性命。
这类事,你想起来能心安么?如何心安?顾鸿飞看着她,眼神复杂至极。
你在奇怪我怎么会知道这件事,是不是?柳如媚自嘲一笑,目光变得冷漠,彼时我只是一个芝麻官的女儿,身份卑微,认识三教九流的人并不稀奇。
那丫鬟正是我奶娘一个旧识的女儿,儿时那女孩子常陪着我一起玩儿。
想来真是可叹,最先母女两个满以为熬出了头,欢天喜地地盼着她抬了妾室——其实妾室又何尝是人做得来的差事。
可你连她们那点儿可怜、卑微心思都不肯成全。
你是怎么做的?一尸两命的下场,也只有你这种有胆子招惹没胆子善后的败类才做得出。
顾鸿飞垂了眼睑。
他无从面对柳如媚的视线,因为他甚至记不清楚她说的人到底是哪一个。
柳如媚继续道:我曾与你虚以委蛇,是没法子的事情。
你再不堪,身份摆在那儿,不是我们小门小户惹得起的。
可你便是身份再尊贵一些,我也绝不会犯傻嫁给你——那种前车之鉴,我此生都不会忘记。
比起在你手里落得下场凄惨,我情愿为财而死。
在我看来,为了谋财而死不算什么——左不过落一个贪财的名声,可嫁了你再被你有意无意的羞辱,就太要命了。
谁敢担保自己不会在大腹便便的时候被你逐出家门?你这种人有人性么?我可不敢奢望。
若是到了那地步,女子固然是自找的苦楚,可孩子呢?是生下来遭人的冷眼与嗤笑,还是一碗药灌下去胎死腹中?柳如媚说这一番话的时候,情绪波动而不自觉,直到说完这一番话,她才后悔不已。
说这么多做什么呢?这不是摆明了在对他以前那些女人冷嘲热讽么?要是周静珊为之动怒,她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为此,她连忙又补充道:这次回来,我就是想帮人利用你得到钱财,不觉得是错。
你这种人的钱财,合该被人算计——家里明明摆着无可挑剔的娇妻,还不知好歹地生事给人平添不快,女子都欠了你的不成?是,到底是我目光短浅,看不清轻重,无意中介入的事情怕是很大,事态一定特别严重,但是无妨。
我便是因此送命也认了,最起码,我叫人认清了你顾鸿飞到底是怎样的品行。
周静珊听了末尾一席话,唇角上扬。
她看得出,这些言辞是柳如媚有意加上去的。
便是没有此举,她也不会为难柳如媚的。
事情清楚了,柳如媚不论有意无意,做的这一切都应了那句叫人认清你顾鸿飞到底是怎样的品行。
正如她之前偶尔希望的那样,柳如媚这也算是情有可原,尤其一点不容忽视,是这女子给了顾鸿飞重创。
除了她,别人都不行。
相同的话,换了别人来说,对于顾鸿飞而言,根本起不到诛心的效用。
这件事换个角度来看,功德无量。
况且,柳如媚根本只是算计顾鸿飞,不具备让周家、晋王府继续名誉颜面受损的能力。
既然如此,她又如何还会迁怒柳如媚呢?是燕王妃叫她明白:女子之间生出嫌隙,是不需要斤斤计较耿耿于怀的;男子开罪了女子,女子就该不计前嫌地帮助同性对付可恶的男子。
少一个在脂粉堆里伤害女子的顾鸿飞,少一些顾鸿飞这样的男子,这天下总会变得干净一点儿。
周静珊笑意渐浓,转头看向晋王,道:姐夫,我要拿出两万两银子给柳氏。
可桑氏答应她的是五万两——余下的三万两,顾鸿飞拿得出,你让他抓紧筹备。
行啊。
晋王颔首一笑,依你。
我会让她平安抵家。
静珊说的是要拿出而不是可以拿出,便表明了她是有意安抚,并且帮衬柳如媚赚到足够的银钱返乡。
这样更好。
柳如媚为此自然是大喜过望,对着二人遥遥行礼下拜。
**转过天来,师庭迪弹劾顾鸿飞的折子到了内阁,罗列了顾鸿飞玩忽职守、徇私枉法、行径不检、以下犯上等罪名。
内阁在燕王默许、晋王授意下,当日将此事交由刑部。
刑部尚书当即命人将顾鸿飞带到公堂讯问。
顾鸿飞当然不会招供认罪,其后被扔进大牢,等待官差查证罪名是否属实。
