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只是想与荣国公相互交个底,因此,见面后开门见山:你还要继续鼎力扶持太子?荣国公默认,心里却斥一声废话。
你和他,我都恨之入骨。
太子妃道出心声,往后佟家的事与我无关,我的事也与佟家无关。
你们只管翁婿情深,只当没有我这个人。
荣国公失望地看着她。
大道理跟她讲也没用,她根本不会听。
她已经闹得林氏离家去观音庵修行、沈氏悬梁自尽,日后不定还会闹出什么事。
他只当她疯了。
太子妃神色冰冷地看着他,我心里想要的结果,是你良心发现,不再以道貌岸然的面目蒙骗家族、世人,我不需再坐在太子妃这个位置上。
一日不能如愿,便一日不会原谅你。
你行事最好当心些,别落得个妻离子散的下场。
你看着办吧。
荣国公漠然地回了这一句,转身向外走,我还有事,没工夫听你说疯话。
妻离子散?林氏走了就走了,两个儿子怎么会如她们母女两个一般。
她们心中只有自己的得失,男子心中最重的是家族、前程。
这个不孝的女儿想威胁他,未免天真。
**午后,炤宁坐在书案前,凝神看着铺在桌案上的纸张。
吉祥坐在桌案一侧,不时打个呵欠,兴致缺缺地瞧一眼纸张上的字迹、线条。
过一阵子,它熬不住了,走到桌沿,摇着尾巴看着炤宁。
炤宁身形向后挪了挪,微笑着拍拍腿,示意它跳到怀里。
吉祥不动,继续摇尾巴。
炤宁点了点它的鼻子,你啊,真是懒得不像话。
语毕,把它抱到怀里。
吉祥找到舒适的位置之后,在她的轻抚下慢慢入睡。
炤宁在看的,是父亲留下来的各个官员的人脉。
他将这些做成了简单易看的图谱。
摆在她面前的,是她刻意留在后面才看的佟家人脉谱。
父亲书写勾画这些的时候,距今已有八年岁月。
无关紧要的枝节,父亲不会记录在案,因为他彼时不能预料她和予莫何时用得到这些,所以留下来的,都是重要官员能够维系多年甚至一生的人脉。
当然,八年岁月不可小觑,足够很多人结交攀附到新人——这一点倒是无妨,韩越霖一直没闲着,于公于私都有留意,两方面综合起来即可。
引起炤宁重视的是三个人:江夏王,南疆总督,蒋家。
江夏王的生母是伍太妃,先帝在位时,对母子两个宠爱有加。
先帝驾崩之后,今上把江夏王打发到了封地,伍太妃没有家族庇护,在宫里素来安分守己,常年礼佛。
这些年来,江夏王偶尔请旨进京看望伍太妃,盘桓数月返回封地。
江夏王是性情随和的人,看起来与谁的关系都不错,府里正妃、侧妃、侍妾一大堆,比皇帝的后宫还热闹。
但是膝下子嗣单薄,只一子两女。
荣国公与江夏王的关系,简单说来就是太子的岳父与叔父的交情匪浅,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南疆总督于微时受过荣国公的恩情,建功立业扬名立万则是因江式序的大力提携——这个人的立场很难确定。
蒋家……太夫人的娘家,居然与荣国公府过从甚密。
这才是最让炤宁好笑且头疼的一件事。
蒋家能受得住大老爷这些年的暗中打压,且不曾有过激进的行径,应该是有荣国公这棵乘凉的大树的缘故吧?——人家心里有底,始终有盼头,不然何以不急不躁。
这件事很值得琢磨。
蒋家早些年就成了荣国公的一条人脉,并且是长久可靠的,是大老爷的外祖母当年攀附皇亲国戚埋下的根,还是荣国公很早就存心拉拢江家的姻亲?如果大老爷与蒋家关系亲厚,兴许早就发现了这一点,甚至于会与荣国公成为莫逆之交——两个人都是从文,在政务上颇有些相似之处,两只狐狸少不得惺惺相惜吧?但是,大老爷厌烦蒋家的不知天高地厚,早就烦透了他们。
