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煜、佟烨到了东宫门外,恰逢太子从宫里回来。
太子没给他们开口询问的机会:你们现在什么都不要做,照常度日,以不变应万变。
我自会设法给你们解围,放心。
至于别的事情,不要问,时机未到,没有人会实言相告。
佟煜、佟烨先吃了一记定心丸,又见他神色不容置疑,便恭声称是,打道回府。
太子去了书房,手里一盏清茶,站在窗前望着一树海棠。
他坐冷板凳的日子已久,皇帝根本不给他差事,他索性继续称病。
皇帝已经应允他与刑部尚书长女何从云的事。
纳侧妃不比大婚,没有那么多礼仪,下个月便能迎她进门。
落在太子妃、炤宁等人眼中,一定是他再一次地伤害、利用弱女子。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是何家主动找上他的。
几日前,刑部尚书、广恩伯何寅来东宫求见,他自然要见的。
何寅并无废话,先是讲述朝廷最近值得一提的事情,随后取出一封信,直言道:臣膝下长女从云倾慕殿下已久,今年十七岁。
这是从云写给殿下的一封书信,看或不看,全在殿下。
臣只是想成全她的一片痴心。
语毕,起身道辞。
太子当时只觉意外。
前世今生,何寅在他的心里都没什么分量。
前世,何寅一直安分守己,在内阁的位置一直不上不下,遇到大案要案的时候,皇帝不吹胡子瞪眼地催促,他就一直不紧不慢的查办。
至于何从云……他连她的容貌都不记得,别的更是无从知晓。
这父女两个在这时候引起他的注意,是打算唱哪一出呢?他取出信件阅读,从最初的漫不经心,转为屏息凝神。
女子写得一手悦目的簪花小楷,信件一开头便浅谈了对于佟家陷入流言一事的看法,与他的打算不谋而合:让佟家保持沉默,处于完全被动的局面,即便言官弹劾,也要逆来顺受。
他自是不会因为这样一件事便放弃佟家,虽然不屑,还是要为他们设法斡旋。
他心里另有后续安排,何从云并未提及,但是一个闺阁女子,想到那些应对之策已极为难得。
随后,何从云似是不解地询问他:为何不写信给江夏王,让他进京看望伍太妃,便是他被病痛拖累得不能成行,还有江夏王世子可以代替父亲尽孝。
她分明是看到了他眼前的困局,了解他手里有哪些可用之人,在给他出谋划策。
太子看到这里,有片刻怀疑:该不会是何寅为了让女儿如愿,亲自拟定的这封信吧?但是,信的末尾,何从云的言语让他打消了这一怀疑。
她说醉仙楼已成为京城生意最兴隆的酒楼,她得空就去那里消磨时间,用饭倒在其次,喜欢在棋室、画室流连。
她请他屈尊移步到那里,不论是何心思,她都愿意听他当面说出。
是因此,近来他常去醉仙楼,见了她两次。
两次已经足够让他看出,她是善筹谋、有城府的女子。
可是,经历了身边那些女子,他对这种事情已经生厌。
说白了,太子妃的事情让他明白:得到臣子的扶持,裙带关系只在其次——如今太子妃与荣国公宛若仇人,可是佟家对他一如既往。
同个道理,假如何寅愿意鼎力扶持他,何从云做不做他的侧妃都一样。
昨晚,他如实对她说道:若是我要你做侧妃,不过是要你去对付一些刁钻的女子。
这样想来,不免委屈了你。
并且,如果她斗不过佟家姐妹的话,那就是跳进了火坑,是死是活都难说。