便是皇帝就在京城,也是这个结果,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因为师庭迪是藩王世子,身份很微妙,很多时候朝廷从上到下是把他当做一个贵客来款待的,都不想为着何事与他闹得不愉快,是因此,有时候他说的话比楚王、晋王还有分量。
楚王、晋王就在皇帝眼皮子地下,虽然身份要更尊贵一些,但是他们受了什么气也只能与幕僚亲朋抱怨几句,横竖闹不出京城。
师庭迪不一样,他要是心里不痛快,来日回到封地说出抱怨朝廷的话,有百害而无一利。
这种可能引发麻烦的事情,能免则免。
内阁中人也想到了顾鸿飞的差事,因而转去询问吏部尚书、监察御史。
吏部尚书说这一段日子都是江予莫代替顾鸿飞办差,不是做的很好么?继续让他代任便可,日后再请皇上给个准话就得了。
监察御史附议。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师庭迪到什刹海找炤宁说话,将顾鸿飞的事情说了,末了道:他的官职是肯定保不住了,休想再上蹿下跳地讨人嫌。
炤宁摸了摸下巴,这就把他了结了?有点儿意犹未尽亦或失望的样子。
师庭迪审视着她的神色,那你还想怎样?炤宁眨了眨眼睛,我想等着闹到他败坏燕王府名声的时候,再请人弹劾他呢。
这样一来,他以下犯上、藐视皇室中人的罪名就坐实了。
师庭迪却笑道,我看你是打他还没打够。
嗳,说起来,之前燕王知不知道这事儿?炤宁笑了笑,知道与否还不是一样。
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常洛知道的事情,师庭逸就一定会知道。
但是他不当回事,由着她小地痞一样的气人 ,只叮嘱她何时觉得耍坏够本儿了就知会他一声。
师庭迪想了想,那倒是。
他便是从开始就知道,还能亲自出手不成?由着你折腾人比他发话可解气得多。
总而言之,这次的事要谢谢你。
炤宁笑道,往后有什么事,只要我帮得上,尽管跟我说。
你肯承情就行了。
别的能帮我什么?师庭迪无奈地道,叫你给我引荐出众的女孩子你又不肯。
一句话说的炤宁笑出声来,也是真不认识适龄而未定亲的女孩子,闲时你多赴宴就好了,保不齐就会遇到中意的。
也只能这样了。
师庭迪叹了口气,大海里捞针,碰运气吧。
师庭迪离开之后,晋王妃来找炤宁说话,一是为了感谢炤宁出手帮助周静珊的事,二是念叨念叨那些是非。
我是觉着不需为难柳氏,何必呢?她是利用一个娶妻几次的男子得到一笔银钱,又不是横在伉俪情深的夫妻两个之间挑拨离间。
静珊离开那个混账东西才是最好,别的都不打紧。
晋王妃老大宽慰地笑了笑,幸而静珊今非昔比,当时就放了话,要让柳如媚如愿,还请晋王日后留心着顾鸿飞,别让他报复柳如媚才好。
炤宁对这些无所谓,她连柳如媚的人都没见过,也就无法生出情绪,只是道:静珊能看开是最要紧的。
往后她有什么打算?晋王妃神色一黯,这两日忙着找宅子呢,找好了就住进去。
回娘家不行,便是双亲不说什么,三亲六故的也总会提及,甚至会给她物色再嫁的人选。
经了这样一场风波,换了谁还敢再嫁?让她过自己想要的日子就好。
自由自在的光景,不见得比嫁人过得差。
炤宁想到,听说她不是在与孙氏来往么?劝她用心学学生意经,找些事情做,艺不压身。
不让自己闲下来,就没工夫去想那些堵心的事儿了。
这些还是你当面跟她说吧,你的话她一定会听。
晋王妃道,等她安顿下来,会专程过来答谢。
你这个人,名声不需我说,是出了名的难相与,可对人好的时候,便能叫人完全对你改观——这可是一门学问,只望我能慢慢学到。
炤宁轻声笑起来,听来听去,也不知道你是在夸奖还是在挖苦,这本事我也要学着点儿。
晋王妃笑着岔开话题:顾鸿飞被关进牢房当日便病倒了,吐了好几口血。