而相反的话,荣国公若始终隐瞒这一点,那就是没安好心,想等待合适的机会给江家浇一盆冷水。
反正横看竖看,荣国公都是有利可图。
问题是,大老爷从始至终知不知道这件事?炤宁分析着,如果父亲不曾相告,便是时间不允许他判断出荣国公的居心是善是恶,只知道他与蒋家的关系不可轻易撼动;如果曾提醒过,那么大老爷这些年在蒋家的事情上,一直都在与荣国公打太极。
最重要的是,父亲该是相信大老爷能够察觉到——他从不曾低看过兄长的城府。
等到她将父亲留下来的信息全部消化之后,再与大老爷商量也不迟,近期先请韩越霖和徐岩留意这三方即可。
正好,韩越霖提过要她请吃素斋,不妨今日就邀他到醉仙楼,顺道说说这件事。
炤宁当即安排下去,申时便知会了大夫人一声,乘坐马车出门。
是刻意赶早去,看看醉仙楼内部修缮的情形如何。
炤宁一向不愿在宴请上露面,但是很喜欢出入酒楼、茶室等场合。
大多数人都有所准备戴着虚伪面具的场合,她都没兴趣,而酒楼、茶室里与人大多是不期而遇,不难看到一些人真实的一面。
况且,醉仙楼大张旗鼓地开张,引得不少官家子弟闺秀争相前去,有趣的人与事想必不少。
路上,白薇禀道:小姐,后面有两辆马车尾随。
炤宁想了想,不用理。
马车不疾不徐行至醉仙楼的时候,韩越霖也策马赶至。
炤宁戴上帷帽下车。
倒不是担心谁看见,是天冷之故,寒风凛冽,脸上多一层东西挡着,感觉暖和一点儿。
韩越霖负手走在她身侧。
炤宁问道:今日怎么这么闲?韩越霖道:自从升官之后,一直很清闲。
哦?韩越霖微笑,官职越高越清闲。
怎么有的人就忙得脚不沾地?炤宁说的是师庭逸。
韩越霖淡淡回一句:什么事都找他的话,没忙得疯掉就知足吧。
炤宁笑起来。
醉仙楼有五层,回字形的格局,外面一派富丽堂皇,大堂亦给人相同的感觉,与众不同的是,大堂偌大的空间以偌大的金鱼缸、盆景点缀,墙上悬着出自名家的字画,只设了几张供人闲坐喝茶的座椅茶几。
也就是说,来这里用饭只能去定好的雅间,不招待散客。
这就有点儿霸道了。
炤宁扯扯嘴角,要是口碑差,能赔死。
韩越霖先是笑,又斜睨她一眼,快过年了,管好你的小乌鸦嘴。
炤宁取下帷帽,不好意思地挠了挠额角。
在大堂的掌柜的是盛华堂一名管事,早就见过炤宁和韩越霖,了解几个人都是好友情分,当下满脸笑容地询问二人要不要四处看看。
时间还没到饭口,韩越霖也没细看过酒楼里的情形,便与炤宁同时颔首,陪着她自一楼向上游览过去。
一到三楼都是宽敞的雅间,里面的陈设或是雅致或是华丽,无一不是矜贵的物件儿,只是有些是外露的奢华,有些则是内敛的贵气。
雅间取的名字或是俗得掉渣或是风雅之至,还有几间是小江南、小西湖之类有趣的名字。
推门而入,便会发觉室内氛围大多与名字相符。
炤宁问带路的伙计:金玉堂、富贵居之类的雅间生意好不好?很好。
小伙计笑着应声,不少官员商贾喜欢里面富丽堂皇的布置,名字又吉利,专门定这类雅间。
嗯,那就好。
她最早对徐岩说,一定要里里外外都布置得清新雅致,徐岩当时说你要雅致就去逛园子游山水,想赚银子就别跟我说那些。
她别扭了好几天才不再跟他争辩。
现在看来,就得各有千秋才好。