何从云却是嫣然一笑,那多有趣,如何谈得上委屈?我若有委屈,便是殿下不屑利用。
明知如此,你也不改初衷?是。
何从云语气笃定。
那好。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
何从云是那种小鸟依人容颜娇俏的女子,放在锦绣堆里的莺莺燕燕之中,并不引人注目。
但是,最起码她会成为他手里一柄利刃,帮他对付最让他头疼窝火的太子妃与江炤宁。
若她眼下只是深藏不露,那么日后一定能成为他的谋士。
他从没问她为何要做自己的侧妃。
那不重要,他要的不是她的身心,是她的才智。
**一早,师庭逸和工匠一同打造模型,吉祥自然要跟过去凑趣的。
炤宁磨蹭到辰正才起身,用过早膳,听红蓠说了太子与何从云的事情。
这件事委实叫她惊讶。
何从云的意中人,不是越霖哥么?她不解地道,难不成是越霖哥把她惹毛了?红蓠点头,有可能。
韩越霖那个脾气,把人气死都不稀奇。
唉,一赌气就嫁别人,图个什么呢?这是炤宁始终无法认同的行径。
何大小姐为的大抵是扬眉吐气吧,太子侧妃这身份,压不住皇室四位正妃,压一些官员还是有可能的。
炤宁微笑,那才是见了鬼。
官员还会纵着她不成?红蓠也笑,别人也罢了,韩统领可没那份闲情。
我只担心,往后太子妃和我不得清闲。
炤宁得出这结论,也没放在心上,转到书房琢磨园林的格局,在宣纸上描描画画。
徐岩过来见她,韩越霖传信回来,他已找到康晓柔母女二人。
别的他没细说,等他回来再详谈。
也没说会不会把人带回来?没有。
徐岩笑道,这次咱们的人落后了一步,近来都没进展。
他们是锦衣卫,输给他们多正常。
炤宁从来是赢了就眉飞色舞,输了就有一大堆自我开解的理由。
那倒是,又不是外人。
随后,徐岩提了提何从云的事情,叮嘱她,往后你恐怕不得安生,当心些。
知道,权当解闷儿了。
……徐岩转身走人。
**翌日,韩越霖回到京城,先进宫面圣交差,随后忙着处理积压下来的禁军诸事,最后则是锦衣卫一些大事小情。
忙完之后,已是黄昏。
换在平日,他会唤炤宁到醉仙楼边吃边谈。
可是现在不行了,小妮子已经成为燕王妃,不能让她满世界疯跑。
他挺喜欢吃醉仙楼的素斋,便独自前去用饭。
吃到中途,伙计进门通禀:何大小姐要见您。
韩越霖语气淡淡的:让她进来,门别关。
伙计称是,转身去请了何从云进门。
何从云走到门里几步便站定身形,静静地凝视着韩越霖。
韩越霖继续用饭,当她不存在。
何从云清了清嗓子,低声道:我要嫁给太子,做他的侧妃。
韩越霖早就知道了,与我何干?日后,我与燕王妃打交道的时候很多。
何意?何意?何从云冷笑,我难道还会像你一样对她好不成?活腻了?韩越霖英俊的眉眼立时罩上戾气,眼神冷酷之至。
何从云不以为忤,你往后离她远一些,再像以前似的,定会传出闲话。
你最让我厌恶的就是这副自作聪明的德行。
韩越霖语气平缓,与毒辣的言辞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宁死也不要你这等货色,你便一定要找个理由宽慰自己。
我上辈子欠了你不成?为何要理会你的自作多情?他重重地放下筷子,你敢乱说一句闲话,当日便会给太子戴个绿帽子,不信就试试。
对付长舌妇,我从来不介意做险恶的小人。
……何从云脸色微变,胸腔却剧烈地起伏着。
