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04偶人馆之谜-1989.04 > 第一章 七月

第一章 七月

2025-03-30 06:29:51

1【注】我来京都,那是7月3日星期五下午的事。

6月已经结束,但尚未出梅【注】,那天也从低垂密布的灰色的天空中不停地下着温温的雨。

线路两旁鳞次栉比的新旧楼房、模模糊糊地黑黑地浮在那背后的山影、挤满狭窄道路的车流、白色的高得让人觉得不合时宜的耸立着的塔……从列车模糊的窗口看到的这些风景,仿佛是摄影机摇晃时拍摄的一个个静止镜头似的。

(多暗的城市啊!)城市与自然恰恰相反,由于长时间淋雨而渐渐失去了它的生气。

季节和气候形成的这景象,原封不动地成了我对古都的第一印象。

京都很久很久以前应该来过一次。

那是在遥远得记忆中已经没有了的过去——也忘了是什么季节,大致当时这座城市也下着雨,我想那时一定是抱着和今天一样的印象。

讨厌的雨……穿着淡黄色白点花布衣服的母亲用手帕擦了擦浮在白皙额头上的汗珠,说道,叫辆出租车吧——想一,身体有没有事?我晕车晕得厉害——特别是列车。

在从静冈上车的新干线的列车中,自过了名古屋一带起,我就觉得恶心起来。

没有事。

我小声答道,重新拿了一下行李,但在向台阶走去的匆匆忙忙的人群里,我的双脚有点摇晃起来。

一出车站,重新仰望了一下天空。

雨不住地下着。

雨声和周围的喧闹声不停地响着。

母亲说讨厌的雨,但我倒觉得这雨声十分难得。

古都、京都——我父亲出生并去世的城市。

纵然如此,也没有涌上什么感慨。

不用说是大学时居住的东京,就是对曾经去过的几个城市,甚至是我出生的故乡静冈也从未感到过留恋。

城市就是城市——哪个都是陌生的人们聚集的空间,而且对我来说任何时候都不是心情舒畅的场所。

想一。

母亲担心地朝斜望着天空伫立不动的我喊道,怎么啦?还是不舒服吧?从去年夏天到上月中旬,我身体不适,不得不长期过着住院生活。

抑或这个缘故,出院以来母亲格外地担心我的身体情况。

啊,不。

我慢慢地摇了摇头,对着个儿矮小的妈妈那细长清秀的眼睛回了一个微笑,没有什么。

出租车站——啊,在那里。

走吧,妈妈。

父亲出生的城市。

父亲去世的城市。

父亲飞龙高洋去世,那是去年年底的事。

听说是62岁。

可是,我最后见到他究竟是何时呢?25年——不,或许是更久以前吧!对于容貌,甚至是声音我都记不清楚的父亲——遥远的记忆鲜明地留给我的,只是他那总是朝自己儿子燃烧着冷淡光芒的眼睛。

