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都孤影 > 第一章 举目无亲

第一章 举目无亲

2025-03-30 06:15:29

1日东公司制造玻璃绒的武藏野工厂,位于东京都管辖的小市。

从国营电车线路的小金井车站去那里,需要步行金井十五分钟。

工厂的周围是冷落单调的长长围墙。

首都东京日益膨胀,这一带不断被市郊住宅所蚕食。

但是,周围仍然留有不少的农田和杂树草丛。

武藏野大地上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不同景色;工厂的围墙冷落寂寞,遮盖民房的袍树、柞树郁郁苍苍,夹杂在散居民房中的新式住宅星罗棋布。

昭和三十年(一九五五年一译者注),日东武藏野工厂开始投产。

当时,玻璃绒作为一种新型的绝热材料崭露头角。

玻璃绒这种产品,就是把回收的废玻璃粉碎后,加温溶化,由高压喷管吐出玻璃纤维,而后又经过几道工序加工而成的。

这种产品成本低,但用途很广。

从冷冻库的门扇以至轮船舱位的间壁,均可用它作为原料。

从前年以来,由于大规模的同业厂商的出现,这个工厂的景气日趋萧条。

工厂职工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增加薪水,对此工人们已啧有烦言。

不仅如此,而且这里的劳保条件极差,玻璃纤维粉沫到处飞扬,一走进工厂便使人觉得浑身难受。

透过太阳光线,可以看到半透明的玻璃细粉在空气中飘忽不定,刺眼睛、辣喉咙,新来乍到者立刻会咳嗽不止。

每逢武藏野刮起干风时,附近农家自然也要遇到这种公害。

所以,当初在这里盖厂房时,附近农民就派出代表向厂方正言厉色地质问说:你们难道不明白吗?蔬菜、水果最害怕玻璃粉沫,猪和鸡鸭等如果吃了含有这种东西的饲料,将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呢!厂方为此付出了一些补偿,与此同时在农民中间也产生了一些如意想法。

他们想,反正不能永远只当农民,既然这个厂开了头,其他厂子也会接踵而至地来买地皮、建厂房,这样一来,地皮价钱一定猛涨,可以乘机大捞一把。

因此,反对的意见无形中也就销声匿迹了。

由于工厂里玻璃粉沫到处飞扬,工人们作业时,必须带上口罩、手套,而且下班以后,要马上进澡塘里冲洗。

尤其是最后一道包装工序,常常是室外作业,空气里充满了玻璃细粉和尘埃,简直令人呼吸都感到困难。

今年以来,已经有两人辞职,一人长期病缺。

田代省吾是去年春天进日东玻璃绒工厂,在包装组干活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田代总算习惯和这种玻璃纤维打交道了。

但是,他渐渐地变得沉默寡言了。

起初,周围的人以为他是一个性格孤僻、不善交往的人,甚至还有人以为他在拿架子,说:这家伙真怪,难道和我们交往会丢你的面子不成!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

不久,人们便摸着其中的奥妙了。

原因不是别的,而是由于他的满口东北乡音使他碍难开口。

田代说话时,对嘶和?、啾,嘻和咻,喊和刺、邱这几个字,发音时混淆不清,人们称这种东北乡音为??腔。

喂,田代!你是东北人吧,东北哪个地方的呀? 今年春上去东北里磐梯时,我打听发车的时间,对方把七点三十分说成??三?分,问了半天,还是弄不明白,可把我搞狼狈啦!人们以此来取笑田代。

不久,大家便以阿?这个绰号来称呼他了。

喂,阿?,这边正在打包,快来帮个忙! 该换班了,阿?!人们这样称呼他,并没有什么恶意,甚至有人认为这样的称呼更随和,更亲切。

但田代却越来越不愿答理他们了。

田代干活时,总是设法离开大伙远一点。

那时年关已近,正是数九寒天。

有一天,他一个人闷着头不声不响地正在用纸皮带扎瓦棱纸的包装箱,一个名叫井出的同行工人从外边办事回来,一看见田代便戏弄似地说道: 阿?,今天我在志村工业公司遇到了你的一个老乡,那可是一个胖胖墩墩的姑娘啊!怎么样,主动去见见面,交个朋友好不好啊!这时,不知是谁怪腔怪调地从旁边又插了一句: 唉呀,阿?,可别错过机会啊!那个姑娘叫什么名字啊? 烤芝麻。

(日本东北的乡音把小岛,的发音读成烤芝麻一译者注) 什么?烤芝麻! 大概就是‘小岛’吧,不过人家本人是那样说的,我有什么办法啊!哈哈,‘烤芝麻’!在场的人都哄堂大笑起来。

这时,作业组长木崎笑着说:阿?,不要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鼓起勇气去见个面吧!而后,大家照样继续干活,然而田代省吾自始至终一言未发,他只是稍微翻动了一下眼珠,照旧是毫无表情地继续在扎紧包装箱上的皮带。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