差点儿被他气得一口气上不来。
滚。
韩越霖挥苍蝇似的道,看到你就恶心。
何从云并没当即离开——气哆嗦了,要强行冷静下来才能举步。
伙计一直候在外面,被韩越霖这样的面目吓得提心吊胆的,关拢房门时,动作格外小心,并且一再警告自己:你什么都没听到,你什么都没听到……韩越霖继续用饭。
他做捕快的时候,有时候为了追踪罪犯跋山涉水或是涉足深山老林,连续饿上一两日的情形都不少见。
从那之后,他珍惜每一餐饭,花了银子得到的尤为珍惜。
何从云那种女人,谁爱要谁要,他看她一眼都觉得吃亏。
那女人两年前看中了她,好死不死地作妖,见他如何都不肯娶她,居然设了个圈套,险些害得他一世英名不保。
想起来就膈应。
不就是做个太子侧妃么,吓唬谁呢?便是做了皇后,他也不惧她。
只是,一定要提醒炤宁,防着那只毒蝎子。
同一时间的东宫,太子妃与佟念柔相对而坐,一起用饭。
太子妃近来心绪明朗,胃口不错。
佟念柔就不行了。
被强行灌下去的那碗药很伤身体,时时有不适的症状,她在人前装作若无其事罢了。
她们坐在一起用饭,当然不是为着增进感情,是有话说。
佟念柔见太子妃吃饱了,推开碗筷,道:佟家也没人来找你。
这大抵是意味着太子要保佟家。
太子妃道,什么事都不可能一出手就如愿。
两个人的语气都是淡淡的。
我知道,留着后文继续做便是。
佟念柔说起何从云,那个女子嫁进来的话,少不得被太子当刀枪来用。
太子妃问道:怎么说?以前跟她不算陌生,那是挺有手腕的一个人。
与燕王妃相较呢?佟念柔牵了牵唇,燕王妃行事风一阵火一阵,摸不清楚她的路数。
何从云行事沉稳,从来是先布局,之后收网。
那还真有点儿麻烦。
太子妃拢了拢眉心,也无妨,大不了用身份压她。
尊卑、先后有别,她还能翻出天去不成。
佟念柔沉吟片刻,道:你可曾打算将那些事告诉你的兄长?顺其自然。
太子妃并不隐瞒自己的真实心思,他们知情之后,大哥便是再失望,还是会选择帮助荣国公——我只是多一个敌人。
二哥的心思不好说,便是就此与荣国公反目,到时候不过是个勉强势均力敌的局面。
横竖都差不多的结果,你要怎样做都随你,我无所谓。
那么,你娘那边呢?佟念柔语气意味深长的,如今种种流言蜚语,她受得住么?太子妃似笑非笑,如今至多是被人同情,记得当年事的人叹息她有眼无珠。
没有这档子事,她也是被人同情,外人又不瞎,如何看不出我与荣国公已是势如水火,没人愿意提到明面上罢了。
况且她已打算在观音庵度过余生,已算是世外之人,不会理会外面纷扰。
那就好。
佟念柔缓缓吁出一口气,你把她照顾好。
我担心日后做的太过,她不得安生之余,惹得你再对我下手。
她看住太子妃,我迟早会给你一个交待,但是,你要容我把一些事情做完。
那是自然。
太子妃微微一笑,你放心,我不急。
太子妃从没想过放过佟念柔。
这女子绝不能留,给她生路的话,不定哪个无辜的女子又要毁在她手里,永远都不能忘记那个事实——为了荣华,她会不择手段。
眼下么,太子妃很乐意看到这个人时不时踩荣国公一脚。
沉吟片刻,她又闲闲地道:说起来,我最痛恨荣国公的一点,是他对我一丝愧疚也无,从不曾对我说过一字半句认错的话。
可他对你倒是不同,他一直觉得亏欠你太多。
佟念柔显得很好笑的样子,衣冠禽兽么,心思自然与常人有异。
太子妃笑开来,有时候我和你相对而坐,会觉得是两个疯子坐在一处。