2从名叫白川大街的大道进入靠近山的地方,拐过几个拐角。

从京都车站乘出租车大约需30分钟。

说是左京区北白川,但完全不熟悉京都地理的我,不清楚那是在市区的什么位置。

山就在近处,所以大概是在城市的相当边缘之处吧,我漠然地这样想道。

一派幽静的住宅街风景。

稍稍倾斜的道路两旁是绵延的土墙和树篱。

谁家都有相当大的地基,几乎听不到大马路上车子的声音,大概是下雨的缘故吧,也没有在道路上玩耍的孩子的身影。

挺好的地方吧。

母亲一面给下了出租车的我打上伞,一面说道,很安静,交通又方便……雨停了一会儿。

小小的雨滴随着缓缓的风白花花地摇动着,犹如雾一样。

来。

母亲迈出了腿,是这儿。

用不着母亲说我就知道,因为在建于一片浓郁的山茶花树篱缝隙间的石头造的门柱上,贴着写有飞龙二字的褪了色的门牌——这是一幢平房,很是古老的日本建筑。

大概长时期没有修剪吧,庭院里树下丛生的杂草长得高高的,灰色的踏脚石一直延伸到正门口,从枝繁叶茂的樱花树的间隙中隐隐可见发黄的用灰泥涂抹的墙壁。

灰色的屋顶大瓦被雨淋湿后闪着黑光,整个房屋像是在滚动似的贴在地面上。

母亲把伞一交给我,就先沿着踏脚石往里面走去。

我跟着她到达屋檐下时,正门口的拉门的锁已经被她打开了。

把行李放在屋里,母亲边说边打开大门,先去一下公寓……先得向水尻打个招呼呀!跨进门的一瞬间,视野突然变暗。

屋里竟然暗到了这种程度。

进门处的土地房间很大——花了一些时候眼睛才习惯到能实际感觉到它很大。

一股酸了似的发霉一样的老屋子特有的味道,傲然飘荡在空气不流畅的黑暗中。

土地房间延伸到右侧的里头。

正面的里头和左侧可见白色的隔扇,所有隔扇都严严实实地关闭着。

我横穿过昏暗的房间,打开了正面的隔扇,里面就是设有放任何家具的空荡荡的小房间。

父亲一直住在这里——这个昏暗的家里吗?将提在手里的旅行包往那屋里一抛,我就急忙转过身去,仿佛想逃脱已经不在人世的父亲那绝不会再有的视线似的。

就在这一瞬间,我不由得两腿发软,甚至差一点儿发出喊声:那东西立在一进正门的右侧的墙壁边。

由于在暗处和那地方刚好是死角,所以刚才没有察觉到。

那是一名女子——恐怕是年轻的女子。

说她年轻,那是从她的体态推测的。

身材苗条、匀称。

丰满的乳房、细细的腰……只是她没有脸。

头部倒有,但那上面没有眼睛、鼻子,也没有嘴巴。

斜向着这边的面孔是张白白的、没有起伏的扁平脸。

而且一丝不挂的身体上缺着一条胳膊。

身体曲线在肩膀处不自然地断了。

人体模型?——她不是活人。

是人体模型——百货商店的柜台和时装商店的橱窗里立着的那种东西。

为什么在这种地方放着这么一个……是你爸爸制作的。

站在门口的母亲回答了我的疑问。

父亲制作的?唉。

这家里还有好多个呢。

——因逆光没能窥见她的表情。

为什么他制作这种人体模型?这……详细情况我不知道……我的父亲飞龙高洋曾经有一个时期是颇为有名的雕刻家和画家。

如果是关于不是作为父亲而是作为一个艺术家的他的知识,从某种程度而言我也是有的。

他1924年生于京都,违背实业家的父亲飞龙武永的意向而立志美术,1949年25岁那年结婚,并离开父母移居静冈市。

在武永死后又回到京都,把京都作为其创作活动的场所。

在雕刻方面虽然用正统的素材,但制作非常抽象而难以理解的作品,另一方面又以细腻的笔致画一些写实的静物画。

极度讨厌与人交往,被视为怪人,但听说例外地与家住神户市的著名的幻想画家藤沼一成有亲密的交流。

完全第一次听说他制作了这样的偶人,而且偏偏是人体模型……我总觉得那是一种跟他在雕刻中的兴趣和作风完全沾不上边儿的东西。

是从什么时候,他制作起这种东西来的呢?而且那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或许,这是由于对雕刻家飞龙高洋的基本认识不足而产生的疑问。

总而言之,我所知道的关于他的事,真的是很有限,因为特别是这十几年——自开始理解自己对他来说是何种存在以后,我一直竭力不去想他,作为儿子,也作为一个自己也拿笔的小小艺术家。