以前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真幼稚。
她拍了拍自己的头。
韩越霖弯了弯唇。
四楼只设了棋社、琴社、画室等供人相聚一堂消遣的地方。
都关乎风雅之事,徐岩是完全照着炤宁的心意布置的。
炤宁在偌大的画室里游走,眉宇间盈着笑意,满足地笑。
韩越霖却道:傻乎乎的,偷着乐什么呢?要你管。
炤宁笑着拿起一本书,作势要砸他。
韩越霖已笑着走开去,看着悬挂在四面墙壁上的形形□□的画作,有些不满意地摇头,一个个都是男子,笔力怎么还不如你一个小丫头?十八岁还被人当做小丫头,也是福气。
炤宁笑道:现在是不管好坏都挂上去,供人品评,往后光顾的人多了,就要挑选好一些的挂上。
回头把你那些压箱底的画挂这儿。
韩越霖嫌弃地撇撇嘴,这些实在是没法儿看。
才不听你胡说。
你平时又不来。
那倒是,在家跟老和尚说话多有意思。
炤宁大乐,这清心寡欲的样子,装得跟真的似的。
走啊,去赌坊看看。
韩越霖摸了摸鼻尖,笑。
进顶层的赌坊,要走单设的楼梯通道。
人人都能随意走上去的话,没几天醉仙楼就会成为赌徒聚集的地方,于名声生意都没多大好处。
赌坊的三重木门十分厚重,四面悬挂着厚重的幔帐,里面不见一丝光亮,需得日夜以灯火照明。
好赌的人不喜欢听到更鼓声,不喜欢抬眼一看窗外就知道是什么时辰——这是炤宁的心得。
况且,里面热闹起来的时候分外喧嚣,这样的布置,也是不想扰得外面的人好奇地寻上来。
整个回字形的楼层辟成几个赌室,另设一些小巧精致的雅间,供只喜与熟人赌或只喜豪赌的人消磨时间。
不错。
韩越霖终于赞了一句,随后就叮嘱炤宁,你不准来这儿,该学点儿好了。
一句话就把她打成了一向不学好的人。
炤宁随他去,饿了,去吃素斋。
嗯。
韩越霖点了红焖冬笋、罗汉斋、冬菇豆腐羹等几道吃着不错的素斋,对炤宁道:你这馋猫不用刻意迁就,点你自己想吃的。
她身边的几个人都是这样,随口就是一个给她取过的绰号。
炤宁早习惯了,摆手笑道:不用,给我单做一道开胃的文思豆腐就行,别的跟你一起吃。
韩越霖笑了笑,对此喜闻乐见。
席间,两人正事琐事混在一起说,氛围倒也是热热闹闹。
炤宁提及江夏王的时候,韩越霖道:江夏王今年没上折子请求进京,身体折腾垮了,正满世界寻找滋补的灵丹妙药。
但愿他赶紧入土为安。
炤宁忍俊不禁,你要总是这样跟高僧说话,会把人气出病来。
韩越霖则是笑微微的,我这种人不好找,他们多观摩我的言行,也是修行。
你总有歪理等着。
炤宁把话题拉回去,江夏王世子年纪不小了,比他父亲成气候。
这样看来,太子的势力仍然不弱。
那是自然。
韩越霖一笑,太子这一段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怎么可能没点儿家底。
他要是一拨就倒,那皇上就得去太庙对列祖列宗请罪了。
得是什么样的眼光,才册立了一个风一吹就倒的太子?炤宁明白这个意思,颔首一笑。
这不是心急的事儿,容我们慢慢来,你哄好你们败家就行。
他觉得吉祥取错了名字,就应该叫败家,在他这儿是改了。
炤宁不以为忤,反正吉祥不懂更不在乎他的看法。
说话间,伙计殷勤地笑着进门来,先给二人斟茶,随后通禀道:林三公子和林小姐在大堂等着,执意要见四小姐,您看——韩越霖吃好了,喝了口茶,站起身来,指了指上方,我上去转一圈儿,你忙你的。
程雅端在这儿。
好。