是么?佟念柔微微挑眉,还有不少疯子才会做的事,我正要做。
她缓缓站起身来,对太子妃盈然一笑,款步走入室外的夜幕之中。
**炤宁放轻脚步,走进师庭逸的书房。
师庭逸睡着了,和很多时候一样,斜倚着座椅,长腿斜伸到书案上。
吉祥蜷缩在他怀里,也在睡。
炤宁看得失笑。
这要是换了她,有吉祥压在身上,一定要做噩梦。
她趋近时,吉祥睁开眼睛,身形动了动,想要起身找她。
睡梦中的师庭逸却即刻抬手抚了抚它的背。
吉祥随之安静下来,只是瞧着炤宁。
炤宁轻轻地摸了摸它的头,继而看到它身上沾着刨花,师庭逸的锦袍上有木屑,唇角翘了起来。
她绕到他座椅后面,展臂环住他,轻声道:该起了。
嗯?师庭逸眉宇微动,含着笑容睁开眼睛。
我还没用饭。
炤宁道,你回去陪我一起吃,好么?好。
他拍拍吉祥,下去,回去吃饭。
吉祥站起身来,轻轻抖了抖一身的毛,两个刨花落在师庭逸身上。
随后,它小心地踩着他上身,换了个角度,慢腾腾跳下地。
真拿你们没法子。
炤宁笑着把师庭逸身上的木屑、刨花拂落。
你把它惯成这样的。
师庭逸双脚落地,揽了揽她,走。
进到二门,他握住她的手,与她慢悠悠走在路上。
春日的夜,香风吹面,路面上有点点花瓣。
吉祥一时跑在前面,一时落在后面,寻找任何让它好奇的东西。
师庭逸问炤宁:整个下午都闷在书房?嗯。
园林那边,着重选了几个地方,可以完全依照我见过的江南景致建造。
有几个出彩的地方就已足够。
师庭逸侧头看她,太子妃那幅画像,你不画了?一提那件事,炤宁就没好气,给人画像需要心情,很想动笔才能画得好。
偏你那么烦人……师庭逸笑着拍拍她的额头,一说这件事就要变话唠。
怎么,允诺过要送给她?哪有。
只是我自己想画。
回头我送你两张画做补偿,画你的,想要么?想要。
炤宁立刻高兴起来,这么说,以前你给我画过像?那是自然,还不少呢。
他笑道,只是需要好好儿挑选一番。
眼下你是工笔画的高手,我怕你看不上。
本意是哄她高兴,若适得其反又是何苦来?那我都要看。
炤宁想了想,你是不是都存在竹园了?明日我就去找。
心里则在后悔,上次去怎么没想到看看已经存在那儿的画呢?……只要是你画的,我都喜欢。
炤宁笑盈盈地道,真的。
没在竹园,我已太久没去过那儿。
以前的竹园,是叫他最觉物是人非的地方,等我全部找出来,一并送你。
两人说笑着回到房里,更衣洗漱一番,转去用饭。
他们过惯了没人约束的日子,一日三餐总是不能按时享用。
他是只要醒着便有忙不完的事由,炤宁是喜欢吃零嘴,何时想到哪种小吃就加一餐,到了用饭的时辰通常都还不饿。
如今是一面相互担心对方的身体,一面相互迁就着彼此,只要情形允许,便要一同用饭。
席间,自是不需恪守食不言的规矩,一面用饭,一面闲谈。
师庭逸说起了韩越霖:韩统领回来了,带回来三个女子,一个年长的,两个年轻的。
炤宁不解,带回来三个?其中两个必然是康晓柔母女,那第三个是谁?我还想问你呢。
炤宁不无憧憬地道:嗳,他要是带回个意中人就好了。
带回个意中人,每日受他的气?炤宁忍俊不禁。
师庭逸又道:韩越霖去醉仙楼用素斋,何从云闻讯便赶过去了。
炤宁只是漫应一声,随即抬眼看住他,你是命人盯着越霖哥,还是盯着何从云?有什么区别。
师庭逸道,除了你,我现在对谁都不放心。
哦。