走吧,想一。

你是初次来,还是从外面绕过去的好。

母亲催促伫立不动的我,说道。

我从没有右臂的她的裸体身上移开视线,听从了母亲的话。

3出了门沿道路往左走去。

山茶花树篱笔直地延续到拐角处,拐过拐角再往前方,可看到与刚才一样的石门。

好像那就是公寓的入口处。

陈旧的木门牌上面写着——绿影庄。

仰望建在很宽的石板路尽头的那房屋时,我吃了一惊。

与相当于正房的刚才的日本房屋截然不同,那里的厢房是典型的两层洋房。

涂成深灰色的板墙;生出铜锈的铜屋顶;正面二楼可看到宽阔的凉台;爬满爬山虎的栏杆和偌大的法国窗;确实像是绿影庄。

种在庭院里的樱花树和枫树绿叶繁茂,犹如包住了建筑物似的。

估计很长时间没有园艺师来过了,但与任其荒废这种感觉又不同,它给人这样一种印象:长得奔放的树木仿佛已经成了这古馆的一部分。

刚才的那正房也是同样一种感觉。

这房屋本来是我的祖父飞龙武永的,我父亲继承了它,把它作为自己的工作场所兼居室,但实际上他使用的只是那正房。

听说这儿的厢房加以改建后开放为出租公寓(与其说是公寓,不如说主要是面向学生的廉价旅馆)。

绿影庄这一名称当然也是父亲命名的。

※棒槌学堂の 精校E书 ※这边的房子也好大呀!有几个房间?我问停下脚步并排站在同一把伞下的母亲。

嗯……总共有十间左右吧。

不过也有两间连在一起作一间的,所以作为公寓的只有六间。

房客已经住满了吗?只住了三个房间。

不放心是些什么人吗?不,并没有什么。

在不停地下着的小雨中,我们沿着石板路向正门口走去。

穿过朝两面开的黑色的门,换上拖鞋,径直往里头走去,只见那里是计算成铺席【注】的话好像起码有20张那么大的门厅。

这儿的屋子里面也很暗。

地板上铺着苔绿色地毯,墙壁上贴着象牙色十字图案,正面有一白框子的大窗,房屋中央至左侧里头的楼梯部为天井,二楼的走廊围着它的四周。

二楼部分的正面也有和下面一样的窗,窗的这边儿——正门口的正上方——是凉台,采光应该是很充分的,所以这黑暗大概是天气的缘故吧。

母亲忽然向前走去,在右侧的门的前面站住了。

茶褐色的镶板上标有1-A管理人室几个字。

水尻,在吗?敲门一打招呼,不一会儿门就开了。

哪位……哎呀,太太。

露出脸来的是一位白发老太,听说已经年过60,但体格比母亲大出一圈,姿态和肤色都很好,您回来了。

满是皱纹的脸立即转为笑容,她深深地鞠了一躬,是刚到的吗?是,刚到。

母亲又指了指站在斜后方的我,这是想一,从今天起拜托你了。

想一……老太太感慨万千地眨巴了一下圆圆的眼睛,立即回头看着屋子里面,用有点嘶哑的声音高声喊道:水夙君,飞龙的少爷来了。

与精神焕发的夫人相比,被喊出来的丈夫是一个背相当驼的、看上去已经很老的人。

他算是比较魁梧吧,但因驼背的缘故,看上去很矮小。

噢,欢迎您。

老人一边用很难听清的声音说着,一边眯缝着双眼,像乌龟一样朝我和我母亲探出头来。

这是想一。

母亲又一次指了一下我,随后对着我说道,是水尻夫妇俩呀,道吉和阿柞。

是从祖父那一代起就侍奉飞龙家的一对夫妻,自我父亲继承家业以后,就当着这绿影庄的管理人。

在这回搬到这儿来之前,我们决定继续经营公寓,便让他们继续管理这地方。

欢迎您,少爷。

啊,长大了。

老管理人边说边慢慢地朝这边走来。

伸直驼着的背,抬起探出的脑袋,将眼睛凑近我的脸,真的长大了,给我好好儿看一下脸。

对不起,少爷,他上了年纪,眼睛已经不好使了。

啊,真的长大了!好像并没有理会抱歉似的低下头的夫人,道吉老人不住点着头重复着同一句话,上次来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孩子呀。

上次?我一面别过脸去躲开老人微暖的吐气,一面说道,那是什么时候……不记得了吗?记得来过一次京都,但那是相当久的事了,所以记不清楚了……,,几年前了呢?是武永老爷葬礼的时候吧?要说是祖父葬礼的时候,如果没有记错,那时我刚上小学——近30年前的事了。

我也记得很清楚。

夫人以深切的语调附和道,被实和子太太拉着手,少爷听着念经的声音,吓得哭了。

啊,不过挺像的。

道吉老人说道。

像?——是像父亲吗?是的,也像高洋老爷,但更像武永老爷,和他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是吧,老伴?真的。

