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2025-03-25 10:29:53

青麟台里,堂官们在为究竟是否要裁减北方军镇的问题争执不下。

说到底,其实也就是户部兵部之争。

最近一个月,这话题也占了朝议绝大多数的内容。

户部一派坚决主张裁撤。

认为北方现在连年局面稳定,光北庭、安西、松漠三大都护府下就有七十二军镇,数量过多,朝廷完全不必再空养那么多的士兵,节省下来的大笔军饷可用作充盈国库。

而反对一方则认为北方隐患仍未彻底消除,军镇绝不可裁减,否则一旦突发意外,到时恐怕左支右绌陷入被动。

两方各有各的道理。

段元琛其实在心里已经有了决断。

昨天荣平带来了荣恩的信,令段元琛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断。

之所以现在没终结这场争辩,只是他还需要点多一点的时间去考虑清楚一些细节问题,并且,让大臣们这样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甚至争吵,对于现在的东祺来说也不是坏事。

多一些这样的经历,会有助于他慢慢形成自己的判断。

……不是当家人,不知柴米贵!国帑来源有定数,处处都用到钱,你们什么事都只张嘴管户部要,当我们户部能凭空变钱出来不成?不裁军镇也无妨,下回若再遇到个天灾人祸户部拿不出钱粮,你们不要跳出来指责我们不做事!事关自身利益,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吵的空前激烈,两人都面红耳赤。

东祺瞪大眼睛,看着太阳光柱下清晰可见的飞溅出来的唾沫星子,一脸的茫然,最后把求救目光投向坐自己身边的七皇叔。

连七皇叔今天也有点不对劲。

从进来坐下去后,就仿佛有点心不在焉,连话也没怎么说过。

东祺忍了又忍,最后终于忍不住了,手悄悄伸到桌子下面,轻轻扯了扯他的衣袖。

段元琛从冥思中回过神,屈指敲了敲桌,打断两人的争吵。

王爷,您给评评理!两人异口同声地道。

你们所虑,我已知悉。

此事先到此为止吧,不必再争了。

等我与皇上商议后,过两日自有决断。

段元琛皱了皱眉,说道。

段元琛摄政半年多,躬勤政事,卷不辍手,于国事敏而果决,积威日重。

堂官们见他这么表态,便知他应已有决定了,不敢再继续争下去了,齐声应是。

大臣们先后告退。

卢嵩向小皇帝询问双鱼,得知她已被送回家去,谢了恩便也告退。

段元琛留东祺,问方才两部之争,他听到最后作何感想。

最好有个法子,军镇也不裁,户部也有钱花。

这样他们就不吵了。

东祺眨了眨眼睛,说道。

段元琛笑了:鱼和熊掌通常不可兼得,故你师傅应也教过拟,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但这件事,你的这个想法不错。

那么让皇叔再想想,怎么才能做到你提的这一点。

等想好了,皇叔和你商量。

东祺点头。

坐着开始不住地扭来扭去。

段元琛望了眼钟漏,不知不觉,已经快中午了,想到他晚些还要上课,便让他先回昭德宫休息。

东祺面露喜色,说了声七皇叔辛苦,脚底抹油般的飞快溜了出去。

段元琛看一眼堆在案上的一叠奏折,刚拿起一本,忽见东祺的脑袋从门角里又探了进来,说:七皇叔,女先生到京城了。

早上进宫时,你不在,还不知道吧?我想让她像以前那样住宫里行不行?说完眼巴巴地望着他,一脸期待的样子。

段元琛微微一怔。

七皇叔?东祺见他不应,又催了一声。

段元琛略一迟疑,说:这不妥。

况且,即便我点头了,卢太傅那里也不会答应的。

东祺嘀咕了声:从前皇爷爷为什么可以留她?段元琛道:那时情况特殊。

好了。

别胡思乱想了。

东祺露出失望之色,忽然眼睛一亮,说:皇爷爷从前不是有过赐婚你们俩的念头吗?要么我也来个赐婚?她成了七皇婶,就能住宫里啦!段元琛一怔,随即失笑,道:胡说八道!哪有这样的道理!我没有胡说八道!东祺嘟囔道,大臣们都在催七皇叔您立王妃,女先生也没夫家,你们不正好相配?七皇叔你不喜欢她当你王妃?好了!段元琛微沉了脸,还不走?留下一起批奏折吧。