刑部的人担心他不明不明地死在牢房,便请了大夫给他把脉,大夫说他是一直肝火旺盛郁结于心,眼下是急火攻心,日后怕是要落下病根了。
炤宁牵了牵唇,他那种人,死了才清净,就该把他活生生气死。
可不就是。
被少不更事的女子惯得自以为是,全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了。
这跟头还是摔得轻。
两个人说笑了一阵子,转去太子妃那里。
林氏眼下虔心向佛,住到了女儿这里,白日里过的还是在寺庙的日子,做早课晚课等等一样不落,膳食也只用素斋,只在晚间与女儿说说体己话。
——太子妃说了这些,是委婉地解释林氏已经以方外之人自居,不能出来相见。
晋王妃与炤宁听了,都觉得这样也好。
不管怎样,林氏如今有了另一种寄托,不愁时日难以打发。
况且佛法无边,潜心修行的话,所得甚多。
是因此,炤宁想到了太夫人。
自己那个祖母如今也在每日礼佛,只是不知她纯属敷衍还是诚心诚意的。
晋王妃看看炤宁,忽然想起一事,奇怪地道:吉祥呢?你像是有段日子不带它串门了。
它很忙的。
炤宁笑道,每日早间我用完饭,它就跑出去了,午间回去吃饱喝足之后又跑出去,到了晚间用饭的时候回家。
我们家吉祥长大了,每天跟萧家的如意在一起玩儿。
是吗?晋王妃失笑,吉祥居然也交到朋友了。
是啊。
太子妃将话接了过去,连翘、落翘几个经常瞧见两个小家伙在草地或是水里玩儿,不知多讨喜。
有一段日子了呢,这都成什刹海一景了。
晋王妃道:那等到你们搬回王府,它们不是要分开了么?炤宁道,没事。
它们认路,带着来回走两次就行了,到时候还是可以相互串门。
晋王妃由衷地笑了,哎呀,听你这么一说,竟浑似两个小人儿似的。
太子妃笑道:那你以为呢,那两个小家伙可不就跟小人儿似的。
顿了顿,道,过段日子,我也要养一只猫或是一条小狗。
打小养着,悉心照看着,就像炤宁似的,时日便不愁没有乐趣了。
不行不行,不能总说这些,说得我都心痒痒了。
晋王妃摆了摆手,可我这粗枝大叶的人,哪里有那份细致,快说点儿别的,别总勾引我凑这种热闹。
府里近来七事八事的,我家王爷早就一脑门子火气了,我要是再只顾着自己的喜好,不挨骂才是见了鬼。
太子妃与炤宁都笑了起来。
三个人在一起闲话家常,将近巳时,炤宁唤人去醉仙楼定了八菜一汤,另外又特地为林氏点了几道素菜。
午间饭菜送来,唤上莫心儿,四个人高高兴兴地用饭。
在太子妃这儿小憩之后,晋王妃与炤宁才各自回家。
比较少见的,师庭逸已经回家来。
炤宁走进寝室,见他褪了外袍,穿着白色中衣、黑色中裤,倚着床头翻阅书册,旁边还散放着几本书。
她走过去坐在床畔瞧了瞧,才知他手边都是官员的花名册,看这些做什么?官场被蛇鼠之辈一搅和,有点儿乌烟瘴气。
应该洗牌了。
师庭逸展臂将她揽到怀里,父皇离京前就提过。
眼下桑娆这事情一出,更应该抓紧筹备。
炤宁倚着他肩头,抬眼瞧着他,父皇私底下与你说的?嗯。
师庭逸道,这种事,难道还能提前告知朝臣?我的意思是,父皇有没有跟太子说过?她问。
应该没有。
父皇想让太子先学会帝王该有的胸怀、气度。
哦。
炤宁撇撇嘴,原来父皇还想将他糊上墙。
师庭逸轻笑出声,不然怎样?是啊,不然怎样?改立他为储君么?要是她子嗣艰难,便少不得重走太子妃一些旧路,每日为着怀胎生子烦扰,人们看到她都只盯着她的肚子。
最早想让他成为储君的时候,是心结还未打开,无所谓,与如今的情形可不相同。
不关我的事。
炤宁要起身,我换身衣服,让红柳帮我推拿。
她如今每日让红柳推拿穴位一次,晚间服一碗调理身体的汤药。
顾大夫的本意是早间或晚间服药之后便推拿,只这一点是炤宁难以完全照办的——服药之后人就有些乏,打不起精神来处理诸事,而红柳时不时也有差事要出门去办,主仆两个大抵都只在下午有时间。
顾大夫听炤宁说了原委,也完全能理解,便由着她。