炤宁点头,继而吩咐伙计,请他们过来。
心里自然是非常不悦,在大堂等着算是怎么回事?谁问起来是不是就说在等着她传唤?真是好叫人腻烦的行径。
这会儿炤宁已经确定,尾随她来醉仙楼的是他们。
伙计称是,退下之前道:小的先把盛太太请来。
很有眼色,亦是担心她一个人应付不了兄妹两个。
炤宁赏了伙计一个银锞子。
约莫一刻钟左右,程雅端脚步轻盈地进门来,先点了点炤宁的额头,你啊,来了就该叫伙计知会我一声,我一直在一楼合账呢。
就是怕你忙才没打扰。
炤宁拉她在近前落座,这一段忙坏了吧?我倒是无妨,得空帮帮手罢了。
忙的是盛华堂,我有好几天没见到他了。
程雅端说起这些,笑容依然璀璨,他觉着京城不错,准备在这儿安顿下来,初时肯定要辛苦些。
炤宁闻言一喜,好事啊。
你别怪他不顾家就好。
怎么会呢?程雅端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俩么,在一起也是打打闹闹,我只盼着他给我点儿清净日子。
有时候是真烦他。
炤宁哈哈地笑。
盛华堂那个人,做他朋友最舒服。
他对着亲人妻子的时候,情绪都挂在脸上,全无在外时的圆滑,跟雅端黑脸、较劲是常事,惹恼了妻子又不遗余力地哄——两个人是典型的欢喜冤家。
程雅端知道还不是叙谈的时候,吩咐伙计:别叫人久等,赶紧把人请来吧。
林家兄妹没有一同进门,林千惠先行入内,看到程雅端陪坐在一旁,似是有些惊讶。
炤宁指一指对面的椅子,坐吧。
又有什么事?林千惠行礼后才落座,很是局促不安的样子,我是听说江五公子跟随燕王殿下去了丰台大营,心里不免忐忑,这才不顾失礼,跟随你到了此处。
炤宁揉了揉额角,他离开之前,我就叫人去知会了他。
他无意与林家结亲。
那他是不喜欢林家的门第,还是不记得我这个人呢?林千惠殷切地看着炤宁,我见过他的,不知道他记不记得。
……炤宁没应付过这种人,一时语凝。
不是自己的事,便不能随心所欲地应对。
话说重了不好,怕败坏了弟弟的名声,说轻了也不行,会让对方继续死缠烂打。
程雅端虽然听得出弦外之音,但也不方便置喙,便只把玩着面前精致的茶杯。
林千惠紧张地站起身来,是不是因为林家的缘故?要是那样……我不方便干涉手足的亲事。
炤宁厌烦地摆手打断她的话,你找我本就是荒谬的行径,怎么还没完没了了?你要我来回给你问话,做你和我弟弟的月老么?我没这个雅兴,你另请高明吧。
我要用饭,请你出去。
……林千惠涨红了脸,垂下了头,嗫嚅道:我这就走。
我三哥在门外,他想跟你……不见!炤宁冷了脸,林家这是什么门风?怎么一点儿眼色都没有?别人把你们当蛇蝎一般躲着,你们偏要往跟前凑,脸皮是当成鞋底踩在脚下不成?林千惠要在惊讶之后才有些气闷。
面前人惜字如金的时候叫人头疼,如常人一般说话的时候能把人噎死。
她暗地里掐了掐手心,强作镇定地施礼告辞。
程雅端等人走了之后才笑出声来。
炤宁揉了揉脸。
程雅端故意逗她,听说那林三公子也是少见的俊美。
该是以为样貌能比肩燕王,这才贸然行事吧?哦,原来我就是个花痴,谁好看就嫁谁。
炤宁捏了捏她的脸,当心我修理你。
程雅端笑意更浓,林三公子也罢了,只这林小姐叫人哭不得笑不得。
要是真看中了予莫,只能落得个伤心失落的下场;要是装腔做戏,唱念做打的功力委实不错。
炤宁摆一摆手,不说她了。
跟我说点儿好事。
我想想。
程雅端素手托腮,还真有一件好事。