我要尿尿,快憋不住了——东祺捂住小腹扭了扭胯,转头跑了。

段元琛见他仿佛唯恐慢一步就会被自己叫住似的,摇了摇头。

……西南角的瑞瑙香炉里还燃着半肚沉香,金兽嘴中缓缓地吐着一缕淡淡的白烟。

忽有风从窗台拂进,袅袅升空的白色烟柱便扭结成了一团,接着消散在了空气里。

青麟台里寂静无声。

段元琛看了几本奏折,感到有些心浮气躁,最后停了手中的笔,信步起身来到窗边,将窗完全推开了。

外面秋光正好,明媚的如同春日。

他望向宫门的方向,脑海里再次浮现出了早上在那里遇到她时的一幕。

她于道旁向自己下跪问安,神情显得恭敬而生疏。

两人相隔也不过那么几步而已——但这几步,却令他感到了一种仿佛无法逾越般的遥远。

最后他也只是走到她的面前,让她起来后,随口般地向她问了声路上安否,她说一路平安,最后,在侧旁那么多双眼睛的注视之下,他朝她点了点头,便从她身畔擦肩而过了。

差不多一年没见到她了。

忽然这样再次偶遇,平淡的很,却足以让他分神,以致于方才两部堂官们各执一词争辩不休时,他听着,听着,想她久别重逢后对自己的恭敬和生疏,竟然走神掉了。

王爷,荣世子来求见您。

一个宫人踩着细碎谨慎的脚步,躬身进来传禀。

……荣平快步进来,要对他行叩拜礼。

段元琛笑着,在我跟前就免了吧,他说道,找我有事?荣平便嘻嘻一笑,从地上一跃而起道:表哥,什么都瞒不过你。

我是有件事,想求你成全。

说来听听。

荣平仿佛有些忸怩起来,站那里又不说话了。

段元琛笑道:到底什么事,能让你也这样扭扭捏捏的说不出口?表哥,我能不能求一道赐婚令啊?段元琛失笑,赐婚令?你刚到京城,难不成就看上了哪家的千金……他和表弟玩笑着,脑海里不知怎的,忽然闪过了一个人影,迟疑了下,便有些笑不出来了。

荣平丝毫没有觉察他的异样,低声道:不是刚看上,是很早以前就认识了的!表哥你也认识的,便是沈弼将军的女儿。

先前在庭州时,她离开前我向她表过心迹,只是当时她说与她表哥有婚约在身,我也就死了心。

没想到这趟进了京才知道,原来卢家公子要当平郡王的女婿了!我也打听过了,沈姑娘如今并无旁的婚约在身,所以想求表哥帮我……赐婚我与沈姑娘!他的脸膛红了,眼睛望着段元琛,一脸的恳求之色。

段元琛慢慢地靠在了椅背上,道:别的忙,我大约还是能帮你一下的,但是这个,不行。

为什么?荣平没想到被一口拒绝了,未免扫兴,怏怏地问。

就算赐婚,也要个由头。

段元琛不紧不慢地道,我总不能突然无缘无故地下一道赐婚令,让沈家小姐嫁给你吧?她虽无父无母,与沈家也有疏阂,但卢太傅视她如亲女,太傅德高望重,他那一关,必定是要过的。

没有卢太傅的首肯,这赐婚令,肯定是下不去的。

何况你别忘了,段元琛微笑看着表弟,舅舅派你入京,可不是为了让你找我下赐婚令的。

婚姻乃是人生大事,你需先得到舅舅的同意吧?荣平昨天在城外遇到双鱼,突然知道她身上已无婚约,昨晚入宫回去后,想了一夜,满脑子都是她的样子,兴奋的睡不着觉,早上福至心灵地想到了求段元琛赐婚,一心只想快点成就好事,兴冲冲地就找了过来。