这之间的差别是时间长一些或短一些,燕王妃肯不再胡吃海喝就已不易,别的再斤斤计较的话也无必要。
这些师庭逸都已了解过,他认可之后才开始正经调理的。
不用。
师庭逸坐起身来,我来。
你?炤宁失笑,那怎么行。
他自然是知晓人各处穴位的,但这是要每日坚持下去的事情,他总不会每日都有时间,一次两次的根本没必要。
我问过顾大夫了——上午去宫里看昭华,恰好遇见了。
她说每日你服完药推拿的效果会更好。
红柳另有差事,你白日里又忙这忙那,也没个固定的时间。
师庭逸帮她褪去外罩的衫裙、脱掉紫色缎面绣花鞋,试试我的手法,要是还好的话,明日起就照我说的来。
你哪里有时间——不是信不过你,是你没时间。
没必要为了我……师庭逸打断她:啰嗦,咱俩谁说了算?炤宁笑了,今日你说了算。
师庭逸一面给她推拿一面道:我这两日正经地安排了一番,每日这点时间不在话下。
你手里的人,一个萝卜一个坑,别耽误了其他的事才好。
这本就是我的分内事。
炤宁抬手摸了摸他的下巴,凝视着他的眼神温柔似水,你对我是不是太好了点儿?你倒是好打发。
师庭逸笑道,手放下去,老实点儿。
炤宁开心地笑着,先给我亲一下。
没正形。
师庭逸笑着俯身吻了吻她的唇,宝儿乖,等会儿放空心绪,什么都别想。
这般疗法,心无杂念最好。
他只盼着她羸弱的小身板儿尽快康健起来,再无病痛来扰她。
炤宁则问:连你都不能想?师庭逸用力地吮了吮她的唇,不着调。
看着办。
炤宁满足地笑着阖了眼睑,我听你的,别的时候再想你。
放空心绪也不是难事,想一想泛舟水上清风拂面的惬意、山花烂漫空气清新的氛围……等等,都能让她的思绪变得空灵,身形完全放松下来,整个人进入半梦半醒的最适合推拿治疗的状态。
只是这种时刻很少,白日里七事八事的,她总是把这种时间用来思忖一些事,总是想今日就罢了,明日再正经配合——明日复明日地敷衍着。
而他在身边便不同了,他在,她心里就是满满的,再紧要的事都无足轻重。
师庭逸瞧着妻子的神色慢慢变得舒缓平宁,手也感觉到了她身形慢慢的完全放松下来,唇角缓缓上扬,笑容愉悦。
**转过天来,红蓠、常洛分别交给炤宁几封书信。
都是与桑娆相关的官员写给桑娆的亲笔书信。
炤宁等待观望之后,知道那些官员还是没看清楚局势,都在原地左顾右盼,打的大抵是慢慢寻找机会为桑娆出面的主意。
胸有成竹的是自己,为何要等着人找上门来呢?万一有人暗地里使手段算计亲朋以图找到把柄,那不是太可笑了么?为此,炤宁与韩越霖索性先下手为强,及时命人前去给那些人敲了一记警钟。
没别的意思,只是告诉他们:老老实实的听命行事,我们不搭理你已是网开一面,为一些女子出头的心思还是免了的好。
今日拿到手里的这些信件内容大同小异,一个个官职或高或低的人写信给桑娆,回绝搭救她这一件事,并出言痛斥她的心思荒唐可笑。
炤宁将这些信件看了一遍,确定都不是藏头信之类另有文章的,这才命人将桑娆带到小花厅。
桑娆其实等同于犯人,只是饭食、衣物方面没人刁难罢了,由此,样貌还是干干净净,不显狼狈。
炤宁命红蓠把书信交给她,你看看吧。
我便是关着你,也不会让你全不知外面是怎样的情形。
桑娆将那些信件仔仔细细地看完,神色竟是不显端倪,依然平静,平静得接近于麻木不仁。
她将信件交还给红蓠,抬眼凝视着炤宁,我这个人都不在人前了,谁还能为我尽心竭力?早已料到了。
你这样做是何目的?要我钦佩你行事果决并且奏效奇快么?不,我不会。
说到底,你不也是听景林说了那些话才有所举措的?到底,你也不过与我相同,要依仗男人的帮衬才能成事。
这就是以偏概全了。
炤宁笑意温缓,即便是你说的这样,各中差别也不小吧?差别?桑娆讽刺一笑,不过是你侥幸看对了人,我不走运看错了人。
炤宁笑开来,是啊,你不走运,看错了人,看错了太多人——手里的女子不得力,那些男子更不得力。