祖父的容貌我完全不知道嘛,本来长得相似也不足为奇,甚至没有见过照片。

我是孙子,但心里总觉得怪怪的。

4喝点茶再走吧?一起吃晚饭怎么样?……老管理人夫妇不停地挽留,想招待我们,母亲一一谢绝了。

我很认生,但他们夫妻俩看上去很是诚实的人品使我稍稍松了一口气。

虽然想再跟他们说些话——特别是关于父亲和祖父的事,但母亲和我都累了。

怎么样,他们俩?夫妇俩一退进屋子,母亲将嘴揍近我耳边,问道。

觉得挺慈祥的……想一是‘少爷’嘛。

嗯,是好人。

道吉暂且不谈,阿柞她还非常诚实可靠,所以这边的事托付给他们没有错吧。

我一面暖昧地点了点头,一面走到一二楼之间没有天花板的大厅的中央。

高高的天花板上垂挂着大大的树形吊灯,好像有许多年头了。

我环视了一下弧形盘向二楼的宽大的楼梯,以及围绕大厅二楼部分的走廊的栏杆。

妈妈,我突然被冲动所驱使,回头看了一下母亲,我上去看一下好吗?好呀,那一起转一转吧。

不,妈妈你可以先回那边去,我一个人看看就回去。

是吗?母亲露出了有点担心似的神色,但立即温和地说道:那……啊,对了对了,沿这里头的走廊一直走就通正房,你可以通过那里回来,鞋子我替你拿回去。

嗯。

母亲使了个回头见的眼神,朝正门口走去。

看着她至今还显得很年轻的背影,浓密的头发被优雅地盘扎起来——白皙的脖颈的颜色,此时不知为什么,与刚才在正房正门口遇上的人体模型的颜色重叠在一起。

我独自爬上楼梯。

从楼梯尽头到通往前面的凉台的法国窗之间的一片较大的地方,以及从这儿绕向左边围绕大厅的走廊上,都铺着和下面一样的苔绿色地毯。

我打开奶油色涂料已经剥落了许多的法国窗,来到凉台上。

雨又下大了,但不会涌进房檐下。

刚才在外面没有感觉到,在我接触到外面空气的刹那间,一股强烈的绿色的气味扑鼻而来。

前院树木的枝条被淋湿的重重的叶子压弯了,在我鼻子前摇晃着。

我一面深深地吸着气,一面走到了凉台的中间。

虽然烟雨朦胧,望不到远处,但因为整个家建在高岗上,所以可以眺望景致。

被梅雨湿透了的一排排房子、驶过马路的车影……几乎看不到东京和其他大城市的那种高层建筑。

多暗的城市啊!望着压在低低的一排排房子顶上的铅灰色天空,我又这样想道。

父亲出身、去世的这个城市、这个家,现在我来了,现在我在这儿。

我飞龙想一生于1953年2月5日,父亲高洋,母亲实和子,故乡是静冈市——这是为了志愿与祖父对立的父亲和母亲私奔并开始两人生活的城市。

实和子当时是在京都的一家日本式饭馆里工作的姑娘,两人的结婚当然遭到了祖父的强烈反对。

父亲有一个弟弟。

祖母在战争年代死了,祖父要与父亲断绝关系,好像打算把老二立为自己的继承人,但刚好我出生的那年,叔父没有结婚就病死了。

也由于这个原因,不久祖父和父亲就达成了暂时的和解。

不久,祖父去世,父亲继承了他全部的庞大的遗产。

听说那是距今——对了,28年前,我6岁那年的事。

当时,父亲35岁,好不容易作为雕刻家为社会所承认,夫妇俩好像决定从母亲的故乡静冈再迁回京都,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母亲实和子因意想不到的事故而离开了这个世界。