炤宁心说随他去吧,反正韩越霖也常命人盯着他,俩人这也算扯平了。
何从云和韩越霖,今日不会是初次见面,他们之间是不是有纠葛?不清楚。
炤宁眼神无辜地看着他,你是不是听说了什么?韩越霖一次险些着了何从云的道,他当时简直视为耻辱,炤宁听他的心腹提过。
她不想跟任何人说起那些事。
那是她的哥哥,让他觉着脸上无光的事,她怎么能往外抖落。
师庭逸抬手敲了敲她额头,跟我也不能说?炤宁继续装糊涂,不知道说什么啊,我总不能给你编一段儿故事吧。
这次,他索性学她的手段,钳住了她的鼻梁,拧了一下才松手,却不计较,明日晚间我们请他过来吃顿饭。
他都没赶上喝我们的喜酒。
好啊。
炤宁笑靥如花,这顿酒我们一定要请他。
饭后,两个人一起给吉祥洗了个澡。
吉祥一直乖乖地站在大木盆中,偶尔会不耐烦地哼哼唧唧,炤宁就拍着它的头教训它:现在恨不得在泥土里打滚,脏兮兮。
不愿意洗澡也行,往后谁都不会抱你。
吉祥哪里听得懂,把湿漉漉的头往她怀里拱。
炤宁忙笑着避开。
给吉祥洗完澡,用厚实的毯子帮它擦拭的时候,她又忍不住笑,这会儿是吉祥最难看的时候。
一身漂亮的毛都贴在身上,显得平白瘦了一圈。
师庭逸却凝着她纤细的手腕,从她手里拿过毯子,看你做什么都觉得吃力。
这么瘦。
语毕,手势麻利地罩住吉祥,一双大手在各处轻柔一番,让水迅速被毯子吸走。
擦拭到八分干的时候,拍拍吉祥,行了。
吉祥欢实起来,嗖一下跳下大炕,用力抖了抖身形,随后就开始在几间房里撒着欢儿的跑。
这样折腾了一会儿,毛完全干透,特别蓬松。
这会儿就像一头小狮子了。
炤宁喜滋滋地瞧着它。
师庭逸则笑微微地转到炕几一侧落座,翻阅公文,回复信件。
过了一阵子,炤宁开始连连打呵欠,知会了他一声,转去沐浴更衣,歇下之后却没了睡意,随意找了本诗词集翻看。
**这一晚,大老爷的心情很差。
安国公下衙之后来到江府,说有要紧事要商量。
郎舅二人边吃边谈。
安国公期期艾艾地道:自从与燕王结亲,江家声势更盛,这自然是好事。
可是,燕王妃的身子骨不好,这是谁都知道的。
大老爷一听这话不对,闲闲地岔开去,云起的婚事可定下了?没有。
安国公苦笑,到这会儿我才知道,原来男子的姻缘也有高不成低不就的时候。
唉,也怪我无能,空有个爵位,官职太低,手无实权,十来年也不曾往上升过。
大老爷不无敷衍地宽慰道:谁都是一年一年熬资历,只是有些人运气好一些,有些就只能循常例按部就班。
别急。
又如何能不急呢?安国公直叹气,这样一想,还是从武好,只要赶上了好时机,三几年便能扬名立万,一生不愁。
大老爷听得心里有了火气,哪一个战功赫赫的将领,都曾在鬼门关前徘徊多少次。
看别人得到的权势之余,也要想想换了你行不行。
你别跟我说这个,便是只为着我二弟,我也不爱听这种糊涂话。
是是是,我这不是闲来做做白日梦么?安国公赔着笑,继续道,我这一阵子也是心烦不已,说话难免乱了方寸。
先是云起的事,之后便是明菲的事——自从燕王妃风光大嫁,她一直郁郁寡欢,一日日消瘦下去,看着实在是叫人心疼。
大老爷见这糊涂东西不识相,反倒笑了,有话不妨直说,你我二人何需绕弯子。
安国公眼里闪过喜悦的光。
大老爷心里愈发不屑。
难怪妻子最近总是抱怨娘家不知深浅——有这么个当家做主的东西,方家能好才怪。
