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字数一二三,摘自我的另一本书《乱世红颜梦》,大伙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玉紫跟在白脸剑客身后,向前走去。
白脸剑客策马而行,而玉紫则是双脚行走,她这般行走,不免缓慢,使得那剑客走几步,便要停下来等她一会。
白脸剑客盯了一眼玉紫,见这小儿生得虽然灰黑灰黑,脏脏的似是没有洗干净。
可眉目清朗,眼神明澈,举止从容大方,便下巴一抬,以一种施恩的语气对她说道:载你一程吧。
却不料,他的声音一落,玉紫忙不迭地摇头,回道:不用,不用。
白脸剑客瞪了她一眼,喘了口粗气,喝道:速跑!感觉到他语气中的不善,玉紫连忙脚步加快,向前奔跑而去。
饶是一路奔跑,也用了近一刻钟才到。
玉紫脚步一停,便是一阵胭脂香味呛入鼻端。
原来,她已走在几辆香车的中央。
白脸剑客策马急行几步,来到一辆香车前,头一低,语气谄媚地说道:识字小儿已然带到。
说这话时,他双眼眨了不眨,灼灼地盯着马车里面。
善!马车中传来一个娇媚的女声,她温柔地说道:令小儿上前。
然。
白脸剑客回过头来,他瞪着玉紫,不耐烦地喝道:小儿,近前来。
玉紫连忙一路小跑,来到那香车前。
一只小手掀开了车帘,一个少女伸出头来。
这少女,以玉紫的眼光看来,也只是长相清秀。
她的两腮,涂着红红的胭脂,嘴唇中心,也是一点鲜艳欲滴的红。
她墨发披散,只在额头系着一块玉。
隐隐约约中,玉紫可以看到,马车里还有两个少女。
这三个少女,肌肤略黄,而且有点粗糙。
三个少女朝玉紫瞟了一眼,见她浑身灰黑,显得很脏,便同时皱了皱眉头。
一旁,白脸剑客双眼瞪得老大,正痴痴地望着三女,已是一副色授神与。
那伸出头的少女瞟了玉紫一眼,转向那白脸剑客问道:便无洁净之人?唯,唯……那剑客啊啊半晌后,这才反应过来。
他低着头,叉手回道:杂工为奴隶贱民所居,此小儿最为洁净。
那少女沉默起来。
她知道,自己这些人,出身低微,队伍中虽然还有识字的人,可那些都是贵人,根本不把她们放在眼中。
所以,她们才会在杂工中寻找。
罢了,这小儿虽脏,却是不臭,便用他罢。
想到这里,那少女下巴一抬,对着玉紫傲慢地说道:小儿识字?玉紫双手一叉,恭敬地应道:然。
可读过《诗》?诗经?玉紫怔了怔,马上应道:读过。
善!那少女的语气缓和了,她对玉紫点了点头,道:唤你前来,是想你为我等诵诗。
诵诗?玉紫惊讶地看向那少女,暗暗想道:这些女人真是,想看诗经就自己翻啊,怎么还要人诵读?她不知道,这些少女,只是歌婢,都是身份低微的人物,根本不识字的。
玉紫胡思乱想了一会,才叉手应道:诺。
不得不说,这十几天,她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众人的说话行事,还是大有成效的。
现在,她的语气神态,已是越来越接近于当地人。
君去罢。
这,是对那个望着少女们流口水的白脸剑客说的。
诺,诺诺……白脸剑客恋恋不舍地离开后,那少女从马车中,拿出一卷竹简递给玉紫。
这竹简,厚厚的一卷,足有二公斤重。
玉紫差点没有接住。
她连忙双手合上,才把它牢牢捧住。
不用任何人说,她也知道,要靠一刀一刀刻画出,每一本,都被各国贵族们珍之藏之,秘而不宣的书简,是多么的珍贵。
玉紫捧着竹简,仰头问道:从何诵起?这只是一句极为简单的话。
可是,玉紫这问话一落地,那少女便是小脸一红。
少女的身后,另两个少女也是歪着头,红着脸吃吃而笑。
浓香吹来,位于玉紫身后的一辆香车,也掀起了车帘,另一个同样清秀同样肌肤的圆脸少女伸出头来。
她抿着唇,含着一种羞涩而期待的笑容,对玉紫说道:听说‘诗’中,颇多女儿向丈夫致意的语句?便诵它吧。
她见玉紫呆呆的,似乎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当下声音一提,有点不耐烦地说道:我等深爱公子出,愿学‘诗’,解他忧思。
在这个少女说话的当口,几辆香车车帘全部掀开,二十个少女露出面容,看着玉紫。
她们的眼神中,是清一色的羞涩和期待,爱慕和渴望。
玉紫明白了。
她低下头,捧着竹简十指一合,道:诺!她一边跟着马车行走,一边展开竹简翻看起来,以她的速度,不过一刻钟,便把这一卷,只有三四十篇内容的《诗》翻了一遍。
当下,玉紫翻到一处,清声说道:此处有一首,颇为合意。
呼呼呼呼车帘晃动的声音同时响起。
众少女齐刷刷地伸出头来,一人叫道:速诵之。
诺。
玉紫解释道:此诗,乃卫风。
略顿了顿,她声音一提,清脆而舒缓地吟诵起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玉紫的诵声一止,众女便痴了呆了。
一个少女转过头,怔怔地,透过漫天而起的烟尘,透过一辆又一辆的车骑,看着行走在最前面的那辆马车,喃喃说道:硬朗如骨,高贵如象牙,光洁如玉,坚定如石。
扬手举足,如金锡圭玉白璧般光华流动,俊挺不凡。
这,便是他啊。
公子出,他便是这样的丈夫啊。
这少女的声音中,含着无边的痴慕,无边的向往。
不止是她,众歌婢都用渴望的眼神,痴痴地看着最前面的那辆马车,都是一脸神往。
玉紫看到这里,不由有点好笑,她暗暗想道:听这些歌婢的语气,她们还没有得手呢。
还在像怀春的少女一样,处于暗恋当中呢。
[扩展阅读]《诗经》简介《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诗经》在先秦叫做《诗》,或者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
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中,它原来的文学性质就变成了同政治、道德等密切相连的教化人的教科书,也称诗教。
《诗经》中的三百零五篇诗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
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
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
雅分为大雅(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和小雅(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一共有一百零五篇。
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和赞颂神明,现存共四十篇。
《诗经》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天文、地理、外交、风俗、文艺各个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诗经》编辑成书的年代约在春秋后期,据说孔子曾经删定过《诗经》。
到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
齐国辕固所传的《诗》叫《齐诗》,鲁国申培所传的《诗》叫《鲁诗》,燕国韩婴所传的《诗》叫《韩诗》,鲁国毛亨所传的《诗》叫《毛诗》。
东汉时,《毛诗》得到了官方和学者们的认同,逐渐盛行,齐、鲁、韩三家《诗》逐渐衰落以至亡佚。
现在我们见到的《诗经》,就是毛亨传下来的,我们这里选录的《诗经》,原文主要依据清代阮元校订的《十三经注疏》,并广泛参考了其他研究《诗经》的专著。
=================。