对你是好事,别人会不会数落你就不知道了。
莫心儿已经金盆洗手,过几日就到京城,问我和盛华堂能不能赏她一条财路。
我们当然应下了,只是没敢告诉徐叔。
大家闺秀和江南花魁根本是两个世界的人,可她们偏就做了朋友,徐岩一提到这件事就恨不得让炤宁面壁思过。
她终于赎身了?炤宁果真高兴起来,那个对她一往情深的……什么才子来着?是不是他给心儿赎身的?那已是昨日黄花了。
程雅端笑着摆摆手,我动身来京城之前,两个人就不再来往了。
再说了,她哪里需要男子给她赎身?我可是记得,有些人对她一掷千金,两次就给了她一万两左右呢。
所谓有些人,就是炤宁。
炤宁尴尬地抽了抽鼻子,就那么一件败家的事儿,你们总惦记着。
那次之后,她可再没收过我的银子,还请我吃吃喝喝很多次。
语声顿了顿,追问之前的话题,两个人不是挺好的么?那个男子无心求取功名,颇有些家底,又无长辈约束。
我问过她。
程雅端一说起来已是忍俊不禁,她自己也一直奇怪怎么就分道扬镳的。
最后一次见面,两个人一直喝酒说话,后来她喝醉了,隐约记得和那男子为什么事起了争执,但是完全不记得自己说过什么。
你也知道,她脾气一上来,说话跟刀子似的,寻常人哪里受得了?她估摸着是醉醺醺地把人挖苦跑了。
之后等了几个月,那个人一直没再去,她也没叫人找过他。
说到末尾,到底是有些可惜,叹了口气,挺好的一个归宿,被两壶酒搅没了。
炤宁先是骇笑,最后也有点儿替莫心儿惋惜,真是……她酒品不好,就不该多喝酒。
程雅端睨了她一眼,嗯,像你一样醉了散财才可取,是吧?揶揄完好友,继续道,不过她自己倒是不可惜,到现在只是好奇自己说过什么,终归是不好意思问个明白,怕一个不小心又纠缠不清——那时候,她也只是累了,想找个归宿而已。
炤宁宽慰不少,她过来有何打算?跟你说过没有?只是想开个不大不小的铺子,腻了风月场合。
程雅端道,银票送到我们手里了,很快就能帮她打点好。
炤宁忽然想到一事,双眼一亮,她那个义兄莫晨,会跟她同来么?当然。
不然,她那张脸,每个人保护的话,半路就被人劫走了。
莫心儿虽是在风月场里打滚数年的人,却生得清丽绝尘,宛如仙子,跟炤宁站在一起,完全能平分秋色。
那般过分的美貌,要是独自上路还了得?那就好。
炤宁笑笑地喝了口茶。
莫晨若是愿意的话,可以成为太子妃得力的人手。
若是太子妃看不上,那她就可以顺势推掉那件事,不需再两面为难。
**第二日,江府出了两件事,一件让炤宁欣喜,一件让她怄火。
都与提亲有关。
炤宁有所期许的夏泊涛有所行动,请双亲托了人上门说项。
荣国公来江府的目的也是帮人提亲,是为着林三公子林璐。
三老爷初时以为自己听错了,心说荣国公这是故意的吧?一定是故意的!气归气,三老爷面上还是和颜悦色,国公爷想来有所不知,我大哥膝下三女儿的亲事还没定下来。
这种事情,要按部就班地来。
荣国公笑得温文尔雅,这我自然清楚,可凡事都有个例外。
林璐喊了我这么多年的姑父,对贵府四小姐又是一见钟情,进京后为她失魂落魄的。
我是长辈,看着怪不落忍的,林家也将膝下儿女的亲事托付给了我,这才贸贸然登门。
三老爷给了他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有例外的,那是别家。
江家没这种意外。
既是如此,那就当我失言吧。
荣国公当即起身,却又加了一句,只是,这件事,你还是跟令兄提一提吧。