这可怎么办才好。
桑娆与她对视片刻,笑意竟是自信、笃定的。
没有字字句句戳中你龌龊品行的人在场,你便是这般睥睨一切的样子,着实叫人开了眼界。
炤宁扬了扬眉,有些事你似乎到现在都不明白:绝对的权势、尊卑面前,连你做跳梁小丑的余地也无。
即便是我不曾在你现身那日便将你扣押起来,在你开始挑拨是非的时候,我也还是会这么做。
可知为何?因为你不配我与你斗法。
假如你还是伍太妃的侄女,我绝不会如此。
但你如今只是个风月场合里的老鸨,我若是与你一般见识,那叫自降身价,天下人会笑掉大牙。
桑娆笑容里的讽刺、讥诮似针尖上的芒,这话说的,好似你不曾落魄似的。
我这是在对牛弹琴么?落魄的人不胜枚数,可有哪一个到了你这种丢人现眼的程度?炤宁对这女子打心底起了反感,眸色轻蔑,笑意酷寒,语气亦变得凉飕飕的:你还是别把什么事都往我身上扯的好,我犯不着跟你解释一切,还是那句话,你不配。
你已经是个死人了——这一点可千万别忽视。
眼下不动你,只是不愿让你脏了我的人的手。
桑娆再怎么样,也知道自己如今是阶下囚,她垂眸看着脚尖,已然是个死人,又何劳燕王妃教诲。
你倒是看得起自己,我除非疯了才有闲情教诲你。
炤宁扯了扯嘴角,戏谑一笑,只是闲得慌,拿你当个消遣罢了。
……我和景先生已经命人去接荣国公回京了。
炤宁如实道,你不是想要自不量力地给他报仇雪恨么?由此可见你对他情深意重,他于情于理都不该辜负你这一腔深情,该早日与你团聚。
他已负了你半生,余生不会了。
……桑娆闻言看向炤宁,还是不知道该说什么,眼里一点点喜悦也无。
炤宁继续道:在见到他之前,你时间富裕,不妨见一见康晓柔——这是太子妃的意思,你与荣国公情深意重,详加了解彼此另一种面目也是该当的。
康晓柔,那是什么人?桑娆想不通。
当然,荣国公与你相见之后,会有人告诉他你与多少人不清不楚的。
这是炤宁临时起意决定的。
桑娆的眼神闪烁出心虚、惶恐。
做都做了,还怕谁知道么?炤宁的笑容有点儿淘气、有点儿坏,我曾落魄,落魄时做过的每件事都敢示人,敢让人随意议论。
你有什么好怕的,只是叫荣国公一人知道罢了。
红蓠斜睇着桑娆,心里想到了荣国公,脑海里闪过三个字:狗男女。
**几日后,因着刑部抓紧处理,或者也可以说刑部最近实在是没什么事好办,与以往相较,便显得办事神速地发落了顾鸿飞——在晋王、江夏王世子两方面的坚持下,顾鸿飞近年来又实在是办了不少可轻可重的错事,刑部尚书与内阁商议又请示过燕王之后,给了顾鸿飞一个丢官罢职、贬为庶民、抄家充公的处置。
对于这些有意无意介入此案的男子来说,这事情算是了了,可是对于周静珊来说,这事情还没完。
周静珊还没寻到真正合心意的宅子,但是在这期间,在姐夫晋王的照应下,身边添置了一批身手很好的护卫。
顾鸿飞走出刑部大牢第二日,周静珊便命人暗地里废了他一只手、打断了一条腿。
对于这个男人,周静珊是真的厌恶到了骨子里,视他为自己此生的耻辱。
她最不想看到的情形,无非是顾鸿飞什么身份什么活法,会继续欺骗心思单纯的民间女孩子。
说白了,她不过是觉得让他一死了之太便宜,便想到了这个让他残废从而潦倒终生的法子。
顾鸿飞本就被炤宁、柳如媚气得直吐血,走出大牢之后又是这般遭遇,并且身无分文,处境可想而知。
腿伤好转之后,成了瘸子,依然是贫病交加的处境。
后来,他流落到了京城之外,为着每日能有一口饱饭吃,去了一个富户的庄子上当差。
他不知道的是,那富户正是他原配孙氏近年来在生意场上结交下的一个友人,在孙氏的特地关照下,他一辈子都出不了头,只能始终浑浑噩噩的混日子。
自然,这是后话。
韩越霖这段日子越来越清闲。
夏泊涛慢慢的将锦衣卫的事情接了过去,禁军这方面,韩越霖已游刃有余,是以,空闲的日子越来越多。