这会儿被段元琛一番话说下来,沸腾着的热血顿时凉了半截下去,愣在那里哑口无言。

段元琛见他似乎被打消了念头的样子,微微地吁了一口气,冷不防见他又重重地相互击了一下掌,抬起头时,方才的沮丧之色已经消失不见了,双目炯炯地道:表哥,你说的极是!我这样贸然地要你帮我下赐婚令,确实极不妥当!幸好有你的提醒!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先走了!谢谢表哥!段元琛略以迟疑,终还是叫住了他,问道:你打算怎么做?我先不回庭州了。

先去求的卢太傅的首肯!荣平跃跃欲试,正好我与卢公子一见如故,我这就登门拜访!卢太傅只要相中了我,我爹那里一定没问题的!表哥,我先走了!荣平说完,转身便急匆匆地走了。

段元琛微微愣怔了片刻。

想起去年在平郡王府时偶然入耳的那段卢嵩对于自己的评价,心里慢慢地涌出一丝懊丧。

……第二天,荣平便登了卢家的门。

接着几乎隔天地跑。

卢嵩因他是荣恩之子,从前双鱼去庭州时,得到过荣恩厚待,原本对他就另眼相看,渐渐熟了,见这荣家公子性情爽朗,品行端方,对自己恭恭敬敬,和儿子的关系也好,心里对他印象便更好了,每每提及,在双鱼跟前称赞不已。

这天卢嵩从宫里回来,说小皇帝前两日不慎着了凉,发着烧卧床不起,他去探望时,小皇帝在他跟前央求,说想让双鱼去陪他说一会儿的话,卢嵩知道小皇帝东祺和自己外甥女关系亲近,推不了,应允了下来,这会儿六福就跟了过来,等在外头要接她进宫了。

双鱼听到东祺生病,立刻回房换了身衣裳预备出门。

卢嵩叮嘱她进宫后务必谨慎,探完病及早回来。

双鱼一一答应。

卢嵩知道外甥女一向稳重,吩咐了几句,便也放心让她去了。

因宫里有规矩,虽然是去探病,但也不好随意从家里带吃用的东西进去,双鱼只自己两手空空地上了宫车。

路上问起东祺生病缘由,六福说前些天他练了骑射出了身汗,回来路上大约吹了凉风,晚上嗓子眼干痒,第二天便病了,已经躺了好些天了,饮食也不怎么进。

双鱼到达宫里时,将近傍晚了。

东祺躺在床上,病恹恹无精打采的样子,看到双鱼来了,才露出高兴之色。

双鱼摸了摸东祺的额,触手温凉,似乎并不烫了,稍稍放下心。

东祺说他这几天哪里也去不了,每天就只能这样躺着,实在难受,便想她过来陪自己。

双鱼陪他吃了饭,稍后又吃药,他苦着脸,再三推脱,最后被双鱼哄着,才捏着鼻子喝了下去。

双鱼拣了块蜜饯放他嘴里。

女先生,晚上你留在宫里陪我好不好?双鱼迟疑了下,见他望着自己,便笑道:我留下有些不便。

我陪你,等你睡着了,我再走。

然后明天我再来,这样可以吗?东祺答应了,让她明天一定来。

双鱼哄他躺了下去,自己坐在床边,给东祺讲自己小时候跟随当县令的舅父四处徙官时,耳闻目睹到的一些奇闻异事。

……还有一回,我随舅父到了原州,听说了一个故事。

他们那里有道河,十几丈宽,之前没有桥,只能靠渡船来回摆渡,因为浪大,经常翻船死人,当地有位商人仗义疏财,便襄资修桥。

开始修时,有一天,有个白胡子老翁,衣衫褴褛,拿了凿子也要来做事,石工都说他是来混饭吃的,那商人留下了他,说,不多他一口饭,让他留下!这老翁便留了下来。

每天旁的石工干的热火朝天,独他什么也不做,吃完饭就拿了自己的墨斗折尺凿子到个没人的地方绕着块大石头折腾,大家都讥他是骗子,让商人赶他走,那商人也只笑笑,任他行事。