过几日蒋家的人就到京城,那家的小一辈没几个好脾气的,万一闹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江四小姐可就远不如嫁到林家了。
三老爷心说你怎么那么大的胆子呢?仗着自己是外戚,便连皇帝和燕王的心意都敢不顾了?蒋家?蒋家之于江府,早就成了翻过去的老黄历。
思及此,他面色一整,国公爷一大早就贪杯,这可不好,在下不留您了,你赶紧回府醒酒才是。
荣国公面色不改,从容自若地离去。
炤宁听完原委,找到外院,对三老爷道:蒋家那边,您不需担心,大伯父应该早有应对之策。
再不济,大老爷也不会让蒋家抓住自己的小辫子。
三老爷惊讶,之后呵呵地笑起来,你这个孩子,真是心宽。
荣国公的意思指的是蒋家小一辈的男子会对她下手,她倒好,反过头来宽慰他这个长辈了。
炤宁眨了眨眼睛,会过意来,笑道:别的事您更不需担心,我身边的人都不是吃闲饭的。
三老爷颔首,心里很有些刮目相看,我知道了。
炤宁说起别的事:三叔,三姐和夏家的事,您是什么看法?我瞧着挺好,只看你大伯父和大伯母同不同意了。
三老爷对侄女的态度愈发随和亲切,对着内宅的方向扬了扬下巴,问我就不如问你大伯母的意思了。
又压低声音,她说了算。
叔侄两个相视而笑。
炤宁自是不会去问大夫人,在内宅把手伸长了全无益处,只等着听结果就好。
林璐请荣国公提亲的事情还有下文。
随后区区三日光景,一种传言从市井坊间流传到了官宦之家的交往圈子:林璐对江四小姐一见钟情,立誓非她不娶,如今每日伏案临摹她的字与画,并且想方设法地学习赌术,让自己的记忆更佳,唯求方方面面都配得上她。
炤宁的优缺点,就快被人揭个底掉了。
她只有一点不明白,他们是怎么知道她记忆力好的?是太子还是荣国公无意间得知的?都有可能,都是无聊兼无耻的人。
他们愿意宣扬就宣扬吧,不给她扣上莫须有的名声就行。
到了这关头,炤宁反倒没脾气了,只是猜测着师庭逸有没有听说这件事。
要是听说了,他会不会后悔没请皇帝尽早赐婚呢?该,叫你别扭。
这么想着,她坏坏地笑起来。
她一点儿都不着急,反正大老爷和三老爷不会理会这档子事,师庭逸过几日便会回来。
到底是没法子的事,她及笄前后,京城出过几个这样的人、几档子这样的事——任师庭逸是皇室子嗣,也有不惧他的,又没有律法约束哪个男子不准惦记哪个未出阁的女子。
放下这件事,她照常度日,得空就去一趟醉仙楼,或是与雅端谈心,或是与韩越霖一起吃着素斋说说正经事。
两日后的上午,太子妃命连翘来给她送了一本宫廷食谱,又顺带问她找到了人手没有。
倒是有了个人选,但是还没到京城,等几日后我问问那边的意思,可以的话,就让太子妃殿下见见。
炤宁说完,又问,她很忙么?连翘知道太子妃是信任炤宁的,并且要说的事情也瞒不住,如实回道:太子妃是有些忙。
这几日,太子殿下添了三个侍妾——是东宫三个姿色出众的宫女。
太子妃和太子侧妃忙着调|教她们,便没空出门走动。
炤宁讶然。
太子这是抽疯还是本色显露了?一直还以为他是清心寡欲的人,居然做出了这种事。
就不能耐心点儿,等着新的侧妃进门?是为这件事,皇上大为光火,每日把太子殿下唤到面前训斥,朝政又极为繁忙,有些事情,皇帝连听都没心思听。
连翘是委婉地告诉炤宁:荣国公到江府提亲的事情,皇帝不曾耳闻。
炤宁感激地一笑。