随后——父亲独自回到了京都,作为独生子的我应父亲强烈的要求,被托付给了住在静冈市的母亲的妹妹沙和子和她的丈夫池尾裕夫。

从那以后,我一次也没有见过亲生父亲高洋的脸,一次也没有听过他的声音。

我尽管是个孩子,但左右揣摩撂下自己的父亲的心思,察知他对自己的冷淡的感情,因此管池尾的姨夫和姨母叫起爸爸、妈妈来了。

没有孩子的池尾夫妇简直是像对亲生儿子一样疼爱、抚育我。

所以现在我管她叫母亲的女人不是我真正的母亲,是和母亲实和子差五岁的妹妹沙和子姨母。

养父池尾姨夫十年前就死了。

祖父死了,父亲回到了这个家。

仿佛重演这历史似的,这回父亲死了,我来到了这儿。

下到车站时根本没有涌上来的一种感慨,这才在心田深处开始流露出来。

父亲的死是自杀,听说是在下雪天的晚上在这座宅邸的里院吊死在樱花树上。

回忆的事太多了,要思考的事太多了。

父亲的事、实和子和沙和子——两个母亲的事、还有我自己的事……风突然增加了势头,刮向这边。

几颗大粒的雨滴随风啪地打在我的脸颊上。

不知不觉靠在凉台栏杆上的我吃惊地向后退了几步,擦了一下顺着脸颊淌下的雨珠。

这时——突然有一个黑色的人影停留在视野的角落里。

(?)那是在门前的路上。

他打着透明的塑料伞,目不转睛地看着这座房子。

上着黑色衬衣,下穿黑色西裤,从这点来看,像是男子。

看上去并不是有什么可疑的行为,也并没有看清长相,但不知为什么,那人的样子使我忐忑不安。

(是谁呢?)(在做什么呢?)他并没有做着什么特别的事,只是看着这座宅邸而已,也不知是否发觉我在这凉台上。

(谁……)我总觉得什么时候在哪儿见到过,也觉得如果脸看得更清楚些,好像会想起是谁来。

但不久,那人忽地掉转方向,沿着下着雨的道路静静地走了。

5从凉台一回到里面,只见围绕大厅周围的二楼走廊的右侧里头的角落里站着一个人。

刹那间吃了一惊,但立即明白那是和正房大门口相同的人体模型。

这个一丝不挂的年轻女子——从这里看去,那脸也是一张没有眼睛、鼻子的扁平脸,而且朝着面向里院的正面窗户方向的身体,这回缺了一条左臂。

这偶人也是父亲高洋制作的吗?把这种东西甚至装饰在这厢房里,会不会使公寓的房客们感到可怕呢?偶人的靠这边儿有一扇门,正好是一楼管理人室的正上方的房间,标有‘2—A\',的字样。

我产生了想去里面的走廊上看看的念头,但一动不动地伫立着的她的姿态中有一种难以靠近的异常气氛。

可怕就不用说了,但眼、鼻、嘴都没有的那张侧脸上,不知为什么有一种对我拒绝的表情。

结果我垂头丧气地朝来时的方向返了回去。

按母亲所说的,我沿大厅里面的走廊向正房走去。

但拐过两个拐角,我情不自禁地停住了脚步。

在走廊尽头的角上又有一个偶人。

从右侧的一排窗户射进来的微弱光线,刻画出微妙阴影的白色的扁平脸。

在一瞬间看上去,像是这张脸浮现在空中似的,这也是因为这回的偶人没有躯体的上半部分。

下半身确实存在,也有两边的胳膊,只是没有从腹部到肩部的部分,取代这部分的是组合成十字形的黑色的木棒,连接着腰、头部和双臂。

这房子里究竟有多少个这样的偶人呢?它们至今依然这样被放置在房子的各个地方,说不定是死去的父亲的遗志吧。

我驻足凝视了片刻这个实在太扁瘪的偶人。

突然当地响起一声金属的声音。

觉得随着这声音,从棒那里长出来的偶人的胳膊微微动了一下,我吓得几乎要逃离那地方,但实际动的不是偶人,而是左侧的门。

啊?从那门里出来的人,也好像察觉到了绷着脸伫立在走廊一端的我有点慌了神。

是个不胖不瘦、中等个儿、脸色苍白的青年。

下着齐膝的蓝色工装裤,上穿黄色的皱巴巴的衬衣。

啊……有什么事吗?不,我是……啊,新住进来的人?住哪个房间?不,这个……我惊惶失措地将目光投向右侧的窗户。

隔着大里院,可见正房的日本式建筑。

住那边的正房,今天……啊?……啊,怎么,是房东吗?’’嗯,是的。

是飞龙——想一?是的。

你怎么知道我名字的?以前见过你母亲嘛,当时听说的。

青年边说边关上门,缩短了几步与我之间的距离。

我叫辻井,辻井雪人,住这[1-B]细长脸,下巴稍稍向前突出。

还没有到三白眼的程度,但眼白部分很显著的单眼皮眼睛里露着馅笑一般的神色,目不转睛地看着我的脸。

不过呀,好叫人羡慕呀!溯根求源的话是同一血统,可你是这幢大房子的主人,我是租房间的人,痛感社会不公平呀!同一血统?哎呀!辻井皱着稀疏的眉毛,似乎在说这太遗憾了,我的事情,你没有听说吗?有关公寓的事都拜托给我母亲了……我父亲和你父亲可是表兄弟呀。