就这样,这个老翁吃了两个月饭后,有一天自己悄悄地走了。

大家伙渐渐也就忘了他。

终于到了最后,大桥要合龙了,石工头才发现还缺一块大石料,大家伙着急啊,满山头地找,却找不到合适的石料。

眼看工期就要耽误,商人忽然想了起来,之前那个白胡子老翁临走前,曾对他说过一句话,说要是少什么,就去他以前经常去的地方去找,急忙带人找了过去,看到那块留下的大青石,抬了过去一用,不大不小,不薄不厚,连石灰缝隙都留的分毫不差,竟像是预先量过似的,还有上头的棱角、雕花,全是旁人从前没看到过的手艺!大家伙这才惊呆,纷纷跪在地上向那白胡子老翁离开的方向跪拜,说祖师爷鲁班现身,大家伙有眼不识泰山。

桥终于顺利合龙,为了纪念这老翁,大家伙就把桥命名为鲁班桥……东祺听的入神,问道:那个白胡子老翁,真的是祖师爷鲁班吗?双鱼笑了,道:你说呢?东祺摇了摇头:应该不是。

但也一定是位神人!我真想遇到这样的神人啊!双鱼笑道:我也很喜欢关于那座桥的故事。

有礼贤下士,有知恩图报。

做人做事,本就是存了这么一个道理。

东祺若有所思。

口渴吗?我给你拿水……双鱼起身转过来,才看到身后那面屏风旁,竟然站了一个人。

段元琛不知何时过来了,站在那里,竟没发出半点声息。

直到她转过脸看到了,才朝她点了点头,微微一笑,走到东祺床边,俯身探了探他的额,问道:好些了吗?好……东祺点了点头,忽然又摇头,闭着眼睛躺了回去,改口呻吟了一声:头还疼的厉害……双鱼见他片刻前还精神百倍,段元琛一来,立马就又病恹恹的,猜他是怕病好了被段元琛逼去上朝读书,便有些想笑,强忍住。

段元琛飞快瞥她一眼,目光中也闪过一丝愉快的光芒,转过脸,屈指轻弹了下东祺额头,说:再装,我让太医来给你治头疼!东祺见骗不过他了,睁开眼睛吐了吐舌头,趁势捉住他胳膊哀求:七皇叔,我是女先生来了,病才好了那么一丁点的。

我还要她陪我再养几天才能全好!段元琛看向双鱼。

见她虽没说什么,一双妙目看向自己,眼神里头却仿佛带了些柔和的恳求之色,心便微微地一颤儿,转过脸便道:知道了,许你再躲几天的懒吧。

好好养病。

第43见东祺无碍,段元琛便也放下了心,叮嘱东祺早些睡,留下双鱼继续陪他,自己回去批阅案头堆着的那些奏折。

摄政后的这半年,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他的生活,那就是忙。

先帝去世前的那段日子,已经没有精力理政,本就堆积下了许多事务亟待处理,段元琛摄政后,旧事未竟,新事又来,本就忙乱不堪,而对于东祺继位、先帝指他摄政的这个既成局面,起先,他的兄弟众人仿佛措手不及,随后表面看着也无异样,奉召事君,但暗地里,难免保不齐会有人使些绊子,或阳奉阴违。