我是想着,方家开罪燕王妃的,只是云起那个混小子,明菲见到燕王妃,自来是毕恭毕敬。
安国公徐徐道出想法,明菲对燕王一片痴心,并非虚言,说到底,哪个女孩子不喜欢名将英雄呢?更何况是那般出色的人物。
依你看,让明菲到燕王府,帮着燕王妃服侍王爷如何?她性子有多温顺,你不是不知道,断不会闹出争宠的事情。
这种事,我怎么好置喙。
大老爷不温不火地道,我亏欠那个侄女,在她面前总要凭空矮半截,这种话,我也绝没有跟她提及的道理。
话说回来,燕王殿下这些年只认准了炤宁,别人根本看都不愿多看一眼。
堂堂国公府千金,嫁个门当户对的公子岂非更好,何苦想着去燕王府受冷落?可是……安国公急切起来,她只是要个名分罢了。
再说了,外人兴许看不出,可我这一段已经看出来了,太子与燕王殿下势必走至水火不容的地步,到最终……你江家与燕王绝无可能撇清关系,方家便是因着你们,也只能站到燕王这边。
说得无情些,不过是燕王府里添双筷子多养活一个弱女子,有什么难办的?大老爷懒得跟他废话了,笑呵呵喝尽一杯酒,道:我这身份尴尬,根本帮不了你,你说再多也是白费唇舌。
这样吧,你去跟我内人说说这件事。
兄妹之间好说话,看看她是什么看法。
正好,我等会儿要出门,回房帮你知会她一声,你等会儿过去就行。
好好好!安国公完全是正中下怀的样子,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大老爷走出书房才冷了脸,消化了一会儿火气才回到正房,跟大夫人说了刚才的事,末了看着妻子苦笑,我自觉那些话已经不能更明白了,他还是执迷不悟。
我这心里实在是生气,没了耐心,还是由你跟他掰开了揉碎了讲讲道理吧。
大夫人笑着点头,我明白了,会尽力全解他收起这种心思。
辛苦你了。
大老爷拍拍她的手,起身道,我得避出去,找三弟说说话,你跟他说我出门了便可。
我知道。
大夫人送夫君出门之后,到了宴息室落座,静心思忖。
她猜得出,便是大老爷不让她出面,兄长也会来找她。
有些话,也该说到明面上了。
是以,见到安国公的时候,她神色反倒格外平静,吩咐丫鬟退下。
安国公落座之后,一改与大老爷委婉的态度,开门见山地说了女儿的事,末了道:你也是过来人,知晓心愿难偿的滋味。
当初苦了你,我这些年都心存愧疚,眼下轮到了自己的女儿,不想重蹈覆辙。
大夫人缓缓抿出一个笑容,当初我是要下嫁,你不准;眼下明菲这是好高骛远还是不知轻重,你分清楚没有。
况且,我一直不能确定,这到底是你们的主意,还是明菲的心意。
前两日我见过明菲,并没见她有愁苦之色。
大哥,你不能为了前程就牺牲一个无辜的孩子。
安国公语气笃定:明菲从来不曾反对过此事。
她根本就云里雾里,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大夫人笑意转冷,在你说出伤人的话之前,先听我说说心里话吧。
安国公按耐住烦躁点一点头,你说。
大夫人娓娓诉诸心声:我日子过得怎样,也只是个继室,原配留下的子嗣才是顶门立户之人。
遇到需要江家相助的事,我便是有心,也无力帮你。
再者,我当年那件事,你最好别当做要挟我的把柄,炤宁都不曾这么做,你有何资格?毁了我,你更落不到好处,是不是这个理?我们还是免去那些叫人尴尬的枝节为好。