我们就是从表兄弟吧。

啊?我惊呆了。

即使是亲生父亲,对我来说也只是一个很远很远的存在,所以告诉我说他是我表兄弟,也不会打动我的心弦。

我家过去也很有声望的,但现在没落得不像样子了,父亲是个微不足道的中学教师,八年前已经去世了,他总是羡慕京都的飞龙家。

听说你在画画,是吗?嗯,算是吧。

卖得出去吗?不,我没有怎么考虑变换成钱的事,所以……嗯,挺温文尔雅的嘛。

你做什么工作?我吗?辻井总觉得有些低声下气地抿嘴笑了一下,我算是一个作家。

作家?写小说或是什么的?是的,辻井雪人是笔名。

那是后来从母亲那里听来的,很早以前就想当小说家的他(本名叫森田行雄),两年前在某小说杂志的新人奖中如愿入选,从那以后又发表了几篇短篇小说,但都没有得到什么太高的评价,还不够出单行本。

听说今年年初听到我父亲高洋去世,便向我母亲提出能否让他便宜一些住在绿影庄。

现在一面在附近的方便商店打工,一面专心致志于创作。

写些什么样的小说?辻井的话引起了我小小的兴趣,于是这样问道。

辻井还是露着那种低声下气的笑容,说道:本来我是搞纯文学的,但现在正在拟定计划,想改变一下面貌,写写侦探小说什么的。

是推理小说吗?是的,比如说,以这幢洋房为舞台。

他抬头看了看高高的天花板,随后将目光移向背后,并紧紧地将视线停留在站在走廊尽头的人体模型上,像是侦探小说的小道具也具备了。

‘偶人馆的血案’什么的,怎么样?挺有意思的吧?正在我难以回答时,辻井说道:那我就——说着迈出了腿,但从我身旁走过去后却立即又停了下来。

啊,对了。

他回过头来,说道,这个,突然提出来有点不好,可能的话给我另换一个房间好吗?这房间有点静不下心来,附近的孩子进院子来玩,隔壁叫仓谷的研究生还弹吉他,吵得干不了活儿。

我和母亲商量一下。

我答道,随后与他告别了。

6苔绿色地毯的路不远隔着一扇门,连向高出一个台阶的木板走廊。

这儿好像是厢房和正房的连接部。

墙壁和天花板的建造方式也由西洋式变为日本式。

沿着微微发出吱嘎声的走廊踢手摄脚前进。

在先左拐后右拐的地方,走廊分成了两条。

笔直延伸出去的一条纵贯昏暗的家通向正门,向左拐去的另一条稍往前走去就到了尽头,而且站在这尽头的是……我又禁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没有脸的人体模型——这一回说没有脸,不是扁平脸的意思,而是地地道道不存在脸,是缺从脖子往上的整个头部。

这偶人的左侧,可见左右对开的两扇大门。

稍稍犹豫了一下以后,我一面从朝向这边的无头偶人身上移开视线,一面向那边的走廊走去。

因为不知为什么,我被样子与其他门不同的那门扇吸引住了。

厚厚地涂着漆的、看上去又重又坚固的门。

两扇门的接缝处虽有为了上锁的铁锁禅,但没有锁。

我打开了门。

合叶好像锈了,发出了很大的吱嘎声,但没有多少阻力就开了。

空旷的屋子。

比走廊那儿高出一倍的天花板、裸露的梁、开在墙上方的采光用的小窗……我立即想起了藏【注】这么说,从正房的正门绕向公寓的途中,倒是看到了白色墙壁的漂亮仓库,这一定是那建筑物的里面。