一切对于摄政之初的段元琛来说,犹如千头万绪,需他从头慢慢开始梳理。

青麟台议事阁后的这间西偏殿,既是他的书房,也是他的寝殿。

记不清多少个夜晚,深宫夜阑人静,他仍在烛火伴照之下伏案至深夜,乃至通宵达旦。

今日事,今日毕,这是段元琛摄政后给自己定的一个规矩。

他也这样身体力行,做给小皇帝东祺看。

但是此刻,他探望了东祺回来,到现在,已经至少过去一炷香的时间了。

摊开在他案上的那本折子,却依旧纹丝未动。

段元琛的视线落在折子上,出着神,被烛火投照到身后墙壁上的身影一动不动。

忽然,他放下了手中的笔。

王爷,可要添茶水?宫人忙走近几步,轻声问。

段元琛摆了摆手,叫人不必跟随,站了起来。

……段元琛走了后,双鱼继续给东祺讲着见闻。

东祺渐渐开始困了,打了个哈欠,耷下眼皮。

如今近身伺候东祺的六福便进来服侍。

双鱼起身,轻手轻脚地走了出去。

片刻后六福跟了出来,抬头望了眼已经黑透的夜色,挑了盏宫灯替双鱼在前头照着路。

双鱼微微提起裙摆,刚下了台阶,忽然瞥见侧旁一株龙柏旁仿佛有个身影,转过脸,认出是方才已经回了青麟台的段元琛。

不知他什么时候又回了这里。

段元琛从龙柏旁朝她缓缓走了过来。

双鱼停下了脚步。

六福行过礼,便悄悄地往后退,示意宫人随自己等在走道的尽头。

王爷。

等他走的近了,双鱼朝他躬了躬身,轻声唤道。

段元琛停在了她的面前。

东祺睡着了吗?他问了声。

刚睡着。

段元琛点了点头,顿了一下,接着道:我回来,是……突然想了起来,方才还没向你道谢。

东祺任性,要你入宫陪他,辛苦你了。

双鱼便微微一笑:王爷言重了,臣女也没做什么,不过陪着说了几句话罢了,谈何辛苦。

段元琛没有说话了。

双鱼悄悄看了他一眼,见他默默地望着自己。

昭德宫前的廊道上,高高地悬着一排宫灯。

灯光被树影筛过,投到了他的脸上,他眉眼便半明半暗,仿佛蒙上了层迷离的晦暗之色,叫她有些看不清楚。

双鱼微一犹豫,找话似的,轻声说道:臣女上回进宫谢恩时,见小皇上有些瘦了。

听他言下之意,平日有些辛苦。

只是小皇上知道王爷您是为他好,更不想叫王爷失望,所以也不敢在您面前提。

臣女大胆,自作主张,当时回去了,在舅父面前提了句,舅父或许有减功课。

臣女想着,还是应该让你知道为好。

段元琛望了一眼她身后东祺日常起居的殿室方向,微微颔首:太傅跟我说过了。

他叹了口气,后来我也反思了下。

还是操之过急了。

你想的有道理,东祺毕竟还小,催逼太过,反而揠苗助长。

这回生病,恐怕也是平日积疲所致。

往后我会留意,适当让他多些休息睡眠。

还有你自己……双鱼脱口便说了出来,话说一半,才觉得有些不妥。

只是已经开了头,见他注视着自己,仿佛在等着的样子,咬了咬唇,终于还是鼓起勇气,轻声继续道:……你自己也要劳逸有度,更要注意身体才好。

臣女偶听六福提及,说王爷你有时操劳国事,竟至通宵达旦。

国事自然重要,但王爷您的身体也是一样……她的声音越来越轻,渐渐悄没,最后垂下眼睛,也半低下了额脸。

段元琛定定地望着她,心里有一道暖流,仿佛暗溪般渐渐漫了上来。

我知道了。

往后会注意的。

最后他说道,声音温柔。

双鱼说完那段话,便有些耳热,更不敢看他。

听他这样回答,暗暗吐出一口气。

那么臣女先告退出宫了。

她敛衽后,转身朝前继续走去。

段元琛知不该再留她了。

但是望着那个纤娜的背影就要走了,他忽然极是不舍,情不自禁地跟了她两步,叫了她一声:沈姑娘!双鱼回过头:王爷还有何吩咐?段元琛到了她面前。

父皇去后,徐令还留下了一盘从前沈姑娘你与父皇没有下完的残棋。

我许久没走棋了,晚上无事,一时兴起想下棋,一时却无可手谈之人。

沈姑娘可愿与我下完从前你与父皇留下的那盘残棋?他凝视着她道。

双鱼一怔。

没想到他突然提出这样一个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请求。

他的话,让她也回忆起了去年临行前去向老皇帝辞别时的一幕。

皇帝说,他累了,等下回她来,他再与她下完那盘棋。

当时音容笑貌,仿佛历历在目。

父皇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说他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那个人,便是你的父亲。