你要是听我一句劝,日后再不要提明菲的事,不听便罢了。
说句不好听的,明菲便是对燕王倾慕得要死要活,落到炤宁手里,她能有个好?有一句话你没说错,我是过来人,所以可以断定,燕王绝不会给他的妻子平添不快,你就算是能求着皇帝下旨,他也会抗旨不从。
再有就是,我实在是不明白,你是做父亲的人,怎么一再用明菲说事?惦记哪个男子不丢人,可也不长脸吧?燕王如今可是有夫之妇,她注定不能如愿,你是不是想让她日后没脸见人?她对兄嫂的情分,这些年是越来越淡了,对那个无辜的侄女却存着真切的怜惜。
女孩子喜不喜欢一个人,她一眼就能看出。
明菲虽然早已及笄,却单纯懵懂得可怜,凡事都由着双亲做主,她自己怕是都还没开窍,哪里就会喜欢谁了?但也因此,她竟是一副听从长辈做主的心思,说过嫁谁还不是一样的话。
大夫人这一番话,把安国公准备好的满腹言辞都堵了回去。
安国公身形僵硬,眼神呆愣地看着妹妹,良久说不出话。
**师庭逸回到寝室的时候,见炤宁居然还没睡,不由意外,不是早就乏了?看这本书看的来了精神。
炤宁扬了扬手里的诗词集,里面不乏相濡以沫之类的字眼,我就想,这种话的解释其实很空泛,一点儿烟火气都不沾,动辄便是携手一生这类——携手之后的日子该怎么过?都没人提过。
师庭逸笑着宽衣歇下,把书放到一旁,又将她搂到怀里,这有什么好琢磨的。
站着相亲,躺着相爱——相濡以沫的日子,这么过就行。
炤宁一下子笑起来,真难为你想得出。
难道不是这么回事?师庭逸笑着翻个身,将她安置在自己身上,上下其手,这可是你答应我的。
嗯……炤宁扁了扁嘴,苦着脸瞧着他。
她想她昨晚一定是脑筋锈住了,不然怎么会答应他今日要好好儿犒劳他的?食言也行,我来。
师庭逸吻着她的唇角,我也省得四处寻找画像送给你。
一报还一报。
你无赖也要有个度吧?哪有这样的?炤宁半坐起来,没好气地拧着他的脸。
他将她揽回怀里,傻瓜,不冷么?又语带笑意地哄她,意思意思就行,我多好说话呢。
这可是你说的。
炤宁顽劣地笑起来,剥开他衣襟,张嘴就咬了他一口。
小混账!他又气又笑。
到末了,他无意间低头一瞥,见到不少她淘气作恶留下的痕。
他一点儿都不生气,想到那一时疼一时痒的感觉,身体又热了起来,再一次将那温香软玉揽到怀里,百般疼爱了一番。
第二日,炤宁挣扎着起身的时候,不免暗自叹息:成婚之前是睡不着,成婚之后是睡不够,几时才能习惯呢?洗了一把冷水脸,饭后又喝了一杯浓茶,才有了点儿神采奕奕的样子。
韩越霖过来了。
炤宁好奇那三个女子:第三个是什么人?是个傻子。
韩越霖道,我收留她几日。
炤宁失笑,你可不像是发善心的人。
韩越霖摸了摸鼻尖,微笑,以前就认识,这次碰巧遇到了,就顺道带她到了京城。
往后安排不了她的话,你帮我。
嗯!炤宁自然是义不容辞。
韩越霖笑着凝了她一眼,现在好看得要成精了。
……他夸人也不肯好好儿说话。
他笑意更浓,说起何从云,难得耐心地叮嘱了炤宁几句。
炤宁亦是郑重点头,你都发话要我当心的人,必然是有些分量,我诸事都会留神。
那我就放心了。
对了,晚间来这儿用饭好不好?燕王要请你喝酒。
一早就收到了帖子,这种好事我怎么会推辞。
韩越霖爽快应下,我一定来。
先去忙了。
好。
炤宁回到房里,亲自拟了晚膳的菜单,唤红蓠送到厨房。