里面光线很暗,比昏暗的走廊更暗。

在凝视过程中渐渐看到了潜藏在这黑暗中的东西。

(这是……)伸到里面墙壁的右手摸到了像是开关一样的东西。

一按,装在梁上的日光灯开始闪烁。

(这是……)暴露在灯光下的堆房的内部是一幅异样的光景。

这是偶人们的集会场所——屋子里到处扔着不穿衣服的白色人体模型。

总共有20个——不,大概更多吧。

有的没有一条胳膊,有的没有一条腿,也有没有两条胳膊的和没有下半身的,而且都是年轻女子体形,所有这些偶人都缺着一张脸——都是没有眼、鼻、嘴的扁平脸。

我战战兢兢地踩进这群人体模型里面。

看到混杂在偶人里面的画架和画布等东西。

也有雕刻的工具。

这么说来,这里——这黑暗的堆房就是父亲飞龙高洋的画室咯?我在屋子中央附近的凳子上坐了下来,摸了摸衬衣的胸前口袋。

掏出烟,叼在嘴里。

父亲的画室——从回到这座城市到他自杀的近30年间,独自进行创作活动的空间。

本来就性情乖僻的高洋,到了晚年好像尤其越来越不爱和人交际,整天闷在屋里,不想与人见面,也不再发表新的作品了。

这期间,他在这里专心致志从事的是这些人体模型的制作?关于雕刻和绘画的作品,听说已经全部到了别人手里,没有一件作为高洋自己的所有物留下来。

这就是说,只是看上去根本与艺术价值无缘的这些人体模型,是留在这个家的他的作品。

※棒槌学堂の 精校E书 ※他在这里想什么,追求什么呢?是亲眼看到了什么,又为何种热情所驱使,制作这些偶人的呢?被没有脸的她们围着,我故意让烟慢慢地燃烧着。

我被在不流畅的空气中晃动着的紫色烟雾笼罩着,好不容易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答案——那是母亲。

是他的妻子、我的亲生母亲——飞龙实和子吗?也许从在这个家的正门口遇到第一个偶人那时起,我就察觉到了这件事。

也许察觉了但只是不想承认而已。

28年前的秋天年纪轻轻就去世的母亲,父亲强烈地爱着她。

强烈地——对,以至于憎恨我这个儿子也那般强烈——并不是直接从他嘴里听来的,但我明白。

对他来说,我绝非他和妻子实和子爱的结晶,我想我只不过是一个夺取她的心、吃着她的生命成长的不可捉摸的怪物。

或许父亲从我身上看到了他自己。

另一个自己正在夺取他爱的女人。

也许他陷入了这种绝望的恐惧,或是追溯血脉,他在那里发现了祖父武永的影子?也像高洋老爷,但更像武永老爷,和他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

刚才水尻老人的话……在这画室里,父亲一定不停地追逐着死去的实和子的幻影。

无论是静物画还是抽象的雕刻作品,恐怕在这里创作的所有作品都隐藏着对她的死的哀叹、愤怒、与她之间的回忆……所有对她的思念。

我进一步扩展着想像之网。

不久,他想方设法按原样取出随着年老而逐渐风化的关于她的记忆。

他不是希望不用过去的那种象征性的表达,而是用能看、能与之说话、能抚摸、能拥抱的形式,使自己所爱女子的身体和脸原封不动地复活吗?其结果就是这些偶人。

她们没有脸——是父亲终于看不到实和子的脸了呢,还是……听说由于年老和孤独而身心疲惫,他终于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在这之前,他对奇形怪状地留下来的这些偶人说了些什么话呢?我指头上夹着变短了的烟,站起身来,以一种复杂的心情环视了一下这些以各自的形态、姿势静止着的偶人。

(妈妈……)但这些白色的扁平的脸上,怎么也没有映出一丁点儿留在记忆里的亲生母亲实和子的模样。

想一。

从什么地方传来了轻轻地喊我名字的声音。

想一。

那是沙和子姨母——我的又一个母亲的声音。

仿佛从梦中醒来似的,我转身朝门的方向走去。

大概我从厢房回来晚了,她正在担心地找我吧。

唉。

我暂且应了一声,出了堆房。

=====================================XX突然醒来。

漆黑的屋子。

为黑暗所笼罩的寂静。

是在深夜。

空气凝重而潮湿,有点闷热,但并不特别觉得不快。

(……那是?)是睡眠中极其短暂的觉醒。

(那是……)(……对了)XX一面再一次(这回是慢慢地)滑落进睡眠中,一面确认着继续存在于自己内部的意志。

-------------------------------------【注】本书以==为标号的小节,是小说中某一人物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内容,或作者叙述小说中某一人物的行为的内容;而以*开始的小节是作者作为局外人进行叙述的内容。

【注】出了黄梅季,意为黄梅季结束。

也叫断梅。

【注】日本式房间里铺的草席垫,也是计量房间面积的单位,每铺席约为2平方米。

【注】日语中为堆房、仓库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