段元琛缓缓地道,声音低沉。

双鱼胸口慢慢地变得涨酸了起来。

那个人,这个天下曾经的帝王,不管从前他做过了什么,现在也走向了谁到终了都逃不过的结局,永远地长眠在了地下的黑暗之中。

我愿意。

她抬起眼睛,对上段元琛的目光,用清晰的声音说道。

段元琛眼中露出微微的喜色,朝她点了点头:烦请沈姑娘随我来。

……棋盘被摆在青麟台西偏殿的书房里,用一块青色绸布覆住。

段元琛掀开了绸布。

双鱼看了眼棋盘上的残局。

黑白棋子犬牙交错,静静地停在棋枰上,仿佛一直以来,就这么留在了这个地方。

确实是当初自己与老皇帝下到一半所留的。

她到现在,甚至还记得自己当时所下的最后一手。

她的两指拈起一枚棋子,没有下,望了坐自己对面的段元琛一眼。

他的视线落在棋盘上,神情平和,仿佛觉到她看向自己,抬起眼睛,朝她微微颔首。

双鱼便落下了第一枚棋子。

指尖皮肤触过棋枰面,触手微凉。

有宫人悄无声息地进来,掀开香炉盖子,往里撒了一把细碎的香末,用宫扇轻轻扇了两下,香末被炭火炙烤发出的轻微吱吱声里,一阵若有似无的沉香慢慢地在空气里氤氲了开来。

当时她还以为只是老皇帝的一句无心之语,说过也就罢了。

没有想到,时隔将近一年,残局竟然得以延续。

虽然,坐她对面的那个人,已不是当初的那位老人了。

……一年前的这盘棋,当时下的很是散漫,留下的棋局便也平淡无奇,老皇帝的黑子,甚至可称漏洞百出。

倘若全力以赴,或许很快,应该就能了解了。

不知为什么,她却仿佛并不想立刻就结束这场棋局。

他仿佛也与她一样。

黑白棋子交替着,落在棋枰上,发出一下一下清脆的碰击声,于是这处偏殿显得愈发寂静了,空的仿佛就只剩下了相对而坐的他二人。

空气里沉香的气味也越发浓郁了。

黑龙一开始,渐渐扳回了劣势。

试探,缠斗,打劫,黑龙慢慢地心不在焉了,于是接连开始失地陷城,惊觉了,黑龙想再绝地重生,却已迟了。

最后一子,段元琛踌躇了良久,终于还是抛了下去,道:我认输了。

彼时,窗外不知何时,落下了一场突如而至的秋夜疾雨。

雨声打在殿顶的琉璃瓦上,发出嘈嘈切切的窸窣之声。

双鱼抬头望了他一眼,见他微微含笑,神情又仿佛带了些懊丧,心里忍不住,竟也泛起了丝小小的得意——这是从前下赢棋时,从未有过的一种感觉。

她微微抿嘴一笑:承让。

说完便低头,开始一枚枚分拣棋子,装回玉罐里。

段元琛唇角依旧含着笑,没有动,只是靠在椅背上,视线慢慢地落到了她那只正在拣拾棋子的玉腕上。

他看了一会儿,抬起了视线,最后落在了她的脸上。

双鱼微微低着头,并未觉察到他在看自己,拣到一半,忽然觉得气氛凝滞的异常,抬起眼睛,对上了他正望着自己的目光。

他的眼里,仿佛有什么微微的光在闪动着。

她看向他时,他也没有挪开视线。

双鱼一怔,手便凝住了。

迟疑了下,终究还是慢慢缩回了正在拣棋子的那只手,将已装了一半白棋的那只玉罐放在身侧的矮架上,慢慢起身,道:也不早了,舅父恐怕还在家等着。

臣女这便出宫了。

段元琛仿佛回过了神,一顿,跟着迅速站了起来。

我送你回。

不敢劳烦殿下,臣女自己回就可以了。

双鱼匆忙转身,不想一时匆忙,未觉察裙角正被身旁那架子缠住,刚抬脚,架子便翻到在地,哗啦啦如同珍珠坠地,半罐的棋子竟都泼洒了出去,四下散落到了地上。

双鱼呆住,等反应了过来,忙告了声罪,蹲下去急急忙忙地拣棋子。

伸手探向落在身前的一枚棋子时,竟碰到了侧旁段元琛正也伸过来的手。

双手相触,两人都停了下来,抬起眼,望向对方。

和他这样近距离地四目相对,甚至仿佛能闻到来自于他身上的那种淡淡的沉郁龙涎香气,双鱼脸忽然便红了,缩回了手。

她看到段元琛慢慢地跟着自己俯身下来,最后捡起了那枚棋子,将它轻轻放回了罐子里。

由它去吧!他凝视着她,外面下着雨,还是我送你回去。

他的话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