她和韩越霖在一起吃吃喝喝的情形太多,知道他爱吃哪些口味的菜肴,另外又命人去了醉仙楼一趟,定了两道素菜。
当晚,宾主尽欢。
随着炤宁出嫁,韩越霖对师庭逸的态度很自然地变得亲切随意起来,两个男人一面喝酒,一面说着朝堂内外的事,到后来,已是相谈甚欢。
炤宁无疑是最开心的那一个。
随后的日子,炤宁委实忙碌了一段日子:张放进京之后,她与师庭逸连续数日亲自款待。
因着江式序的缘故,加之炤宁清楚记得小时候的事情,张放与她好一番契阔,情分一如亲叔侄。
张放去年随师庭逸返京接受嘉奖之后,被委派到边关巡查防御情形,这次回来复命,皇帝很是满意,将人留在了京城,在五军都督府行走。
如此一来,张放的家眷迟一些也要进京。
炤宁去看了看张放的府邸,帮忙布置了一番,将短缺之物一并送去。
这件事告一段落,到了周静珊出嫁的日子。
炤宁和江佩仪去送她,吉日又去顾鸿飞那边喝喜酒。
之后,师庭逸一个月的假到了期限,恢复了日常早起晚睡的忙碌情形。
炤宁琢磨了几日药膳,开始悉心为彼此调整膳食,温补身体。
没有师庭逸整日相伴,她也不觉得闷,带着吉祥找事由消磨时间。
芳菲四月,是最舒服的时候,她先后办了三次春宴,将与师庭逸、江府关系不错的官员内眷一并请来。
佟家、何家,她也下了帖子。
这种事,不好把心里的情绪做到实处。
那两家人也应邀来捧场,面上也都是和颜悦色的。
何夫人被人问起女儿要嫁入东宫的事,面色不大好,只是讪讪的一笑。
这期间,关于佟家的是非,已经闹得满城风雨。
佟家始终缄默,即便是被一向不睦的人当面问起,也不做解释。
有几个不曾站队的言官曾经上折子弹劾荣国公行径不检点,皇帝没当回事。
已经站队的官员们想闻风而动,却被大老爷、师庭逸、韩越霖等人及时阻止。
佟家这是想装可怜博得皇帝的同情,无疑与太子达成了默契。
事情若是闹起来,他们的沉默不是不可以看做清者自清的。
而眼下如此,必定还有后招。
师庭逸等人对这类事不感兴趣,对这局面却饶有兴致。
对方不动,他们也不会有任何行动,僵持一段更有益处——流言只会越传越盛,事态迟早让佟家吃不消。
况且,韩越霖手里有康晓柔母女两个,他正琢磨着如何让她们发挥最大的作用。
韩越霖做事可不管手段好看与否,他看谁不顺眼,便会文的武的明的暗的一起来。
炤宁观望着局面,有心提醒师庭逸,防着太子搬救兵或是出幺蛾子,念头一起便打消。
她不想干涉他,愿意相信他的才智,更乐得做他安享喜乐的妻——他对她的寄望,不过如此。
**四月中旬,何从云嫁入东宫,成为太子又一位侧妃。
师庭逸和炤宁自然听说了,但是都当做没这回事。
当晚,何从云的陪嫁丫鬟为此嘀咕:燕王府今日竟是不闻不问。
何从云平静地道:燕王大婚之日,太子也没前去道喜。
可是,太子妃不是去了么?丫鬟小声道,况且,燕王妃与太子妃交情甚笃,何家也不是小门小户……换在寻常人家,我不过是太子一个小妾,这一点你要记住。
何从云的眼神忽然变得凌厉,日后再说这等不知轻重的话,当心我割了你的舌头。
丫鬟慌忙称是认错,之后噤若寒蝉。
过了好一阵子,何从云轻声吩咐道:今日起,你们几个一定要打起精神,事事谨慎。
这东宫里面,不知有几个妖魔鬼怪,别弄得还没收拾人,先被那些女人收拾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