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2025-03-25 10:29:52

太子当晚据说害了热病,次日未列早朝,但退朝后,却在太傅杨纹的陪伴下到昭德殿求觐。

当时双鱼正随徐令在御书房伺候着。

皇帝应该已经知道了昨晚她被太子召去东宫的事。

方才过来时,徐令说,皇上说了,往后别宫传召,沈姑娘一概不奉。

但皇帝本人对此却未置一词,就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只是神色有些阴沉。

太监躬身进来通传,皇帝眼皮都没抬一下,说了声让他们进。

双鱼知自己该退了,朝投来目光的徐令微微点头,出了御书房。

出来时,遇到了正在等着的太子。

他站之太傅杨纹边上,面皮青白,眼皮微微浮肿,仿佛魂不守舍在想什么,视线忽然撞到里面出来的双鱼,眼角抽了一下,随即面无表情地移开了目光。

杨纹目不斜视,听到皇帝传话出来便带着太子往里去,下拜后皇帝命起身,杨纹起,而太子不起。

皇帝道:这是做什么?太子叩头道:父皇,儿臣是来请罪的。

皇帝淡淡道:你又何罪之有?沈弼之女入宫后,儿臣忆及当年沈弼曾救儿臣于乱军之中,一直想赏赐于她。

昨夜便召她至东宫……儿臣有违父皇平日苦心教诲啊——皇帝沉着脸,没有作声。

……沈弼之女来后,太子继续道,儿臣便赏她一早预备好的赐物。

儿臣是出于感念其父相救之心,不想她不受。

不受便罢,儿臣也不会如何,不想她还口出不敬,儿臣当时恰好饮过一些酒,一时酒意上来,与她在言语上起了些争执。

儿臣只是图了一时口舌之快,怎会对她真的有所不利?不想七弟闯了进来要带走沈弼之女。

儿臣当时叫她随七弟离了东宫。

他二人走后,儿臣酒也醒了,越想越是后悔……太子复用力叩头,叩的砰砰有声,再次抬起来时,额头一块青红印记。

苍天可鉴,儿臣召她,原本只是出于善意。

只怪儿臣昨夜饮酒,胸襟亦不够大量,这才有了昨晚不快。

父皇!儿臣虽不孝,德行亦微,只对父皇教诲向来铭记于心,不敢有片刻相忘。

昨夜儿臣酒醒之后,后悔万分,唯恐父皇误会。

误会了儿臣倒没什么,儿臣不想父皇因为儿臣气坏了身子,这才斗胆过来向父皇请罪,诚惶诚恐,跪求父皇降罪!皇帝望着太子,目光锐利。

太子低头,不敢相对。

一旁杨纹也道:皇上,太子所言,字字出于一片肺腑!恳请皇上勿信一面之辞!皇帝终于开口了,冷冷道:谁的一面之辞?太傅,你的言下,倒是谁在朕面前进过一面之辞?杨纹一怔,忙颤巍巍地跪了下去:老臣一时口误。

老臣并无别的所指。

请皇上恕罪!皇帝哼了声:朕有数了。

退下去吧。

杨纹道:皇上,老臣另有一事相求。

皇帝道:讲。

沈弼当年虽犯冒进之罪,但应是无心之过。

沈家忠良,本是开国柱国。

朔州一战之前,沈弼也为朝廷立过汗马功劳,颇有军威,太子陷于险境之时,又有力救之功。

如今十年已经过去,是以老臣斗胆想向陛下进一言,何不擢沈弼之女为太子侧妃?如此,一是全了沈弼当年力救太子之心,二来,也可彰显朝廷宽宏,免得寒了人心。

立于侧的徐令吃了一惊,迅速抬眼望向皇帝。

见他盯着杨纹,表情古怪,忽然哈哈大笑起来,指着杨纹道:好个免得寒了人心!想的果然比朕要周到!太傅,你且告诉朕,这是太傅你的所见,还是太子所想?杨纹恭敬地道:老臣所想,当也是太子所愿。

好,好——皇帝点头,忽然猛地用力拍了下桌案,搁在桌角的一摞折子便哗啦啦地塌了下来,滑落到地上。

皇帝脸色已经转为铁青,怒叱道:原来这就是你们打的如意算盘!好一个老臣所想,当也是太子所愿!杨纹,你就这样当的太子太傅?杨纹一惊,没料到皇帝反应竟如此之大,慌忙下跪:老臣该死!老臣有负皇上所托!方才所言,不过是老臣自己所想,与太子无关。

皇上要责,责老臣便是。

皇帝从龙椅上起身,在御书房里踱步片刻,情绪仿佛终于慢慢克制了回去,冷冷道:你们下去吧!杨纹不住叩头揽罪。

皇帝一言不发,拂袖而去。

……太子这趟回去后,倒是真的病了。

据太医说,是郁结于肝,心火两旺所致。

所以半个月后,皇帝移驾鹿苑避暑,听到徐令这么回报,淡淡道了一句:那就让太子留下,好生养病吧!皇帝已经好些年没移驾鹿苑了。

今年来了兴致,最兴奋的当属那些可以同去的太监宫女,即便被留下的,皇帝不在,当差也可比平日要松懈些,所以人人脸上都带了笑。

双鱼已经从六福那里得知了杨纹和太子那日觐见皇帝时发生的事。

虽然皇帝表了态度,但她心里依旧极不舒服,仿佛吞吃了一只苍蝇般的恶心。

她在宫中已经有些时候了。

皇帝现在待她自然算是爱护,但她自己无半点松懈。

平日话不敢多说半句,路也不敢多走一步。

所谓伴君如伴虎,这个道理她再明白不过。

加上原本就思念舅父,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更是不想再留。

况且,她另外还有一层猜测。

虽然皇帝没说,徐令那边也不露半点的口风。

但这么些时日下来,尤其自段元琛回京后,双鱼自己隐隐也怀疑,皇帝莫名把自己留在宫中,十之七八,应该和段元琛有关系。

段元琛是皇帝的儿子。

就算悖逆过皇帝,皇帝照样可以不计前嫌。

但双鱼从没敢奢望哪一天,皇帝也能想到为自己的父亲洗去罪名。

每每想到这一层,她心里便添一层堵。

皇帝去鹿苑,她自然相随。

到了临出发的前一天,寻了个机会对徐令道:徐公公,我进宫也有些时候了。

能侍奉皇上,原本是我荣幸。

只是舅父年迈体弱,身边无人照顾,我有些放心不下。

斗胆想问一声,可否容我出宫探望舅父?徐令道:你一片孝心,皇上知道应也嘉许。

只是莫急。

皇上身边难得有个像你这么贴心的人,沈姑娘还是再留些时日吧。

对了!他想了起来,又笑道,你的表哥卢归璞,如今已在樊戴那里历练了。

这回去鹿苑,樊戴随驾,你表哥应也同去。

到了那边,我找个机会,帮你在在皇上跟前说一声,何妨见个面。

皇帝虽然赐婚卢归璞和平郡王府郡主,但要等明年郡主满十六岁后成婚,所以卢归璞现在还在樊戴营中。

从他进京后,双鱼便一直没机会和卢归璞见面。

听徐令这么说,心情总算振奋了些。

……第二天,皇帝出行,一众皇子及文武大臣随行。

虽然已经从简,但队伍浩荡迤逦,依旧绵延数里,百姓隔着拉出的黄帐沿路跪送。

双鱼身份特殊,虽然侍奉在御书房,但并不是宫女。

所以出发时,未与宫女同坐马车,而是被安排单独坐了一辆。

一路无话,傍晚时顺利到了鹿苑,安顿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