连翘看着那绝美的笑靥,心绪都被影响得明朗了几分,又委婉道出太子妃本就要她转告炤宁的事:说起来,两件事赶得真是巧,您细想想。
嗯。
多谢。
炤宁给了连翘一个荷包,吩咐红蓠相送。
太子和荣国公这是投石问路。
生病、消沉再到荒唐,他们要看看皇帝到底还关不关心太子。
可这跟她有什么关系呢?炤宁有些困惑,多一个真假难辨的钟情她的人又不能妨碍到她。
正思忖的时候,韩越霖命人传话给她:每日照常去醉仙楼,他每晚都会过去用饭。
炤宁打心底笑了。
他也是察觉到了不对,反倒来了火气:倒要看看谁敢打她主意。
当晚用饭期间,她忍不住打趣他:你就是日子太闲了。
韩越霖却笑道:我是这个脾气,燕王也是。
只要你出门,常洛明里暗里都会留心你身边的动静。
我这简直是神仙过的日子啊。
炤宁眉飞色舞的。
就得这么过。
我们没事教训你是理所应当,别人对你不安好心,那是找死。
……炤宁叹气,我就当这是好话听了吧。
说话间,盛华堂和程雅端走进门来,神色少见地凝重。
盛华堂道:太子殿下、荣国公带着不少官宦子弟、闺秀来了,径自去了棋室,还让伙计唤你们两个上去。
谁的脸面他都可以不顾,但是皇室中人是他决不能明打明拒之门外的。
程雅端紧张地看着炤宁,我听伙计说,太子殿下和那些年轻男子都是一身酒气,你就别去了吧?炤宁看着面前色香味俱佳的全素斋,很不情愿地放下筷子,我还没吃饱呢。
这就不是她想不想去的事,太子传唤,谁能推脱?程雅端听出话外之音,哭笑不得。
韩越霖站起身来,亦是从容不迫,为何不去?说着抬手拍拍盛华堂肩头,放心。
我陪你去。
程雅端携了炤宁的手,态度坚决。
盛华堂一笑,对韩越霖道:我去知会你安排在后面的人。
嗯,他们听了就知道如何行事。
出门后,炤宁迅速交代了紫薇几句,紫薇应声离去。
炤宁一面顺着台阶往上走,一面低声问韩越霖:他先前添侍妾,是不是为了今日的事做铺垫?韩越霖也将语声放低:有可能。
今日不是想把你塞给林璐,就是想以酒后失德为由把你弄到东宫。
可是,他明知道你也在这儿,我不可能不带人手只身前来。
所以才要看看他要唱哪一出。
韩越霖笑了笑,我琢磨着,他是想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迫着你当众下不来台,不管哪一桩事情成了,荣国公等人就能作证。
炤宁笑容冷冽,他还真是过腻了好日子。
深思熟虑耗时颇长的陷阱不能得手,太子就换了简单粗暴的方式,能有用?这么想就对了。
韩越霖赞许地笑,没做亏心事,就不怕鬼叫门。
谁搬起石头,你就让他砸自己的脚。
程雅端听得暗暗倒吸一口凉气,心说你就不能教她点儿好么?进到棋室,炤宁一眼就看到了太子。
他坐在桌案旁边,锦衣华服,意态慵懒,身上有浓烈的酒味,但是眼神清醒、冷静。
礼数不可废,炤宁举步走向他。
他在这期间对在座的一干年轻人道:这就是我们大周的第一美人,你们喊了大半晌只求一睹芳容,此刻已如愿。
随即又对炤宁一笑,江四小姐别怪我失礼才好,这些人都是我从东宫带来的良家子弟、闺秀——他们都是去东宫赴宴的人。
你不要担心。
太子殿下言重了。
炤宁语气谦恭,行礼的姿态也是毕恭毕敬。
太子抬手,不需拘礼,坐吧。
是。
炤宁笑笑地看他一眼。
她一点儿都没克制心头的厌恶,故而唇畔的笑容赏心悦目,眼神却叫太子陡生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