闲暇的日子里,韩越霖认真着手的只有两件事:其一是得空就去看看昭华公主,其二便是命手下对高文照逐步施加压力,以图高文照完全崩溃,该说的不该说的一概全说。
高文照过的不见天日的日子不短了,最早就被景林吓得不轻,眼下到了韩越霖这儿,经历的情形是风一阵雨一阵没个准成——锦衣卫所作一切,似乎都是以把他磨疯掉为准则。
他心里是什么滋味,也只有他明白。
终于,他是招架不住了,完全撑不住了。
这日晚间,他提出要见韩越霖,要将一直深藏于心的那件最不该知晓的事情和盘托出。
那件事,关乎太子的地位。
他说出之后,太子就不是陷入被动那么简单的局面了。
可是,他只是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受不起这般有形无形的长期折磨,他只想要个痛快的了断或是相对于平稳的余生,不然的话,求死无门,活着不安生。
这不能怪他。
高文照心想,太子如果对他有一点儿的恩情,都能够设法把他救出去。
可是这么久了,太子一直没有动作,近期更是随皇帝去了行宫,根本是漠视更小看了他。
他其实能理解。
在太子看来,他知道的不过是一些有头没尾或是没头有尾的事。
那又何尝不是他希望的?偏生他知道的不仅仅是那些事情。
自己已经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无尽头的绝望的处境,哪里还管得了别人。
韩越霖没迟疑,即刻命人将高文照带到面前,说。
高文照跪倒在地,语出惊人:太子殿下身边的女子,再无可能为他生儿育女。
怎么说?韩越霖问道。
高文照哆哆嗦嗦地道:要说太子殿下最信任的人,并非小人,更非祝江,整个东宫,他最相信的只是一名厨子长福。
长福是陆皇后给太子的人,打理太子的膳食多年。
但是,但是……他抹了一把额头的虚汗,长福也并非全无弱点的人。
佟侧妃自尽之前,常在东宫后园游逛,不是失心疯,而是……而是与长福幽会……她到底如何说通了长福,不得而知,但是有一段日子,长福每日在太子的膳食里加了水银却是实情——这是她临终前找到我亲口告诉我的,为何如此,我不清楚。
知情后,我曾问过长福,他承认了。
长时间服用水银的女子,不可有孕,而男子,想添子嗣也是难上加难——长福兴许不知道,可小人却是知道的。
……韩越霖拢了拢眉心。
他之前以为,太子妃已经为心狠手辣、翻脸无情现身说法,却是没想到,佟念柔比太子妃还毒辣。
他之前以为,佟念柔对太子并没深重的恨意,却没想到,佟念柔根本是从骨子里恨着太子,她用了最歹毒的方式惩处太子——断子绝孙。
又或许,这是佟念柔送给太子妃的一个人情?——她与佟三夫人毁了太子妃的一生,在确定太子妃憎恶太子之后,用这样的方式帮太子妃出一口恶气,从而达到真正报复的目的。
这些小女子,果然是个个都不可小觑。
不知为何,到了此刻,韩越霖居然有点儿同情佟念柔了——谁敢说那女子没手腕没心机?谁敢断言她死前还是分不清是非的人?要是换个出身、环境,定能过得风生水起,只可惜,错生在了佟家,是荣国公作孽的后果。
你所说属实?韩越霖问高文照。
高文照忙道:自然属实,小人到了如今,岂敢有一字半句谎言。
小人唯求痛快一死,或是每日能得清净——这真是小人隐瞒的最后一件事了,再无其他。
韩越霖斟酌片刻,吩咐在场的亲信:请燕王来一趟。
这种事,应该让燕王知情,看看他是何看法、作何打算。
作者有话要说: 又抽了又抽了,我对晋江的感情就快从厌烦变成憎恶了!每次一抽的连更新都受影响的时候就气炸了~一切为着我家萌编和小天使吧~这章大概也是万字左右,求鼓励!泥萌家作者可是重度懒癌患者呀,只有鼓励一种方式可以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