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玉氏春秋 > 第二十三章 亚的命令

第二十三章 亚的命令

2025-03-29 10:40:38

玉紫冲向父亲。

看到玉紫安然无恙,全身上下连个泥印汗迹也没有。

宫傻呼呼地咧着嘴,笑了起来。

宫的脸上又是血块又是泪水和汗水,再加上满脸皱纹,这一笑,那脸上沟沟壑壑,红红白白,在火焰中,当真如鬼似魅般难看。

可是,对上父亲这个笑容,玉紫却是欢喜得无以复加,她叫道:父亲,你可有伤着?一边说,她一边双手连动,按向宫的双臂双脚和胸腹背部。

宫笑呵呵地站在原地,任由玉紫围着他转来转去,又摸又按的。

直到玉紫压抑地欢呼一声,他才得意的笑道:父十四岁时,便已砍过他人头颅。

平生所遇之险,更是不可胜数。

这等匪徒,从不放在心上。

玉紫听到父亲的自吹,格格一笑。

她心里欢喜,便笑眯眯地说道:玉只是担心我父自擅武勇,冲上去与匪徒博命。

宫嘴角一扁,笑了笑,蛮君,区区一蛮夷。

父不会为这等主人博命。

玉紫一怔。

从宫的嘴里,她听到了他的骄傲,这是一个正统的中原人,对蛮夷小族的轻视和鄙夷,它是发自骨子里的。

第二天,商队照样起程,望着那些被抛在荒原中坐死的杂工和剑客们,玉紫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商队中,包括宫在内,都是欢喜的。

在他们看来,占卜可真是淮啊,还真是有惊无险。

只是损失了二列(二十个)美婢,五车玉器,这点损失,没有伤到商队的元气。

所有的人,都没有把死亡了的,和受重伤抛弃的五十七人的性命放在眼中。

经过半个月的赶路,商队终于进入了鲁国境内。

一步入鲁国,所有的人都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鲁国,是天下诸国间,最有名的礼仪之国。

这是一个盛产君子的国度,这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国度。

鲁国人对于盗匪极为痛恨,盗匪在这里,根本没有生存空间。

所以,鲁国,是没有盗匪的。

商队众人一放松,便都纵声高歌起来。

一时之间,齐腔蛮调,同时响起,大呼小叫,不绝于耳。

饱暖思淫/欲,一得到放松,剑客们便替公子出惋惜起那二十个美婢来。

听着众人的议论,玉紫也有点恍惚。

这时的人,还真是朝不保夕,那美婢郑少姬,面对她时那般轻慢,高傲,没有想到一转眼,她便成了盗匪手中的玩物。

鲁人崇向古礼,不管是朝堂中的大夫,还是普通的庶民,他们的举止,都透着一份彬彬有礼。

商队走在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个鲁人,衣袍修洁,帽子戴得周正地摆地摊。

光看他们的表情面容,你还会以为,这些人一个个都是饱学之士呢。

哪里会想到,这些只不过是一些衣食难继的庶民?宫策马走在玉紫身边,看着这一幕,他感慨地说道:天下诸国,鲁人最是风雅。

在鲁国,贵女都识字,庶民也知礼。

贵女都识字?玉紫抬头看向宫,暗暗想道:原来,别国的贵女,并不一定都识字的。

幸好,我的这个身体是鲁国女。

就在玉紫东张西望的时候,一个声音从她的身后传来,宫,你这儿子处事从容,足可称大丈夫。

不过他怎地如此瘦小?你何不传授他剑术?这是亚的声音。

玉紫一怔,回过头去。

这一回头,她对上亚深深凝视的目光。

亚的目光,有点奇特,玉紫不由自主地别过头,躲开了他的注目。

宫嘿嘿一笑,回道:我儿愚笨,却是学不会。

亚兀自盯着玉紫,见到她在自己的注目中跑得远了,亚咧了咧嘴,缓缓说道:宫,听得你唤你儿,做‘玉’?我记得,你曾带回一女,颇有艳色,也名玉?宫一慌,连忙笑着摇手,回道:没有此事,没有此事。

宫说到这里,已镇定起来。

他冷着一张脸,朝着亚说道:我这儿,我还要留着养老呢。

亚君若是想要拉人入你队列,还请另外寻找。

说罢,他策马离去。

宫一走,那黄脸瘦长的汉子策马靠近亚,埋怨道:亚,怎地突然变得知礼了?宫的儿子,打着你我的名号吓退齐人,你也不去质问质问?说到这里,那汉子瞟向玉紫,朝着她连胸带臀地盯了几眼后,他咧着一口黄牙,嘿嘿笑道:此儿眼清牙白,体态柔软,定有常儿没有的好处。

怪不得那几个齐国剑客,到现在还对他念念不忘呢。

他的声音一落,亚已眉头一皱,沉喝道:此儿,你们不可擅动!黄脸汉子不敢置信地看着他,惊问:亚,你也好男色了?亚俊朗的老脸,嗖地一红,他瞪了黄脸汉子一眼,低喝道:少废话!黄脸汉子瞪着双眼,吃吃地说道:你,你居然面有郝色?你,你何时喜上男色的?亚重重一哼,薄怒道:休得胡说。

反正,在回到曾城之前,任何人不能动他!说罢,他急急地策马离去。

直到亚走出老远,黄脸汉子还是愕然的,傻傻地看着自家老大。

直过了一会,他才捂着脸,呻吟一声,咕嘟道:别是这二个月忍得太苦吧?亚啊亚,男子刚硬之躯,又怎及得上女儿的美妙?宫策马赶上玉紫,见到女儿笑意盈盈,竟然一直跑到商队最前列去了。

他刚要叫回女儿,便看到玉紫跑到道旁的鲁农面前,蹲下来问张问西,他暗叹一口气,把亚刚才的一席话,所引起的担忧吞了下去。

玉紫很开心,也很感慨。

这种感觉,一踏入这片土地,便时不时地涌现。

望着道旁的普通庶民,这时的她,真有一种回到家乡的快乐。

蹲在一个鲁农前,玉紫指着一个蒙着牛皮的竹筒,好奇地问道:此中何物?漆也。

那鲁农笑呵呵地回答着。

漆?玉紫想了想,便摇了摇头:这东西,在齐国应该也有,不值得带回去。

于是,她指着另一个陶碗,又问道:此中何物?鲁农还没有回答,一个低沉优雅,带着淡淡笑意,动听之极的声音从她的身后响起,这小儿,也是商队中的?鲁语说得如此之好。

昔,你且上前,请他过来见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